《寄生蟲》憑什麼橫掃奧斯卡?

2020-12-14 一部電影one

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在勇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後,又橫掃奧斯卡獲得: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四項重量級獎項。至此,奉俊昊與他的《寄生蟲》站在韓國乃至亞洲影壇的頂端。

電影討論的主題,其實是好萊塢一直關注的—階級矛盾問題。電影技巧上無可挑剔,甚至因為過於工整、完美而顯得匠氣。剛看完這部電影,長達兩小時我始終處於一種堵得慌的狀態。那麼我嘗試從個人的角度來嘗試理解這部電影,粗略解讀電影的結構與技巧,著重從個人理解出發。

《寄生蟲》講的是窮人家庭的金基宇(哥哥)在偶然獲得樸社長女兒英文輔導工作,繼而通過手段不斷將妹妹金基婷,爸爸金基澤,媽媽忠淑輸入到樸社長家庭工作而引發的一些列故事。

電影中有很多精彩的設置,列舉一些我個特別喜歡的安排。

對待撒尿的酒鬼的不同態度,內在描述了基宇一家自尊的變化。最初隔著窗戶隱忍,並羨慕哥哥的朋友:「大學生就是有氣勢啊!」到現在敢於和酒鬼正面剛。

石頭是十分驚豔的設置,拿起欲望的一刻起,就無法停下來,就像男主說的「並不是我帶著它,而是它跟著我」。當最終你放下妄念才能獲得片刻寧靜。

很多電影都有自己的關鍵詞,就像《寂靜之地》的關鍵詞是聲音,那《寄生蟲》的關鍵詞就是味道。畫皮畫肉難畫骨,你可以改變外在,但骨子裡的東西卻始終伴隨著你。它也是窮人階級與富人階級之前的鴻溝。電影最後高潮的也是由味道推起。

基宇一家逃離豪宅,這裡導演運用了一些列超牛的鏡頭。從豪宅回到家,一路的下行鏡頭,暗示著他們最終從夢境中的富人階級回到現實的窮人階級。

逃出車庫的鏡頭落在了下水道上,有兩層暗示:一層暗示地下室的家也像下水道一樣淹了水,另一層暗示著他們一家真正屬於的地方。

被水淹沒的地下室與豪宅雨後的歲月靜好,人們在一堆衣服裡挑選與樸會長夫人在衣帽間一段交叉剪輯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在哥哥與朋友簡單的對白,我們得知哥哥有過從軍經歷。在妹妹為哥哥製作假學歷過程中我們也得知妹妹美術考試失敗的背景。家人討論爸爸的駕駛經歷也引出投資古早味蛋糕的失敗經歷。以及在披薩店討論如何趕走管家時番茄醬的特寫。每一個訊息在後續都在影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類似這種細節在全片中不勝枚舉。在全片信息量巨大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廢筆,足以見識編劇與導演對於電影的把控能力(導演與編劇都是奉俊昊本人,真給跪了)。

《寄生蟲》討論的是階級問題,那我們就從階級入手。我們先來看看金基宇一家,他們是典型的窮人階級,沒有工作,生活在地下室,就連Wi-Fi都要蹲在馬桶旁的角落裡蹭隔壁咖啡館。

基宇的朋友算是中產階級,出於自私他將給基宇推薦了給樸社長女兒補習英文的工作,並帶來象徵著「好運、財富」的石頭。這塊「奇石」映射了基宇的欲望,也為整個故事埋下了悲劇的基調。

妹妹利用圖片處理能力,假造哥哥的大學文憑,幫助哥哥獲得第一塊敲門磚。隨後哥哥利用過去的當兵經歷,把樸社長夫人唬的一愣一愣的,順利獲得工作。

再利用樸社長夫人小兒子的特殊問題,迅速引薦有過美術學習經歷的妹妹。

妹妹通過陷害司機,讓其爸爸頂替了司機的工作。

最後全家通力合作趕走管家,媽媽成功晉級。

這樣一家子才整整齊齊。

樸會長一家外出露營,他們四人迅速霸佔豪宅,開展家庭聚會。

影片在這裡展現了兩個關鍵轉折,劇情上,前管家的到來直接導致整個矛盾點的轉移。原本富人階級與窮人階級的矛盾,轉移到窮人階級與下層階級身上。

前管家的老公一直寄生在樸會長豪宅的地下室,這裡應有盡有,完全一個家庭標配。對白中得知前管家老公也是因為臺灣古早味蛋糕店的倒閉淪落至此。同病相憐的兩個家庭並不能彼此感同身受,而是第一時間利用手上的「權利」去威脅對方(這一點我們後續詳細討論)。

另一個轉折是思想上的「僭越」,這一詞影片中被多次提起。主要發生在樸會長與基宇爸爸的對談中,是一個下屬對於老闆私人關係的窺探。在這裡「僭越」一詞發揮到極致,基宇與樸會長女兒關係超越了師生關係,爸爸對於他們關係的後續幻想超越了階級的關係,以及基宇對於妹妹的暗示超越了僱主與僱員的關係。唯一清醒的媽媽引導了後續故事的發展:半夜只要開燈,蟑螂都會迅速躲起來。

樸會長一家因為暴雨返回,他們真的就像蟑螂一樣躲了起來。沙發上的樸會長夫婦與桌子下面的基宇一家,就像是階級的上下兩層。距離如此之近,卻又相隔千萬裡。黑暗中的他們在對方進行魚水之歡時連呼吸都顯得多餘,在沒有任何光亮的地板上,像一隻蟲子慢慢蠕動,悄悄爬行。

這裡我們聊聊富人階級—樸會長一家。很多觀眾對這點頗有微詞,為什麼富人被描繪的如此單純如此蠢?

他們其實一點也不蠢,表面上是基宇一家欺騙了樸會長一家。但對於富人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這裡的成本不僅僅是金錢成本也包括時間成本。哥哥的出現解決了女兒老師的問題,在樸會長夫人從中抽取大額現金後居然說提高了薪資。她用更少的薪資獲得了跟過去一樣滿意的服務。這裡也體現了富人的偽善一面。

妹妹的出現彌補了兒子的問題。爸爸的出現是為了化解司機問題。至於媽媽的出現,解決了問題更大的管家問題。通過樸會長夫妻的一系列說辭就能發現,我的目的是用最小的成本把你辭退。真相重要嗎?你的感受重要嗎?化解掉隱患才是最重要的,誰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很多人痛批樸會長為代表的富人自私自利,只顧自己兒子的安慰而不管基宇妹妹的死活。可是基宇的爸爸、媽媽又在誰的身邊呢?

這不是階級問題是最本能的選擇,不夠高尚卻也能夠獲得理解。當初是誰把前管家一腳踹下樓梯,在得知對方受傷直接離開,最終選擇殺人滅口的不都是窮人階級嗎。所以我們首先要拋開對貧富與善惡關係的誤解。

我們總結下剛剛片中出現的四個階級:富人階級—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

中產階級—通過奮鬥(留學、工作)獲得上升通道

窮人階級—通過敷衍與欺騙獲得利益

下層階級—完全寄生

前面我們對於富人階級已經有過解釋,基宇朋友著筆很少這裡也不贅述,下層階級的寄生很顯然易見。我們再來詳細聊一聊窮人階級的代表基宇一家。

基宇一家,夫妻事業,兄妹失學。也有過奮鬥經歷,不過爸爸古早味蛋糕店倒閉,炸雞店倒閉,哥哥四次大學考試失利,妹妹藝術院校考試失利,媽媽有過短暫光輝的過去,家中還掛著象徵榮譽的獎牌。

導演描述的是階級矛盾,但其核心表現的是在一個階級分化明確的社會,思維才是一個人難以逾越的壁壘。這部電影幾乎高度概括了窮人階級主要思維問題。

1.對生活毫無規劃,抗打擊能力弱。

爸爸在地下室問前管家老公:「你下一部打算是什麼?沒有計劃吧!」如果說前管家老公喪失了規劃能力。那么爸爸主動選擇了放棄:「人就不該有計劃,沒有計劃就不會失敗。」

同時喪失還有對於失敗的抵抗力,或者說日復一日的窮日子完全消耗了這個人的生命力。「人生永遠無法跟著計劃進行,你看這裡,這些人難道都計劃好要一起在體育館睡覺嗎?」 失敗的創業經歷壓垮了他的戰鬥欲,我這時突然理解到,片頭基宇媽媽踢了他一腳說:「靠,別裝睡了,想想辦法」的真正力量。

2.利己主義,缺乏共贏的能力。

當基宇一家與前管家一家正面交鋒,前文提到,兩個家庭都有相同的創業失敗經歷,可以說是同是天下淪落人。彼此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雙方都有把柄落在對方手上,甚至都有求於對方。這個時候達成共識,互相妥協是最好的選擇,可他們採取的措施卻是戰勝對方。仔細想一想,有多少類似的事情在普通人家發生:「要是我不好過,大家都別好過」「我寧願破壞它,也不要你們獲利」等等。就是這種缺乏合作、共贏的利己主義思維深深的拖垮了他們,也為最終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3.不安於當下,異想天開,不切實際。

對於簡單折盒工作都敷衍應付,和老闆聊天總是觸及對方的邊界。四人在豪宅的一習對話,讓我大開眼界。一步步接近更好的生活讓他們有了登頂的妄念。以至於基宇媽媽形容他們像蟑螂一樣見不得光的時候,爸爸扯住她的領子。即使像是一場玩笑與鬧劇,但是抓住領子的手卻遲遲不肯放開。

4.逐漸失去原則和底線。

最初只是想賺點錢補貼家用,發展到利用手段更多的賺錢,想要侵吞豪宅,再到殺人。他們有多次止步的機會,每一種可能性都會好於最終的結局。但是人性的貪婪就像女孩穿上了紅舞鞋,不到趾頭跳爛,腿腳殘廢永遠停不下來。基宇最後放下了石頭,放下了自己的妄念,可以好好安心睡一覺了。

我很不喜歡臺灣對於《寄生蟲》的翻譯《寄生上流》,只得其形。並不是所有的窮人階級都是寄生蟲,真正的寄生蟲並非吸食富人階級的血肉,他們吸收的是整個社會,吸收的是自己的未來。你是否出生於窮人階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思維。吊鬼的是,一個人的思維由這個人的出身,生活與經歷塑造,這個人的思維反過來會影響這個人的行為。片中沒有一個壞人,甚至不乏聰明人,然而這樣一批聰明人和普通人為何造就這樣一場悲劇,是本能。

他們原本可以過完自己普通的一聲,荒廢時間,蹉跎人生。但這也不失為一種選擇性。可是當你能夠躺在草坪上享受陽光,可以在昂貴的沙發上喝著名貴的酒聊天。誰還想要回到充滿「味道」的地下室,窮苦不是是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當他們看到那個臺階,試圖往美好的生活邁進的過程中。若你嘗試擊碎他的美夢,那他們就會不顧一切的反撲。

奉俊昊用《寄生蟲》向你發出疑問:你身在何處?你所思所想?

相關焦點

  • 橫掃奧斯卡的《寄生蟲》,憑什麼?
    雖然在此前的坎城電影節上拿下了金棕櫚,但或許大多數人還是沒有料到,早早就亮相的韓國電影《寄生蟲》會成為第92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而《寄生蟲》居然打破了這一魔咒。更厲害的是,此次斬獲四項奧斯卡的奉俊昊,還與華特·迪士尼並列,成為在單屆奧斯卡上,獲得最多奧斯卡的人——難怪頒獎禮後,他說得最多的話就是:「I’m sorry,it’s so many.(對不起,獎盃太多了)。而今年《寄生蟲》面臨的強手如雲,也為其創造歷史添了更多的傳奇色彩。比如《1917》一直被認為是頭號「種子」選手。
  • 韓國(寄生蟲)憑什麼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於美國當地時間2月9日(北京時間2月10日)在好萊塢落幕,本屆奧斯卡最大的"黑馬"和最大的贏家屬於韓國電影《寄生蟲》。該片在本屆奧斯卡創造了多項記錄,《寄生蟲》是奧斯卡92年歷史上,首部拿下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類影片即外語片,1988年的《末代皇帝》拍攝和上映都採用的英語對白,2012年的《藝術家》是講述好萊塢的默片,最後幾句對白也是英語。《寄生蟲》無論故事、對白、出品公司、導演和演員幾乎全部是韓國製造。
  • 《寄生蟲》憑什麼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2020奧斯卡深度回顧解析
    2019年的電影,我已經不止一次說過了是電影大年,這造就了2020奧斯卡很多入圍影片神仙打架,競爭異常激烈。 如今2020奧斯卡終於開獎!韓國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笑到了最後,拿到了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四個極為重量級的大獎,橫掃奧斯卡。
  • 《寄生蟲》憑什麼拿奧斯卡最佳影片?
    昨天,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打敗《1917》《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等勁敵,勇奪第92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導演、原創劇本、國際電影4項大獎!《寄生蟲》的奧斯卡四冠王是過去一百年裡所有韓國電影人不斷努力的結果,今後政府將進一步為廣大電影人提供能夠盡情發揮想像力並放心大膽製作電影的環境。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Python告訴你這部電影到底好在哪兒?
    可誰也沒想到,當中韓國電影《寄生蟲》爆冷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這部由韓國導演奉俊昊自編自導的影片,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四座奧斯卡獎盃,創造歷史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
  • 除了《寄生蟲》,奧斯卡還能看啥?
    原標題:除了《寄生蟲》,奧斯卡還能看啥?而奧斯卡這次卻沒有按照常理出牌,首次將最佳影片頒給了一部非英語片。但《寄生蟲》在頒獎季的表現,也同樣出色,去年5月的坎城電影節上拿下最高大獎的金棕櫚,就足以證明其含金量。 如果說,《1917》在最佳影片上敗給《寄生蟲》,還說得過去,但在最佳導演的競爭中卻爆冷出局。
  • 亞洲首次橫掃奧斯卡,奉俊昊《寄生蟲》:一家窮光蛋如何混入豪宅
    奧斯卡92年歷史上,從未有非英語影片獲得過最佳影片獎。然而今年這個魔咒被打破了,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寄生蟲》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外語片四座小金人。如果你了解奧斯卡的評選機制,就會明白這是亞洲電影史無前例的勝利。
  • 《寄生蟲》堪稱奧斯卡最大贏家 網友:以為是喜劇 其實是深刻的悲劇!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寄生蟲》堪稱奧斯卡最大贏家 網友:以為是喜劇 其實是深刻的悲劇!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 但它並不是奉俊昊最好的電影……
    在剛剛結束的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韓國導演奉俊昊自編自導的《寄生蟲》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四座奧斯卡獎盃,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
  • 川普質疑《寄生蟲》橫掃奧斯卡 發行商:他看不懂英文字幕
    海外網2月21日電 當地時間2月20日晚上,美國總統川普在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舉行了一場競選集會,並在講話中對電影《寄生蟲》提出質疑,稱他不敢相信像《寄生蟲》這樣的外國電影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四項奧斯卡大獎。
  • 《寄生蟲》奧斯卡大勝,類型化到極致就是通用的藝術語言
    第92屆奧斯卡剛剛落幕,本屆奧斯卡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最佳影片由非英語電影《寄生蟲》獲得。這部之前已經斬獲金棕櫚獎的作品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開創了亞洲電影在奧斯卡上的新盛況。
  • 《寄生蟲》創造歷史!攬下奧斯卡4大重要獎項,外語……
    要點核心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階級諷刺作品《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摘得最佳影片獎!該片還獲得了其他三項大獎,包括最佳導演獎、最佳國際電影獎和最佳原創劇本獎《寄生蟲》導演、演員上臺發言領獎_001_《寄生蟲》創造歷史
  • 最佳影片《寄生蟲》!第92屆奧斯卡獲獎名單出爐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於北京時間今天上午如期舉行,在這場比往年都要激烈的奧斯卡角逐中,果然在眾多的懸念中爆出了超大冷門!《寄生蟲》也憑此徹底改寫了奧斯卡的歷史,成為了史上第一個獲得最高榮譽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電影,更何況它還拿下了由「最佳外語片」改名為「最佳國際電影」後的第一個獎盃,並且獲得了最佳導演和原創劇本的肯定,可以說是「吃裡又扒外」,大獲全勝!導演奉俊昊更藉此打破李安之前在奧斯卡締造的多項紀錄,成為了亞洲電影市場最成功的導演之一。
  • 你看不懂的《寄生蟲》憑什麼能拿奧斯卡?
    前段時間,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寄生蟲》,一舉拿下奧斯卡四項大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電影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獎,電影直接將鏡頭對準貧富這兩個社會極端。電影簡介:「《寄生蟲》講述了發生在身份地位懸殊的兩個家庭身上的故事:宋康昊飾演的無業游民父親基澤,讓寄託了家人生計希望的大兒子(崔宇植飾)前往IT公司老總樸社長(李善飾)家應聘課外教師,隨之發生了一連串意外事件。」這也是奧斯卡獎首次花落亞洲電影。
  • 被批「過譽」的《寄生蟲》,憑什麼能成「歷史第一」?
    《寄生蟲》創造了太多歷史,這裡簡單羅列幾個: 它是韓國歷史首部坎城金棕櫚、韓國歷史首部奧斯卡最佳影片; 然而,自從《寄生蟲》拿下坎城金棕櫚的那天起,「過譽」的聲音就不絕於耳。 這次在奧斯卡上贏得大滿貫,關於它是否「過譽」的爭議更是達到高潮。
  • 第92屆奧斯卡提名名單揭曉:《小丑》以11項提名領跑,《寄生蟲...
    北京時間1月13日晚,第92屆奧斯卡提名名單揭曉,《小丑》以11項提名領跑,超越《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奧斯卡提名數量最多的漫改電影;《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和《1917》分別獲得10項提名緊隨其後。
  • 第92屆奧斯卡提名:《小丑》11提領跑,《寄生蟲》入圍最佳影片
    北京時間1月13日晚,第92屆奧斯卡提名名單揭曉,《小丑》以11項提名領跑,超越《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奧斯卡提名數量最多的漫改電影;《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和《1917》分別獲得10項提名緊隨其後。
  • 非英語影片首次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 《寄生蟲》書寫韓影新歷史
    【新華社首爾2月12日電】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韓國電影《寄生蟲》以「黑馬」姿態成為最大贏家:該片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以及最佳原創劇本四個獎項,刷新多項紀錄,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拿到最佳影片的非英語影片。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韓國忠武路崛起,50歲的他要喝一夜威士忌
    這個曾經在西方電影節上被噓過的男人,帶著這部霸屏世界影壇大半年的電影,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現場,達到最高光時刻。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韓國人奉俊昊和以宋康昊為首的一眾演員們,不僅刷新奧斯卡的韓國第一次,也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冷門,甚至出人意料地打敗了之前在各種風向標獎項拿到最佳影片,一路高歌猛進的一戰題材電影《1917》。如果說最佳國際影片和原創劇本是意料之中,那麼,奇蹟是從奉俊昊拿到最佳導演開始的,最高潮便是最佳影片!
  • 為什麼《寄生蟲》可以摘得奧斯卡桂冠,《戰狼2》卻不可以?
    最近韓國電影《寄生蟲》以"黑馬"姿態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以及最佳原創劇本四個獎項,刷新多項紀錄,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拿到最佳影片的非英語影片。看過的朋友應該都會與影片產生共鳴,可是我們國家的《戰狼2》票房也很高,為什麼不能引起東西方不同國家觀眾的共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