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齡期兒童因無法正常地學習,正常地融入校園生活而被家長帶來醫院尋求幫助。而這些無法融入校園的孩子在智力測試中,有很大一部分卻可以獲得很高的測試分數。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它——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多動症。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主要臨床表現是是指兒童出現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和情緒衝動,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和人際交往困難。
患者信息
患兒姓名:星辰(化名)
患兒信息:6歲半,身高1.21米,體重43斤,性格外向
臨床診斷: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典型症狀:注意力不集中,愛走動,活動過多
家長自訴
4歲的星辰(化名)在幼兒園老師經常反映孩子非常不聽話,很難管:愛做小動作和同學交頭接耳,有時候還打同桌,學東西特別慢,聽到老師的評價氣得我們幾天都吃不下飯。
當時,我還自我安慰說可能孩子太小了,長大了就會好的,誰知道後來越來越管教不了。
以後的一年多,星辰在學校和家裡的表現依然打上了「不聽話」、「學習慢」、「調皮搗蛋」的標籤。
終於在6歲準備報名上小學的時候惹禍上身了。
報名的時候老師出了4個考題分別是關於生活常識和數學知識,星辰不僅一個沒答上來,還在面試時狠狠的拍了面試老師,學校校長當場就跟我們說:「這孩子再緩一年讀吧,今年學校名額吃緊」。其實我們心裡明白,是孩子的表現太差,學校不敢收!
求醫經歷
「7歲前必須調教好這孩子」,作為父母的我們下定決心,但是勸、打、罵這幾招對星辰一點用都沒有,最後只好帶孩子去醫院,最終被確診為「多動症」。
接下來的求醫路卻令我們心力憔悴,當地只要聽說能治多動症的醫院都去了,每個周末母子倆都在醫院度過,結果大半年後孩子還是老樣子。耽誤了大半年後,我們決定到廣州求醫。
診療過程
腦神經分區檢測排查神經遞質+MRI排查身體其他器質性疾病,檢查發現星辰有著明顯的神經反應缺陷。
對此我院根據患者家屬的訴求,採用「醫教康」診療康復體系,改變單一診療模式,通過測、評、醫、教、心、康多學科「一站式」聯合康複診療多動症,開展了多學科聯合診療,6大學科科室主任同時會診量身定製了一套適合星辰的方案,開展神經調控術,修復缺陷神經同時採取無副作用的中西藥物配合輔助治療,住院治療期間,心理治療師與康復訓練師介入幹預,進行心理輔導和感統訓練等,達到身心同治。星辰也於第7天出院。
看到恢復正常的星辰,星辰媽媽欣慰不已,拉著龍軍主任的手連聲感謝。
出院後我院給予家長家庭康復手冊,龍主任告知星辰家屬怎樣正確引導對待孩子,並且給孩子建立家庭康復檔案,每日記錄,定期到醫院進行複查。
主任點評
兒童本身是好動的,如果不影響寶寶的學習和生活,家長無需擔心。有些孩子一刻都停不下來,不聽管教,即使玩喜歡的玩具都不能安靜,那就要考慮孩子是否為多動症,只要能及時帶孩子到正規的醫院就醫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很多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多動行為,或者不願意承認孩子是多動症,拖的時間久了,反而耽誤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