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調皮≠多動症,附少兒多動症自測表,佔5個以上的要引起重視

2020-12-27 兩口育兒

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每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都會為成年人的世界帶來了童真與樂趣,但同時他們也肩負著來自周邊人的許多期許。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歡樂也有苦痛,陪伴孩子長大的家長也會跟著喜憂參半,甚至有時遇到問題還會不知所措。

尤其是面對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不單單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還會對學校老師的正常教學帶來幹擾。

當然,並不是所有好動的孩子就是患有多動症,對於孩子的調皮行為,家長要對症先解決,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放任不管。

張曉的孩子牛牛已經四歲了,家裡請了保姆負責照顧以及帶睡。

張曉是個對自己和別人要求都很高的人,她覺得只要牛牛哭鬧便是保姆的失職。保姆為了達到她的要求,會想盡一切辦法終止牛牛的哭鬧,最終養成了牛牛以哭鬧為手段達成目的的習慣。

比如:牛牛想要鄰居家小孩的一個小兔子玩偶,只要大人不給買,就會一直哭鬧耍脾氣,直到帶他去商店選玩具才肯罷休。

起初她並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異常,只是家裡的請來的那些保姆都待不長,從出生到現在,已經換了七八個了。

直到牛牛上了幼兒園以後,她才發現牛牛的成長「失控」了。

在幼兒園裡,牛牛表現的比同齡的孩子都要好動,幾乎一刻也坐不住。

想要做什麼就一定要做什麼,完全聽不進其他人講的道理,也無法融入集體生活。

由於牛牛的狀態,影響了幼兒園正常的教學秩序,園長和老師多次找張曉溝通。

張曉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於是帶著他去周邊的兒童醫院以及有兒科的醫院去做各種檢查。

但孩子在整體發育上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由於年齡太小,只能讓她帶孩子回家觀察一段時間。

孩子的情況一直沒有得到改善,牛牛爸又因為工作原因無暇顧及家裡,張曉只能獨自承受著來自孩子和學校的壓力。

張曉給孩子報了鋼琴班,後來也因為牛牛不遵守課堂秩序被迫停課,沒有辦法只能請老師一對一的在家裡教學。

長期在這樣的心理壓力之下,張曉的精神狀態也有了一點點的問題,變得焦慮和多疑了。

當她帶著牛牛出去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只要其他人多看張曉一眼,她就會有類似「牛牛被嫌棄了」這種讓自己坐立難安的想法。

牛牛在公共場所調皮的時候,她就會對牛牛很兇,經常以暴力的方式去對待。

牛牛的狀態已經很接近「多動症」了,由於孩子現在剛上小班,醫生並未確診,但這樣發展下去的話,到了小學階段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後果還是很嚴重的。

那張曉到底該怎麼辦呢?

對於孩子調皮多動要對症下藥,首先要找到出現的問題和導致問題的原因。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牛牛身上的問題有:專注力差、規則感模糊以及太以自我為中心。

在牛牛的成長過程中找原因,就可以發現:

  • 幾次更換保姆給牛牛帶來的安全感缺失;
  • 牛牛大多數無理取鬧時都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 孩子媽內心焦慮敏感,無法平靜的面對生活。

針對上面的三點,首先要改正的是媽媽的狀態,無論是找心理醫生傾訴解決,還是找中醫大夫疏通相對應閉塞的身體,或者是找信得過的朋友吐槽交流,總歸是先要把一直以來積壓的負面狀態調整歸零。

父母可以學習了解一些育兒教育的知識,也可以多同保姆溝通交流,一起學會科學的育兒方法,這樣在面對孩子各種狀況以及無理取鬧時,便不會束手無策了。

對於在孩子以前成長過程中缺失的安全感,相信在家人溫柔而堅定的養育過程中,會逐漸找回來的。

面對調皮搗蛋、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或者是與同齡人表現差異比較大的孩子,一定要對「症」下「藥」,不要自以為是多動症。

可以先去找專業的兒童醫生,再根據診斷結果,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在文末,附帶《少兒多動症自測表》,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1、 經常出現粗心大意的毛病,尤其是在寫作業和做日常瑣事時。

2、 別人跟他講話,好像聽不到一樣,並且這種情況頻繁出現。

3、 經常丟東西,常常忘記自己的玩具、學習用品放到哪裡去了。

4、 注意力難以保持長久的集中狀態,尤其是7歲以上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不足20分鐘。

5、 經常在學習的時候關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6、 很難靜靜的坐在一個地方,總是動來動去。

7、 學校裡布置的作業或任務,經常記不住,很難向家裡人傳達正確的信息。

8、 在學習的時候,經常離開自己應該呆著的地方,比如:學校教室裡的座位,或者是在家裡寫作業的座位。

9、 精力異常充沛,一天到晚很難看到安靜呆著的時候。

10、 在同其他人交流時,很難完整的聽完別人講一段話,經常插嘴。

11、 在不該動的地方跑來跑去,比如電影院、劇院等。

12、 不喜歡做家庭作業和課堂作業這些需要保持注意力長時間集中的事情。

13、 很難完整的做完一整件事情,經常一件事還沒有做完就跑去做另一件事情。

14、 話特別多,經常沒完沒了的講話。

15、 在參加團隊活動時,不能靜靜排隊等待。

如果孩子滿足以上5條以上,那麼可能存在一些注意力缺陷,家裡人可以對症來採取辦法。如果符合一半以上,建議去專業的醫生做一些檢查,聽取專家的建議和治療方案,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很多家長不理解多動症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究竟應該採取什麼方法來應對這個問題。我推薦《如何養育多動症孩子:給父母的接近指導》這本書。

它是一本很好實用、容易操作的書,對於被孩子多動症困擾的家長,這也是一本頗具指導意義的工具書,值得參考和閱讀。

作者巴利博士,是一位在多動症領域的學者,是美國查理斯敦市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精神病學和兒童科的臨床教授;曾榮獲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心理學會的多個獎項。

本書可以幫你:理解多動症孩子的症狀;獲得正確的診斷;學會養育的技巧;增強多動症孩子的社交技能以及重建家庭的和諧。

相關焦點

  • 多動症如何自測?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性疾病。很多孩子都有調皮的習慣,但調皮並不代表孩子出現了兒童多動。如何用自測方法判斷孩子是否有兒童多動症呢?1. 常常手腳動個不停或如坐針氈,坐立不安2. 要求靜坐時,難以安靜下來3.
  • 少兒多動症, 孕媽咪可能是寶寶多動症推手
    寶寶有多動是很多媽咪很頭疼的事情,不知道調皮還是多動,很多媽咪擔心寶寶是少兒多動症,可是上醫院檢查又正常,那麼什麼是少兒多動症呢?少兒多動症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活動過多,注意力難於集中,情緒不穩,有的還有一些感知障礙(如動作笨拙,發音存在缺陷、口吃、吐字不清等)。
  • 孩子多動症切記亂投醫!怎樣判斷孩子多動症?
    你了解兒童多動症嗎?相信很多人聽到多動症這個詞兒,第一反應肯定是多動;是的不分場合,停不下來的多動是兒童多動症的明顯特徵之一,但多動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多動症,而安靜的孩子也不一定不是多動症!那怎樣判斷孩子多動症?又如何幫助孩子早日恢復健康呢?
  • 調皮和多動症的區別的是什麼呢?頑皮是孩子天性不能和多動症並論
    「多動症不用管,長大就好了」——關於小兒多動症不可走入的誤區小孩總是調皮搗蛋,寫作業馬虎,字跡潦草,學習成績也不好怎麼辦?打一頓就好了。——來自長輩的經驗。可是打了好幾頓,孩子依舊沒有改善,依舊調皮搗蛋,成績差,在學校惹事生非經常被請去道歉,感覺自己作為家長很失敗,逐漸迷茫。慢著!這些症狀怎麼這麼像小兒多動症?小兒多動症是什麼?都有什麼症狀?該怎麼判斷?
  • 兒童多動症
    多動症的患病率國外報導在 5%~10% 之間,國內調查在 10% 以上,男孩多於女孩,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症的機率較高,大約在 6%以上。簡介      少兒多動在醫學上一般稱之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英文的簡稱叫ADHD多動症是中心兒童和青少年期間最為普遍病情的心理障礙之一。
  • 多動症離孩子並不遠,關於孩子多動症,家長不能忽視
    但是家長這樣籠統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孩子調皮,注意力很難集中,對學習的興趣不大,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有病,當然不是說孩子有什麼大毛病,這種病主要是跟神經發育有關,這就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他們只是單純的覺得孩子只是過於調皮,學習不好可能是沒有認真學習的原因,沒有深入了解孩子的問題,從而放任了病症的發展,從而造成了不好的結果。
  • 小孩多動症是怎麼引起的
    小孩多動症是怎麼引起的?家長們要注意了,如果您的家裡的孩子患上了多動症的話,那麼,以下的這篇文章您就要多留意下了,要仔細閱讀才能對治療有幫助的,因為孩子多動症的的原因是很多的,只有了解病情之後,才能得到好的治療,才能有好的治療效果,所以,以下專家將為您介紹一下多動症是怎麼引起的,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兒童多動症自測量表
    原標題:兒童多動症自測量表   兒童多動症自測量表  1、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分散精神5分  2、上課經常搞小動作或捉弄人7分  3、做事常有始無終2分  4、周圍有點動靜,孩子的注意力便隨便轉移4分  5、作業難以完成或邊玩邊做5分  6、
  • 老師讓我帶孩子檢查多動症
    我是新疆全職媽媽,六月的時候孩子的老師讓我帶該子檢查多動症,我要不要去?我一直在糾結,不去吧孩子確實很淘氣,去了又怕傷孩子的自尊。後來,老師又打電話讓我給他買鋅,說是缺鋅會引起孩子多動症。我為了「安撫」老師買了鋅,孩子有一頓沒一頓的吃了一段時間。
  • 多動症孩子和正常活潑好動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患有多動症,所以家長們非常小心,擔心自己的孩子。特別是一些活潑好動的孩子也被「無知」的家長無辜地貼上了多動症的標籤。多動症孩子和正常活潑好動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 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多動症有哪些症狀
    家長們更要緩和好家庭之間的氣氛,防止家庭因素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刺激。4、當多動症嚴重的影響到了寶寶的生活和學習的時候,就要在醫生的建議下採取要藥物來治療了。學齡前兒童的多動症症狀學齡前有多動症傾向的孩子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有80%到7歲後會發展為多動症,所以家長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幹預,這樣孩子今後恢復正常的可能也越大。
  • 多動=多動症?孩子多動症的這些誤區,家長要知道
    家裡有個活潑好動的熊孩子,是一件費心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一天到晚不停的搗亂,一分鐘也不能安靜,所以有的家長會有疑惑,我的孩子會不會是多動症?甚至有的家長會擔心孩子總是這麼動來動去,注意力無法集中,以後上學了怎麼辦?
  • 如何預防多動症,多動症你了解多少?聽聽兒科主任怎麼說
    多動症是一種兒童的發育行為疾病,主要發生在兒童學前時期。主要表現為年齡和發育水平不成比例,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和衝動,常常伴有學習困難,行為障礙和適應不良。這些症狀很容易與兒童的調皮行為相混淆,這也是耽誤多動症的主要原因。兒童多動症還是單純的好動?
  • 如何糾正孩子「多動症」?
    ADHD孩子的智力一般不受到影響。在多數人眼中,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和調皮好動的孩子很難區別開來。不少家長覺得,男孩就是比女孩調皮好動。「男孩的確調皮好動,尤其是幼兒園階段,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相當常見,大多屬於生理性多動。但如果超過六歲,情況依舊沒有好轉,且越來越加重,那麼家長還是對此要有足夠的重視。」被家長帶到門診諮詢ADHD問題的孩子,以小學生尤其是一年級新生居多。
  • 孩子調皮、不聽話,謹防多動症在作怪
    隨後,8月23日醫院開展了一場多動症義診,兒保科褚英、李薇、劉陽醫生對前來諮詢的家長和兒童進行了詳細的問診和評估,並針對患兒進行個體化的治療、指導。在兩場針對多動症的公益活動中,三位醫生發現,不少家長認為孩子調皮、不聽話、學習不專心,故而經常批評、打罵孩子,讓孩子心靈受到傷害,殊不知,這是因為多動症在作怪。
  • 「兒科名醫對話」周榮易:孩子調皮多動不安分應當謹防小兒多動症
    周榮易:嗯,是的,如果家長覺得孩子比其他人多動,要請醫生看一看,不要盲目下診斷。問題三:社會上多動症的孩子多嗎?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數據?周榮易:多動症在兒童神經發育障礙類疾病中是比較常見的,據目前國際上統計多動症患病率約為3%-9%,。我國兒童患病率在4.31%-5.83%,按這個比率統計,我國約有1500-2000萬多動症患兒,數量還是非常龐大的。
  • 孩子上課不認真?警惕多動症
    孩子好動、厭學,令許多家長頭痛。育兒多年的父母們肯定聽過這樣一個順口溜:"一歲兩歲是心肝,三歲四歲有點煩,五歲六歲老搗蛋,七歲八歲狗都嫌"。在5~8歲這個階段,孩子往往精力旺盛,喜歡調皮搗蛋。有些孩子的頑皮可能是性格使然,有些卻可能是得了多動症。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多動症?
  • 兒童好動不等於「多動症」
    在兒童心理和行為門診,經常有孩子頑皮,被家長認為患上了「多動症」,但是事實上,臨床上真正患兒童多動症的並不多,只佔其中的1/3,其他2/3的兒童都是屬於貪玩、缺乏學習興趣或有其他精神衛生問題。
  • 兒童多動症能夠治好嗎?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這些表現
    活潑好動這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五六歲左右的男寶寶更是調皮愛動。所以有些家長就懷疑自己家的寶寶這麼愛動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其實並不是孩子愛動就是多動症,接下來我們就了解一下小孩多動症表現有哪些。那麼,多動症孩子有哪些表現?
  • 太原多動症有哪些危害
    太原多動症有哪些危害 時間:2021-01-09 17:10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新的學期即將結束,小學生們都在努力學習。但有些「淘氣包」、「調皮鬼」卻讓家長很頭疼:過分好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你以為孩子不愛學習,太原天使兒童醫院兒科醫師表示,這或許是得了多動症的緣故。嫌文章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