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十大秘術,也稱術數,有些流傳至今

2021-01-17 聚緣堂傳統文化研習社

聚緣堂道教文化研習社: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和生活小貼士!

      






《辭海》有雲,術數以種種方術觀測自然界可注意的現象,來推測人和國家的氣數和命運。有這樣10種古代術數,他們以此控制自己或整個國家的命運,曾經這些被批作「迷信」,但如今,請讓我們以正確的態度,科學的眼光來重新認識它們。







那麼何為堪輿?《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輿,地道也。」堪即天,輿即地,堪輿學即天地之學。它是以河圖洛書為基礎,結合八卦九星和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運行和地氣流轉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論體系,從而推斷或改變人的吉兇禍福,壽夭窮通。因此堪輿(風水)與人之命運休戚相關。


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人們對堪輿認識不清,常把堪輿和封建迷信、等同起來,甚至視為禁區,很少有人深入研究。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堪輿已經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同,學習堪輿更是不乏其人,從白髮蒼蒼的老人,到80後90後,甚至國外的一些中國文化愛好者,均對堪輿產生了深厚的興趣。據2012年文化部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發起和編撰的《中國傳統文化名家大典﹒易學卷》收錄,當代知名堪輿學者、愛好者就有二百二十七位,也系統地展示了當代易學堪輿的研究成果,介紹了中國當代易學研究的代表人物,象邵偉華,唐明邦,廖墨香,李書有,張志春,曾仕強等老一輩學者,同時也收錄了象梁惟朝,裴翁,謝金龍,毛傑,周漢輝、侯典民等一大批青年學者,是當代堪輿研究領域具有權威性的人物辭書,更是堪輿研究的時代鑑證。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風水之學是一種環境心理學,環境的改變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運氣。風水上所說的「氣」,是能源、流氣,是物理中的場氣,看不到,卻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氣有好壞之分,所以人們用風水來召喚福氣,趕走晦氣。


陰陽論是風水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把世間萬物均劃分陰陽兩極,風水的宗旨就是要實現陰陽調和。而太極便是陰陽調和的最佳狀態,有安定氣勢的效果。另一重要概念則是五行思想。將世間萬物以五種性質劃分,五行之間彼此相生相剋,維持均衡的狀態。


古代風水多用於陰宅的選擇,中國至東漢出現「葬地興旺」的觀念,而這種觀念是陰宅風水所追求的最高目標。現代風水則多用於陽宅格局,如抬轎屋,是指樓房頂端有小屋,前後留空地,或中間宅地高,左右二屋低陷,有如轎柄的屋型,這種屋型,兩側的電磁波會延屋脊傳導過來,連續不斷的改變場內離子狀況,是居住者產生判斷力失誤的情況。


風水學因為它的神奇,直到現在,依然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它將更完備,更科學。




人類開始對天空,星星產生好奇,並對此開始進行了記錄,研究與思考、結合科學進行對天體的研究並總結出一定的規律。起初人們是將星體運動的變化與天氣,人文活動等客觀現象進行聯繫,並成為了一種佔星術。後來人們把這一類知識,活動統稱為「佔星」。天象是一個人誕生時的星圖。


《易經》有雲「觀乎天文,以查時變」。遠古時代世界的各民族,從畜牧時代進入農業時代,必然伴隨對天象的觀測,中國古代天文預測主要涉及星象。最遲在漢代,我國已把天文學作為一門科學來研究了。


在古代天文學中有這樣幾個重要概念,「黃道」即太陽視運動軌跡,「白道」即月亮視運動軌跡。古人在黃道兩側各延寬八度,共十六度寬,稱黃道帶,古人把黃道、天赤道附近的星空劃分為二十八個星空區,是為「二十八宿」,並以此作為坐標,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


金(太白)、木(歲星)、水(辰星)、火(熒惑)、土(鎮星)五顆星因為是除地球外距太陽最近而與日、月被合稱「七政」,又稱「七曜」。北極星被古人認為是天的中心,稱它為「中宮」。而最接近北極星的七顆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組成了北鬥星。《史記-天官書》說北鬥是「帝車之象」。


人們根據觀測製作各種各樣的佔星盤,希望通過星運來避免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危險,而佔星術隨著天文學的發展而發展,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該術是奇門、六壬、太乙三大秘術之一,是易經最高層次的預測學號稱帝王之學,是論天體、人和地球運動規律的科學巨著。應用天幹、地支、八卦、九宮、九神、九星、八門等元素,永遠將自己處在高屋建瓴的方位,運籌帷幄。


「奇門遁甲」的含義是由「奇」「門」「遁甲」三個概念組成。「奇」就是乙、 丙、丁三奇;「門」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遁」即隱藏,「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是在十幹中最為尊貴,它藏而不現,隱遁於六儀之下。「六儀」就是戊、己、庚、辛、壬、癸。隱遁原則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還配合蓬,任,衝,輔,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門遁的佔測主要分為天,門,地三盤,象徵三才。天盤的九宮有九星,中盤的八宮(中宮寄二宮)布八門;地盤的八宮代表八個方位,靜止不動;同時天盤地盤上,每宮都分配著特定的奇(乙,丙,丁)儀(戊,已,庚,辛,壬,癸六儀)。


據說,很多人學習奇門遁甲,最後都會走火入魔然後瘋掉,而另一些人會解釋道「天機不可洩露」,事實是,奇門遁甲之術晦澀難懂,沒有一定的知識結構是很難領會其中之要的。






六壬是東方最古老的佔星學。用式盤佔卜吉兇的一種術數。六壬與遁甲、太乙合稱三式。五行以水為首,十天幹中,壬、癸分別為陽水、陰水。舍陰取陽,六十甲子中壬有六個(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稱為六壬。六壬有七百二十課,以刻有幹支的天盤、地盤相疊,轉動天盤後得出所值的幹支及時辰,判明吉兇。


六壬術起源很早,漢代《吳越春秋》、《越絕書》已有記載,《隋書·經籍志》載有《六壬式經雜古》《六壬釋兆》。唐《王建詩·貧居》云:「近來身不健,時就六壬古。」說明在唐代時已經很流行六壬術。


《四庫未收書提要》載錄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古》,並介紹云:「是編《宋志》不著錄,鄭樵《通志略》所列六壬,多至八十二家。焦宏《經籍志》凡八十九家,錢遵王《述古堂書目》凡一十八家,皆無是冊,蓋佚已久矣。此從宋刻本依樣影抄,卷首有泌邊書序及六壬起例。案泌雲六壬立名,古今不宣其旨,惟《周禮·哲蔟氏》掌覆夭鳥之巢以方書十日、十二辰、十二月、十二歲、二十八星之號,即壬盤之體,三代之壬書,惟此一證,與術家以五行始於水,水生於一,成於六之說異。」


六壬術推算難度很大,其容納了陰陽五行學說、易經理論、佔星術以及軍事思想,千變萬化,是中國古老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很難完全掌握。






太乙神數也是三大秘術之一,是古代高層次預測學,相傳太乙術產生於黃帝戰蚩尤時。太乙行九宮法,採用五元六紀,甲子元、丙子元、戊子元、庚子元、壬子元、五元共三百六十年為一大周期。


太乙,又及稱太乙數,太乙是術數的一種,為三式之首,(「三式」即我國古代術數中三大秘術太乙、奇門、六壬同稱「三式」),是古代高層次預測學,相傳太乙式產生於黃帝戰蚩尤時。《奇門五總龜》曰;「昔黃帝命風后作太乙,雷公或九宮法,以靈龜洛書之數┄,」仿易理所作,屬易經象數之學。其法大扺本於《易緯.乾鑿度》太乙行九宮法。採用五元六紀,三百六十年為一大周期,七十二年為一小周期,太乙每宮居三年,不入中宮,二十四年轉一周,七十二年遊三期。  太乙以一為太極生二目(主、客目),二目生主客大小客與計神共八將。(與易經太極分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仿)。以太乙八將所乘十六神之方位關係定出格局。可佔內外祝福。又臨四時之分野,可佔水旱疾疫。再推三基五福大小遊二限,可預測古今治亂。又可推出年卦、月卦等。  


這些秘術到現在基本已經失傳,但它仍然是古代人民智慧高度發達的象徵,是我國文明的重要成果。






古今中外有多少種曆法,我們沒有統計過。總之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曆法,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曆法。時代愈近,科學愈發達,測試手段愈先進,曆法就愈科學。我們中國從古到今使用過的曆法,就有一百多種。不過不管有多少種曆法,都可以把它們分別歸到以下三大系統中去:陽曆、陰曆、陰陽合曆。這是因為計算時間,要麼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為基礎,要麼以月亮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為基礎,要麼把兩種周期加以調和。前者屬於陽曆系統,後者屬於陰曆系統,調和者則屬於陰陽合曆系統。


相傳三皇五帝時已有曆法,《易緯.通卦驗》說:陰陽律歷皆祖於《易》。明確指出古代曆法存在的原始形態是卦,可稱之為卦歷。伏羲六十四卦先天圓圖即是古老的十月太陽曆,後天八卦方位圖是神農創製的古老八月大火歷。


中國古代曆法都有兩套系統,一為歲,一為年,歲用太陽回歸年,而年則以農作物生長周期為依據。


夏主參歷,參歷是夏代的曆法,以參中為年首,參歷是十月曆《史記·天官書》說「參為白虎」參歷又稱虎歷。


殷歷的歲首為冬至,有人稱之「殷正建子」,一歲為365.25天,殷歷的年首,本來是大暑,稱「殷正建末」,後把大寒改為年首,稱「殷正建醜」。過年日稱為火神日或火把節(彝族還有火把節,彝族中確實流傳著後天八卦火歷圖和先天八卦火歷圖,彝族很好的保存了中華民族的科學文明。),一年為360天,用六十甲子系統計日。


《周正建子》記載,周代的曆法是以十二地支計月的子月為正月,所以周曆很可能就是十二月太陽曆。十二月太陽曆以冬至為歲首,子月為正月,以雨水為年首,歲為365.25天,年為360天。


傳統曆法對人們的影響是深遠的,發展到今天,我們在使用公曆的同時,依然也在使用著傳統的農曆,而對於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春節也依然採用農曆記。






在中國古代,帶兵作戰特別講究排兵布陣,而陣法的好壞可以影響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一、八卦陣這是戰國時大軍事家孫臏創造的,據說是受了《易經》八卦圖的啟發,所以又稱八卦陣。具體陣勢是大將居中,四面各布一隊正兵,正兵之間再派出四隊機動作戰的奇兵,構成八陣。八陣散布成八,復而為一,分合變化,又可組成六十四陣。當年諸葛亮還用石頭在四川奉節布設過八陣的方位,作為教練將士演習陣法之用,名為「八陣圖」。


二、撒星陣 是南宋名將嶽飛破金兵「拐子馬」的陣法。撒星陣的隊形布列如星,連成一排的「拐子馬」衝來時士兵散而不聚,使敵人撲空。等敵人後撤時散開的士兵再聚攏過來,猛力撲擊敵人,並用刀專砍馬腿,以破「拐子馬」。


三、鴛鴦陣是明代將領戚繼光為抗擊倭寇而創設的一種陣法。他把士兵分為三隊,當敵人進到百步時第一隊士兵發射火器;敵人進到六十步時第二隊士兵發射弩箭;敵人進到十步時第三隊士兵用刀矛向敵人衝殺。這些變化反映了中國作戰陣法從傳統的方陣向多兵種的集團陣法演變的過程。


四、魚麗陣 古代將步卒隊形環繞戰車進行疏散配置的一種陣法。《左傳·桓公五年》載:鄭國以「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陣。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儒葛。」杜預註:「《司馬法》:『車站二十五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陣法。」也就是說,鄭國的軍隊一軍五偏,一偏五隊,一隊五車,五偏五方為一方陣,以偏師居前,讓伍隊在後跟隨,彌補空隙。這樣的編隊如魚隊,故名魚麗之陣。這是先秦戰爭史上,最早在具體戰役中使用陣法的記載。這種魚麗陣法最突出的特點是在車站中儘量發揮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戰車衝陣,步兵環繞戰車疏散對形,可以彌補戰車的縫隙,有效地殺傷敵人。


小說中常常把陣法誇張的無與倫比,幾塊石頭因為特別的擺法就會使人被困,現實的陣法雖沒有那麼離奇,卻也可以因令對手出其不意的布陣而大大提高戰鬥力。






夢如同人的身影一般,既司空見慣,又神秘莫測,既虛無縹緲,又真實可見。若說夢是幻覺,然夢中之人物事件,醒後皆歷歷在目;若說夢是真實之表現,然醒後難找與夢中人物事件完全一致者。有時日有所思,夜即夢之;有時夢中所見,日即遇之。夢之神秘至此,我們的祖先亦早知之,即產生夢文化。


夢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雖難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間卻流傳甚廣,《周公解夢》即流傳在民間的解夢之書。在術數史上,很難發現解夢之術,列於此,只因夢文化在民間甚為流傳,並能從夢中預測吉兇。


古人根據夢的內容不同,把夢分為以下十五類:


直夢即夢見什麼就發生社麼,夢見誰就見到誰。人的夢都是象徵性的,有的含蓄,有的直露,後者就是直夢。如你與朋友後就不見,夜裡夢之,白日見之,此直夢也。


象夢即夢意在夢境內容中通過象徵手段表現出來。我們所夢到的一切,都是通過象徵手法表現的。入夢到登天,其實人是無法登天的,在此,天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如天象徵陽剛、尊貴、帝王;地象徵陰柔、母親、生育等等。


因夢由於睡眠時武官的刺激而作的夢。"陰氣壯則夢涉大水,陽氣壯則夢涉大火,藉帶而寢則夢蛇,飛鳥銜發則夢飛",此即因夢。


想夢想夢是意想所作之夢,是內在精神活動的產物,通常所說"日有所思,也有所夢"即想夢也。


精夢由精神狀態導致的夢,是凝念注神所作的夢,使近於想夢的一種夢。


性夢是由於人的性情和好惡不同引起的夢。性夢主要不是講做夢的原因,而是講做夢者的對夢的態度。


人夢人夢是指同樣的夢境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


感夢由於氣候因素造成的夢為感夢。即由於外界氣候的原因,使人有所感而作之夢。


時夢時乃四時,由於季節因素造成的夢為時夢。"春夢發生,夏夢高明,秋冬夢熟藏,此謂時夢也"


反夢反夢就是相反的夢,陰極則吉,陽極則兇,謂之反夢。在民間解夢,常有夢中所作與事實相反之說,在歷代典籍中,亦多有


反夢之記載,成語中亦有黃粱美夢的典故,唐·沈既濟《枕中記》,說盧生在夢中享盡了榮華富貴,醒來時,蒸的黃粱米飯尚未熟,只落得一場空。可見反夢在人的夢中佔有很大的比重。


籍夢也就是託夢,此類夢在古代書籍中也有不少記載。人們認為神靈或祖先會通過夢來向我們預告吉兇禍福。


寄夢就是甲的吉兇禍福在乙的夢中出現,乙的吉兇禍福在甲的夢中出現,或者異地感應做同樣的夢。寄夢是由於人們之間的感應而形成的夢。


轉夢是指夢的內容多變,飄忽不定。


病夢是人體病變的夢兆,從中醫角度來講,是由於人體的陰陽五行失調而造成的夢。


鬼夢即噩夢,夢境可怕恐怖的夢。鬼夢多是由於睡覺姿勢不正確,或由於身體的某些病變而造成的夢。


我國傳統的夢佔文化是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對夢的研究成果,明代崇禎年間的《夢林玄解》是夢學中的集大成者,是現代研究夢學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在民間流傳深廣的《周公解夢》也是我們研究夢學的資料之一。"乾坤天地"節選了《夢林玄解》的《佔繇》,介紹了解夢的基本原則,同時也將《周公解夢》改編成《夢兆吉兇對照表》,以便快速查詢。


而佔夢也就是解夢第一步要明白夢的形成,夢的來源有三部分,現實空間、潛意識和未知空間。已發生的事加上潛意識中存在的思想加一定的心理暗示便會在夢中呈現畫面。所以它是能夠反映人在某段時間的思想、處境及願望的。


在中國古代,最有名的解夢就是《周公解夢》,其根據人夢中出現的事物場景解注吉兇,謂之「夜有紛紛夢,神魂預吉兇。莊周虛化蝶,呂望兆飛熊。丁固生松貴,江海得筆聰。黃粱巫峽事,非此莫能窮。」






最初的咒語起源於古代祭神的祝詞,黃帝時期曾設官職祝由,符咒是人們將自己的希望向神靈訴說的工具,並依靠強大的意念力試圖改變境遇的媒介。


符乃之法令,符代表精神意念力,意念與精神空間,符的效應主要來自意念波的存在,施符者的墨水、咒語和手印等都是在加強意念,此意念與次元波產生抗衡作用,減少不當的次元波的幹擾。


在道士看來,符是溝通人與神的秘密法寶,所以不是隨便可以亂畫的,故有所謂「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口叫」的說法。畫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訣存想神靈隨筆而來,有的要步罡踏鬥,念動咒語……就是在鋪紙研墨、運筆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序之複雜,方法之繁瑣,足令善男信女們頭暈目眩。


拋去一切迷信的外衣,我們會發現符咒有其科學依據,而它也不應該被全盤否定,畢竟它來源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提到佔卜,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是算命,但是卜筮作為一種古老術數,有其存在的實際意義。中國遠古最早的巫術活動當推殷商之際的佔卜,它有兩種形式,一曰卜,二曰筮。


卜,即龜卜,將經過鑽、鑿等加工處理的龜甲獸骨在火上燒灼,再由專門的太卜觀看龜甲獸骨經灼燒形成的紋路和圖像,並推斷人事吉兇;筮,以蓍草或其他可數物為工具,按特定方式排列組合,所得的一系列數字構成卦,根據這些數字佔卜吉兇。


在卜筮中有一種特殊的佔卜方法稱梅花易數,為宋代易學家邵雍所著,是一部以易學中的數學為基礎,結合易學中的象學進行佔卜的書,可產生聲音、方位、時間、動靜、地理、天時等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的一切感知的事物異相,作為預測其發展趨勢的方法。


具體言之,卜筮並不象許多人誤解的那樣,純粹靠胡說八道蒙人,而是有著嚴格的操作程序,其中有相當多的指標是非常客觀的,不許隨意歪曲的。卜筮具有相當的準確性,而這種準確率絕不是憑主觀猜測所能達到的。一一也就是說,卜筮系統必須具有極其廣泛的適用性才能滿足複雜的預測需要;進而可以推斷,卜筮系統實際上抓住了足夠眾多的事物之間的共性:共性反映了本質的聯繫。如果這種推斷能夠成立,則《易傳》(關於《周易》的使用「說明書」)被認為是《周易》哲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也不純是誤會。我們不妨如此對待:站在《周易》本經的角度,本經為卜筮而設,《易傳》是使用說明書;站在《易傳》的角度,《周易》本經是《易傳》哲學思想的載體,卜筮是《周易》哲學思想的具體應用。


這些古代的術數包羅萬象,從天文到數理,從哲學到農事,涵蓋了方方面面的科學,這些是古代人民探知自然,探知科技的科學成果,更是值得現在的我們去了解,去保護,去發展的文化寶藏。

道醫古法藥茶包

天然中草藥 無化學添加

避邪驅瘟,化溼養生、聚香凝神

如有需要請與聚緣堂陳道長聯繫

並根據各自身體情況,方可訂製哦!

聚緣堂服務項目

風水類:公司、辦公、樓盤、地塊、祖宅、墓地風水及個人公司風水顧問等


八字類:事業、工作、運勢、財運、官運、姻緣八字等


起名類:公司、個人、店鋪、產品起名改名等


擇日類:搬家、買房、買車、開工、嫁娶、安葬擇日等


道教法事類:祈福、超度、求財、、姻緣、轉運、太歲法事等


民俗類:殯葬一條龍服務、婚禮習俗諮詢、文玩交流等

以上項目全國服務,節假日不休!

聚緣堂道教文化研習社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團結街道明朗鄉曉明村—聚緣雅齋

(昆明墨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法明道人  13888853002、15348716580

            扎西卓瑪 老師     13888459905                          

座機:0871-67352016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快速關注或添加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著名的十大愛情故事,流傳至今
    刻骨銘心的愛情是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嚮往的,有的愛情是默默守候的,有的愛情是激情四射,天崩地裂的,然而每一種愛情都有它的意義。曾有不少兒女情長之人感嘆:「問世間情為何物?」好像至今都沒有人能夠確切解答,但是千古以來,流傳著著名的十大愛情故事!
  • 古代術數十大奇書
    三、《周易參同契》是運用易學理論,來闡述黃老內養方術和燒煉外丹方術的理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煉丹術著作。青烏先生,乃一託名。我國的喪葬文化一直較為發達,相地文獻也較為豐富,而其中則首推青烏子的《葬經》、《葬經》的思想內容為後來的風水書所承襲和發揮。青烏子的《葬經》可謂風水之宗,要了解中國風水文化,不得不從青烏子《葬經》始。
  • 在古代有哪些神奇的秘術是傳說還是真的?
    秘術,通常是指民間流傳的絕密之術,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秘術常常還具有神秘的力量,不是簡單的怪力亂神,而是具有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秘術用科學難以解釋,所以也具備了神秘的色彩,我們下面就盤點一下一些在我們中國廣為流傳的神奇秘術,注意在這裡我們不探討這些秘術的真假和科學性,各位當故事聽聽即可
  • 中國真實存在的4種民間秘術,蠱術僅排第2,第一幾乎無人參透
    中國上下文明五千年,歷史文化悠久,其獨特的文化一直流傳至今,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少文明在歷史的歲月中逐步消失,但是有幾個秘術一直在民間流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說說民間的這幾大秘術。第一個是奇門遁甲,是一門古老的秘術,是用於佔卜的書,據說是九天玄女所創,是一門十分精妙的秘籍,傳說,當年兵神蚩尤打敗了炎帝,又想去打敗黃帝,然而炎帝和黃帝一起聯手,依然打不過蚩尤,當時,天上的九天玄女看到黃帝想拯救世界的心願,九天玄女非常感動,就將奇門遁甲傳授給黃帝,後來黃帝依靠奇門遁甲戰勝了蚩尤,這雖然是傳說,從此奇門遁甲就成為了一門奇書流傳至今,至今無人參透
  • 何為術數
    中文名:數術別稱 :術數特徵:以數行方術定義: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數理類別:中華古代神秘文化涵義解析「術」指方術,「數」指數理基本概念古人將自然界所觀察到的各種變化,與人事、政治、社會的變化結合起來,認為兩者有某種內在關係,這種關係可用術數來歸納、推理。於是,術數便用來推測個人,甚至國家的命運吉兇。
  • 歷史上真實四大玄學書籍,至今仍有人研究,可惜並無人參透
    ,可惜並無人參透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出現許多奇聞異事,而且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書籍被流傳下來,例如我國文學方面四大名著,這對現代人們學習及了解古代社會知識具有非常重要意義。《奇門遁甲》在我國古代歷史中屬於佔卜作用的書籍,但根據現代人們觀看一般認為其是通過在自然環境中長期生活,不斷觀察,記錄,驗證,最終總結出來的一本書,屬於我國重要文化遺產。作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術數著作,《奇門遁甲》是三大秘術中第一大秘術,其餘兩大秘術分別是六壬與太乙。
  • 殘忍至極駭人聽聞 中國十大禁菜流傳至今
    摘要:自古以來,中國菜餚就十分講究「珍罕」二字,越是特殊食材或者罕見做法越受老饕的追捧。廚師們更是發揮想像力,創造了一道道聽起來就駭人聽聞的「美味」,這些菜式有的流傳至今,成為了「中國十大禁菜」!
  • 歷史十大冤案人物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冤案人物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冤假錯案,有些冤案甚至流傳至今。 歷史十大冤案人物 1.嶽飛 2.白起 3.伍子胥 4.韓信 5.晁錯 6.鄧艾 7.檀道濟
  • 中國古代最受歡迎的十大零食
    吃貨不僅現在有,古代也應該有的。小編特意去查了一下,發現古代人的零食也不少呢,而且有很多現在還在吃,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古代的十大網紅零食吧! 1、冰糖葫蘆
  • 古代流傳至今的划拳詞,「五魁首」「八匹馬」,是有什麼含義嗎?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有「酒令」,「酒令」是在人們喝酒的時候會說的話,或者是會唱的歌謠。經常喝酒的人,應該都是聽過這樣的,甚至還倒背如流,這就是「酒令」。在喝酒的時候,都會划拳或者是做手勢,「五魁首「、」八匹馬「、」六六順「等等,都是古代喝酒的時候流傳的划拳詞,那麼你知道」五魁首「、」八匹馬「這些的含義是什麼嗎?那麼,」酒令「背後又反映出了什麼樣的酒文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周易》裡的術數與佔卜到底講了什麼?難道真的是迷信嗎?
    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裡的一個核心思想「道」,「道」是形而上的學問,是精神層面的學問,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視「道」,研究「道」的學問,總是被稱為高雅的學問。術數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學習中國文化難以繞過術數文化。過去人們一直把它認為是糟粕,直到現在很多人也依舊認為是迷信。但是今天我要為術數文化正名翻案。中國傳統文化最流行「術」。
  •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道家第一秘術之九字真言就這樣失傳了
    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此為中國道家第一秘術之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出自於上古奇書《奇門遁甲》。 ——王銘葦
  • 古代秘術「奇門遁甲」,為何能困住10萬大軍?專家給出科學解釋
    從古至今都被視為可以窺探天機的奇書,常人只能知難而退,但卻有古人充分展現了書中的無上智慧,古代兵家如孫武、諸葛亮、李靖等都通過《奇門遁甲》推演兵法,達到了困敵數萬攻無不克的神奇作用。《奇門遁甲》作為古代術數的巔峰之作,其來歷同樣讓人回味無窮。
  •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一)武則天 (唐) 中國女皇(624~705)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為武周聖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後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當空」。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四)班昭 (漢)協助完成《漢書》(49~120)班昭(約49—約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人(今陝西鹹陽)。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因嫁同郡曹世叔為妻,故後世亦稱"曹大家"。
  • 中國3大上古奇門秘術,苗蠱只能排第2,第一幾乎沒有人能懂
    中國3大上古奇門秘術,苗蠱只能排第2,第一幾乎沒有人能懂文/號外歷史之成成 圖/網絡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而在這些廣為流傳的歲月中,夏商上古時期的記載是最少的,而一些神秘的東西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成為歷史的塵埃
  • 從古代流傳至今的零食,圖1逐漸在失傳,圖4因價格受到「爭議」
    然後一直流傳至今,變成了我們現代人口中的網紅食物,今天小編也不跟大家說太多的廢話,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吧,希望你們在看完之後對於這些食物可以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第一種,糖畫首先第一個就是糖畫,稍微有點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糖畫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食物。
  • 中秋節這天,古代名人們都做了什麼?喝酒賞月,還有一事流傳至今
    中秋節這天,古代名人們都做了什麼?喝酒賞月,還有一事流傳至今中秋節即將來臨,小編在這裡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闔家團圓。一到節日,大家就該走親訪友,或者旅遊名勝古蹟,總之有很多打發時間的方法。然而,在古代交通不便利,沒有這麼多休閒項目的情況下,中秋節這天,名人們都做了什麼呢?大家一定能想到喝酒、賞月、吟詩作對這些,可還有一事也是很多人會做的,流傳至今。喝酒。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市井小民,喝酒是古代人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提起喝酒,又怎能少了我們的「酒仙」李白呢?李白究竟多麼愛酒呢?
  • 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網紅零食,龜苓膏上榜,圖4讓人只想舔著吃
    因為現在有很多的網紅零食其實都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不過不能就因此否認掉古人沒有網紅零食,因為根據了解,其實現在有很多的網紅零食它並不是最近才興起的,而是從古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流傳了,直至今日。它之所以在以前的時候不怎麼出門,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因為我們沒有關注到它們。所以為了讓大家對這些網紅零食有一個正確的了解,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 古代西府人稱「御京粉」為何流傳至今
    小可愛們,大家好啊,我是你們的沐子,歡迎大家來到沐子小吃店,今天吶,沐子帶大家去沐子小吃店看一看被古代西府稱為御京粉的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有這個充滿歷史價值的名字吶?而又為什麼它會流傳至今吶?在古代,擀麵皮乃是給宮裡的御供食品,故西府人又稱擀麵皮為「御京粉」岐山擀麵皮擀麵皮流行於陝西、甘肅等地,尤以寶雞地區為最,寶雞岐山擀麵皮2011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擀麵皮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
  • 還敢吃這些奇特菜嗎,有的流傳至今,堪稱中國十大禁菜
    環遊一圈世界,或許你會發現有些食物是當地人覺得十分合理,但外地人卻認為有點噁心的。 中國十大禁菜你知道嗎?風乾雞、澆驢肉、猴腦等等令人毛骨悚然,是人類舌尖上的罪孽 。自古以來,廚師們發揮想像力,創造了一道道「駭人聽聞的美味」,這些菜式有的甚至流傳至今,堪稱「中國十大禁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