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對當前大學生就業,提出四項應對措施,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2020-12-14 寬度視覺

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在12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同比增長40萬,預計今年上半年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關於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相比2019年的834萬增加了40萬人。

教育部已經針對防控疫情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重點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1、開展網上就業服務。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緩解之前,暫停教育系統舉辦的各類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大力推進網上就業服務,組建就業大市場,共享崗位信息,共同開展網上就業服務。

2、大力開拓就業渠道。進一步組織實施好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深入挖掘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造的就業機會,支持畢業生實現多渠道就業。

3、著力強化重點幫扶。指導高校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身體殘疾畢業生等群體提供「一對一」的幫扶,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崗位推送工作。

4、適當延長擇業時間。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待落實工作單位後再及時辦理就業手續。

對於教育部的這場新聞發布會,還是吸引了許多畢業生及家長的眼光的。對此問題,畢業生及家長還是要有清醒的認識。

因此,小編也給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幾個建議!

要思考自己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

1、進入職場。如果畢業後馬上進入職場找工作,要給自己進行一個計劃,自己適合什麼工作,自己找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給自己以後職場一個鍛鍊,還是為家庭減輕負擔?

進入職場,就需要先放低自己身段和求職標準,為自己求職創造機會。要知道任何一個成就的取得都是從小事做起的,從底層做起。先給自己一個機會,再去努力提升自己。在職場中鍛鍊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樣對於以後你不管是重新選擇職業,還是自己創業都有某大的幫助。

2、繼續讀書。繼續讀書無非是考研、留學,那麼你也要有清醒的認識,讀研不是為了不去找工作,而是要提高自己。因此,你要了解自己,找到適合當下的學科進行攻讀,多掌握複合型技能。

不管怎麼樣,在當下,學歷永遠是就業的「敲門磚」。現在連小學教師都需有本科文憑,前陣子深圳一中學招考教師,全都是211、985的名牌大學畢業生考錄。現在大多數公務員單位及事業單位都需有「本科以上學歷」「研究生以上學歷」的要求,高學歷在相當程度上給了我們更多的求職機會。

3、準備考公務員。今年教育部已提出了大力開拓就業渠道,進一步組織實施好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那麼畢業生也可從這裡去找尋機會。在這裡就不用再多囉嗦,這方面許多畢業生都清楚該怎麼做。

4、參軍入伍。這也是今年教育部鼓勵畢業生就業的一個方式。參軍這是近幾年來,社會上一個較為熱門的話題,也是許多家長為孩子畢業後的一個選項。自古說來,男兒志在四方,保家衛國。因此,畢業生可以考慮參軍。在部隊大熔爐裡去鍛鍊自己,這或許是以後就業的一個很好的加分項。如果有可能的話,你還可以考軍校,這又是一個雙贏的機會。

5、多關注網上信息。到了相應畢業季,各地方從上到下都會出臺相關的就業信息,那麼你可以從中去選擇自己接下來要走的方向。同時了解各大學的招錄研究生信息。

希望幾點建議,能給予您有些思考!

如果有思考可以點讚、轉發!

歡迎關注——寬度視覺,給你各種社會資訊!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回復應對措施!
    今年的高校畢業生大概在874萬左右,但目前受疫情影響,各地的高校都推遲了開學,有許多高校畢業生對如何求職就業這個問題很關心。對此,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在近日的一次會議上回應了教育部對該問題的應對措施。
  • 疫情對部分群體就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2020-08-10 07:20:27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受疫情影響,勞動力市場受到衝擊,對勞動者就業也產生一定影響。其中,尤其對應屆大學畢業生,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以及外貿企業勞動者影響較為明顯。儘管目前解決就業問題最為重要的是增加就業機會,但是不同的就業群體面對的就業問題不盡相同,所採取的應對措施應當更有針對性。
  • 疫情當前,教育部給大學生提出三個要求,有多少大學生做到了呢
    2020年2月3日,教育部給全國大學生寫了一封信,這封信的內容就是給大學生提出三個要求。疫情當前,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主體角色,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大學生是與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大學生享受著明亮的教室,老師悉心的教導,如今發生疫情,大學生應該承擔起使命與責任,為抗擊病毒做出自己的貢獻。首先,教育部希望大學生做「守護者」,何為守護者?簡單來說,就是擔使命,保安康。大學生還沒有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我們能做的就是把保護好自己,不把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保護自己就是對醫護人員最大的幫助,也就是為這場戰役做貢獻。
  • 教育部官員:四項措施推動大學英語改革
    教育部官員:四項措施推動大學英語改革 >   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 馬海燕)教育部高教司文科處處長劉向虹今日表示,大學英語是高等學校重要的基本課程,推動大學英語高校改革過程中,要把握四項重點:建立大學英語教育質量標準體系,改進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建設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體系,提高英語教師教學能力。
  • 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在哪
    我們對智聯平臺的大數據進行了深度挖掘,將6月份仍在投簡歷的應屆大學生識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從學歷、性別、地域、院校、專業等角度對這類群體進行畫像,透過供需錯配的視角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結構性原因,並提出了應對今明兩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舉措。
  • 事關開學、畢業、就業……教育部權威解答你最關心的熱點問題!
    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出席發布會並就校園疫情防控、大中小學開學安排、高校畢業生就業等方面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上是如何解答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的熱點問題的?
  • 教育部大學生就業網開通「線上就業指導 網上就業服務」欄目
    當前正值畢業生求職的關鍵時期,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及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應對疫情對就業帶來的影響,教育部在大學生就業網(新職業網,www.ncss.cn)上,為2020屆高校畢業生推出「線上就業指導 網上就業服務」專欄,為畢業生提供豐富的就業指導線上資源
  • 教育部已推出六大舉措 力促大學畢業生就業
    新華社記者劉穎攝  教育部力促大學畢業生就業  新華網北京2月19日電(記者吳晶 趙超)記者19日從教育部獲悉,為有效應對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全國教育系統正在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 847萬大學生該如何順利實現就業,且看教育部重磅通知的相關措施
    ,中國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明確的,且同比增加40萬人。先看看近期國家地方政府或企業對於現在大學生就業的相關指導意見吧。3、簡歷要積極準備,好的簡歷可以讓你有進一步視頻面試的機會,這時候不像平時,無法到現場簡歷有問題可以溝通,但是線上視頻面試簡歷做不好,機會就白白丟失了。4、疫情之下,每次機會都很重要。不管是準備進入職場,還是再次準備考研,都要努力抓住每一次難得機會。
  • 如何看待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圖)
    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並構成了當前就業面臨的基本形勢。   當前就業面臨怎樣的形勢   首先,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會影響就業的增長空間。今年第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9%,這是中國經濟增速自2006年以來首次降至個位數,並有可能全年的GDP增長不超過10%,這必然會不利於就業需求的增長。
  • 中秋國慶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教育部回應
    新京報快訊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8月27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記者:最近網絡中大學生對個別高校封閉管理有些議論,想問對此教育部有什麼看法?另外,中秋國慶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
  • 明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教育部梳理六大就業新空間
    對大學生來說,既要看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就業挑戰,更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正確認識自我。對高校來說,要深入挖掘更多就業資源、拓展就業空間,從人才培養到就業各個環節為大學生提供更多機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受到了衝擊。不過,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近日透露,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截至今年9月1日,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要好於去年。
  • 中秋、國慶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教育部回應來了
    康巴傳媒(來源 教育部)據教育部網站消息8月27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記者最近網絡中大學生對個別高校封閉管理有些議論,想問對此教育部有什麼看法?另外,中秋國慶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 王登峰高校秋季學期開學之後,校門的管理最近一段時間在網絡上確實討論的非常熱。
  • 大學生返校後是否隔離14天?高考是否推遲?教育部回應!
    從返校大學生來講,目前教育部已經明確要求各地要延遲開學,在開學時我們主要是抓住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開學的環節,推遲開學以後,要進行錯峰、錯區域和錯層次的開學。錯區域就是疫情嚴重地區和其他地區要錯開時間,錯層次就是大學,包括高職高專、中專和中小學也要錯開,因為中小學基本是在屬地範圍內,而大學包括中職和高職都有跨省的流動,所以這是一個錯層次的開學。
  • 大學生國慶假期能否離校?教育部回應了
    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秋季學期已經具備了全面正常開學的條件,但是疫情防控的壓力還依然存在,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仍然不能放鬆。到目前為止,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已經明確了秋季學期開學的安排,都是按照分期、分批和錯時、錯峰開學來進行。
  • 2021畢業生突破900萬,教育部推出「組合拳」緩解最難就業季
    2021畢業生突破900萬,教育部推出「組合拳」緩解最難就業季近些年來,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畢業生數量一再突破記錄。大學生數量多得益於高考不斷擴招,可是,大學生數量的日漸增多也凸顯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就業難」。
  • 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疫情防控  大學生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識碼】A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嚴重衝擊了高校大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秩序,也給廣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效之際,面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尤其是疫情給人們帶來的嚴重影響,各高校應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提高大學生承受心理挫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心理素質和能力。疫情發生後部分大學生出現了心情焦慮、心理恐慌、情緒煩躁、心緒雜亂等心理健康問題疫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 高校就業壓力山大,教育部使出「三大」絕招
    而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卻在於教育與現實社會有所脫節,大學在校生要多組織實踐活動。很多大學生眼高手低,不願意吃苦,不願從事體力勞動,不願從基層做起,以至於有很多辛苦的職業崗位的空缺,所以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
  • 教育部通知:各地嚴查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弄虛作假
    教育部在其工作中發現,有些大學有虛假籤署畢業生就業合同的行為。教育部強調,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欺詐性就業數據,將嚴肅處理有關違規行為,共同監督,嚴格處理,切實保護畢業生就業的合法權益。教育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嚴格檢查就業數據,嚴肅糾正違反就業統計的違規情況。首先是為畢業生本人開設驗證渠道。
  • 大學生返校後是否要先隔離?剛剛,教育部回應!
    他還說,學生到達學校後,對於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可能要採取不同的措施,每一所學校都要按照統一的部署和要求進行消殺方面的準備,有咳嗽發燒症狀的單獨隔離。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學生返校後,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的、跟確診病人有過接觸的,包括有咳嗽、發燒症狀的同學可能要單獨隔離;其他的同學不一定需要隔離,但每天要測量體溫。來自湖北疫區的同學,到外地上學首先要符合湖北當地的要求。其他地方到武漢去的的同學,在武漢地區還未解除人員流動管控時,不能夠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