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齊魯網7月24日訊(實習記者 高媛媛)捏泥人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技藝。藝人們將泥揉捏成形態各異的泥人,或者是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模型,以人物造型逼真、場景生動有趣深得大家的喜愛。
隨著時代的發展,軟陶作為新型的製作材料傳入中國以後,以其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迅速風靡開來。在聊城,有一位名叫秦善明的泥塑愛好者,他將新型的軟陶材料與傳統的泥塑製作工藝相結合,創作出古樸典雅並帶有濃鬱的鄉土氣息的作品,開闢出了一條獨特的藝術之路。
偶然與軟陶結緣 創作靈感得以激發
秦善明從小就喜歡畫畫,對美術領域始終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熱情。由於具備了一定的美術功底,秦善明在大學時期選了廣告設計專業,並於2000年畢業後進入了一家超市做起了策劃工作。
2008年,秦善明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軟陶,隨之便開始搜集與軟陶相關的資料,並對其非常感興趣。從那以後,他開始在閒暇之餘嘗試著自學做一些簡單的軟陶人偶模型,就這樣,軟陶漸漸的進入到秦善明的生活中。
2010年,秦善明創辦了自己的廣告公司,他原本以為這就是自己要追尋的事業。但是軟陶的出現似乎激發出了他身上沉積下來的所有對美術的靈感與熱情。在經營公司的同時,他越來越頻繁的把精力投入到軟陶製作當中,還經常自己設計一些人物模樣,然後用軟陶製作出來。
軟陶的製作工序比較繁瑣,創作一個軟陶人偶分為構思、草圖、搜集材料、創作、修整、烤制六個部分。有時候一個人偶製作起來就要花費一整天的時間,但是秦善明都樂在其中,特別是一些以民俗人物為主題的模型,秦善明對之甚是喜愛,在他的心裡,這是對他珍貴的童年記憶的一種保留。看著自己手中做出的一個個小人偶,秦善明有著前所未有的開心與滿足。
人生夢想終尋得 藝術之路越走越寬廣
2013年,經營公司與軟陶創作兼顧的秦善明,終於做出了選擇,他關掉了公司,開始全身心的研究軟陶。對於秦善明來說,他發現這才是他心中一直找尋的人生夢想。
在聊城,專注於軟陶工藝製作的,當時只有秦善明一個人。為了更好的學習和突破自己,秦善明通過網絡平臺更加細緻化的研究這門工藝。其實,相比現代風格的人物製作,秦善明還是更鍾情於民俗人物,尤其是老年人物形象。他認為越是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民俗景象,越像塵封的老酒一般,越品越有滋味。
他有時根據自己的童年經歷,腦海中創造出了一些人物形象,就開始構思然後捏制出來,比如賣冰糖葫蘆的老爺爺、縫補衣服的老奶奶、打鐵器的老年人等等。有時他還專門去搜集一些民間風味的場景圖片,比如過年時節的包餃子、放鞭炮,這些中國傳統的民間習俗,都被秦善明用雙手通過軟陶再現出來,勾起了許多人的回憶。
如今,秦善明的作品已經得到了多方認可。他創作的一組非物質文化遺產人物微縮場景,在聊城古城區的展覽館裡一直擺放著。每年的五一和十一,秦善明都會被邀請到山陝會館裡面進行軟陶的現場製作。他的作品正在逐漸被大家知曉,同時也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來想要學習這門技藝,秦善明都非常熱情的接待他們,並細緻耐心的將軟陶製作的技巧傳授給他們。在秦善明的心中,他認為堅持做傳統工藝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是值得傳承下去的。
堅守信念 願將民俗文化發揚光大
現在,秦善明已經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每天都沉浸在軟陶的世界裡,一個一個小人偶從他的指尖上脫穎而出,那就是他夢想與信仰的寄託。對於秦善明來說,堅持做軟陶工藝並不僅僅是因為興趣愛好。秦善明真正的願望,就是想要繼續發覺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正在逐漸消失的傳統工藝。
對於未來,秦善明充滿了信心。他將帶著這份堅守與執著,用自己的指尖,用這些小人物,成就自己的大大的夢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