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攀升 智能穿戴概念股有望受益

2020-12-13 股城網

據最新消息顯示,智能手錶、TWS耳機等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攀升。據悉,今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達到1400萬部,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40%。有分析表示,智能穿戴概念股有望受益。下面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吧。

可穿戴設備出貨量

智能穿戴近年來已成各大龍頭公司重點布局的領域,包括智能手錶、智能眼鏡在內的多類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也在不斷提升。據悉,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達到1400萬部,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2%,其中蘋果出貨量680萬部,同比增長51%;三星出貨量190萬部,同比增長73%;Fitbit出貨量160萬同比增長7%。

據小編了解,智能穿戴概念股目前有:聯創電子(002036)、環旭電子(601231)、精研科技(300709)、潤欣科技(300493)、中航電測(300114)、萬方發展(000638)、奮達科技(002681)、風華高科(000636)、中穎電子(300327)、共達電聲(002655)、萬盛股份(603010)、東陽光(600673)等。

潤欣科技(300493):潤欣科技於2019年8月30日披露中報,公司2019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9億,同比下降19.2%;實現歸母淨利潤2036.5萬,同比下降30.8%;每股收益為0.04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10.1%,同比降低0.6個百分點,淨利率為3%,基本維持上年同期水平。公司2019半年度營業成本6.2億,同比下降18.7%。

萬盛股份(603010):萬盛股份於10月30日披露三季報,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4.2億,同比增長24.7%;實現歸母淨利潤1.4億,同比增長3.5%;每股收益為0.4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4.5%,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淨利率為9.2%,同比降低2.5個百分點。公司2019三季度營業成本10.7億,同比增長20.9%。

相關焦點

  • 華為二季度可穿戴設備位居中國第一 受益華為概念股有哪些?
    9月2日,IDC發布《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2658萬臺,同比增長4.1%。基礎可穿戴設備(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224萬臺,同比增長6.1%,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435萬臺,同比下降4.9%。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前五大可穿戴設備廠商為華為(29.9%)、小米(21.3%)、蘋果(19.1%)、步步高(3.9%)、奇虎360(1.8%)。
  • 第三季度華為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激增 奮達科技等核心供應商或持續受益
    原標題:第三季度華為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激增奮達科技等核心供應商或持續受益來源:環球財富網12月24日,國際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數據顯示,三季度國內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2715萬臺,
  • 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高增長 批量概念股望迎來全線爆發
    4.上海市嘉定區24日發布了對智能傳感器產業的39條扶持政策,提出到2025年,以智能傳感器晶片為核心的智能硬體相關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5.據光大金工測算,上周偏股型基金對TMT、金融板塊的配置比例有所提升。基金經理表示,中國經濟轉型加速,新興行業的崛起方興未艾,投資將聚焦成長主賽道。
  • 小米三季度可穿戴設備銷量全球第一 相關概念股有望乘勢騰飛
    超蘋果華為 小米三季度可穿戴設備銷量全球第一境外媒體稱,綜合國際數據公司(IDC)和卡納利斯諮詢公司(Canalys)調研數據可知,今年小米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世界第一。點評:第三季度小米腕上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1220萬臺,同比增長74.4%,並且在本季度達到27%的市場份額。卡納利斯認為,小米的增長得益於強勁的國內表現和激烈的海外擴張。智動力(300686)產品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影音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及其組件,應用品牌包括三星、小米等。
  • 外媒:今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大幅放緩 原因均與疫情相關
    外媒9to5mac今日發表文章分析可穿戴產品的市場未來,他們認為今年可穿戴設備的增長預計將大幅放緩,原因有三,都與冠狀病毒有關。首先當然就是居家隔離,當人們在家裡無法出門的時候,對智能手錶之類的東西的需求可能會減少。並且健身房也關閉了,許多人無法像往常一樣鍛鍊,健身功能就沒有那麼重要了,而這正是包括Apple Watch在內的多數可穿戴設備的主打功能。
  • 2019全球可穿戴設備銷量創紀錄 小米智能手環出貨量超過1000萬部
    2019全球可穿戴設備銷量創紀錄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和調研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共計
  • 2020年Q1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報告:蘋果第一、小米第二
    智能可穿戴設備在近年成為了一個十分受歡迎的產品種類,得益於各廠商不斷地新品推出和升級,其銷量也保持在了一個不錯的成績。隨著2020年第一季度的結束,數據分析機構也給出了這一領域的分析報告。IDC也於近日發布了一份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Q3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分析:出貨量同比增長15%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IDC最新發布《2020年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報告顯示,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排名前三廠商分別是華為、小米與蘋果。華為得益於智能手環、智能手錶強勢表現,帶來可穿戴設備高速增長。
  • IDC:儘管受疫情影響 但2020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仍將激增6000萬
    來源:cnbeta據外媒CNET報導,IDC周五表示,可穿戴設備將在2020年達到近4億的出貨量。根據該分析公司的數據,目前全球最暢銷的可穿戴設備類別是無線耳機等耳戴式設備。儘管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但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的上升還是出現了預計2020年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比2019年的出貨量增加約6000萬。IDC預測2020年耳戴式設備的出貨量約為2.34億,而智能手錶的出貨量約為9100萬,其他智能手環的出貨量約為6800萬。
  • 2020 Q3 全球可穿戴設備總出貨量達到 1.25 億,蘋果獨佔三成
    △ 小米為印度市場準備的智能手錶 Mi Watch Revolve華為位居出貨量排名第三,總出貨量為 1370 萬部。一方面,面臨美國的制裁,華為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主要集中在中國。△ 華為 FreeBuds Pro三星在可穿戴設備市場上排名第四,三星通過多個品牌進軍耳機市場的戰略繼續獲得回報。本季度,三星可聽設備(特指支持語音助手、增強音頻、或健康和健身追蹤的智能耳機)的出貨量達到 840 萬部,智能手錶的出貨量則達到 260 萬部。
  • 樂投可穿戴智能設備產業強勁增長帶動物聯網延伸
    近年來以智能手環、智能手錶、智能眼鏡等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早已走入大眾生活,為我們帶來諸多便利,也贏得廣闊的市場。穿戴設備的競爭也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專業數據顯示今年共新增超2800家可穿戴設備相關企業,可穿戴設備市場在疫情之後實現了較快復甦,而快速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可穿戴設備,也帶動整個物聯網產業鏈的商業化延伸,行業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 ...可穿戴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5G推進可穿戴設備物聯網...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概念持續火熱。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可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體設備,更是通過軟體支持以及數據交互、雲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 可穿戴設備市場格局:華為國內封王,蘋果領跑全球
    華為得益於智能手環、智能手錶強勢表現,帶來可穿戴設備高速增長,在該季度,華為系列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60%至941萬臺,位列行業榜首。對於小米而言,儘管高性價比搶奪市場,但面對華為等強勁競爭對手,小米系列可穿戴設備在該季度同比下降7.7%至724萬臺,由2019年第三季度27.5%市場份額下降到22%,退居第二。
  • 華為可穿戴二季度出貨增長189%,奮達科技等代工商充分受益
    依據IDC近期發布的Q2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排行數據,中國內地市場今年第二季度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為2,307萬臺,同比增長34.3%。從市場份額看,小米、華為、蘋果三大品牌廠商的出貨量分別為528.9萬臺、506.9萬臺和317.1萬臺,分別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
  • 聚焦可穿戴設備標準化發展 德國萊茵TUV解讀可穿戴設備認證標準
    作為CES Asia 2016同期論壇之一,由德國萊茵TUV、中國可穿戴計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聯合主辦的「IEEE可穿戴標準會議及論壇」在上海卓美雅喜馬拉雅酒店召開,就智能可穿戴產品的發展和技術趨勢,熱門可穿戴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智能可穿戴設備標準化等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 IDC:2020 Q3 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 3293 萬臺,同比增 15.3%
    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0 年第三季度》顯示,2020 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 3293 萬臺,同比增長 15.3%。基礎可穿戴設備(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 2616 萬臺,同比增長 16.6%,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 677 萬臺,同比增長 10.6%。
  • 彩晶驅動IC缺口達2~3成,Q4可穿戴設備產品出貨受影響
    針對這一現象,面板廠瀚宇彩晶副總吳許合表示,目前以半導體缺口最大,由於在8英寸晶圓代工廠驅動IC屬於毛利較低產品,影響到生產排程,整體來看,面板驅動IC的供給缺口達2~3成,已影響第4季的可穿戴設備產品出貨。
  • 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速超過預期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總出貨量達到1.25億臺,同比增長 35.1%。中國市場出貨量為3293萬臺,同比增長15.3%。可穿戴設備市場兩位數的增長不僅表明市場需求強勁,還表明了許多人正在首次獲得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再「叫好不叫座」? 市場增速超過預期 儘管今年受到疫情衝擊,但全球可穿戴設備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 IDC:2020年Q3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3293萬臺 華為第一小米第二
    ,2020年第三季度》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293萬臺,同比增長15.3%。基礎可穿戴設備(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616萬臺,同比增長16.6%,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677萬臺,同比增長10.6%。
  • 2020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華為力壓小米...
    隨著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逐漸興起,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不斷增長。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也迎來高速增長,2019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9924萬臺,同比增長35.6%。其中,智能可穿戴設備僅佔18%,可供企業開發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