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幾乎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坎。前面是花開草茂,身後有猛虎追趕。縱使你百般不情願也只能縱身前往。
高考來了
早在一個月前,當看到陪讀區的家長把厚棉被放進車子的後備箱時,當在家長群裡聽說有人準備在網上還是在實體店裡買旗袍時,當看到朋友圈裡的家長朋友調侃給孩子買不到某品牌帶有那個大「√」的運動鞋時,我的心就猛地一驚:高考快來了!
不用進校門(其實家長也是進不了的),晚飯時從陪讀區經過,一剎那瞥見剛從題海中奮戰一天後仍然朝氣蓬勃的臉龐,以及那匆匆行走的步履,我早就知道我和我的孩子此時已進入了「高考備戰時」。
此時不搏待何時
01、高考為什麼會成為今年我們家庭的頭等大事
因為我們深知高考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或許,我們每天都聽各路「大神」說,學歷不重要,態度、拼勁、抗壓能力等偉大品質更重要,可以到他們的招聘網站去看,學歷要求一個比一個高。
如五百強企業提倡個人能力比學歷重要,可人力資源經理簡歷的最低門檻可能是復旦大學。如果你沒有高的學歷證書,這些企業的門檻都進不去,個人能力從何施展。
因此,好的學歷證書就是一塊金燦燦的敲門磚,高考的勝負決定你能否贏得這塊敲門磚。
擇優錄取
02、這是一場艱苦卓絕戰爭,孩子費心,家長操心
今年有些特殊,由於受疫情的影響,開學的時間一推再推。在生命與高考之間,生命比高考更重要。終於盼來了開學日,街上重現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
卯足了勁的高三學生開始在校園裡展開了激烈的角逐,他們猶如重返草原的雄獅,都在奮力奔跑著。
時間就在一輪又一輪的複習和考試中流逝著,一次次的忐忑不安,一次次的失望。
希望好像我手心的細沙,握得越緊就流得越多。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你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
成績卻一落再落,孩子的努力怎麼就看不到成效呢?面對著高考時間的餘額不足,我的心焦躁起來。
終於,在昨日的黃昏,一邊惱怒於孩子的不爭氣,一邊淚如泉湧,痛苦如排山倒海般洶湧而來,淘得我的心如空空的貝殼。
十多年的辛苦陪伴,十多年的寒來暑往,十多年的挑燈夜讀,十多年的希望與期待,等的就是今朝,高考還沒有到來,孩子,你怎麼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呢?
孩子,你為什麼不願意再咬牙努力一把,在布滿荊棘的叢林中殺出一條康莊大道呢!
03 家長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一、此時的家長能做什麼呢?必須有所為:
①充當加油站。此時的我們要源源不斷地給孩子輸送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能源。疲憊脆弱的孩子仍需繼續奔跑,需要鼓勵的話語,需要面對困難的勇氣。
我們應該要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必須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且要不惜任何代價把這種能力發揮出來。比如面對孩子糟糕的考試分數,要學會及時止損。內心崩潰時也要強作歡顏地對孩子說「考前暴露問題是上帝在幫你呀」,「只有考前多暴露問題,才能讓高考少暴露問題」。然後鼓勵孩子去解決問題,解決一個是一個,不可貪多求全。
②做好勤務兵。如果把高考當成戰役,孩子在前方打仗,那麼家長就是後方的勤務員,盡力讓孩子的衣食住行得到充分的照顧。要讓孩子懂得冷熱,千萬不要感冒了。在這特殊時期,感冒發燒可能要進行核酸檢測,返校上課要開復學證明,這一波操作下來可能好幾天上不了課,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③給孩子一個宣洩情感的機會。如孩子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他自己也會感到憋屈抑鬱。此時,傾訴、哭泣都是排遣不良情緒的方式 。說過哭過之後,再次整裝待發。
④心理暗示幫助緩解壓力。比如,當孩子失眠時,就說:「你肯定還不感到困,困了就秒睡了」。當他心情差的時候,就讓他不停地和自己說要高興起來,大腦在收到這種暗示後,真的就會變得開心起來。
二、有所不「為」:
①不要時刻在孩子面前念叨著考試分數,也不可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事。平時考試發揮欠佳,孩子心裡肯定不好受,父母的嘮叨讓孩子的心裡更添堵,弄不好會適得其反。
我身邊就有個這樣的例子。
我有一朋友,女兒成績不錯,原本妥妥的重本就讓她給攪糊了。去年,為了照顧上高三的女兒,她辭掉了工作,開始了一年的全職陪讀生活。
第一學期還好,女兒的成績還較平穩。可是到了畢業那學期,只要成績不理想,她就整天愁眉不展,在孩子面前嘮叨不已,有時甚至是歇斯底裡地對孩子吼叫。孩子的情感十分壓抑,在臨考的前一個月,孩子居然一個星期不肯進教室,後來連個二本也沒考上,平時跟她差不多的同學都上了重本。
此時的父母要盡力穩住心態,極力平息著自己那顆受虐的心,不妨學一下阿Q,自我安慰道:這次考試又不代表高考,希望還在呢,明天會更好的。
②不要過分強調高考的重要性。高考重要與否,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老師的苦口婆心,孩子難道不明白。因此,在關鍵時刻,不要過多考慮前進路上的障礙,有時「無知」也會產生絕處逢生的狀景。
如處理不當,甚至有可能釀成悲劇,如:
2015年6月24日6月24日19時40分左右,海口一女高三學生在龍昆北路某小區內墜樓身亡,疑似因高考成績不理想。
2018年2月24日,有網友爆料,稱陝西省西安中學18歲高三學生林嘉文自殺身亡,其生前曾著有70餘萬字史書。
從以上事件中可以看出,學生自殺大多因為壓力過大,心理健康承受到嚴重打擊而造成悲劇發生。
此時,孩子壓力已很大了,家長就不應再施壓了,這就是所「不為」。
奔赴考場
04、學會與自己和解
人生路漫漫,一場考試無法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別太早定義自己的人生,它充滿著無限的可能。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話:
其實上大學就像坐火車,名牌大學是軟臥,普通本科是硬臥,專科硬座,民辦就是站票了,成教的只能擠廁所……
雖然路途上享受的待遇不同,但是到了終點站以後,大家一樣都得下車,下了車都去找工作。
這時才發現,其實老闆不關心你怎麼來的,只是關心你會幹什麼。
當然,這段話只得當作段子來調侃,不必太當真。
但是,未來處處有考場,都有「得利」和「失利」的時刻,「得利」值得高興,可是「失利」也不證明你沒有價值,「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優秀的人依然優秀,和高考無關。
不管是風華正茂還是白髮蒼蒼,人生始終是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過程。高考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因此,我們要拿得起放得下,學會與自己和解。
結語
只要家長和孩子都盡力了,對於高考的結果我們就別預想太多啦。
高考是道坎,我們只有卸下包袱,輕裝上陣,才能讓孩子們跑得更快,並成功地越過這道坎。
願每一位高考學子都能夢想成真,做一回孟郊,享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愜意!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
―END―
原創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