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道「坎」——處理好外與內的關係
人物形象特徵分內外兩部分。外在部分包括身份、衣著、相貌、年齡、習慣、技藝技能等,這一般都與內在緊密相連。內在特徵是其核心部分,大致分為四個方面:一是個性性格,如開朗、木訥;二是人生態度(生活態度),如豁達樂觀、勤儉;三是待人接物,如大方、善良、斤斤計較等;四是成長事業,如有志向、刻苦、堅持不懈。形象特點是否都要進行「內」「外」結合,這由題幹而定:只要是問「形象」特點的,就必須「內」「外」兼顧,以「內」為主;反之,問「思想性格」特點,就只能分析內在特徵。
2.第二道「坎」——處理好主與次的關係
人物形象特點的表現總是多方面、多元化的,在眾多的特點中總是有主有次,所以分析概括時首先要分清主要特點與次要特點。這一點看似很容易,但在不少考生那裡,往往只是簡單地抓住文本描寫的隻言片語,羅列出多條細枝末節的形象特徵,卻偏偏遺漏了最核心、最重要的特點。那麼,什麼是人物的核心重要特點呢?簡單地說,凡是指向主要情節、尤其是情節結局,小說標題與主題的那部分的特點均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為此,就必須養成整體閱讀的習慣,梳理出小說的主要情節,概括出小說的主題。惟其如此,才能分清主次。
3.第三道「坎」——處理好優與缺的關係
生活中的人物總是複雜、多側面的,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小說中的人物由於作者塑造的目的不同,可能展現出其優點或缺點的一面,但多數情況下還是按照生活的邏輯去塑造的,更何況人的性格總顯現出對立統一的格局,如善良與軟弱等,所以,分析概括時不能只看其優點,也不可只看出缺點,應全面分析。如《俄勒岡州火山爆發》中的主編既有其行事幹練、有職業敏感性的一面,也有其不顧職業操守、自私的一面。
4.第四道「坎」 ——處理好「圓」與「扁」的關係
小說中的人物各有性格,有的性格複雜,有的性格簡單,性格較為複雜的稱為「圓形人物」,性格較為簡單的稱為「扁平人物」。「圓形人物」往往是多義與多變的人物,藝術價值較高,「扁平人物」往往單純。在人物眾多的小說中,一般主要人物為「圓形人物」,次要人物為「扁平人物」。也有的主要人物為「扁平人物」。高考多選「圓形人物」為考查對象,這是學習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