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一般是通過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會問題、價值觀念等的。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小說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更確切地說,是作品的主要構成部分。因為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所以對小說人物形象的理解與分析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小說閱讀考查中命題的熱點。
一、常考題型
1.簡要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點)
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體方法
3.分析人物在小說中的作用
4.探究人物所體現的時代精神、社會價值;
二、各類題型答題步驟
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步:仔細審題,明確方向。
(1)是概括還是分析。 「概括」題只要求寫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點即可,「分析」題要在此基礎上結合文字分析。
(2)是性格還是形象。 「形象」一詞應大於「性格」,它以性格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徵、身份地位等。答形象題時不要忘記人物的身份、地位、職業等因素。
第二步:總體把握,劃句分析。
人物角度:1、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經歷、教養等的句子。
2、有關人物描寫的語句。(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神態)
3、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對他的評價(議論)句。
情節角度:有關情節發展、事件變化的語句,把握人物性格的變化和主次關係。
環境角度:有關環境(包括社會環境)的語句,環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託人物的思想性格。
最後一定要聯繫主題。
第三步:歸類合併,恰當表述。
注意題型的細微變化,怎麼問就怎麼答
1.請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點。
分點作答
①個性特徵1(+舉出實例);
②個性特徵2(+舉出實例)……
概括 分析 分析 概括
2.××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總括句(人物身份)。
分點作答①個性特徵1(+舉出實例);
②個性特徵2(+舉出實例)……
必備知識
1.塑造人物的具體方法
正面描寫(直接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
側面描寫(間接描寫):別人的描述、襯託、對比、環境烘託 、情節推動
2.各種描寫手法的作用
⑴肖像、神態、動作描寫: 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徵。
⑵語言描寫: ①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 ②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刻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⑶心理描寫: 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⑷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徵。
(5)側面描寫:襯託、對比突出主要人物
2.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角度:通過這個人,襯託、反襯或者補充了主要人物。
情節角度:1.這個人可能是全文的線索(穿針引線)或者是整個事件的見證者(增加真實感)。2.這個人的某種行為推動某一情節發展或者帶來什麼樣的結局。3.這個人的出現可能使情節出現波瀾,避免平鋪直敘。
環境角度:這個人交代出當時的某種社會環境和背景。
主題角度:1.這個人或直接或間接體現某種主題。2.這個人身上寄寓著作者的某種情感。
3.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襯人物或線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①對主要人物起陪襯作用;
②貫穿全文的線索,特別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我」,多起到敘述和見證人的作用,增加小說的真實性;
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顯主旨;
④推動情節發展。
三、典型例題
木 笛
南京樂團招考民族器樂演奏員,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應試者人頭攢動,石頭城氣氛熱烈——這是一個國際級樂團,它的指揮是丹麥音樂大師,這位卡拉揚的朋友長期指揮過倫敦愛樂樂團。考試分初試、複試和終試三輪。兩輪過後,每一種樂器只留兩名樂手,兩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終試在藝術學院階梯教室進行。「木笛。有請朱丹先生。」聲音未落,從一排臘梅盆景之間站起一個人來。修長,纖弱,一身黑色雲錦衣衫仿佛把他也緊束成一棵梅樹。衣衫上的梅花,仿佛開在樹枝上,走進屋門,朱丹站定,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後,抬起頭,他看見空濛廣闊之中,居高臨下排著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聲名遠播的丹麥音樂大師。大師什麼也不說,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師隨手從面前的一疊卡片中抽出一張,助手謙恭地拿過卡片,把它遞到朱丹手中。接過卡片,只見上面寫著——在以下兩首樂曲中任選一首以表現歡樂:1.貝多芬的《歡樂頌》;2.柴可夫斯基的 《四小天鵝舞》。
看過卡片,朱丹眼睛裡閃過一絲隱忍的悲戚。之後,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躊躇歉疚地說:「請原諒,能更換一組曲目嗎?」這一句輕聲的話語,卻產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來。
片刻,大師冷峻發問:「為什麼?」
朱丹答:「因為今天我不能演奏歡樂曲。」
大師問:「為什麼?」
朱丹說:「因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師問:「你沒有忘記今天是什麼考試嗎?」
朱丹答:「沒有忘記。」
大師說:「你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藝術前途應當懂得珍惜。」
朱丹說:「請原諒——」
沒等朱丹說完,大師便向朱丹揮了揮手,果斷而又深感惋惜地說:「那麼,你現在可以回去了。」
聽到這句話,朱丹頓時湧出苦澀的淚。他流著淚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輕輕放回絨套,轉過身,走了。
入夜,石頭城開始落雪。朱丹披著雪花不知不覺走到鼓樓廣場,穿過廣場,他又走向坐落在雞鳴寺下的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碑。
臨近石碑是一片瑩瑩輝光,像曙色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彩墨在宣紙上的無聲暈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陣。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們高矮不一,衣著不一,明顯是自發聚集起來的。他們的頭上、肩上積著一層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個孩子手擎一支紅燭,一片紅燭流淌著紅寶石般的淚。頃刻之間,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紛紛絲巾在為記憶擦拭鏽跡。佇立雪中,朱丹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輕輕吹奏起來。聲音悲涼隱忍,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這個聲音,火焰溫暖這個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託著笛聲在天地之間翩然迴旋。孩子們沒有出聲,孩子們在傾聽,他們懂得,對於心語只能報以傾聽。吹奏完畢,有人在朱丹肩上輕輕拍了一下。 回頭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麥音樂大師。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師鞠躬。大師說:「感謝你的出色演奏,應該是我向你鞠躬。現在我該告訴你的是,雖然沒有參加終試,但你已經被樂團正式錄取了。」朱丹問:「為什麼?」大師略作沉默,才莊重虔敬地說:「為了一種精神,一種人類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說完,大師緊緊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著木笛。
小說中的朱丹是個什麼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樂才華,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2分)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樂才華,這主要表現在:①是兩位參加決賽的選手之一;②從紀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樂才華,大師的高度稱讚和最終被音樂學院錄取也證明這一點。(2分)同時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這主要表現在:①寧可落選也不願吹奏歡樂曲,②到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憑弔死難同胞,並吹奏起悲壯的木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