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勝小說人物形象題,依課本,析考題,從這裡開始

2020-09-03 語文考試匠

小說一般是通過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會問題、價值觀念等的。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小說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更確切地說,是作品的主要構成部分。因為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所以對小說人物形象的理解與分析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小說閱讀考查中命題的熱點。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考查常見題型

(1)(2013·重慶高考)作者主要用了哪種藝術手法塑造貝爾蒂這一形象?請簡要分析

(《槍口下的人格》)

(本題包含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2)(2014·江西高考)文章哪些地方運用了間接描寫(側面烘託)的方法表現鐵良的抻面手藝?請簡要分析。(《抻面》)

考查從正面描寫人物的方法,題幹中往往有「形象」「手法」「技巧」等表答題方向的名詞;考查從側面描寫人物的方法,題幹中往往有「間接」「側面」等表答題方向的詞語。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小說塑造人物形象是多方位的,它憑藉各種藝術手段既對人物形象進行直接描寫(如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行為描寫等),又對其進行間接描寫(如側面襯託)。

直接描寫 (正面描寫)

1.肖像、神態、動作描寫 其作用:(1)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內心及性格特徵(2)交代人物,突出特點,展現人物性格品質

2.語言描寫 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也體現著人物的思想性格 其作用:(1)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2)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刻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3.心理描寫 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感情(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推動情節發展

間接描寫(側面描寫)藉助其他人 物對比襯託 引發讀者的聯想、想像,含蓄曲折地表現人物形象 藉助物象襯託 藉助環境烘託

三、回扣教材

林黛玉進賈府》中,作者是怎樣刻畫林黛玉這一形象的?請分析。

參考答案:①寫肖像。寫黛玉的風流態度、容貌標緻、多愁善感。②寫心理。初進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體現了她寄人籬下、小心謹慎的心理狀態。③寫語言。寫黛玉婉拒邢夫人的語言,寫有關讀書問題的兩次回答,表現她聰明識禮,謙恭得體。④寫動作。寫黛玉在王夫人房中吃飯的細節動作,表現她知書達禮,舉止得體。

答案解構:這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題,屬於從直接描寫的角度設題。通讀文章,抓取描寫林黛玉的相關內容,明確所用的描寫技巧,如肖像、心理、語言、動作等,再結合文本分析描寫技巧的具體使用及其效果。

四、典型例題

(2014•江西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目。

抻 面[注]

阿 城

鐵良是滿族人。問他祖上是哪個旗的,他說不知道,管它哪個旗的,還不都是要幹活兒吃飯。鐵良在北京是個小有名氣的人,因為抻得一手好面。面是隨時有客要吃就得煮的,因此,鐵良專在一家做。鐵良原來有幾股錢在店裡,後來店叫政府公私合了營,鐵良有些不太願意,在一個公家人面前說了幾句。公家人也是以前常來店裡吃鐵良抻的面的主兒,勸了鐵良幾句。幾年以後,鐵良知道害怕了,心裡感激著那個公家人。

抻面最講究的是和面。和面先和個大概齊,之後放在案子上苫塊溼布醒著。後來運動多了,鐵良說,這「反省」就是咱們的醒面;醒好了面,願意怎麼揉掐捏拉,隨您便。

醒好了的面,內裡沒有疙瘩。麵粉一摻了水,放不多時就會發酸,所以要下鹼。下了鹼的面,就可以抻了。有人用舌頭試鹼放多了還是少了,舔舔,有一股苦甜香,就是合適了。鐵良試鹼不用舌頭,一半兒的原因是抻面是個露臉的活兒,是公開的,客人看著,當面的。鐵良用鼻子聞聞,鹼多了,就再放放,醒鹼。跑堂的得了客人要的數兒,拉長聲兒喊給鐵良。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鋪面窗口看鐵良抻面,好像是買了一張看戲的站票。

鐵良不含糊,一手揪出一拳頭面,「啪」,和在一起,搓成粗條兒,掐著兩頭兒, 上下一悠,就一個人長了——人伸開胳膊的長度等於這個人的身高。鐵良兩手往當中一合,就是兩股,再抻再合,就是四股,再抻再合,八股,十六股,三十二股,六十四股,一百二十八股。之後掐去兩頭,朝腦後一甩,好像是大閨女的辮子飛落到灶上的鍋裡,客人就笑了,轉身回到店裡的座位上。

鍋邊兒的夥計用一雙長筷子攪兩下,大笊籬把面撈出盛到海碗裡。海碗裡有牛骨高湯,入好面,撒幾片芫荽、蔥絲兒、帶紅根兒的嫩菠菜,澆上滿天星辣椒油花兒,紅、綠、白,「啪嗒」,放在了客人面前。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撐開嘴吃,熱氣蒸得額頭有點兒亮。鐵良呢,和街上的熟人聊了有一會兒了。

20世紀50年代,犯人被押去刑場的時候還允許點路邊的館子,吃最後一口人間食。有個老頭子被押在車上,路過鐵良的店,說是去陰間的路上得吃口抻面。於是押進去,老頭子張口要龍鬚麵,鐵良也不說話,開始抻。

鐵良幾下就抻好了,親自放面下鍋,瞬時撈起,入在湯裡,雙手捧了碗放在老頭兒面前。老頭兒挑起面迎光看了看,手上的銬「譁啦啦」響,吃了一口,說:「是這個意思。」就招呼上路了。

鐵良後來跟人說:「這就是當初借錢給我學手藝的恩人,他就是要我抻頭髮絲兒面,我也得抻出來。」

(選自《阿城精選集》,有刪改)

[注] 抻(chēn)面:用手把麵團抻成麵條。抻,拉長。

文章哪些地方運用了間接描寫(側面烘託)的方法表現鐵良的抻面手藝?請簡要分析。(6分)

⑴「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鋪面窗口看鐵良抻面,好像是買了一張看戲的站票。」

⑵「客人就笑了,轉手藝的高超。

⑷「老頭兒挑起面迎光看看,手上的銬譁啦啦響,吃了一口,說:『是這個意思。』」

運用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手法,表現出「老頭兒」對鐵良抻面手藝的肯定,襯託鐵良抻轉身回到店裡的座位上。」

⑶ 「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撐開嘴吃,熱氣蒸得額頭兒有點兒亮。」

運用比喻、心理描寫、行動描寫等手法,寫出客人不同階段的反應,襯託鐵良抻面的高超。

相關焦點

  • 完勝小說人物形象題,收藏這篇文章!
    小說一般是通過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會問題、價值觀念等的。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小說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更確切地說,是作品的主要構成部分。因為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
  • 小說閱讀中的人物形象該如何分析?
    所以,要評價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認真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從而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而發掘出各色人物善惡美醜的精神世界。有的同學小說人物形象分析題總愛丟分,不是他們分析的不對,往往丟分是因為人物形象分析得不夠豐富、飽滿、全面。今天給大家講解一些小說閱讀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幫助大家做到這類題型不丟分。
  • 初中記敘文小說散文閱讀必考考點:分析人物形象
    2答題技巧(1)品析人物描寫,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品析作者筆下最能體現人物個性特徵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寫,並深入細緻地加以分析,從而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2)賞讀環境描寫,明晰人物思想。
  • 高考小說閱讀題簡答題如何作答?用好這三種分析方法
    選擇題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這裡只說兩道簡答題。小說閱讀題中的這兩道簡答題從考點上看,常考的考點有:人物形象、情節、環境、主題、藝術技巧、題目等;從題型上看,大致可分為兩類:人物形象分析類和作用類。人物形象分析類是小說閱讀題必考題型之一,往往是小說閱讀題中的第二道題;作用類的考題包括:小說中次要形象的作用、某一情節的作用、某一技巧的作用、題目的作用等。
  • 高考小說閱讀典例題之一:人物形象+物象+「我」
    (6分)【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題考查考生是否能夠由表及裡,從人物的外部形象深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看到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和對人性的理解。根據小說場景的轉換和敘事情節結構的發展變化,這篇小說主要安排了幾個情節來表現馬蘭花這個人物形象的特點。首先是在聽到麻嬸住院的消息後表現出著急,可見其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 小說情節手法題不會做?來看這裡的大招
    答案分析:本題考查情節手法,屬於情節結構手法類題目。解答本題,可以先梳理情節結構,指出情節之間的關係,然後再歸納總結。對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或突出主題。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對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或突出主題。6.襯託的概念分析及作用闡釋 指描繪某一事物來表現另一事物的藝術手法,它分為正襯和反襯兩種。襯託可以使文章更生動,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題更鮮明。
  • 小說鑑賞題萬變3宗 和答題套路
    6.小學試題倉庫請點這裡小說鑑賞題的問法如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每年都在翻新花樣,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但萬變不離其宗(以課本為宗,以重要考點為宗,以品讀語言為宗),抓根本,抓規律,就能「穩坐中軍帳」,以不變應萬變▼面對小說鑑賞題
  • 【中考小說閱讀】小說人物形象特點分析和情節的作用
    小說人物形象特點分析分析人物形象是讀懂小說的關鍵。小說主要是通過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形象來打動讀者和感染讀者。人物形象的概括與分析,幾乎是小說閱讀的必考題:有的試題只檢測概括能力,不分析;有的試題是先概括後分析。
  • 「課本」中的人物還可以這樣玩?塗鴉獨特創意,人物形象搞笑
    現在學校都開始流行在課本上塗鴉,有沒有創意天份從課本塗鴉就能看出來,學生黨也在不斷的開啟創新的大腦,沒想到「課本」還能這樣玩。課本作為知識的來源,按道理來講課本裡面的人物不是古代詩人就是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東西,將課本中人物塗鴉會有什麼新現象?
  • 人物形象怎麼分析?
    在小說中,人物,情節,環境是其三要素,也是小說出題的根據,特別是人物形象題,近年來,近乎年年都考,好多同學都丟分在「找不全」的問題上,今天,教大家三步搞定這個題!第一,從描寫方法找。人物一出場,不免有對其形象的描寫,這就涉及到正面描寫: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徵以及形象特點來,以動作描寫為例,舉個例子:「(林衝)把尖刀插了,將三個人頭髮結做一處,提入廟裡來,都擺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氈笠子帶上,將葫蘆裡冷酒都吃盡了。
  •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小說人物形象特點分析和情節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是讀懂小說的關鍵。小說主要是通過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形象來打動讀者和感染讀者。
  • 楊鳳文:高考小說鑑賞之——概括人物形象之答題角度
    高考小說鑑賞之——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點之答題角度人物形象的概括與分析,幾乎是小說閱讀的必考題,那麼做題時從哪些方面入手呢?(說明:知識講解部分,藍色的字需要同學們背誦下來。)答曰:①從情節入手,看人物構成與發展變化。
  • 文言文解題小技巧:通過關鍵詞分析人物形象,讓你每道題都不失分
    不少同學在做文言文試題的時候,常對人物形象解題把握不準。根據一段話、一個句子,反映出某個人物的什麼性格?或者通過這段文言文,我們知道哪個人物有什麼特點?學生們答不出來,因為看不懂或者根本找不到關鍵詞。在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白話文尚且都看不懂,怎能看懂文言文?可是考試也要考,怎樣才能確保每道題都不失分呢?讓文言文解題小能手告訴大家。
  • 期末奇葩考題:請聊齋人物吃青菜還是烤腰子
    期末奇葩考題:請聊齋人物吃青菜還是烤腰子  這個寒假前的期末考,鄭州黃河科技學院大二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學生被一道分值為40分的綜合運用題給難住了。  這道不拘一格的「燒腦題」包含了四個小問:結合本人姓名,論證《西遊記》是自己所寫;主持一個飯局,請《聊齋志異》中人物吃飯;杜麗娘遊園,幫杜麗娘發「朋友圈」;楊玉環、李香君任選其一,如果生活在今天,你認為她適合什麼職業,並簡要說明原因。  看到第一問後,學生們先是一愣,最後在監考老師的提示下,答案變得五花八門。
  • 小說情節人物形象專題講解,學會這些套路精準答題!
    小說作用題要從內容和結構方面答,「內容」即人物主題,「結構」即情節,要用小說的術語答題。小說的情節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內容上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為表現主題服務,為情節發展服務;二是結構上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呼應標題、設置懸念、照應文段、為後面情節作鋪墊、埋下伏筆、推動情節發展等等。
  • 高考小說閱讀之人物形象分析的常見誤區及應對策略
    高考小說閱讀之人物形象分析的常見誤區及應對策略 2017-02-10 11:41 來源:學科網 作者:
  • 如何做到精準分析小說人物的形象
    如何做到精準分析小說人物的形象人物之所以能使同學們難以忘懷,是因為作者賦予了他們鮮明的性格特徵,其實小說就是生活的一個窗口,透過這個窗口,我們可以看到魯濱遜在荒島上的堅毅執著,也可以聽到林黛玉在閨房中的幽咽嘆息,也為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痛快淋漓而歡呼叫好
  • 小說理解中概括人物形象必須解決的四道「坎」
    1.第一道「坎」——處理好外與內的關係人物形象特徵分內外兩部分。外在部分包括身份、衣著、相貌、年齡、習慣、技藝技能等,這一般都與內在緊密相連。形象特點是否都要進行「內」「外」結合,這由題幹而定:只要是問「形象」特點的,就必須「內」「外」兼顧,以「內」為主;反之,問「思想性格」特點,就只能分析內在特徵。2.第二道「坎」——處理好主與次的關係人物形象特點的表現總是多方面、多元化的,在眾多的特點中總是有主有次,所以分析概括時首先要分清主要特點與次要特點。
  • 高考語文小說情節人物形象專題講解,這些套路精準得分!
    小說作用題要從內容和結構方面答,「內容」即人物主題,「結構」即情節,要用小說的術語答題。小說的情節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內容上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為表現主題服務,為情節發展服務;二是結構上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呼應標題、設置懸念、照應文段、為後面情節作鋪墊、埋下伏筆、推動情節發展等等。
  • 解題指導|小說人物形象分析題型
    (原文略有刪改)【題目】簡要分析小說中「海爾曼」這個人物形象。(6分)【答案】海爾曼是一個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他心地善良,寬容,為了救助他人,他不計個人恩怨,把救死扶傷當作自己最高的職責,他又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以他的手術刀作武器,沉著勇敢地處死了兇怒的法西斯頭目,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6分。答出基本要點即可)【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