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之後的十餘年,「減稅降費」成為稅費政策調整的主基調。 由此,我國小口徑的宏觀稅負一改1994年以來持續上升的趨勢,從2012年的歷史高點18.62%下降至2019年的15.94%,稅收收入增速也從2011年的23%下降至2019年1%,切實減輕了市場主體負擔,激發了市場活力,對於穩定經濟增速、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
對財政可持續的挑戰增加 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2019年減稅降費2.36萬億元,拉動當年GDP增長0.8個百分點,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5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個百分點。而今年為了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減稅降費規模更大,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
-
發揮「雙創」與「網際網路+」的乘數效應
【摘要】充分調動「雙創」企業積極性,要建設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加大對「雙創」企業的服務力度,擴大「雙創」企業投資額度,為「雙創」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不斷探索實現創新創業與「網際網路+」集眾智的乘數效應的有效路徑。
-
2.36萬億元減稅降費,帶來了什麼?四個詞說清!
減稅降費著實好,但具體好在哪兒?能給企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動力?近日,中國稅務學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評估報告》,通過深入調查分析給出了專業解答。製造業和小微企業受益明顯《評估報告》指出,通過對覆蓋各個行業、各種類型樣本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減稅降費有獲得感的企業佔比達 97.5%。絕大部分企業從中受益,達到了普遍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政策目標,具有顯著的普惠性特徵。《評估報告》顯示,減稅降費對改善企業經營發揮了重要作用。
-
2.36萬億元減稅降費帶來了什麼?四個詞說清!
製造業和小微企業受益明顯 《評估報告》指出,通過對覆蓋各個行業、各種類型樣本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減稅降費有獲得感的企業佔比達 97.5%。絕大部分企業從中受益,達到了普遍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政策目標,具有顯著的普惠性特徵。 《評估報告》顯示,減稅降費對改善企業經營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國內思想周報|依法納稅與減稅降費;「一元午餐」的實惠
據新華社10月1日《穩預期,讓減稅降費給個人、企業帶來更多獲得感》的文章評論,這是「為每一個納稅人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新華社當天的文章通過一組數據,展現了今年以來減稅降費政策釋放的減負效應:今年前8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2868億元,同比增長9.4%,這是年內累計財政收入增速首次回落至個位數。
-
財政部:2018年中國減稅降費規模約1.3萬億元
中新網1月15日電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15日表示,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對激發市場活力、降低企業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全年減稅降費規模約1.3萬億元。國新辦15日上午舉行發布會,請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等人介紹本部門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並答記者問。
-
減稅降費顯成效 政府堅持過「緊日子」——詳解2019年財政收支數據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兩項收入增幅較低,主要是因2019年實施了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涉及減稅降費的主要稅種收入下降或增幅明顯回落:——國內增值稅增長1.3%,增幅比上年回落7.8個百分點;——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下降6.3%,主要受降低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影響;——個人所得稅下降25.1%,主要受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實施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影響
-
減稅降費超2萬億 確保製造業稅負明顯降低!十關鍵點
來看十大關鍵點:1、前8個月全國減稅降費1.5萬多億元,促進了企業減負、居民增收和就業增加,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對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做好「六穩」、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據測算,全年減稅降費總額將超過2萬億元。
-
乘數效應
乘數效應是凱恩斯經濟學派的重要概念,為擴張性財政政策奠定了理論基礎:當面臨經濟衰退時,政府可以加大政府支出力度,藉助乘數效應將經濟拉回正軌。然而,乘數效應的神奇作用受到不少經濟學家的嚴重質疑。他們有時將其嘲諷為「破窗經濟」——一個人在打破了商店的窗玻璃後逃走,店主只好花錢購買玻璃,結果玻璃店老闆得到一筆收入,而他又會將收入的一部分用於食物購買。
-
上半年稅收增速回落 減稅效應釋放
上半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其中減稅10387億元——稅收增速回落 減稅效應釋放同時,減稅降費在實體經濟運行上效果明顯,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成本,直接提升企業盈利水平,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企業增加投資。製造業等行業受益大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今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預計全年將為企業減輕負擔近2萬億元。「減稅降費效應不斷釋放,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其中減稅10387億元。」
-
「數」說減稅降費:大勢已成,給群眾更多獲得感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劉揚濤)記者日前從財政部了解到,過去5年我國降成本措施持續加力,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增強市場活力,「減稅降費」已成大勢。自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我國減稅降費力度明顯提升。
-
刺激內需應重視凸顯投資的「乘數效應」
然而,增加開支不能僅僅著眼於投資規模本身,還應關注投資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的「擴散」效應,這在經濟理論中通常被稱為投資「乘數」效應。 宏觀經濟體系中存在著生產-收入-消費三者之間的依次轉化機制,其中,企業和居民在獲取收入之後的消費傾向是決定乘數大小的關鍵因素。
-
2021年減稅降費與調節收入分配 跟個稅改革有關嗎?
當然,必須要指出的是,這篇文章是解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有關「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的安排,著眼於「十四五」甚至更長遠的階段。階段性減負政策是否延續?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2.23萬億元,其中新增減稅7461億元,新增降費1.48萬元(其中企業社保費新增降費1.43萬億元)。
-
我國全年減稅降費將超2萬億元 佔GDP比重超過2%
2019年,我國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舉措。 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讓企業輕裝上陣。一年來,各項政策持續釋放改革效應,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促進「六穩」、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重要支撐。
-
減稅降費「紅利帳單」為民營經濟再添活力
新疆日報網訊 通訊員徐君、王丹清、古琴報導:為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落實,幫助企業全面享受改革紅利,近日稅務部門推出了減稅降費「紅利帳單」查詢程序,使企業可以隨時隨地直觀獲取減稅降費「收益明細帳」,讓減稅降費效應看得見、摸得著,切實增強了企業的獲得感,有效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
-
財經早班車|減稅降費專題調研建議適時簡併增值稅、印花稅稅率
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減稅降費建議簡併增值稅、印花稅稅率全國人大常委會2019年度監督工作計劃,安排了聽取和審議國務院關於減稅降費工作情況的報告,由預算工作委員會負責做好相關工作。預算工委建議,要大力推進增值稅制度改革。
-
一季度稅收收入增速回落 減稅效應顯現為經濟加動能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 題:一季度稅收收入增速回落 減稅效應顯現為經濟加動能新華社記者申鋮隨著今年首個季度申報「大徵期」結束,今年一季度減稅「成績單」已經出爐。國家稅務總局23日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稅收收入增速明顯回落,為企業減負擔、為經濟加動能的減稅效應已經開始顯現。一季度稅收收入增速回落今年我國推出近2萬億元的減稅降費政策,力度空前。
-
2020政府收入全景:對土地依賴加大,進一步普遍減稅空間有限
財科院指出,當前財政形勢嚴峻,財政對土地依賴加大,從目前宏觀稅負水平和財政風險來看,繼續實施大力度的普遍性減稅(費)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宏觀稅負不宜再降。在這本書中,財科院指出以下幾大要點:2019年政府收入接近34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4.2%。
-
湖北上線減稅降費智能服務平臺 「紅利帳單」惠及百萬企業
詳細減免情況可點擊『減稅降費查詢』查看,請知悉。」11月4日,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鐘鳴,登錄省電子稅務局,收到了今年10月的減稅降費清單,裡面還有分稅種減免稅額和實際應納稅額明細。發送這份「紅利帳單」的是湖北省稅務局今年8月上線的減稅降費智能監控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