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何在學校上完英文課就愁眉不展,開口說話更是奢望。這「啞巴式英語的模式」還要繼續在孩子身上印證嗎?
俗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喜歡上英語並樂於開口說話呢?前些日子,在書店瞥見一本《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看完覺得收穫頗豐。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位全職媽媽有關「堅持給孩子讀英文故事」的真知灼見。
我非常欽佩汪女士孜孜不倦給孩子閱讀英文繪本,每天一字一句的預習,一字一句地讀,一字一句地翻譯,一字一句地重複,直到孩子主動要哈利波特全套英語原著,你才會徹底感知到那種滿含母愛終成果的內心充盈。
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讀書筆記,也為你打算「給孩子讀英語故事」的這項事業打打氣。
就像自己是一名英文同聲傳譯員,有人說了一句英文,馬上將之翻譯成中文說出來,只是這兩個角色都是由自己擔任而已。例如——
英文:Danny is in a hurry。
中文:Danny 走得好匆忙。
不要拘泥於英文單詞的逐詞翻譯,先了解整句的意思,再用中文說出來就好。多翻譯了一個詞或少翻譯了一個詞都不要緊,只要全句的意思沒錯就好,倒是說得自然、口語化還比較重要。
如果連翻譯的中文部分都說得彆扭、不好聽,對孩子來說,尤其是在念英文故事書的起步階段,父母可能要花更多的力氣,才能吸引孩子專心聆聽。
除非孩子主動問問題,不然,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接著就換下一句。儘量不要在中文翻譯之後,又自行加上一大堆的國語解釋。
我直覺來猜想,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方式,經過大量閱讀和比對之後,孩子自然就會習得第二種語言。然而,如果我們在翻譯之後,又自行加了與原文無關的字眼,孩子可能就無法正確比對中英文的關係,或是聲音與繪圖的關係,也可能減低了這個方法的效果。
例外的情況是,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大了,太簡單的故事已經無法產生吸引力,中文的翻譯工作就必須更用心、花更多力氣。例如,你可以提高音調,配合動作,甚至就著書上的繪圖,天馬行空地發揮:「咦!你看這隻臭鼠,放的屁好臭好臭,敵人就不敢靠近它了。」「你看這隻小狗好大的膽子,竟敢對著大熊『汪汪』叫。」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這項中文的翻譯工作,只需要做3次就好。換句話說,當你開始為孩子念一本新的英文故事書時,念一句英文,就翻譯一句中文;可能第二天早上再讀同一本書時,還是英文加翻譯;或許隔一天又要讀這本書時,還是有英文加翻譯。但有翻譯的情況經過3次以後,當你再一次拿起這本書要念給孩子聽時,就不需要翻譯了——完全只念英文就好。
至於所謂的「3次」,也別死守著這個數字,可能是2次,也可能是4次。請父母以自己孩子的反應做調整。有可能孩子接觸同一本書的前3次,每次間隔時間都較長,超過3天或4天,使得孩子一時之間無法熟悉這個故事,這樣前5次都做翻譯也沒什麼關係。
當你發現孩子聽得津津有味,試試不動聲色地將翻譯抽掉,只念英文。如果孩子也未表示有何不妥,就是可以完全只念英文的時候了。
我猜想,同一個故事用不同的語言重複地念2次,即使對孩子來說,也是很婆婆媽媽的事。所以,孩子對故事翻譯的需求,其實是沒有父母想像中的大。
根據我的經驗,大約只有入門故事書需要做3次翻譯;之後,隨著孩子英文聽力慢慢提升,就漸漸減為2次、1次;最後則是新的英文故事書一來,連1次翻譯也不用,直接就念英文了。
其實,起步階段的書都很簡單,1頁只有兩三句,經過前3次的翻譯,孩子光看圖,也知道故事的內容了,父母發聲念出來的英文,會不會被孩子當成看故事書時的配樂呢?而歌聽久了就會唱,不是嗎?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只適用前3次」,沒有任何學理根據,是我自己發明的簡易方法。
當我開始幫第一個孩子念英文故事書時,其實她已經是略能聽懂中文的8個月大娃兒。現在回想起來,我這個中文翻譯的動作,會不會是翻譯給自己聽的?——是因為「媽媽怕」,媽媽怕孩子聽不懂,好像翻譯過後,孩子就知道故事了,媽媽就能比較理直氣壯地繼續念英文。
所以我會建議父母:對嬰兒念英文故事書,根本不需要翻譯——中文或是英文對他們有差別嗎?倒是年紀較小的孩子,也可以先試試不要翻譯,直接念英文就好。說不定光是這種不常在生活裡聽到的外國聲音,就能吸引孩子呢。
孩子的英文啟蒙書,反覆被我念著的時間,就長達1年。當然,不是1整年只讀這本書的意思。大約3個月後,我就發現同一位作者的其他作品,於是便再加了一本到孩子的書架上;等第二本也念熟了之後,再加第三本、第四本……
當時,我還是一個早出晚歸、認真投入工作的職業婦女,從未想過會有離開職場、回家專心帶孩子的一天,可想而知當時的我,幫孩子買新故事書的進度也是非常緩慢的,可能一整年,就是中、英文故事書加起來不到30本反覆地念著。或許,就是這樣「緩慢」的進度,打下了日後孩子習慣聽英文故事書的基礎。
至於什麼時候念呢?我是有空就念,高興就念,沒事做就念,每次念多久也是順其自然。印象中,沒有一次幫孩子念故事書,不是我先喊停,就好像我如果是一部能被孩子操控的隨身聽,一定會被孩子聽到沒電才肯罷休似的。
「我是職業婦女,沒辦法照三餐講故事給孩子聽,但睡前故事一直沒斷過。不過每天只有念一次,效果會不會打折扣?」我很想撒個善意的謊言來撫平這位家長的憂慮,但我必須說實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效果當然不會一樣。
但是,教育孩子先不要只想著如何和別人一樣,而是要先幫孩子立定「對的方向」。至於目標何時達到,可能只是早一點或晚一點的問題。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無論如何,父母為孩子念的「睡前床邊故事」,或許是千古不變的有效法則吧。
說了這麼多,最擔心的一件事沒有提及。
我們不是全職媽媽,哪裡來的那麼多時間去查字典,根據寶寶的年齡選擇繪本,然後預習繪本,拿著它每天讀給寶寶聽呢?
別急,需要耐力長跑的事兒,需要找個強大的後援團。金沃斯,來自加拿大的在線英語教育機構, 聯合世界頂級出版商Cenveo, 緊貼中國英語教育大綱開發了致力於提高1-9年級學生的聽說能力的英語教材。讓每個孩子都同等享有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告別啞巴英語,實現能力與成績雙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