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關注宗爸講堂
近日,網絡上「兒臣」與「額娘」的兩封家書火遍網絡,據說這對母子是黑龍江哈爾濱人,母親是哈爾濱師範大學的一名老師,兒子是蘭州大學的學生,內容非常詼諧有趣,我們先來圍觀一下:
額娘:
兒臣熬夜複習中,換換腦子。現匯報本學期財政收支情況。
自九月份兒臣獨自離家,共收到中央撥款二萬二,其中卡內二萬,現金二千(首次擁有巨款,激動忐忑)。
九月份交學費4800,住宿費1200,保險費200,預存飯卡1000,床上用品約1000,二手自行車180,軍訓費150,班費200,書費陸續幾百元,戴爾本4200(為了您算帳方便省去零頭,因為兒臣深知額娘計算能力實在……),共計13000元。
十月份至十二月份,兒臣省吃儉用,飯費20一25每天,水、水果、牛奶5一10元,通訊費50元,其它雜項若干,每月共1200。寒假往返機票已訂2100元,至今嚢中尚餘2500元私用。
請用額娘想要什麼禮物?千萬別客氣,否則我就不客氣了,空手而歸。
吾兒:
額娘夜半見到帳單,喜憂參半。喜的是我兒初掌財權能收支平衡,且有盈餘,不負額娘及皇阿瑪家國重託[/微笑]。憂的是我兒省吃儉用,幾日前聽聞已清減20斤[/大哭],但想來吾兒走時大腹便便,歸時翩翩少年,內心也是歡喜的。
吾兒獨自遠行求學,原非額娘狠心。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流淚][/流淚]
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青春的成長寸寸血淚也步步驚喜,不知吾兒獨行榆中,見其他學生都有家人陪同有何感慨:是驕傲自己的獨立還是羨慕別人的親情?以後細聊
吾兒,蘭大是你的又一平臺,又一起點。樸質紮實的學風,獨樹一幟的創新,將成為你人生的加油站,助你從此啟航。
額娘知兒心有遠大志向,對外人不必言講,額娘就是把身子彎成弓,也要把你這支箭射向你要去的遠方!當然,額娘也願意站成一棵樹,在故園為你日夜守望。在你高飛心累時,伸開我並不強壯的雙臂,溫柔地擁抱你,對你說:無論怎樣,你都是我的太子,我都是最欣賞你的額娘……
額娘失態了,淚眼朦朧。額娘在備孕二胎中,不宜喜怒哀傷。關於你弟或你妺,TA們都不會動搖你的太子之位與名下財產,你是嫡長子你懂的。還有,TA們也不會分走你的愛,母愛不是一杯有限的水因分享而減少,而是源源不斷的水,你懂的。額娘只是想在額娘和阿瑪離世後,這個世上還有手足親情。那時我和你阿瑪的墓碑上可以寫:吾兒,我們先掛了,你們兄弟(兄妺)接著聊!
在情感充沛的書信外衣下,掩藏著一個為人父母普遍關注的技術問題:如何跟孩子談錢。這也是每一位父母無法避免的教育話題。
在商場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看中一個幾塊錢的玩具,想要媽媽給他買,媽媽瞪孩子一眼,歇斯底裡地大吼:「你知不知道媽媽每天上班多辛苦?賺的錢除了給你上學,只夠每個月的生活費,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孩子被嚇壞了,大氣都不敢喘,心裡在默默悲傷。
為了培養孩子的節儉意識,讓孩子有感恩的心,很多家長喜歡跟孩子哭窮,卻不知道,一味的哭窮會給孩子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我們家窮,不比XXX家,你別瞎攀比。」這樣的話會讓敏感的孩子因貧窮而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卑、內向、摳門。
「家裡沒錢,只靠你好好讀書,以後賺大錢。」這樣的話會帶給孩子超越年齡的壓力,孩子會過得小心翼翼,他們經常討好別人,規規矩矩生活,卻常常活不出自我,很難有大的創造力。
「家裡省吃儉用,就是為了給你上學,你可別亂花。」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形成貧窮思維,他們很可能為了節省來回10塊的地鐵錢,花掉4個小時坐公交上學,還總是遲到,這讓孩子失去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接觸世界。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給你買XXX了啊!」這樣的話會讓孩子特別在乎錢,為了錢,甚至不擇手段。
美國《今日心理學》雜誌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窮養孩子難翻身!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窮,總是處在壓力的環境下,對周圍的人和事會變得異常敏感,不願參加社交活動,不敢冒險,這種心理壓力會阻礙智力發展,影響學習成績,最明顯的影響是抑制探索世界的求知慾。
家長刻意「哭窮」,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非常不利。那麼,家長在孩子面前裝富又會怎樣呢?
「我小時候想買個玩具,哭了好幾回,我爸都沒買給我,現在我有能力了,只要是我能買得起的,我就給孩子買,再也不讓他受我受過的委屈、讓他過我小時候過的窮日子了。」
很多家長都有上述反彈心態,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滿足。
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全民富二代」的現象,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無論家庭條件如何,孩子口袋裡零花錢不斷,要什麼就給什麼,零食隨便吃,衣服都穿名牌,生活上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父母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當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東西和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件事:一飯一粥來之不易,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像的。
孩子們心安理得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體貼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還滋生了很多虛榮、懶惰、不學無術的壞毛病。
比爾·蓋茨和妻子美琳達就認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鈔票中長大的孩子,無憂無慮中將會一事無成。」
家長在給孩子談錢的時候,不能哭窮,也不能裝富。應該如何恰當談錢呢?上面「兒臣」與「額娘」的兩封家書可以給我們如下啟示:
「我兒初掌財權能收支平衡,且有盈餘,不負額娘及皇阿瑪家國重託。」
在看到孩子的帳單後,這個家長沒有對孩子的花費評頭論足:電腦不需要買的,為什麼要買?別人生活費一個月600元,你為什麼會花掉1200元?回家為什麼要坐昂貴的飛機,而不坐火車?
她強調的是孩子做到了收支平衡,這裡傳達了一個觀念:我們應該駕馭金錢,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隸。
孩子要買很貴的東西時,告訴孩子,這個商品很貴,我們買不起,那我們就成了金錢的奴隸;告訴孩子,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現在已經超預算了,所以我們只能下次再買。這就是在駕馭金錢。
「我兒省吃儉用,幾日前聽聞已清減20斤。」
「吾兒,蘭大是你的又一平臺,又一起點。」
雖然孩子的主題是匯報自己的花銷情況,可這位家長並沒有過多跟孩子談金錢,而是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這裡傳達了一個觀點:金錢的價值是為人所用的,它只是一個工具而已。
我們告訴孩子「你要好好上學,才能賺錢養家」,這就相當於告訴孩子人為金錢所生,就顛倒了人和金錢的地位關係,比起這句話來,我們更應該給孩子強調的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為你做什麼」,這樣的孩子,不光物質上是富足的,他的內心也是非常富足的。
「吾兒獨自遠行求學,原非額娘狠心」。
「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
這位家長特別強調了孩子獨立的重要性。其實,很多家長覺得不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就是虧欠孩子,其實,比起金錢來,父母身上獨立自主自強的品質,是給予孩子更好的財富。
曾國藩在京城見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揮霍無度,就不讓自己的孩子來京居住,而是讓原配夫人一直帶領他們住在鄉下老家,一家人一起下廚、紡織、種植,自給自足。
曾國藩留給子女的最好財富,是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母愛不是一杯有限的水因分享而減少,而是源源不斷的水。」
孩子多花一點,父母賺錢壓力可能就會增加多一點。但是這位媽媽隻字不提「兒子,你要省著點花」,而是給他強調老媽是你永遠不倒的靠山。
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要忘記給予孩子愛的承諾,保證孩子內心的安定,他們才會成長得更好。
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永遠不是金錢、物質,而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好地自己。讓他們懂得承擔家庭責任,懂得承擔社會責任,能自立自強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還會照顧身邊人、反哺父母,活得灑脫自在。讓孩子懂得生活與生命的意義,這真的比教育他們省錢更重要。
◆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重要公告
宗爸金媽送節日福利啦!
為了幫助已經失學在家和經常不上學的少年重新走出家門、撿起學業並回到學校,宗爸金媽將聯合北京著名的心理諮詢師、體能訓練師、學習指導師和職業規劃師,從即日起共同開設【失學少年父母互助微信群】,歡迎正在遭遇孩子失學或者經常不上學的父母入群交流並互助!
一、入群聯繫人微信:qixiafushi(張老師)
二、入群公約:
親愛的家人們,為了保證更好的溝通與成長效果,特設定如下公約。
1.實名制入群,格式如下:失學年月+孩子失學時所在年級+孩子姓名+您的家庭角色+所在城市。
例:201709失學初二×××媽媽北京。
2.不私自邀人入群。
3.不將群內隱私內容與他人分享。
4.不在群內散發廣告。
宗爸●金媽
2017年9月28日
版權〡宗爸講堂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