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難「對聯」,曾困惑馬未都20餘年,解開後,真是太有深意

2020-12-23 文史道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據記載,我國對聯,最早起源於商周時期,在《易經》的很多卦辭裡都有對聯的影子。

自古以來,對聯都是文人墨客玩味的文字遊戲,有的高雅,有的詼諧幽默,還有一些非常困難,有的至今還是絕聯。相傳乾隆皇帝非常喜歡對對子,常常和大學士紀曉嵐吟詩作對,由此在歷史上也流傳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據說,有一次乾隆微服私訪,帶著文武百官出行,到了午時吃飯的時候,抬頭一眼看見了有個叫「天然居」的酒樓,忽然靈感迸發,想出了一個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這幅對聯非常巧妙,詞句從左往右讀,和從右往左讀,正好組成了上聯。並且「客上天然居」又正好描摹的是一幫人眾當下的活動態勢,「居然天上客」,又雄渾大氣,霸氣靈刃,絕對稱得上一幅好的上聯。

話說,當時紀曉嵐聽了乾隆皇帝的上聯後,沉思良久也是沒有對得上。由此可見這幅對聯的難度可見一斑。

這樣一直過了好多天,正好有一天,他們遊玩到正定縣城東大佛寺時,紀曉嵐抬頭看見巍峨的大佛,忽然也來了靈感,對出了下聯「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紀曉嵐心裡明白,自己對上的這幅對聯,無論文辭上,還是意境上,和乾隆皇帝的上聯比,還是要差很多的。只是能拼湊的對上來,也不至於在文武百官面前太尷尬。

中國古代對聯文化源遠流長,要說到較難的對聯,除了上邊這一則,還有一個也是非常費解的。上聯:「天地莊周馬」,下聯:「江湖範蠡船」。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能解其中真意的,卻很少,作者也是思索良久,才解開的。

記得,有一次在馬未都先生的訪談節目中,他就曾說過,這幅對聯困惑了他20多年,由此可見這幅對聯還真是有一番學問的。

所謂「天地莊周馬」。莊周,就是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和老子齊名,合稱「老莊」。這個上聯的意思是說,莊子的境界非常之高,即使有天地之廣闊,莊子都能夠輕鬆駕馭。這裡的「馬」不是名詞,而是像駕馭馬一樣。

而下聯,「江湖範蠡船」,其中也引入了一個人物叫範蠡。略了解歷史,或有文學基礎的人都知道。範蠡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等。尤其是做生意非常厲害,曾達到了「富可敵國」的程度,現在也是生意人供奉的「祖師爺」。

據說,範蠡幫助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急流勇退,散盡了家財,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泛舟於山川江湖之上。由此「江湖範蠡船」,也就很好理解了。它正說明的是,範蠡胸懷之開闊,人生境界之灑脫,功成名就之後,能夠散盡家財,泛舟江上。這種境界與灑脫的情懷,又有幾人能夠領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簡簡單單的一幅對聯的背後,都蘊含著很深的智慧和哲學,值得我們去推敲和哲思。

讀者們,關於這幅「最難對聯」,大家有怎樣看法呢?如果喜歡本文章,歡迎轉發和評論哦~

相關焦點

  • 白巖松馬未都等眾多名家「對白」「Z世代」讀解青春困惑
    馬未都和劉震雲 高夢 攝這是首檔為大學生提供發聲平臺的演講節目,同時也是白巖松「關注非名校大學生精神世界」政協提案的落地。白巖松、李昌鈺、周國平、馬未都、劉震雲、陳魯豫、武志紅、樊登等20餘位嘉賓,走進大學校園,共同完成30場演講,通過分享自身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智慧,激勵新一代年輕人走出迷茫、找準方向、實現自我價值。
  • 馬未都曾用明代雞缸杯喝茶:我一生喝過最昂貴的茶
    一隻直徑約8釐米的撇口臥足碗,何以成為史上最貴?成都商報記者近日陸續採訪了拍賣方香港蘇富比,香港著名鑑賞家、華人圈最活躍的古董商之一翟健民和著名收藏家、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兩位鑑賞家都對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相當了解,曾在多個場合與之有過面緣。翟健民1999年曾差一點就拿下了送拍的雞缸杯。
  • 史上最經典對聯,共有8個字,也可以說10個字,也可以說20個字!
    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有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結構相似、一字一音的特點,當然它相較於唐詩宋詞最大的優勢在於:雅俗共賞。無論是飽讀詩書的學子,還是沉溺田黍的百姓,都能在智慧又有趣的對聯中獲得文化的快感。對聯最早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寫了一首名為《題桃符》的半詩半調貼在了寢房的門上,曰:「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嶽麓書院大門上的對聯,被稱為史上最牛最大氣對聯,確實言之有理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千年以上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極富中華民族特色的書院建築,至今都還被比較完整地保存著,這裡的院落、石碑、磚石、瓦塊、文字等等,無不閃爍著中華文明的人文精神。而就是寫在這樣一座古老書院大門旁的一副對聯,被稱為史上最牛最大氣對聯,確實言之有理,但也曾遭人誤解,也同樣事出有因。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衣冠華服,禮儀之邦,出現過多少燦爛文化,誕生過多少歷史故事,成語、猜字謎、對聯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對聯又稱對子或楹聯,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或是寫在紙、布上的對偶語句。
  • 史上最難入學考題,清華出了一個三字對聯,下聯是個人名
    清華北大是我國最頂級的名校,也是無數學霸學神們的聚集地,能夠進入清華北大這樣名校的學生,都是經過高考篩選的。所以能夠順利考入其中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學霸,還有來自各地的高考狀元們。不過,對於一些有特長的考生,這些重點學校在相應的招生要求上也會稍微放寬一點,不過,自主招生考試也是很難的,甚至不亞於高考,比如清華這一題,堪稱史上最難考題。據說,清華大學曾經在民國時期組織了一場特別的考試,這是一場普通的入學考試,但是考題卻非常不普通,甚至可以說是令每一位參加考試的人都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說是終生難忘。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經典無情對,上聯「色難」,下聯拍案叫絕
    對聯,可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結晶。一開始寫在桃符之上,用來趨災闢邪。現在多用於節日慶祝,春節用的對聯叫春聯,喪禮用的對聯叫輓聯。對聯可以說是漢族的文化瑰寶了,而且對聯也是我們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所以每一代人都有致力於對聯研究的人,我們要不斷的傳承經典,把對聯文化一直延續。
  • 史上「最懶」對聯,上下聯隻字未改,卻被評為千古絕對
    從十年寒窗苦讀到一朝中舉,再到踏入朝堂為人民百姓奉獻,他們的一生就如一篇又一篇壯麗的詩歌,中間沒有太過華麗的詞藻,然而讀來卻讓人感到震撼。這些文人墨客所留下來的文章,一直到今天都在提醒著世人,讓人們得到更好的學習,也讓人們能夠發展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 史上最難的對聯之一,200年無人對出,唐伯虎:恐後世無人可對
    原文標題:《史上最難的對聯之一,200年無人對出,唐伯虎:恐後世無人可對》對聯最早只是流行於文人墨客間,後來才逐漸融入百姓之家,成為大眾文化,也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每到春節的時候都會張貼對聯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所以現在的對聯也更加的接地氣,但是在古代可就是一門大學問,不是小老百姓能玩的了的。明朝時期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就出過一副對聯,並且揚言說:「此對聯恐怕後世難有人對出!」確實正如唐伯虎所言,後來的200年間,無人可對!那麼此上聯究竟是什麼呢?事情還要從頭說起。
  • 關帝廟門前的對聯:四個日觀天下,四個月照乾坤,這其中有何深意
    關帝廟門前的對聯:四個日觀天下,四個月照乾坤,這其中有何深意文/講史中郎將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關老爺,就是我們所說的關公,他是山西運城人,現在在運城就有一座關帝廟,但是這個關帝廟的修建還是有一個小故事這裡面的
  • 馬未都:為什麼人們都說行走江湖,而不是山丘平地,其實大有深意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由一史一緣為大家帶來的趣聞,今天我們要說的內容是:馬未都:為什麼人們都說行走江湖,而不是山丘平地,其實大有深意江湖,什麼是江湖?是一入江湖歲月催,是紅顏未老恩先斷。我們所了解的江湖,往往都是在武俠小說中的那些故事中江湖,充滿了兒女情長和刀光劍影,永遠都有那麼多大俠行俠仗義,也誕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但是真正的江湖卻像是王家衛的《東邪西毒》那樣,並沒有那麼美好。江湖是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有的稱謂,最早出自於莊子,指的就是江湖本身,後來衍生出現在的意思。那麼為什麼要用江湖這個稱謂呢?而不是行走山丘平地呢?其實大有深意。
  • 史上最經典的三副對聯,一副副堪稱千古絕對,令人看後大呼過癮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璀璨文明中,逐漸融合形成了一項項優秀的文化,從詩詞歌賦,到琴棋書畫,再到民俗諺語,之後對聯,它們在經過了誕生,成熟,再到了大發展,漸漸了融化為了全民皆喜的文化,像對聯,看似簡短,寥寥幾個字,卻字字暗含深意,讀起來既朗朗上口,卻需要平仄協調、字數相等、上下銜接
  • 《紅樓夢》中最有深意的對聯,讀起來很容易,但很多人都做不到
    賈雨村曾經在智通寺看到一幅對聯,這對聯寫道: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句話初讀很平常,但是細想卻覺得大有深意。這句話的直白翻譯就是「身後已有剩餘的錢財,但捨不得放棄;等到眼前已經看不到退路了,才想要回頭是岸」。
  • 史上3大著名對聯,至今無人對出,能對出來的都是奇才!
    其中包括對聯,諺語和古代詩歌等。這三種一直都在人們的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對聯,春節期間我們貼的春聯是最常用的對聯形式,對聯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人們喜歡把對聯掛在自己的家裡,但你知道對聯有啥講究嗎?說到對聯,首先想到的就是唐伯虎,還是由周星馳扮演的唐伯虎。所以看過這部電影後,你對對聯有什麼新的了解嗎?
  • 馬未都:日本有一件李白真跡,到現在都沒要回來,我曾親眼看見過
    馬未都:日本有一件李白真跡,到現在都沒要回來,我曾親眼看見過李白真跡難尋,在國內學術界已經是共識。目前已知國內流傳於世的李白真跡,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上陽臺帖》。《上陽臺帖》也被國內自媒體吹捧得特別厲害,稱其為李白唯一的真跡云云。
  • 火葬場門前貼著一副對聯,過往行人紛紛駐足欣賞,蘊含深意
    我們都知道,對聯是我國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如今,每到春節,我們都會在家門口貼春聯,對聯上寫一些祝福語,以求來年的一個好兆頭。不過,現在的人們似乎只將貼對聯當成一種過節儀式,並不太關注對聯本身的內容。要知道,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會經常聚集在一起對對聯,這樣既可以相互交流,又可以鍛鍊自己的才能,可謂一舉兩得。
  • 史上最具個性的對聯,上聯與下聯一模一樣,能讀懂的都是大才
    今天來說說對聯的那些事。據考證,對聯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桃符,人們把能制服惡鬼的神靈名字寫在桃符上,祈禱去禍消災。唐朝滅亡後,神靈的名字漸漸被聯語代替,大約在公元964年出現了第一副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史上最難三大對聯:第三名出自唐伯虎,第一名出自李清照
    一副標準的對聯,它必須滿足四個要求,分別就是:對仗、音節相同、音調相同和語素相同,滿足這四個要求的就能勉強稱得上是對聯了,中國對聯文化博大精深,古人沒事就喜歡來一些對聯,當然了,根據不同文化水平,對聯的層次也不同,今天來說說古代最難的三大對聯,能對出的都是高手,其中第三名出自唐伯虎之手
  •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幅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幅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對聯最神奇的地方,那麼就是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所以說,對聯對於很多人來說,覺得這是非常難的文化,尤其是對於外國人來說,簡直就像是天書一般了。
  • 史上最難的奧數題
    於是,議題委員竟然夠勇氣把問題寄往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不過他們特意在問題旁加上兩顆星,代表這是超難題目——也許難到不應用作競賽題目。委員會作了長時間的考慮後,又竟然真的鬥膽敢採用此題,結果這個題目就成了第2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第6題。委員會有人覺得這可能會成為破紀錄的沒有選手解出的國際奧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