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是我國最頂級的名校,也是無數學霸學神們的聚集地,能夠進入清華北大這樣名校的學生,都是經過高考篩選的。所以能夠順利考入其中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學霸,還有來自各地的高考狀元們。不過,對於一些有特長的考生,這些重點學校在相應的招生要求上也會稍微放寬一點,不過,自主招生考試也是很難的,甚至不亞於高考,比如清華這一題,堪稱史上最難考題。
據說,清華大學曾經在民國時期組織了一場特別的考試,這是一場普通的入學考試,但是考題卻非常不普通,甚至可以說是令每一位參加考試的人都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說是終生難忘。因為,這場考試的考題難度非常大,大到整場考試只有一個人答對這題。更令人吃驚的是,這道難倒無數人的考題,還只有簡簡單單的3個字。那麼,這到底是一道什麼樣的考題呢?又是哪三個字?
據了解,這是一道對聯題,考驗的是學生的對對聯能力,題目出了一個三個字的上聯「孫行者」,要求參加考試的學生根據要求對出合適的下聯。這下可把這些學生們難倒了,畢竟「孫行者」這三個字太抽象了,不知道應該往哪個方面去對,是從字面意思?還是根據名著《西遊記》劇情來看?或者是這三個字暗藏什麼玄機?一時之間,學生們紛紛束手無策,放棄作答。
據說,這道考題的出題人是我國的著名學者陳寅恪,當時他出這道題的目的,是想看看這批入學考試的學生們的頭腦到底如何,有沒有想像能力和平仄對仗的能力,以及這些能力到底是何種程度。但是,從學生們交上了考捲來看,結果似乎令他不太滿意。除了一部分交白卷的考生之外,什麼「豬八戒」、「唐三藏」、「土行孫」等奇葩對聯都出來了,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
陳寅恪無奈地搖了搖頭,翻看著交上來的考卷,就在他快要失望的時候,突然,一張特別的考卷出現在他眼前,只見考卷上字跡工整,寫著「胡適之」三個字,看到這裡,陳寅恪笑了,滿意地點了點頭。從對仗上來看,「孫行者」中,「孫」是姓氏,「行」是動詞,「者」是虛詞,與「胡適之」巧妙對應,對仗工整,且上下聯又都是大家熟知的名人,非常富有趣味。
其實,這道看似簡單的考題,能考驗參加考試的學生們的多方面,比如對仗能力、理解能力、聯想能力以及個人知識儲備等等,這些加起來,是衡量一個學生是否是優等生以及能否成為優等生的一個關鍵條件。對此,小編認為,對對聯確實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考題形式,不僅能夠讓人的思想和知識得到調動,還能夠增強普通考題的趣味性,加強了互動。網友們,你們怎麼認為?歡迎留言說出你們見過最難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