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預告 | 中科院邢定鈺院士:物理學改變世界

2021-02-18 東南大學研究生

物理學

描繪了物質世界一幅完整的圖象

揭示各種運動形態的相互聯繫與相互轉化

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賴以建立的基礎

物理學對我們的生活有何意義呢?

這次我們邀請了

中國科學院邢定鈺院士

結合自身科學研究的經歷

講解物理學

如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

如何改變了整個世界

帶領廣大研究生同學體驗物理之美

【主講人】邢定鈺

【主題】物理學改變世界

【地點】四牌樓校區大禮堂

【時間】10月22日 (周四) 15:00

【預約時間】10月20日 (周二) 9:00

-10月21日 (周三) 15:00

【講座類型】前沿科技類

【INFORMATION OF LECTURE】

【LECTURER】Professor Xing Dingyu

【LOCATION】Auditorium,Sipai Building

【TIME】2020/10/22 (Thursday) 15:00

【APPOINTMENT】2020/10/20 (Tuesday)

 9:00-2020/10/21 (Wednesday) 15:00

【TYPE】Advanced Technology

邢定鈺,1945年2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數理學部常委,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籌)主任,「量子調控」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項目首席科學家。

邢定鈺院士長期從事凝聚態理論研究,在電子和自旋輸運理論、磁性納米結構和低維受限的量子系統、超導和電子關聯理論等方面做出系列有創新意義的工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先進工作者等獎勵。

邢院士將結合自身科學研究的經歷,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帶領廣大研究生同學體驗物理之美,了解物理學的發展如何對諸多自然學科產生重要影響並極大地推動了材料、能源、環境、信息等科學技術地進步,從而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改變了整個世界。

1)東南大學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聽滿8場研究生人文與科學素養講座。(留學生為三場)

1)During the study period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need to listen to 8 lectures on humanities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of graduate students.(International students need to listen to 3 lectures)

2)本學期開始不再發放紙質卡,採取線上預約之後才可掃碼進行籤到籤退的方式,詳情操作指南請點擊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cGtSeJmbBZMCL0a5i50WlQ

2)From this semester, paper cards will not be issued. You can scan the QR code to sign in and sign out after you make an online appointment. For detailed instructions, please click the linkhttps://mp.weixin.qq.com/s/cGtSeJmbBZMCL0a5i50WlQ.

3)請預約了講座的同學於講座當日14:30準時排隊進場。

3)Students who have reserved the lecture are requested to line up to enter the venue at 14:30 on the day of the lecture.

4)已經預約講座的同學如因臨時有事無法參與講座,需及時取消預約,否則算違約,將在一定期限內無法使用該系統。

4)If students who have already reserved lectures cannot participate in the lectures due to temporary problems, they need to cancel their appointments in time, otherwise it will be regarded as a breach of contract and will not be able to use the system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1) 講座開始10分鐘後不得入場。

1)No entrance 10 minutes after the lecture starts.

2)講座過程中請各位同學遵守會場秩序,不要大聲喧譁做與講座無關的事,不得擅自離場,若因特殊原因需要離場,需向現場工作人員說明,並登記;二十分鐘內不返回者,取消領取聽課卡資格。

2)Please obey the rules and do not talk loudly. Please avoid leaving the room without permission. Please notify the staff and register if you have special reasons to leave. If you do not return within 20 minutes, you will be disqualified.

3)講座結束後請同學們不要急於離開,請遵照主持人的提示有序離場。不要推搡擁擠,以免出現事故。

3)After the lecture, please do not rush to leave. Please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host and leave the room in order. Do not push other people, so as to avoid any accidents.

4)講座時間不可控,主要由講座嘉賓掌控,希望大家體諒。

4)The duration of the lecture is controlled by the speaker. Hope that you can understand.

來源 | 東南大學研究生會學術交流中心

海報 | 安一歡

責編 | 劉暢

東南大學研究生會  宣傳與新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邢定鈺院士展望凝聚態物理應用前景:就像百年前的電 一旦運用足可...
    在金陵城的繁華深處,有一位「海歸」,他就是我國微結構領域的領航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邢定鈺。邢定鈺長期從事凝聚態理論研究,在電子輸運理論、低維受限的量子系統和超導理論研究方面頗有建樹。回校後,邢定鈺將關注點放到凝聚態理論的幾個前沿問題研究上。他把理論研究與實驗相結合,在量子輸運理論、巨磁電阻理論、高溫超導電性、磁性納米結構以及低維系統中相變等課題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2007年,他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院士領銜!南大「科學之光」通識課開課了!
    中科院院士邢定鈺、中科院院士祝世寧、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鵬飛同時開始第一講。中科院院士、校長呂建出席開課儀式並講話,黨委常委、本科生院副院長龔躍及相關院系教學院長參加儀式,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新生學院執行院長徐駿主持。
  • 院士領銜為大一新生上課!南大「科學之光」通識課火爆開講
    一踏入大學校門,就能和中科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零距離!南京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就享受到了授課陣容極為「奢華」的新生通識課程教育。   「科學之光」通識課的開課時間定在了晚上6:30,記者提前到達教室時發現,興奮的學生早已將教室裡坐了個「滿坑滿谷」,熱切期待院士們的到來。  正式開課前,中科院院士、南大校長呂建還為邢定鈺院士、祝世寧院士和陳鵬飛教授頒發了南京大學首批 " 科學之光 " 首席教授聘書。
  • 中科院院士:優秀科技人才的精力都被當官和申報各類人才計劃佔用了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郭媛丹】 針對如何更好培養創新人才,3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邢定鈺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提出,不要把科技人員與行政幹部用同一度量衡去衡量,特別要尊重那些沒有行政級別的創新人才。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2020-11-18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量子力學闡明微觀世界的物理原理,已成為包括物理、化學、天文和生命等學科在內的現代自然科學的支柱。隨著量子力學的建立而催生的第一次量子革命,推動信息、能源、材料和生命等領域的發展,催生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面貌。圍繞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潘建偉闡述第二次量子革命興起的意義。
  • 物理學巨擘的詩意人生——追憶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馮端...
    他博學多才,擅長將自然科學各學科的知識與物理學領域的規律融會貫通,表達生動又精練透徹,深受學生歡迎,常常會出現教室爆滿的現象。南京大學物理系前系主任張世遠依舊記得他當年第一次聽完馮端課的感覺:「豁然開朗,不通之處都打通了,好多不相干的知識全都連接起來了」。  「馮先生經常推薦文獻給我們看,他就像一本『行走的物理學檢索引擎』,總是能夠精確地說出知識點在哪本書的哪一頁。」
  • 【蘇人書事】邢定鈺:氣質需要書籍的薰陶
    作為一名理科工作者,邢定鈺始終對文學保持興趣,他認為,自身積累的文學素養對理科的學習發展也有很多促進作用。邢定鈺,江蘇高淳人,物理學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201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葛墨林院士榮休
    葛墨林院士致答謝詞。 包括26位中科院院士在內的嘉賓、師生校友二百餘人齊聚南開園,共同表達對葛墨林院士的感佩與敬意。這也是南開大學首次頒發「傑出貢獻獎」,該獎項包括「智德傑出貢獻獎」和「文中傑出貢獻獎」,分別由智德基金、文中基金捐資設立。
  • 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逝世
    馮端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常委兼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國家科委重點項目「若干功能晶體的試製與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雷射晶體與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探索與研究」學術領導人、國家科委攀登計劃「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馮端院士推動了納米材料科學在我國的發展,對促進我國物理學和材料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榮獲多項國家自然科學獎。
  • 南大這門院士、長江學者領銜的通識課火了……
    「能近距離聽院士講課,有點小激動。」「聽說以後還可以去參觀實驗室呢。」大家小聲討論著,對即將揭開神秘面紗的課程充滿期待。  2020年秋季學期,南京大學正式啟動「科學之光」項目,《「科學之光」——物理改變世界》《「科學之光」——微結構光子技術》《「科學之光」——認識宇宙》《「科學之光」——地球科學探索與實踐創新之路》《「科學之光」——電子信息新時代》5門通識課率先上線。
  • 講座預告 【化學】脫氫氧化反應的最新進展 等5場
    、科普活動■ 發布科研圈招聘信息■ 推送前沿研究成果環球科學科研圈定期推送全國重要城市學術講座預告,您可以點擊本次推送中按學科分類的各條附圖文,獲取相關學術講座信息。【化學】聚合物構造異構—橡膠分子和晶體的結構時間: 1月15日 星期四 9:00地點: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主樓四樓學術廳410主講人:莫志深 研究員Electrophilic Cyclization
  • 2017中科院新增院士61名完整名單 中科院院士是怎麼選出
    ­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兩年一度的院士增選結果揭曉了。中國科學院28日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61位科學家榮登新院士榜。經過增選,中科院現有院士800名。­  新當選院士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9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人,地學部10人,信息技術科學部6人,技術科學部12人。
  • 物理學巨擘的詩意人生
    他博學多才,擅長將自然科學各學科的知識與物理學領域的規律融會貫通,表達生動又精練透徹,深受學生歡迎,常常會出現教室爆滿的現象。南京大學物理系前系主任張世遠依舊記得他當年第一次聽完馮端課的感覺:「豁然開朗,不通之處都打通了,好多不相干的知識全都連接起來了」。
  • 【講座預告】11/21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Dr. Jin談 Careers in Neuroscience
    現在他們更是請來了在學術界享譽盛名的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Dr. Jin來介紹Careers in Neuroscience,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科學發展方向、做出職業規劃。這些孩子就是麻媽所最為推崇的將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未來主人翁」,他們和Dr.Jin一樣都是我們的榜樣。明天下午和小主人翁們一起來聆聽來自科學院院士的真誠分享吧!
  • 馮端院士去世——這位物理學泰鬥留下了他的詩書與傳說
    馮端院士生前是南京大學最年長的院士。他一生潛心科研,獻身教學,著作等身,在國內外物理學界享有極高的聲望。對大眾而言,這位物理學泰鬥、凝聚態物理宗師研究的領域格外高深,大多數人恐怕高山仰止,難以讀懂。
  •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任南科大校長
    昨晚,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獲悉,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薛其坤已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中科院院士、南科大原校長陳十一任期屆滿卸任。  薛其坤是凝聚態物理學領域的知名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物理和高溫超導電性等,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陳嘉庚數理科學獎、求是傑出科學家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菲列茲·倫敦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等獎勵,入選「國家特支計劃」傑出人才。
  • 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學天文學有前途—新聞—科學網
    探討宇宙的命運 就是研究人類的命運
  • 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先生逝世
    文/海鷗綜合編輯據@中科院之聲1月26日發布的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電子顯微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方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月24日21點2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李方華先生1932年1月生於香港,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經過武漢大學物理系選拔,由國家保送蘇聯留學。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科院院士陳顒為海中學子作講座
    11月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陳顒受邀來到海南中學,為學生作了題為《地球的幾個故事》的精彩講座。  陳顒是江蘇宿遷人,曾任國家地震局副局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和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主任,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任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技大學地空學院院長和中國地震局科技委主任。近年來的工作重點是研究地震雷達並致力城市地球物理學。
  • npj: 孫建教授和邢定鈺院士等—發現系列特殊複合拓撲節點線
    南京大學的孫建教授和邢定鈺院士團隊採用對稱性分析和第一性原理計算,卻發現了這種稀奇現象。來自南京大學的孫建教授和邢定鈺院士領導的團隊,採用對稱性分析和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了正交相AgF2體系,發現其存在著環繞或穿越整個布裡淵區的系列複合拓撲半金屬態,包括節點面、四度簡併網、節點鏈、「渾天儀」型節點、沙漏型狄拉克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