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優秀科技人才的精力都被當官和申報各類人才計劃佔用了

2020-12-13 環球網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郭媛丹】 針對如何更好培養創新人才,3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邢定鈺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提出,不要把科技人員與行政幹部用同一度量衡去衡量,特別要尊重那些沒有行政級別的創新人才。

邢定鈺說,「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絕大多數科技人才還都願意承擔繁忙的行政工作,願意當官,這一社會現象值得研究。 」

他進一步解釋,佔用優秀科技人才很多時間的是他們承擔的行政工作,或通俗地講當官。目前的狀況是科技人員一旦優秀,就可能被提拔當官,當部門領導,當學校領導。科技創新和行政管理是兩類不同的能力,雖然二者能力都強的人才也有。一般情況下,優秀的科技人才一旦承擔了繁忙的行政工作,就會從原來一線工作的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逐漸變為一個研究群體的領隊或總教練。

邢定鈺認為,不應把科技人員與行政幹部用同一度量衡去衡量,要在全社會形成真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特別要尊重那些沒有行政級別的創新人才。

此外, 針對各部門評選各類科技人才計劃逐年增多的現象,邢定鈺建議相關部門把眾多人才計劃統一到少數幾個等級,實行統一的分級管理。

近些年在社會上比較著名的人才計劃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傑出青年」,教育部的「長江教授」,中組部的「青年千人」,中科院的「百人計劃」等等。

邢定鈺表示, 科技人才花費在申報人才計劃的時間也越來越多。所以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把眾多人才計劃統一到少數幾個等級,如基金委的傑青和教育部的長江教授等同為一個等級;中組部的青千,基金委的優青,教育部的青年長江教授,中科院的百人等同為另一個等級。「規定科技人才只需要,也只允許申報獲得同級人才計劃中的一個,大大節省他們頻繁競爭各類人才計劃的時間,也解決大家對各類人才計劃孰高孰低的困惑。」邢定鈺說。

相關焦點

  • 【生涯規劃】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徐濤院士團隊誠聘優秀青年人才
    責編 ∣吉 佳徐濤院士團隊簡介徐濤,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副校長,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萬人計劃獲得者。
  • 中科院啟動率先行動「百人計劃」等系列人才工程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介紹,2009年中科院全面啟動實施「人才培養引進系統工程」。五年多來,中科院共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2600餘人,培養支持青年人才3500餘人,引進培養技術支撐人才200餘名,吸引、培養團隊近300個,海外智力引進2300餘人,獎勵各類人才近600人。
  • 中科院北京分院「啟明星」優秀人才計劃紀實(上)—新聞—科學網
    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是一顆「啟明星」照亮了他的職業之路。 一個照亮前路的計劃 2001年7月,剛剛大學畢業的熊志建來到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工作。在職期間他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能源化工領域的戰略研究和產業發展規劃。2010年年底,他又被任命為黨政辦公室副主任,著手管理工作。
  • 2020江蘇科技大學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公告
    二、招聘對象及條件(一)領軍人才1.頂尖領軍人才(A類):中國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發達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和圖靈獎等國際知名獎項獲得者,或與上述人才水平相當的頂尖領軍人才;年齡一般不超過65周歲。
  • 2019年度河南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計劃」申報公告
    (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主要負責人;  5.國家級主要人才計劃(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長江學者、中科院百人計劃等)獲得者;  6.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等。
  • 中國科學院面向海內外人才啟動「新百人計劃」
    「百人計劃」20年間,累計引進培養2200多名優秀科技人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25日在京表示,「新百人計劃」將面向創新需求,重點支持「科技帥才、技術英才和青年俊才」的引進培養。  中國科學院第四屆人才發展主題活動日暨「百人計劃」20周年交流研討會當日在北京舉行。白春禮說,中科院於1994年率先推出「百人計劃」,是中國最早啟動的高目標、高標準和高強度支持的人才引進與培養計劃,發揮了重要作用。
  • 助力優秀青年人才成長,西城區開展年度優秀人才培養資助工作
    經前期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認真組織、廣泛動員,各類人才踴躍申報,共收到申報項目160個,涉及骨幹個人項目124個、拔尖團隊項目31個、人才集體項目5個,其中,醫藥衛生領域61個(佔38.1%),科技創新領域32個(佔20%),教育領域55個(佔34.3%)。
  • 青年領軍人才培養 | 邢定鈺院士:優秀人才是可以扎堆出現的
    基礎學科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源泉,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是仰望星空的「領跑者」。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在十餘年的探索中,不斷積累可推廣的經驗模式。針對目前創新型領軍人才選育的癥結,「國家實驗班」是如何精準高效選拔和培育創新型人才?「國家實驗班」何以能讓青年優秀人才「扎堆出現」?時間回到2009年。
  • 2020年連雲港市引進高層次人才生活補貼申報啟動
    【連網】(記者 肖婷婷 通訊員 胡學鋒)2020年度市高層次人才生活補貼申報工作啟動。凡市區範圍內企事業單位在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全職引進的在職高層次人才,或經過單位自主培養的晉升上一層次的在職本地人才均可申報生活補貼。申報截止時間為2020年4月20日。
  • 2020江蘇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18人公告
    二、招聘對象及條件(一)領軍人才1.頂尖領軍人才(A類):中國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發達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和圖靈獎等國際知名獎項獲得者,或與上述人才水平相當的頂尖領軍人才;年齡一般不超過65周歲。
  • 中央出臺政策重點培養優秀青年人才/申報條件
    24日,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就這項工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問: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才計劃?答:科學的未來在青年。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學發明的最佳年齡段是25歲至45歲,峰值是37歲。我國要加強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必須高度重視對青年人才的培養支持。這項計劃就是對那些最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給予重點培養支持的專門計劃。
  • 最高500萬元支持 2020年昆明市「春城計劃」人才申報啟動
    掌上春城訊 日前,昆明市科學技術局官網發布《2020年昆明市「春城計劃」——「春城高層次人才」「春城高端外國專家人才」「春城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和「春城科技領軍人才」 等4個專項申報評審工作的公告》(下稱《公告》)顯示,今年「春城計劃」人才申報從7月29日開始,截止時間為9月26日。《公告》對不同類型人才專項進行了說明。
  • 市科技局舉辦省「萬人計劃」科技人才申報輔導培訓會
    為進一步做好2020年度省「萬人計劃」科技人才申報工作,幫助我市科技人才高質量申報省「萬人計劃」傑出人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科技創業領軍人才,8月7日,市科技局舉辦省「萬人計劃」科技人才申報輔導培訓會,邀請6位專家為我市14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2021年誠邀海內外優秀人才加盟
    科研實力雄厚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世界首條千公裡級量子通信線路"京滬幹線",光量子計算機、鐵基超導、智能語音等一大批世界級原創科技成果在中國科大誕生。2019年度,在國家部委、媒體機構組織評選的四個"十大科技進展"權威榜單中,中國科大均有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成果入選,實現大滿貫。2020年度,在由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中國科大成果佔據兩項。
  • 「智匯鄭州」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啟動,快來看看咋申報
    (一)我市用人單位全職引進或自主培養的各類高層次人才,滿足《認定實施細則》規定的基本條件,並符合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地方突出貢獻人才等四個層次的認定標準。(二)高層次人才認定的用人單位是指在我市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在我市納稅和參加社會保險的企業和事業單位。
  • 中央計劃到2020年培養約2千名優秀青年拔尖人才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今天就這項工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問: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才計劃?答:科學的未來在青年。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學發明的最佳年齡段是25歲至45歲,峰值是37歲。我國要加強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必須高度重視對青年人才的培養支持。這項計劃就是對那些最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給予重點培養支持的專門計劃。
  • 康龍化成助力高端科技人才培養
    2月26日康龍化成新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龍化成」)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共同宣布將進一步深化雙方的戰略性合作關係。在接下來的六年時間裡,康龍化成將提供800多萬人民幣,助力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高端科技人才培養。
  • 九龍坡區青創人才公寓開始申報
    6月24日,記者從區人力社保局了解到,九龍坡區青創人才公寓已正式揭牌,來九龍坡區創業就業且在市區範圍內無自有住房的各類人才可以開始申請,本次申報截止日期為7月19日。符合入住條件的人才可享受政府租金補貼,補貼後費用極其優惠。申請對象條件看過來記者了解到,青創人才公寓的適用對象為在區內工商註冊和稅收法人機構工作,本人及配偶在我市主城區內未購房、未享受單位住房實際安置待遇的青年創新創業人才,且本人社會保險、勞動關係原則上需在九龍坡區內。
  • 葉志鎮李獻華當選中科院院士 蒼南籍中科院院士人數增至4位
    4位中科院院士。  從中科院公布的名單上看,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葉志鎮屬技術科學部,李獻華屬地學部。  葉志鎮,蒼南藻溪人,靈溪中學1974屆畢業生,浙江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導,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浙大教師發展委員會主任,浙江省特級專家,浙大求是特聘教授。
  • 中國國家級人才工程「萬人計劃」全面實施
    2008年底,中央啟動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目前已累計引進近4000人,其中包括40多位發達國家的科學院院士等世界頂尖科技領軍人才。  作為中國國家級人才工程,「萬人計劃」和「千人計劃」一樣,由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統一領導,中組部牽頭,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共同實施。  2012年9月,「萬人計劃」正式啟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