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康龍化成新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龍化成」)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共同宣布將進一步深化雙方的戰略性合作關係。在接下來的六年時間裡,康龍化成將提供800多萬人民幣,助力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高端科技人才培養。
康龍化成與上海有機所的合作始於2011年,在戴立信院士的積極倡導下,設立康龍化成教育基金,支持上海有機所優秀博士畢業生進入國際一流實驗室接受進一步的科研訓練,鼓勵有志青年投身科學事業。在以往的合作基礎上,本次設立了康龍化成博士後基金,吸引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高端人才加入上海有機所博士後隊伍,促進學科交叉發展,注重學術成果轉化與技術創新。「走出去」和「引進來」並舉,使青年科研人才隊伍的建設形成良性循環。
康龍化成董事長樓柏良博士表示:「作為上海有機所的校友,非常感謝母校的培養,很高興與母校能有這樣戰略性的合作機會,為有機所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康龍化成歷來注重人才的培養,我們鼓勵更多的有志青年接受更進一步的專業訓練,投身生物醫藥事業,為整個行業的繁榮做出貢獻。這是作為業內領軍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上海有機所所長丁奎嶺院士表示:「當下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國家重大戰略,創新發展的核心是人才。與康龍化成的戰略性合作關係,是雙方通過強強聯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探索青年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產業的新發展。」
康龍化成成立於2003年,是國際領先的生命科學研發服務企業。公司使命為「以最高水平的研發服務,幫助合作夥伴們開發新藥,為人類健康貢獻康龍化成智慧」。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康龍化成打造了全方位的臨床前藥物研發一體化平臺,貫穿合成與藥物化學、生物學、藥物代謝及藥代動力學、藥理學、藥物安全性評價、放射標記代謝、工藝研發、GMP原料藥及成品藥生產和臨床試驗服務等各個領域,提供包括苗頭化合物探索與靶標驗證、先導化合物優化、臨床前候選藥物確認、新藥臨床研究申請和新藥申報等一體化研發服務。康龍化成在中國、美國、英國均有運營實體,擁有5000多名員工,一流的人才隊伍,高質量的研發服務,獲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與北美、歐洲、日本和中國的各醫藥公司、機構保持著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簡稱「上海有機所」),創建於1950年6月,是中國科學院首批成立的15個研究所之一,前身是建立於1928年7月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從開展抗生素和高分子化學的研究起步,經過近60多年幾代人艱苦創業、奮力拼搏,在以有機化學研究為中心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高新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在我國「兩彈一星」研製、「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和「物理有機化學中的兩個基本問題:自由基化學中取代基離域參數和有機分子簇集概念」等一批攀登科技高峰的重要成果中,我所科研人員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8年上海有機所首批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從此以多學科交叉為特色,以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重大問題為導向,以有機化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導,圍繞人口與健康、資源與環境、新材料三大領域,重點突出健康和生命、環境和生態系統、資源利用與開發、新材料、能源開發應用和國家安全等領域中相關的基本有機化學課題等六大研究方向,帶動化學生物學、金屬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元素有機化學、物理有機化學、化學信息學、有機材料化學和有機分析化學等八大學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