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二品的總督和從一品的總督有什麼區別?

2020-12-18 腦洞外星人

清朝的時候,總督作為同時掌管幾個省份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屬於清朝最高級別的官員。正因為總督位置重要,所以清朝對於總督,曾設立多個不同官階,讓他們行使不同職權,處理不同事務。

清朝官職中,總督規定官階為正二品。這是清朝授予總督的基本官階。

清朝官職分為九品,每一品有正、從兩個級別。按照清朝官制,正二品官階在清朝時,屬於第三等級的官職。不過,後來清朝推出一項規定,地方總督在兼任兵部尚書的情況下,可以同時兼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職位。這兩個職位都是從一品官階。所以,總督由此獲得從一品級別的官階。

最少見的情況,則是正一品官階的總督。清朝的時候,如果需要處理一些重大事務,可能會讓總督兼任大學士職位。

比如晚清時,左宗棠擔任陝甘總督平叛西北時,就曾兼任大學士職位。不過,正一品總督仍是少數的特例。大部分情況下,總督都是擔任正二品或從一品官階。

正二品總督跟從一品總督,自然有很多區別。最大的不同,首先在於待遇。清朝對官員的待遇,主要以品級為依據。品級的不同,直接影響官員服飾俸祿、住房。

甚至官員將來退休後的待遇,都跟品級有很大關係。對於清朝官員服飾來說,最直接的標識,就是他們官服上的補子。總督屬於文官,官服上會繡有飛禽。

如果是一品總督,會在官服上繡仙鶴;正二品總督,則會在官服上繡錦雞。在頂戴的頂珠上,一品總督可以用紅寶石,正二品總督只能用珊瑚。不過,這個情況到雍正時期有改變。雍正年間,朝廷推出以玻璃代替寶石。

所以,一品總督的頂珠就成了紅色明玻璃,正二品總督為紅色涅玻璃。不過,因為總督無論是一品,或者正二品,都是屬於高級官員。所以,他們都可以佩戴花翎,穿五爪九蟒的蟒袍,懸掛108顆朝珠。

而在住房上,一品總督可以享受20間房子規模的四合院。正二品總督可以居住15間房規模大小的四合院。這種住房,類似於福利分房,由朝廷承擔。

當然,各地環境不同。不一定住的都是四合院。只是規格大小仍然保持。

至於俸祿,清朝官員的俸祿,主要以品級作為區分。如果是一品總督,朝廷規定俸祿一年為180兩白銀。正二品總督,一年規定俸祿為155兩。

不過,這筆俸祿並不是總督的主要俸祿來源。作為一個地方官,總督最大的收入來源是養廉銀。

養廉銀跟規定俸祿的差距,可能是上百倍。而養廉銀的收入,各地總督都有不同。因為是地方封疆大吏,即便總督退休後,也可以享受極高待遇。

除了因為在任時品級帶來的規定俸祿差距,以及總督級別高低對皇帝評判標準的影響。其餘沒有太大區別。

不過,對於總督來說,這些差距還不大,真正的差距,還在於職權的不同。清朝時,總督的職權是掌管軍政大權。但是,對於一個正二品總督來說,想要完成這個職權,其實是有些艱難的。從節制軍隊的角度講,清朝授予總督可以節制綠營的權力。

但是,綠營軍最高地方掌管「提督」,屬於從一品官階,級別高於正二品總督。即便清朝行使文官節制武將的制度。可是,級別不同,這種對武將的節制,就無法實現。而地方八旗又不歸總督節制。

這樣一來,總督的軍政大權,就會成為一句空話。而在監督轄區內文武官員的職權上,也會落空。畢竟正二品不是專門的監察官員,沒有辦法在官階比其他官員低的情況下,對其他官員進行監督。

當然,一般的民政事務是可以正常執行。但是,這讓清朝對總督的期待落空。而從一品總督兼任的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書雖然只是掛官銜,但在軍事上,擁有很大的說話分量。

都察院是清朝設立,專門用來檢查官員的機構。右都御史又是都察院中,僅次於最高長官左都御史的官職。所以,可以很好行使監察文武官員的職權。

也就是說,只有兼任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職位的從一品總督,才可以完整行使地方軍政大權的職權。

相關焦點

  • 從一品總督和正二品巡撫,作為封疆大吏,誰的權力更大?
    在清朝歷史上,總督不見得就能鬥得過巡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總督和巡撫的故事。首先,我們聊聊總督和巡撫出現的時間。這兩個官職出現於明朝,但屬於臨時性的官職。在明朝下轄的每個省份中,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才是真正的三駕馬車。但是到了明朝統治的後期,總督、巡撫兩個官職已經出現了逐步固定化的趨勢。
  • 在清朝,「從一品」和「正一品」、「正二品」有多大差別?
    因此,正一品的官員往往比從一品的官員靠前。從明清開始,職級基本是統一的。因此,什麼樣的官職就是什麼樣的品級,很少出現低品高職或者高品低職的情況。到了清朝時期,甚至出現了超品的情況。比如親王,郡王甚至公爵都是超品的,就算是正一品的大員見了也要行禮。但是清朝的正一品和從一品的官員在頂戴花翎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文官都是仙鶴補服,武官都是麒麟補服,都戴紅寶石頂子。
  • 「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待遇上有什麼區別?跟級別關係很大!
    「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待遇上有什麼區別?跟級別關係很大!在最近這段時間,有兩部清代時期的電視劇非常的火爆,講述的都是一些清代時期後宮嬪妃和乾隆皇帝之間的故事,每當我們看著電視劇當中的劇情,那可以說的上是非常激動,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是清代時期的「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在待遇上面有什麼區別?
  • 「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待遇有啥區別?跟級別關係很大
    相比之下,湖廣總督、直隸總督一年的養廉銀,僅為一萬五千兩。對這兩個官職,朝廷屬於特殊對待。兩江總督跟江蘇巡撫,雖然有督撫之間的區別,但朝廷卻沒有刻意讓這兩個官職,形成明顯的上下級關係。這個從駐地可以看出。清朝慣例,總督、巡撫如果駐地在同一個城市,巡撫會受到總督更多的節制。
  • 清代的總督與巡撫到底有什麼區別?
    也就是由總督和巡撫共同構成了對地方的行政管理核心。然而,總督與巡撫雖然職能非常相近,但又有哪些區別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探尋一番。 首先,我們從級別上來看,總督一般是正二品,但巡撫卻一般是從二品。當然,總督和巡撫都還有另加銜,但一般情況下,即使是有另加銜,也是總督經常另加「尚書銜」,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而巡撫呢?
  • 清朝六部長官和總督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你選六部長官,還是總督?
    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如果說穿越回去,你選擇當六部尚書還是總督呢?當然,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搞清楚二者的區別和來歷。先說六部尚書。六部和尚書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六部,是中國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機構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的總稱,是中國古代數個官署的統稱。
  •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員有哪些?其實裡面有很多官職都是虛職
    圖片:清朝一品官員劇照一、文官中的一品大官如果要詳細劃分,清朝官員的品級一共有九個大分類,分別是從一品至正九品,但每一個品級中又可以劃分兩類,分別是「正」與「從」。比如,一品官員又可以劃分為正一品和從一品,很顯然,正一品官員一定比從一品官員的等級要高,那他們分別擔任哪些職位呢?這裡要提前說一下清朝所有官員的簡單分類,首先,按照官職性質來劃分,可以分為文官和武官;按照工作的地理位置來劃分,可以分為京官和地方官。
  • 尚書和總督,哪個官高哪個權利大呢?
    從品級上講,尚書比總督大,不過事實上權利不一樣。尚書銜為從一品,總督銜為正二品,但是從清廷的實際操作來看,總督無疑有更大的權利。清代的官員等級為「九品十八級」的基本制度,一品之上的宗室王公視為超品,而九品以下則喚作未入流。
  • 總督和巡撫哪個權力更大
    即總督和巡撫,那麼總督與巡撫是什麼關係,總督和巡撫總要負責什麼呢? 一、總督的來歷與職責 總督在清代為地方最高級長官,總管一省或二三省,一般都在一省以上,明末時有管轄五省、七省者;總督級別較巡撫高,總督一般為從一品到正二品,巡撫為從二品,地方總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選。
  • 同為正二品官員,管轄區還存在交集,清代總督和巡撫誰更厲害?
    但是實際上,在清朝的時候,就出現了總督和巡撫的管轄區出現交集的情況。 偏偏這兩類官都屬於正二品級別,所以在沒搞清楚它倆到底誰更厲害這個問題前,很難判斷出地方官員在同時得到他們兩人發出的不同命令時,到底應該優先聽從誰的指令。 那麼,你知道清代的總督和清代的巡撫這兩類官到底誰更厲害嗎?
  • 清朝的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他們都是幾品官?
    清朝有很多的官職,不過最令人熟悉的還是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這些官職,不過對於幾個官職,有一部分人經常會把它們弄混,那麼這些官職分別都是幾品官呢?為什麼會這樣設立官職呢?我們先來說一下知府,知府這個官職的正式名稱,源於明朝,最初的時候,知府的官位品級是正四品,是作為市級的行政長官,後來到了明朝中期,由於巡撫取代了布政使的省級行政長官之職,布政使的官位品級由正二品下降到從二品,因此作為下一級的知府品級,也由正四品降為了從四品,知府管理整個市以及周圍的附屬縣,主要負責治理百姓,考核屬下官吏,徵收賦稅等一系列的事宜,知府這一官位,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地級市的市長兼市委書記
  • 清朝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尚書、總督、巡撫都是什麼官?
    尚書為從一品,侍郎為從二品。下面介紹下各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那些職位。吏部尚書:原國務院人事部長。但是吏部只管文官的考核和任免,當然最終還是要皇帝點頭。武官的考核、任免不歸吏部負責。清朝大學士雖沒有實權,確實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皇帝的老師,也是虛銜。皇帝年少時,或許還能對皇帝施加影響,等到皇帝成年了,這些官銜就成了榮譽稱號了。太子太師這類的也一樣,都是榮譽稱號。況且康熙朝後,清朝是不立太子的,太子的老師又有什麼用呢?
  • 在清朝,總督和尚書,哪一個官職的權力更大
    先說結論,雖然從官員的品級上來看,尚書銜為從一品,總督銜為正二品,但是從清廷的實際操作來看,總督無疑有更大的權利。所以我選擇做總督,下面來說一下我的理由。清代的官員等級為「九品十八級」的基本制度,一品之上的宗室王公視為超品,而九品以下則喚作未入流(同孫悟空的弼馬溫一個道理)。清代的官吏體系又分為兩大類,一是京官與地方官,二是文官與武官。
  • 清朝的總督要比巡撫官職大,可為何地方巡撫經常與總督對著幹呢?
    總督和巡撫是清朝管理地方的兩個要職,總督與巡撫都是地方大員、一屆封疆大吏,但總督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後為從一品)、巡撫是從二品,總督的管理範圍、權利也要比巡撫大一點,可清朝卻經常出現巡撫不聽總督命令、不把總督放在眼裡的情況
  • 清朝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
    清朝時期,地方上級別最高的文官是總督,級別最高的武官是提督和駐防將軍。由於這幾個官職都屬於省級最高長官,因此也被稱為封疆大吏。那麼,清朝的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呢?總督是一省或二三省的最高長官,掌管治下省份的行政、經濟及軍事大權,官階為正二品。不過,為了方便管理,按照清朝慣例,總督一般都會加兵部尚書銜兼督察院右都御史,從而使總督名正言順地擁有領兵的權力和督查官員的權力,官階也因此提升為從一品。
  • 清朝總督在轄區到底有多大影響力?
    兩百多年的清朝歷史中,總督可分為兩類。一類以職權為劃分,如漕運總督、河道總督。一類以轄區劃分,如兩江總督、直隸總督。但這兩類總督的命運,卻有極大不同。前一類走向衰落,後一類影響力卻不斷提高。這跟形勢變化有關。清朝初年,地方曾設提督、將軍職位。以級別而言,它們也被列為封疆大吏。
  • 明清六部尚書都只是二品,那一品都是什麼官?
    以清朝官制來講一下品級:清朝官制共有九品十八個級別,從正一品到從九品,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清朝中央官職分中樞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類,例如內閣、軍機處、六部等。清朝地方官制分文官、武官等,例如總督、巡撫、將軍、提督等。接下來為大家帶來品級為一品的中央、地方大員。
  • 巡撫和侍郎,誰提任總督的機率更大?
    現今提及多指明清官職,明代其為派往地方巡視監察的官員,清代則將其正式定為省級的高級職位,掌握全省軍政大權,官階從二品,若加兵部侍郎銜,則達正二品。侍郎,西漢為宮廷近侍。東漢後,系尚書的屬官中令,任滿一年為尚書郎,滿三年為侍郎。隋唐時六部掌管國家政務,每部置侍郎一名輔佐尚書管事。到了清朝,其官階為從二品。
  • 晚清重臣左宗棠擔任過的浙江巡撫和陝甘總督,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他雖未像一般人一樣通過科考步入仕途,但憑著自身的出眾的才華和能力,從基層做起,最後成為了巡撫、總督甚至是軍機大臣,那麼,左宗棠曾擔任的浙江巡撫、陝甘總督等要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一開始接觸軍政事務時,左宗棠是從幕僚開始做起的,他先後給張亮基和繼任湖南巡撫的駱秉章當幕僚,而左宗棠的幕僚工作幹得很出色,得到了各方的肯定。鹹豐六年(1856),左宗棠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有功,被清廷"以兵部郎中用",賞戴花翎。鹹豐八年(1858),在駱秉章的保薦下,左宗棠加四品卿銜,不過,這些官職和官銜實際上都是虛的,相當於一個榮譽職務。
  • 清朝:提督是多大的官,與總督相比,誰的官職大?
    水師提督劇照一、總督總督從字面上意思理解就是總理和督促的意思,在清朝總督掌管一省或者數省的政務和軍務,是文官為正二品,若加兵部尚書銜為從一品。兩江總督劇照二、提督在清朝提督的全稱為提督軍務軍務總兵官,分陸路提督和水師提督兩種,是從一品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