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以母乳為營養來源,如果寶媽母乳不足,那麼便會用奶粉來代替。
對媽媽來說餵養寶寶絕對是這段時間的頭等大事,所以她們會非常慎重,甚至會在寶寶睡著之後都邀請他們餵奶,就怕把寶寶餓著。這樣的做法到底正確嗎?
其實即便是剛出生的寶寶,他們也會知道餓了找奶喝,雖然不會說話,但哭聲卻是他們吸引媽媽的最好方法。
所以一般當寶寶哭的時候,在排除了吵著睡覺、身體不舒服、尿不溼需要換等諸多因素之後,很有可能就代表他們餓了,這時寶寶就需要及時餵奶。
對於這些新生兒來說,按需餵養是寶媽應該遵循的餵養原則。這就意味著當寶寶處在良好的睡眠狀態時,根本不需要人為的把寶寶叫醒。
因為此時給寶寶餵奶,很多寶媽會發現其實寶寶並不願意喝,或者只是隨意幾口,很顯然這是他們並不餓。
但是當寶寶被人為的叫醒之後,他們想要再次進入睡眠是比較困難的,甚至有的寶寶會突然間清醒,在三更半夜吵著要玩。
不僅影響父母的休息,對寶寶自身的睡眠更是不利,經常這樣會讓寶寶身體變差,休想個頭增長。
剛出生的寶寶每天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睡覺,他們在一天裡會有將近20個小時都處於睡眠中,這正是代表他們發育正常。
因為如果發育不良或者是身體不適的寶寶,他們很難堅持長時間的睡眠,所以當寶寶能睡的時候,父母真的應該感到欣慰。
01寶媽餵養寶寶會有哪些誤區?
1、定時餵奶
有的寶媽會選擇定時餵奶的方式餵養寶寶,一般會在兩個小時或者三個小時左右就餵寶寶一次。
這時他們並不會管寶寶消耗如何,肚子是不是餓,只要時間一到就會給寶寶餵奶。
2、開奶前餵糖水
有的媽媽在分娩寶寶之後奶水並不能及時分泌出來,有時需要等待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
這時有的父母特別是家中老人就會先給寶寶餵一些加糖的水,因為這樣才能夠幫寶寶補充能量。
當然餵開水也是同樣的道理,但這些行為都會影響寶寶對母乳的接受程度。
母乳雖然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有著很大的好處,但是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斷奶總是會被提上日程。
只是到底什麼時候斷奶最合適,未必每個父母都能夠知道。
有專家經過研究後表明,寶寶斷夜奶的最佳時期不是7個月,也不是8個月,而是在他們9個月到10個月的時候。
02為什麼這麼說呢?
1、胃容量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如果條件允許,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以上。
當然在現實中大部分的寶媽在寶寶4~6個月的時候就會給他們添加輔食,隨著寶寶的胃容量一天天增強,他們一次性攝入的營養成分也會越來越多,所以這時斷奶最合適。
2、免疫力增強
寶寶月齡的增長會讓他們的免疫力也不斷增強,特別是在添加輔食之後更是如此。
所以當寶寶發育到9~10個月的時候,他們生病的可能性會逐漸降低,而斷奶本身對寶寶就是一種考驗,在他們免疫力強的時候斷奶,對寶寶的傷害會減少到最低。
03寶媽應該如何正確斷奶?
1、逐漸減少母乳餵養次數
在決定斷奶之後,寶媽可以把每天餵養寶寶的次數逐漸降低。
比如之前一天是5~6次,那麼之後慢慢可以降到一天三四次,然後配以輔食的增加,寶寶逐漸會減少對母乳的需求。
2、儘量讓家人帶寶寶
在斷奶的這段時間,寶媽應當儘可能少的和孩子親密,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感加強。
所以這時家人就應該發揮積極的作用,多陪伴寶寶,不要讓寶寶感覺到被忽視。
當然媽媽也要注意和寶寶的互動,雖然不能過於頻繁,但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否則會讓寶寶感覺到媽媽拋棄了自己,這反而會讓他們牴觸斷奶的發生。
3、轉移寶寶注意力
寶寶其實對身邊的很多事物都是非常好奇的,只是他們還沒有語言表達的能力,所以很多時候會被父母忽視。
但是當準備斷奶的時候,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卻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能讓寶寶儘可能多的忘了母乳餵養這件事。
總之當寶寶睡覺的時候,父母應該為他們營造儘可能舒適的睡眠環境,而不是刻意的打擾他們的睡眠,這樣才能夠讓寶寶發育的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