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大講堂《像運營一座城市一樣,運作一所學校》

2020-09-03 育聯網

導讀:在近期深圳舉辦的智慧教育大講堂上,育聯網創始人、學校管理專家黃志如博士從大家最熟悉的微信第三方應用為突破口,分析了「信息孤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歷史遺留問題。黃博士結合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例子,提出「像運營一座城市一樣運作一所學校」的新思想,用建設一座新城的遠見,來打造未來的智慧學校。本期特分享給大家,育聯網,讓學校管理一目了然。


以下文字根據視頻內容編輯,如想觀看完整視頻請移步育聯網公眾號。

親愛的各位教育同行朋友們,歡迎來到育聯網智慧教育大講堂。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像運營一座城市一樣,運作一個學校》。

智慧教育之痛

這個時候各種平臺商應運而出,大家聽的最多的一個詞叫智慧教育的SaaS集成,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在微信我的錢包裡面有一個第三方應用,大家裡面看到的有滴滴、美團、吃喝拉撒以及什麼火車票、蘑菇街,還有看電影。通過一個微信的ID就能夠進入到各個微信的應用,但是我想問大家,你們在微信第三方平臺上所打的滴滴和你在美團上所吃的外賣,最後數據在哪裡?他所產生的數據滴滴還在滴滴,美團還在美團,京東還在京東,作為生活消費,你吃過的外賣和打過的滴滴沒關係。也就是說你有微信的ID,等於就買了個通行證,可以在各個應用程式之間實現暢通無阻的遊行。

但是在教育信息化裡邊,一個老師從招聘入職到在職表現等各個方面,他的教書、育人、家校聯育以及職業變遷;每一個學生從他入學到學習成績,到在校表現到思維能力、社會責任,到他各個維度的成長,如果說也沉澱在不同的平臺裡,那如何去判斷這個老師是一個優秀的合格的人民教師,這個學生他是不是具有面向未來的更強的綜合競爭能力?

我們所看到的SaaS集成只是通過一個統一的用戶ID,讓我們有了一張身份證,能夠在不同的應用程式之間實現了自由的跳轉和切換,但所有的數據在不同的應用程式之間的孤立的存在,最後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數據孤島。數據孤島成了我們整個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變成了我們每一個教育信息化心中難言的傷痛。教育信息化1.0,就像深圳的城中村,各有各的地,各蓋各的樓,最後的現象是握手樓、城中村、農民房。當深圳要進行國際大都市的升級改造的時候,造就了一批批的億萬富翁,為什麼?因為要花大量的人力拆了重建。而教育信息化,就像我們深圳的城中村的建設模式一樣,學校有一個需求,就給你開發一個應用系統,最終就形成了城中村林林種種錯綜複雜,但是彼此不互相關聯,無法打通的一個個應用程式。最終學校的數據孤島成了我們每一個老師、教育工作者、校長,甚至是每一個教育主管部門不得不無奈的去面對的現象。

像運營一座城市一樣運作一所學校

在育聯網我們提出要像中國的雄安新城一樣完全一種新的建設模式。2018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在雄安新區,建設一個除政治經濟以外的附屬都,承擔了首都的一些主要功能的轉移。這是千年大計,國之根本。雄安新城的建立是按照國際最高的標準,首先進行的是城市的規劃,先看區域的環境,區域的地理位置,區域的經濟結合區域的文化政治地位,然後規劃了這個城市四通八達的交通,規劃了整個城市的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的系統。當所有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以後,大量的開發商進行了進駐,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短短三年,一座全新的雄安新城展示在國人面前,雄安模式成了我國的驕傲,成了世界的標杆。一個是深圳的城中村,一個是中國的雄安新城,兩種完全不同的建設模式,我們看到的是兩個不一樣的速度,結果和不一樣的面貌。

育聯網在建設中國教育信息化4.0的時候,提出像運營一座城市一樣,運作一所學校。

城市有它的公共基礎建設,學校也有他的數位化基建,從用戶系統到組織系統,到積分系統、任務系統、報表系統、檔案系統,它為整個教育信息化系統提供底層的數據源以及信息的交互和往來,以及所產生的數據的回流。用戶系統、組織系統和積分系統,就相當於我們城市的供水、供電、供氣。任務系統就像我們城市的交通系統提供了各種數據的往來的一個路徑和通道,而我們的報表系統和檔案系統就像是城市的回流系統。一個城市的整體的水平取決於它的底層是否夯實,一個學校的信息化系統是否高效,則取決於它的底層系統是否被足夠的縱橫交脈,是否足夠的處處連通,是否能夠為他的上層的建築提供所需要的所有的信息的基礎,是否能夠為它所有功能的實現數據的互通互聯,是否能夠為所有數據的回歸提供通達的路徑。

育聯網6維19構,讓學校高效運作

像運營一座城市一樣,運作一個學校,是需要建立在對於學校數位化基建的充分解決。微信的ID作為統一的用戶的識別,它能夠讓我們進入到不同的應用領域,但是在學校裡面有那麼多B端,有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從教育集團到各種教育學院,再到我們的C端,從我們的學校領導到我們的老師教職工到我們的學生學生幹部到我們的家長,彼此之間層層關聯,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相互關係,和你的滴滴美團外賣之間的互相獨立有區別的就是他們是一個整體,是整體當中有你我之分,之間又有各種任務,讓所有的數據在所有的行為當中形成一種統一的指令。

除了我們有用戶系統以外,每一個學校,有校長,教導主任,有總務主任,德育主任,就像每一個公司,有總經理,有部門經理,有職員一樣,每一個人都非常的熟悉,這是屬於學校的行政架構,但是在一個學校裡面除了行政架構以外,師資架構才是決定我們教育本身的水平和水準,決定性因素。

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消費,作為顧客,我們是被服務的對象,但在學校,學生既是顧客又是主人。他既被教育、被管理,同時他又協助老師進行管理,所以在每一個學校裡邊,我們都有學生自治架構,從校學生會、校團委到學院的學生會,學院的團委,到年級的學生會到班委,縱橫交脈的一個學生自治架構,還有到宿舍到宿管,所有的學生幹部按照職能按照分工,按照層級協助老師完成各種事務的執行。

除了學生會參與管理,更多的家長也作為一個管理的配角參與進來。從學校的家委會到班級的家委會,從班級的家委會會長到班級家委會的財務,出納和組織委員,所有的人都按照既定的架構、角色、層級、關係,按照規則在履行著自己的職務。這些就是學校的組織架構。有了這樣的組織架構,就有對應的人事架構,行政人事架構、師資人事架構、學生自治人事架構、家委人事架構,不同的人按照崗位的分工和配合,共同推動著學校事務不斷的向前發展。

作為一個學校,最核心的功能和使命是教書育人。怎樣才能把書教好?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們的學校定位,不同的學校定位決定了我們所開設的院系、課程以及教學的安排,所以我們有課程架構,教研架構,班級架構。這些是屬於學校最核心的業務,也就是最核心需要做的事情

除了教書育人以外,招生、教務、管理、總務、後勤、資產以及行政以及財務,這些屬於職能,這些事情我們也需要按照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分類規則,不同的層級以及不同的方法,讓他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組織起來。所以在每一個學校裡面,我們需要是的事事有人做,事事有責任心,所以在育聯網的組織系統裡面,我們建設了職能架構,然後對每一個職能進行分配,進行職能的授權。

除此之外,人清晰了事清晰了,那麼學校就是按照我們所希望的流程方式以及要求自動的運轉起來了嗎?還不夠,特別是作為教育信息化,我們需要在既定的時間,既定的地點,讓所有的人按照所有的原則、規定完成他要履行的職責,所以我們有時間架構、空間架構。從我們的學期設置到課節設置,從我們的教學場地、辦公場地、住宿場地到我們的公共場地,只有人清晰、事清晰、時間地點清晰,我們才能夠讓我們整個組織高效地運作起來。

作為一個學校的組織系統,6維19構,6個維度,19種方面,它能夠讓我們形成我們學校運作的基本面。除此之外,我們還有積分系統、任務系統、報表系統和檔案系統。我跟很多我們的教育信息化的專家在交流的時候,他們說有必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到我們這個系統裡面來嗎?他當時就質問了我,我覺得資產管理完全可以獨立於我們的這個平臺,它是一個完完全全對於物的管理,它不需要納入到學校的管理系統,完全獨立的開放。在座的各位校長,你們認為呢?你們認為是不是如他所說?

只有將我們看得到的人事時間和空間和我們看不到的這些規則把它融合在一起,我們的學校才能夠按照所期待的方式往前去發展。

上一次我所接觸到有一些教育信息化的專家,他就跟我建議說黃老師我認為人和事可以放進來,但是對於物,物品我認為它是完全獨立於你這個系統。我看了中國所有的教育信息化的項目,從來沒有發現把資產管理納入學校運營管理整個大的平臺裡面。我就跟他說,所有的資產管理系統,目前在中國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信息化領域以外的資產管理系統,都是一個物品的進銷存系統。

在學校裡邊,除了有按照國際標準以及中國教育行業管理標準,對於固定資產的規定以外的固定資產,還有很多像教室裡的課桌課椅,他沒有達到固定資產所規定的金額的限制,但是它在不斷的循環使用。這一些東西如果說按照進銷存,如何能追溯到這些物資的使用狀態,它的存放地點,他的保管人員以及他的維修記錄?除了有固定資產,我們按照進銷存進行領用使用的低質易耗品,以及我們可能提供給學生類似於校服以及我們的床單被單等等住宿用品,這又該如何來實現管理?

在學校裡,物資除了有學校自己統一的採購、零星採購,還有政府的集中採購,特別是名校,今天這個優秀畢業生捐了一棟樓,明天那個學子又捐了一批書,還有大量的社會捐助的物品。那麼如何分門別類進行管理,從我們的整個採購申購,整個領用和歸還,以及從整個資產的進銷存管理,債務管理以及盤點管理。我們該如何區分?

實際上我們所有的物資在我們的場地裡邊,電子白板、電子屏、投影、音響,桌椅板凳,所有的物資固定在某一個場所,今天是三年級三班,明年到了四年級四班,後年到了五年級六班,他在不斷的輪換,資產固定,但是人員沒動,班級更換,對應的班主任、責任人員、維修保管以及報廢處置的提交人員也會發生相應的轉變。因為人不一樣,他按照時空在變化,那時空從哪裡來?

就從我們剛剛所說到的組織系統所對應的部門、崗位、人員以及時間、地點、時間、地點,按照我們的排課系統自動所生成的課程表。對於每一個教室所對應的班級班主任以及每一節課任教的任課老師都不一樣。所以說看似一樣的物品管理,但是在我們學校裡邊卻存在著物跟人走,物管物,物歸部門管,物在固定的場所歸不同的人使用。所有的人,事,物資,根據你的時間和地點完全的結合,如果沒有底層,你如何能夠實現,快速的了解我的資產分布在哪裡,如何快速的了解在不同的地方的資產由誰來保管?這些看似資產管理是一個完完全全沒有生命的物件,但是在學校裡面,因為它的複雜性,周期性,因為他的文化,因為我們學校管理的開放性,以及在固定空間裡的相對獨立性,所以它需要以底層的架構,底層的時空以及底層的職能進行相互的打通。

一個APP裝下學校所有應用程式

每一個學校,不管是你的招生還是就業,不管是你的教學還是你的德育,不管是你的總務後勤資產,還是你的行政人事、財務,所有的人,事,物,我們都需要按照決策流程和標準,讓他在既定的規則裡面自動的往前去驅動。所以育聯網提出來,像運營一座城市一樣運作一所學校,我們需要將所有的底層進行夯實,讓所有的上層建築各個應用程式都能從底層讀取他所需要的數據源。

那麼我們真正實現了一個手機一個APP裝下學校所有的應用程式,它不再是一個維度的ID的打通,而是各種角色、身份、事物、流程、標準、時空的全維度的結合。所以說這樣的一個信息化系統,它能夠徹底的打破我們學校的數據孤島,真正實現我們學校的智慧課堂、智慧教學、智慧校園以及我們的智慧管理、智慧運營和智慧決策。整個所需要的大數據按照統一的接口標準,統一的數據規則,產生回流、清洗、分類、歸總、計算,最後進行應用。

大數據平臺一定是基於各個應用所採集到的原始數據,從各個維度進行分類的歸總,最後才能實現。最後數據出來,結果真的是根據你實際的應用狀況,以及你所希望的管理決策得出的客觀的分析?只有將各個維度的數據全面的進行了貫通,我們才能夠實現整個教育信息化2.0盤活1.0的硬體和軟體,真正實現我們教育信息化應用以及實際效果的產生。所以育聯網提出向運營一座城市一樣,運作一所學校,夯實基礎,快速的實現上層建築的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建設,真正做到一個APP裝下所有的應用程式,真正實現我們學校的精益治校智慧管理。

本文由育聯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新沂教育卓越貢獻獎」郭振京:辦好一所學校,溫暖一座城市
    近六十年歲月,心懷五湖四海,行三千弱水,兩河一山盡開顏。郭振京:辦好一所學校 溫暖一座城市 郭振京,原市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校長,中學正高級教師,徐州市名校長、徐州市十大最具影響力校長。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他厚積一生智慧,瀝盡辛勤汗水,披斬荊棘,步步攀高,在管理中求落實,在問題中想辦法,在改革中尋發展。他情系師生,率先垂範,以崇高的事業凝聚人心,以先進的理念統領學校,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一中教育崛起的實幹家。一所好學校溫暖著一座小城市。強化學校管理,建立名師團隊,創建優質品牌,振興一中教育。
  • 智慧教育大講堂《組織魔方》
    導讀:今天的智慧教育大講堂,我們將奉上育聯網創始人、學校管理專家黃志如博士從6維19構出發為大家揭秘育聯網組織架構的魔方玩法。育聯網,讓學校管理一目了然!以下內容根據課堂視頻整理,如需觀看完整視頻請移步育聯網公眾號。親愛的各位教育行業的同仁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又再一次和大家相聚在育聯網智慧教育的大講堂。
  • 智慧教育大講堂《育見未來學校》
    導讀:科技發展帶來教育變革,推動學校的升級迭代。日新月異的技術,讓我們對未來學校充滿著各種想像與期待……本期智慧大講堂,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從【遇見、預見、育見】三個層面,引領我們對未來學校進行探索、反思、回歸、突破和創造……以下內容根據課堂視頻整理髮布,如需觀看完整視頻請移步育聯網公眾號。
  • 智慧教育大講堂《認知決定選擇》
    本期智慧教育大講堂,育聯網創始人SOM系統總設計師志如博士後,將從剛需、高頻、便利、全面、系統五個層面,啟迪大家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價值、關鍵目標、重要功能、實現步驟、落地方法等進行思考與探索,釐清認知的脈絡,撥雲見日展示未來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宏偉藍圖。以下內容根據課堂視頻整理,如需觀看完整視頻請移步育聯網公眾號。
  • 育聯網SOM學校運營管理智慧系統 教育信息化2.0領跑者
    隨著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戰略的實施,智慧校園建設已逐步成為學校的基礎建設項目,更成為衡量一個學校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優質教育資源的嚴重缺乏,迫切需求市場中出現一種可以讓各學校直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平臺;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進步,讓集教育管理、家校互動、教育資源共享為一體的智慧化校園信息系統成為一種可能。
  • 一所商學院與一座城市
    ,百萬開拓者紛紛南下;21年前,這所商學院來到這座城市,他們的名字緊密相連——「深圳+光華」,便有了「北大光華深圳分院」。這對於一所學院和一座城市而言,似乎也同樣適用。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的第40年,也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深圳分院成立的第21年。如今,深圳又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10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
  • 智慧教育大講堂《洞察 • 升級》
    導讀:在近期深圳舉辦的智慧教育大講堂上,育聯網創始人、學校管理專家黃志如博士分享了對中國教育信息化升級的新思路、新舉措、新目標的解讀和展望。 本期特分享給大家,育聯網,讓學校管理一目了然。以下內容根據課堂視頻整理,如需觀看完整視頻請移步育聯網公眾號。
  • 數字冰雪與VR體育·邢臺峰會暨城市智慧體育應用大講堂順利召開
    12月11日,由邢臺市體育局主辦,維寧體育承辦的「數字冰雪與VR體育·邢臺峰會及城市智慧體育應用大講堂」在河北邢臺圓滿落幕。為方便更多體育產業從業者互動參與,峰會採取「線上+線下」的模式開展,以線上為主,圖文、圖片、視頻三者聯動,同步直播。峰會反響熱烈,早上共吸引了148萬人次觀看,下午158萬,共計306萬人次觀看,並在業內引發激烈討論。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一所學校的教育智慧
    如何回答這驚世一問,或許一百個人有一百種回答。但有這樣一所學校,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努力尋求答案……她就是創建於1910年(清·宣統二年),擁有100餘年辦學歷史的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綦江中學。作為一所百年老校,綦江中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著輝煌的教育教學成果;有著與時俱進的思想意識;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但目前,這些豐富的優勢資源還處於零散的狀態,無法形成「合力」,這就需要從諸多元素中提煉出一個具有統領性的核心和靈魂,從而形成學校的品牌優勢。
  • 智慧教育大講堂《預見 • 遇見》
    在近期深圳舉辦的智慧教育大課堂上,育聯網創始人、學校管理專家黃志如博士從行業規律,行業發展對教育信息化4.0做了全面的解析與分享。本期特分享給大家,育聯網,讓學校管理一目了然。以下內容根據課堂視頻整理,如需觀看完整視頻請前往育聯網公眾號。各位教育界的同仁們,歡迎來到育聯網智慧教育大講堂。
  • 【國學文化大講堂】三字經之家庭教育智慧篇(第二集)
    【國學文化大講堂】三字經之家庭教育智慧篇(第二集) 2020-05-28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數字政通:籤訂「智慧文山」項目 加快智慧城市運營轉型
    事件:公司與雲南省文山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智慧文山」項目建設,雙方將全面展開「智慧文山」的建設、運營、服務合作。  點評:  負責「智慧文山」項目建設和運營,有望對業績產生積極影響。公司將負責「智慧文山」項目頂層設計與項目建設及相關項目運營。
  • OKAY定義智慧教育城市 助力「智慧教育示範區」建設
    數百位教育部門領導、眾多專家學者匯集於此,基於近年來智慧課堂應用、智慧學校管理、區域智慧教育雲建設等多個智慧教育城市實踐項目進行了深度研討。王濤看來,建設智慧教育城市,所包括的是一系列教育場景的深刻變化。包括課堂教學、學生學習、學校管理等等,其核心是運用技術手段,實現個性化學習。傳統教育中,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通過統一的標準來進行知識的傳遞。這對於純粹的陳述性知識的傳授有一定效果,但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卻收效甚微。早在 2017 年,我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提出,基於信息化技術運用,要在教育的主陣地掀起「課堂革命」。
  • 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到底啥樣?
    而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  「智慧城市」聽起來高端大氣,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3日至5日在京舉行,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停車位!  開車去一趟人流量大的景區、醫院、商超,路程一刻鐘,找車位半小時;停一次車掃一個碼,繳費花時間不說,手機還關注了一堆公眾號。
  • 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框架基礎思考
    一、智慧城市的建設變化  智慧城市狹義地說是使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尤其是信息技術手段改善城市狀況,使城市生活便捷;廣義上理解應是儘可能優化整合各種資源,城市規劃、建築讓人賞心悅目,讓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可以陶冶性情心情愉快而不是壓力,總之是適合人的全面發展的城市。
  • 上海完美詮釋智慧城市一詞
    這種推動策略和很多城市和相關企業基於上馬需求共建「城市大腦」的思路完全不同,這種漸進式的申報、審批、落地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卻是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建設。這也是華為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設之中一直所強調的一個事實。
  • 時間的積澱|標定城市新中心,一座城市智慧城
    核心提示:時間的積澱|標定城市新中心,一座城市智慧城
  • 廈門旅遊的城市記憶,六個一之中常去的是一座廟和一所學校
    說到廈門旅行,大家首先想到鼓浪嶼,作為世界遺產,鼓浪嶼是廈門旅行的名片,是去廈門的必要場所,廈門作為全天候的旅行城市,除了有名的鼓浪嶼以外,還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一位網友總結了去廈門旅行的六個景點:一條公路,一座廟,一石,一炮,一墓,一所學校,一條公路,初期指中山路,現在指環島路,一座寺廟指的是南普陀寺,石頭是日光巖,也就是鼓浪島,一炮指胡裡山炮臺,一個墳墓指陳嘉庚的集美最盛園,一個學校指廈門大學。當然,除了這六個景點之外,還有很多值得廈門看的景點,作為環境優美的花園城市,我們有理由呆在每個角落。
  • 亞馬遜雲服務(AWS)全面支撐世外教育集團逾50所學校智慧運營
    該平臺支持PC和移動端隨時隨地接入,應用於世外教育集團直營和託管的逾50所學校,為教育管理部門、校園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提供整體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和優質的服務體驗。同時,世外智慧還利用AWS豐富的雲服務,聚焦業務創新,深入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在教學場景上的應用,推進世外教育的信息化、數位化和智能化建設。
  • Aha | 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前言by 周賢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Jelena,只有16歲。這一點在教育中也是一樣的,據我們所知,大多數學校仍然處於琥珀色範式的機械結構。既然我們的孩子從很小開始,就要花這麼多的時間用於學習,那麼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學習就變得特別重要。在開始用新的方法來學習之前,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流程來幫助我們從過去的學習範式下擺脫出來,這個過程稱之為 「去學校化」 (Deschoo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