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符號的任意性是指語言的聲音形式和意義內容之間的聯繫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語言符號和客觀事物之間沒有必然聯繫,音義關係是非本質的關係。語言符號的任意性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音義的結合是任意性的即什麼樣的語音形式表達什麼樣的意義內容,什麼樣的意義內容用什麼樣的語音形式表現是任意的。
如前所述,世界上為什麼有多達5500種語言,就是因為人類創造語言時在選擇語音形式表達意義內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語言。由於語言具有社會屬性,不是自然的,語音形式和意義內容之間沒有必然的本質的聯繫,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釋的。
當然,說語言的音義結合具有任意性是就語言的主要方面說的,漁陽中有少部分詞語的音義聯繫是可以解釋的,不具有任意性,比如布穀鳥,漢語叫做「布穀」,英語是cuckoo,法語是coucou,匈牙利語是kakuk,古希臘語是kokkuk,這裡關於布穀鳥的語音形式,五種語言都十分相似。
是根據自然界的布穀鳥鳴叫的聲音仿擬的結果,這些詞的音義結合就具有一種可以解釋的邏輯關係。章太炎在《國故論衡·言語緣起》一文中說,漢語的馬、牛、鵲、雀、燕、鵝、鳩等,都是模擬自然事物的聲音構成的。不過,這種模擬詞語的存在並不能說明語言的音義聯繫不具有任意性特點,因為縱觀人類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