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員家屬需要注意的法律小常識

2020-09-24 減刑假釋一點通

最後幾個訴訟法小常識:

二審,不是二庭。有人開一次,第二次宣判,中間可以間隔八個月。更可以中止審理。如果二庭都沒有判決,是好事。連續開三天,和連續開三庭四庭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

取保,老話。如果相信無罪,或者以後證據會對量刑發生變化,任何階段都可以取保,甚至羈押一年以後緩刑(吃虧)。當然,刑期比羈押的時間多一點。不要指望比羈押的時間短。

人情可以從輕,減輕必須是法律以內的情節。吃吃喝喝玩玩樂樂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多。

緩刑也要注意,東窗事發。今天一個前不久緩刑的,取消關注,今天又重新關注了。老公,又進去了。這都是什麼事,什麼人。好話不聽,建議不要,活該。

看守所監獄的生活,個人心態,態度決定所有的一切,如,我覺得xx明星不漂亮的。你覺得Xx最漂亮。對待生活,家庭的態度不一樣。所有的一切結果都不一樣。外面是什麼樣的人,裡面更會做人。三十個億的老闆,低調沒人覺得他是大老闆,這樣的人值得學習。高調得沒邊的,既然是沒老婆,沒小孩,沒大帳的。大多數結婚的,在裡面非常非常低調。相信我這句話。也混得很一般,但絕對與任何人相處都很融洽,請大家放心,你的愛人,很好,是真的很好。同時,外面的女人越好,越強,裡面的人越過得舒心,省心,更有盼頭。

減刑假釋,因人而議,因地而議,因政策經濟而議。注意財產刑,尤其今年,明年,後年。

減刑假釋一點通作者:良心分享,此文字字有情有義。

另外可做部分參考諮詢,原因,可以更好為沒有經濟來源的人解答。正如上海的弟兄說的,救贖!救贖之路漫長又孤獨!

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分享!

相關焦點

  • 服刑人員得了腦梗,家屬申請保外就醫被拒絕怎麼辦?
    監獄也會給服刑人員治病的,但裡邊的醫療條件肯定不如外面的好。如題所述,某人犯了合同詐騙罪,被法院判處十二年有期徒刑。該犯罪分子在監獄服刑期間患了腦梗,家屬便想給他申請保外就醫,但遭到了監獄方面的拒絕。嚴格來說,監獄不同意保外就醫也並不違法。
  • @服刑人員家屬,顧送物品的清單及流程在這裡!
    @服刑人員家屬,顧送物品的清單及流程在這裡!顧送物品清單:▲服刑人員日常生活用品(超出監獄統一配發範圍的),原則上由服刑人員本人在獄內電商平臺購買;確因生活、學習等原因需要購買,且獄內電商平臺無法提供的,可由服刑人員家屬顧送。
  • 服刑人員在監獄內死亡會怎麼處理,家屬該咋辦
    對於在監獄內死亡的犯罪分子,首先當然是監獄要立即通知家屬,同時,大家注意了,還要通知其監督機構和判決機構,也就是檢察院和法院了,這是必經的法律程序,通知家屬是為了告知家屬犯罪分子的死亡情況,通知檢察院當然是為了監督其死亡是否有違法行為,通知法院當然就是為了案件其他程序的問題。
  • 大連市監獄舉行開放日活動 服刑人員家屬走進高牆參觀
    &nbsp&nbsp&nbsp&nbsp「看到他在這裡的生活、學習環境,我們家屬心裡真是踏實了。」面對記者,一名服刑人員家屬有些激動。12月29日上午9時,大連市監獄舉行了監獄法宣傳日即監獄開放日活動,20多名服刑人員家屬和10多名執法監督員、人大代表走進高牆進行參觀,了解大連市監獄。
  • 服刑人員要減刑,需要知道這些
    減刑,可以說是家屬最關心的了,誰不希望親人早點回家呢?
  • 法律知識:如何與服刑人員辦理離婚?
    可是沒過多久,丈夫胡某又因為涉嫌搶劫罪被判刑了,而且直到胡某開始在外地監獄服刑,於某才知道這個消息。於某看到丈夫不思悔改,每次探視的時候都提出離婚,可是胡某一直不同意。律師解答離婚可以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去婚姻登記地的民政局自願離婚,即協議離婚;另一種是去法院通過訴訟方式離婚,即訴訟離婚。
  • 憲法宣傳 | 服刑人員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到底有哪些?
    憲法是「法律的法律」,是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權威和至上的法律效力。而服刑人員因為身處獄內,有一些特別的限制,他們的權利和義務與一般公民有何區別?下面就由小編帶你一起揭曉答案。
  • 全國首家監獄門戶網站可查服刑人員零花錢情況
    網站自4月1日開通以來訪問量達到27萬多人次,其中服刑人員查詢系統的訪問量達3萬多人次,被查詢服刑人員3900多人。服刑人員家屬可通過唯一帳號和密碼,一對一地查詢親屬在監獄內服刑的基本情況、刑期變動、健康狀況等詳細信息,甚至服刑人員的零花錢用在哪兒了,都可查詢到。而家屬最關注的還是個人服刑情況。
  • 2014年底廣東13萬服刑人員關鍵獄務信息將全面上網
    筆者從會上獲悉,目前全省27所監獄正在全面建立門戶網站、公開獄務,建成後,公開內容將進一步擴大至服刑人員的刑事獎勵、病情鑑定、罰金繳納等動態信息。這意味,今年年底,粵13萬服刑人員關鍵獄務信息將全面上網。
  • 陝西省榆林監獄「親情」快遞送到服刑人員家中
    榆林監獄在押服刑人員,有的剛剛接受入監教育,有的已服刑多年,無論離家多久,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裡,他們都會想家,想家中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子女。榆林監獄緊抓這個關鍵節點,組織每名服刑人員向家人寫一封家書,表達思念之情、悔改之意、感恩之心,匯報一年來的改造生活。
  • 安徽首試服刑人員離監探親 首批8人如期「歸隊」
    在監獄服刑還能回家探親?需要什麼條件?放出去安全麼?脫逃了咋辦?為貫徹司法部提出的「治本安全觀」,激發服刑人員真誠悔罪、積極改造的內生動力,2018年元旦前,安徽省監獄管理局在我省3家示範試點監獄中試點開展服刑人員離監探親工作,探索創新機制彰顯魄力擔當,堅決把服刑人員「管」住,更要「改」好。
  • 馮建倉:要保障服刑人員的人格尊嚴權
    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司法人權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馮建倉表示,監獄服刑人員被剝奪了人身自由,隨之就也會有其他一些權利的行使受限或停止。面對大牆之內的這一特殊群體,保障其人格尊嚴權尤為重要,這不僅有利於他們自身的權利保障,也有利於他們的矯正回歸,有利於社會文明與法律進步。馮建倉說,我國《監獄法》在各個章節的有關條款中規定了監獄服刑人員基本權利的具體內容。
  • 江西一監獄首設服刑人員電話語音查詢系統
    2011-03-29 11:11:01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胡錦武   為了便於服刑人員家屬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制度和服刑人員改造情況
  • 如何去監獄探望服刑期間的親屬
    對於刑事犯罪來說,根據法律規定,判決生效後親屬或者監護人就可以去探視,但是也只是可以,具體什麼時候探視,怎麼探視這個還要看服刑地的具體規定,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探視的具體流程。對於探視,首先是時間和人員的問題,對於時間,當然是刑期確定後,通俗的說法就是判決生效後,探視人員只能是犯罪分子的親屬和監護人,只有這兩類人才有探視權,其他親朋好友是沒有這個權利的,還有就是探視時間的問題,這個每個服刑地的規定的不一樣的,這個得看具體得當地規定,一般情況下都設有探視日,只有探視日才能進行探視,弄清楚了這些問題,下面就是探視的具體流程問題
  • 給錢就辦保外就醫 雲南一獄警詐騙服刑人員百萬受審
    ,並誇下海口,稱可以幫犯人辦理保外就醫或減刑,先後5次向服刑人員家屬索取款項達一百餘萬元。公訴機關指控,2000年1月,林毅通過他人認識了雲南省一監服刑人員徐某的家屬,謊稱可替徐某辦理保外就醫,騙取了徐某家屬的信任。之後,林毅分別在2000年2月和8月、2004年3月收取了徐某家屬所給的現金10.2萬元。2003年到2004年期間,服刑人員徐某的家屬多次打電話找林毅要求還錢,林毅以各種理由推脫,拒不歸還此款。
  • 服刑犯獄內帶傷身亡,疑點重重還需撥開雲霧
    12月15日上午11點,服刑人員陳浩(化名)在死亡一年之後,遺體被獄警抬上專車帶走火化。因盜竊罪入獄服刑的黑龍江綏化市蘭西縣30歲男子陳浩,去年8月從蘭西縣看守所轉到黑龍江東風監獄服刑期間,突然死亡。屍檢報告和獄警的說法是,陳浩因突發腦梗死亡。但家屬看到陳浩遺體時發現,他身上有多處傷痕。「我弟弟生前是否遭人毆打?」陳浩的姐姐陳晨(化名)質疑稱。
  • 四川省嘉陵監獄11名服刑人員「回家」探親
    在2018年元旦即將來臨之際,嘉陵監獄11名服刑人員獲準回家探親。為進一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探索治本安全觀視角下教育矯治新手段,促進服刑人員認罪、守法、感恩、自新,進一步提升改造質量,四川省嘉陵監獄開展了「感恩歸途」離監探親專項活動。
  • 服刑人員「刑釋難」的實踐及思考
    服刑人員家人拒收,往往會咬住「看病不及時、不到位」這一點甚至直接否認監獄對服刑人員採取了治療措施,而服刑人員出監後也往往會「矢口否認」。這就需要監獄提出完備的證據。因此監獄醫院在對服刑人員的平時檢查中,一定要保存好相關資料,免得到時「無憑無據」。
  • 浙江省高院:申訴不影響服刑人員的減刑、假釋
    依法保障  服刑人員的申訴權  《意見》分為四部分,分別在「依法保障服刑人員的申訴權利」、「依法處置服刑人員申訴案件」、「正確處理服刑人員申訴與認罪悔罪的關係」、「建立處置申訴案件協作機制」這四方面做出了相當細緻的規定。
  • 廣東啟用全國首個服刑人員信息查詢系統 公示減刑、保外就醫情況
    (資料圖)服刑信息可網上查詢「以前,家屬只有到監獄才能了解到服刑人員的情況,現在通過網際網路查詢一目了然。」在廣東揭陽監獄,監獄長劉任求演示剛調試好正試運行的服刑人員信息查詢系統。這是全國首家可通過網際網路查詢到服刑情況的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