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有助於分娩?並非走得越多越好!

2020-12-23 育兒資訊

走路有助於分娩?並非走得越多越好!

最近,育姐發現身邊突然間流行起了準媽媽每天走路打卡的熱潮。這些準媽媽們每天都在曬自己走路的步數,一萬步兩萬步,真是拼了,各個都期待這番努力可以讓分娩更加順利。但是這樣真的好嘛?

走路並非越多越好

很多準媽媽為了能夠加快順產,都會給自己制定強制性的目標,每天至少走夠1萬步甚至2萬步。其實準媽媽大可不必這樣強求自己,每天走多少路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來定。

如果準媽媽之前就是一位運動健將,一直都有保持運動的習慣,每天走上1萬步之後的感覺也是輕輕鬆鬆,那麼自然可以讓自己保持這樣的運動量。

但如果準媽媽在之前就很少運動,突然間強制自己走1萬步,恐怕身體很難吃得消,過於勞累還容易出現意外。所以這類準媽媽千萬不要強迫自己,每天出門散步,步態不用過急,每天散步不超過三次,每次30分鐘的鍛鍊頻率即可。孕晚期走路並不是走得越多越快越好,而是要以自己身體適應性來定。

孕期何時走路最好

對於孕早期的準媽媽來說,由於胎寶寶此時還不夠穩定,準媽媽首先應該考慮的是保證胎兒發展的穩定性,給寶寶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所以這時候並不適合多走路。

到孕中期時,胎兒已逐漸穩定,準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量,一般每天可進行半小時散步。

到了孕晚期,如果媽媽和寶寶一切都正常,媽媽可以繼續堅持走路散步,這樣可以使順產更加順利。

哪些準媽媽不適合走路太多?

1.胎盤前置的準媽媽:如果準媽媽是胎盤前置或者是胎盤較低,應遵照醫囑多加休息,在走路運動方面不可強求。

2.有流產/早產可能的準媽媽:一般在孕早期時,有一部分準媽媽流產可能性較大,這是因為這類準媽媽的孕酮較低,需臥床休息保胎;而早產則容易發生在孕晚期,一旦出現早產的跡象,準媽媽也要減少運動量,儘可能臥床休息。

當然了,孕晚期準媽媽不宜運動過量,但是如果身體條件允許一切都正常,更不能天天窩在家裡毫不運動,否則消化不良、肥胖、腰酸背痛等等各種各樣的毛病,同樣會找到自己。因此,勞逸結合才是上策哦!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孕媽暴走1萬步,突然腹痛送往醫院,醫生:孕期走路並非越多越好
    一天她跟平時一樣在樓下散步,走了好一會也不覺得累,看著手機提示還沒到一萬步,就繼續走了起來,結果走著走著就出了意外。突然腹部疼痛難受,下體甚至有出血現象,家人嚇得以為她要早產,趕緊送往醫院急診,這才8個月,離預產期還遠著呢,家人急壞了。到了醫院檢查以後,最終確診不是早產,當晚還是被留院觀察,情況還算控制的好。
  • 想要順產,就要多走路是正確的嗎?孕晚期應該走多少步路?
    導讀:想要順產,就要多走路是正確的嗎?孕晚期應該走多少步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順產,就要多走路是正確的嗎?孕晚期應該走多少步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走路速度與壽命有關?走路犯這4個錯誤,走得越多傷害越大
    走路可以說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判斷我們的健康狀況。當每天的運動量超過六千步,將有益於身體健康,因為這同時也鍛鍊了人體的各個部位。通過走路來看出壽命的長短,的確匪夷所思,但是,走路快的人更有助於長壽,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快步走在幾千年前就被醫學之父 希波克拉底 稱為「人類最好的醫藥」,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有規律的快步走,對健康起到多方面作用。
  • 蛋白質粉補充得越多就越好嗎?
    其次,哺乳期婦女應適量補充蛋白質粉,既可為分泌的乳汁提供營養,還可補償由於妊娠、分娩所損耗的蛋白儲備。再次,青少年正處發育高峰階段,身高、體重增加速度加快,這個時期適當補充蛋白質既可滿足孩子身體生長發育所需,也有助於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緩解精神緊張等壓力。
  • 懷孕了一天要走一萬步?孕婦運動有講究,合適自己最重要
    但是閨蜜覺得沒走一會兒就覺得累了,於是便推脫說自己不想走。婆婆為了鼓勵閨蜜多運動,每天拉著閨蜜去買菜,為此閨蜜有些不開心,背地裡和老公吐槽「有那麼多孕媽沒怎麼運動也都順產了,以後你不要讓媽媽帶著我去買菜了!」沒想到老公這次反倒站在了婆婆一邊,「我上網查了,孕媽多走走路有利於順產,順產恢復快,剖腹產太疼了!」
  • 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
    導讀: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天天多走」真的好順產嗎?提醒:正確走是關鍵!附孕婦走路攻略
    首先,要肯定的是:運動的確是有助於順產的。特別是 走路散步 的方式,運動強度合適,適合孕期做,對孕媽媽來說有很多的好處。① 走路有助增強產力。我們都知道,在順產成功的幾個因素中,產力是非常關鍵的。但孕期散步走路並非「隨心所欲」,有很多注意事項孕媽要知道雖然孕媽走路有很多好處,但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並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想走就走,這些需要注意的方面還是要多注意。① 走路的時間要選對。
  • 孕期補微量元素並非越多越好,專家:可孕前體檢針對進補
    孕期補微量元素並非越多越好,專家:可孕前體檢針對進補 澎湃新聞記者 屠俊 2017-04-17 07:32 來源:澎湃新聞
  • 有助於分娩的運動有哪些
    作者:寶寶知道 銘熙麻麻不少孕婦朋友為了寶寶健康而選擇順產,但是順產也不是那麼容易,在順產前適當的運動時有利於分娩的,還會利於母體健康。那麼有助於分娩的運動有哪些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有助於分娩的運動,一起來動起來吧。
  • 微信曬步數並非越多越好 方法不當越走越受傷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走、跑、跳等運動,都依賴著踝關節。因此踝關節受傷率也是所有關節中最高的,當跳躍和著陸動作錯誤時,受傷的往往是腳踝。踝關節扭傷後該如何急救?有人認為應「馬上用藥酒搓揉以舒筋活血」。王相利提醒,這是完全錯誤的。
  • 酸奶內含菌種並非越多越好 乳酸菌最安全
    >酸奶內含菌種並非越多越好 乳酸菌最安全2011-09-02 09:56:3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關於酸奶市場上名目繁多的菌種,他說,這些都是酸奶中普遍含有的,但是並非一種酸奶裡含有的菌種越多就越好。「酸奶的優劣要看菌種的種類和性能。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乳酸菌,被認為是最安全的菌種,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腸內益生菌,酸奶中以乳酸菌為代表的益生菌越多越好。」
  • 孩子吃飯不是越多越好,這幾個時間點少吃一點,更有助於長個
    導讀:孩子吃飯不是越多越好,這幾個時間點少吃一點,更有助於長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吃飯不是越多越好,這幾個時間點少吃一點,更有助於長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喝水是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喝水過多,人可能有這些反應
    我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曾有詩云:「九轉還丹太多事,服水可以追神仙」,於他而言,仿佛飲水比煉丹還要有助於健康長壽。當然,我們平時因病就醫時,大夫除了囑咐按時服藥外,大多還會加一句「好好休息,多喝些水」。水對於人們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而言至關重要,人可三天不吃飯,但不可一日不喝水。
  • 孕期最後一個月,孕媽要知道「3做2不做」,分娩更順利,別不懂
    第二:走路和休息要相結合 很多孕媽想要順利地順產出寶寶,那麼就要多走動,這麼做有助於順產,不過孕媽也要懂得,並不是走動得越多越好。 一旦走動過多,會出現早產,那麼一定要自身的情況,來判定能不能多走。當感覺很累的時候,就可以少走,多休息為好。
  • 並非越多越好,嬰幼兒哄睡方法不同
    但是嬰兒般的睡眠是越多越好嗎?不同年齡的孩子每天睡多久為佳呢?一個叫不醒,一個睡不著,愁壞寶媽萌萌家兩個男寶,哥哥五歲,或許是習慣了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吧,睡眠很有規律,每天中午即便是放假在家,也要自己拽過來小毯子睡一覺。
  • 考研英語作文背誦模板並非越多越好?
    考研英語作文背誦模板並非越多越好?本人本科英語專業,通過了英語專業八級,考研考軟體專業,經歷過考研英語,對此有一些心得體會,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很多人不分析,買了作文模板就背誦,最後很痛苦,背過了就忘,考試也不能靈活套用,那麼該背誦多少篇呢?該背誦哪些呢?
  • 寶寶越早會走路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時間,家長要記牢
    才剛剛8個月,她就已經學會走路了,雖然走的還比較搖搖晃晃,但對於8個月份的孩子來講,這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反觀亮亮家的孩子,今年已經一歲兩個月了,但走路還不如甜甜家的孩子好,每次看見這樣的景象,亮亮的家長臉上總是帶著愁意。不過也有人說:走路早並不意味著孩子就聰明,更不意味著孩子有什麼超常的技能,這是真的嗎?
  • 英語單詞是背得越多越好嗎?單詞量過萬,並不意味英語水平達標
    英語單詞是背得越多越好嗎?在英語學習上,有的人陷入了這樣的一個學習誤區,就是認為英語單詞背得越多越好,其實這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即使是記憶了過萬的英語單詞,但也不意味著你的英語水平比那些單詞量未過萬的人要高出一截。
  • 康復醫學專家:中風患者下床練走路並非越早越好
    康復醫學專家提醒——  中風患者下床練走路並非越早越好  隨著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發病率的提高,由這些基礎性疾病導致的中風患者數量也在飆升。最新資料表明,我國城鄉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就是腦血管病。而冬季天氣變冷,外周血管收縮,血壓波動會變大,中風的發病率也是平常的2倍多。
  • 走路決定壽命長短?長達14年的調查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或有共性
    那走路快的定義是什麼呢?據研究顯示,走路速度在0.8米/秒的人,壽命更長一些,如果走路速度小於0.6米/秒,那就是比較慢了。我們都知道走路有助於身體的健康,而走路快的人,一方面說明身體協調性比較好,小腦比較發達,走路快而穩,另一方面說明體力比較好,肌肉、骨骼、心臟、呼吸都能完美的應對身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