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育姐發現身邊突然間流行起了準媽媽每天走路打卡的熱潮。這些準媽媽們每天都在曬自己走路的步數,一萬步兩萬步,真是拼了,各個都期待這番努力可以讓分娩更加順利。但是這樣真的好嘛?
走路並非越多越好
很多準媽媽為了能夠加快順產,都會給自己制定強制性的目標,每天至少走夠1萬步甚至2萬步。其實準媽媽大可不必這樣強求自己,每天走多少路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來定。
如果準媽媽之前就是一位運動健將,一直都有保持運動的習慣,每天走上1萬步之後的感覺也是輕輕鬆鬆,那麼自然可以讓自己保持這樣的運動量。
但如果準媽媽在之前就很少運動,突然間強制自己走1萬步,恐怕身體很難吃得消,過於勞累還容易出現意外。所以這類準媽媽千萬不要強迫自己,每天出門散步,步態不用過急,每天散步不超過三次,每次30分鐘的鍛鍊頻率即可。孕晚期走路並不是走得越多越快越好,而是要以自己身體適應性來定。
孕期何時走路最好
對於孕早期的準媽媽來說,由於胎寶寶此時還不夠穩定,準媽媽首先應該考慮的是保證胎兒發展的穩定性,給寶寶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所以這時候並不適合多走路。
到孕中期時,胎兒已逐漸穩定,準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量,一般每天可進行半小時散步。
到了孕晚期,如果媽媽和寶寶一切都正常,媽媽可以繼續堅持走路散步,這樣可以使順產更加順利。
哪些準媽媽不適合走路太多?
1.胎盤前置的準媽媽:如果準媽媽是胎盤前置或者是胎盤較低,應遵照醫囑多加休息,在走路運動方面不可強求。
2.有流產/早產可能的準媽媽:一般在孕早期時,有一部分準媽媽流產可能性較大,這是因為這類準媽媽的孕酮較低,需臥床休息保胎;而早產則容易發生在孕晚期,一旦出現早產的跡象,準媽媽也要減少運動量,儘可能臥床休息。
當然了,孕晚期準媽媽不宜運動過量,但是如果身體條件允許一切都正常,更不能天天窩在家裡毫不運動,否則消化不良、肥胖、腰酸背痛等等各種各樣的毛病,同樣會找到自己。因此,勞逸結合才是上策哦!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