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十六歲的周女士,家住蘭州,患有慢性胃炎以及糜爛性的胃炎已經長達30多年。據周女士自己表示,自己每次吃一些生冷、辛辣、以及含有刺激性物質的食物以後,甚至是氣溫變化大、換季等等的時候,就會出現胃不舒服的現象。但是周女士始終認為自己的情況屬於老胃病,能夠自愈。
但是後來有一次因為胃病發作,疼痛的比較嚴重,因而去了醫院,經醫生檢查確認,發現周女士的胃病已經非常嚴重,必須要採取胃局部切除的方法進行治療,在經過長達兩個月的住院之後,周女士的病情才得以好轉。醫生表示,胃潰瘍這樣的疾病確實會有自愈的情況,但是每個人的體質、病情、發病症狀不同,就不一定自愈,還是需要經過專業的治療才行。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有部分的胃潰瘍患者,在每次吃完飯以後,感到非常明顯的胃脹胃痛現象,但是過一陣又不難受了,症狀自己就好了,然而在吃下一頓餐飯的時候又會出現這樣的症狀,一直這樣反覆著,這種情況就是非常典型的胃潰瘍表現症狀。
我們為什麼會有胃潰瘍?胃潰瘍是目前發病率相對比較高的消化系統疾病,也是比較典型的腸胃病。由於現在大多數人們的生活、飲食等習慣的不規律,從而導致胃潰瘍的發病率直線升高。
那麼,患上胃潰瘍以後,會自愈嗎?
經常會有胃潰瘍患者諮詢,說如果我們患上胃潰瘍以後,不去治療、不吃藥,會不會在一段時間以後,像口腔潰瘍一樣自愈?其實,對於輕度的胃潰瘍,只要注意合理的飲食搭配,規律的生活作息,就可以自己恢復,這就是養胃中的七分養。而對於胃潰瘍相對嚴重的患者,僅僅養胃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採取適當的治療才能夠恢復。因此,能不能自愈,主要就是胃潰瘍的嚴重與否,需不需要治療等。
胃不好,嘗試吃3件事,堅持2周,調好胃功能,胃病繞著走
1、不要吃過於油膩、高鹽、煎炸的食物,此類食物不易消化,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胃部黏膜的損傷,誘發或是加重胃病。
2、摒棄暴飲暴食、三餐不定、饑飽不均、愛吃宵夜等不良的飲食習慣,此類習慣會導致胃酸混亂,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病。
3、喝水的時間,飯前1小時喝水,飯時不要喝水,飯後不要立即喝水,會衝淡胃酸濃度,導致消化不良,喝水的時候,還可以加一些猴頭菇益智仁,養胃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最後,醫生建議大家,當我們發現自己可能是胃潰瘍時,一定要去醫院做具體的診斷,不要放任其不管,以至於出現更嚴重的結果。要配合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積極地治療胃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