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樹葉榨成的汁做黑色料理,甜的鹹的任意選,米飯、點心輪著做】從唐代開始就有文獻記錄當地人吃烏米飯。《本草綱目》裡更是收錄了烏米飯的製作方法:「摘取南燭樹葉搗碎,浸水取汁,蒸煮粳米或糯米,成烏色之飯,久服能輕身明目,黑髮駐顏,益氣力而延年不衰」。 而根據民間的說法,立夏吃了烏米飯,夏天不會生痧、癤子及其他腫毒,還可以防蚊蟲叮咬。自從《舌尖上的中國》拍攝了烏米飯之後,更把烏米飯的美名傳到了全國。
立夏日吃烏米飯,不是蘇州所以的地方都吃的,因為用來做烏米飯的原料南燭樹大多產在山區,蘇州僅有穹窿山、五峰山一帶盛產。我居住的片區附近就沒有山也沒有這種樹,所以要吃烏米飯也必須開車去山裡嘗鮮。幸好有萬能的某寶,買了南燭樹葉汁(烏米汁),有了這種神奇的樹葉榨成的汁,甜的、鹹的任意選,米飯、點心輪著做,在家就能盡情享用這黑色料理啦!
【香腸豆瓣烏米飯】
主料:南燭樹葉汁400克、圓糯米300克、蠶豆米200克、廣式香腸2根;
輔料:豬油、料酒、鹽、雞粉;
做法:
1、圓糯米洗淨後放入電飯煲內膽中,加入適量的南燭樹葉汁;2-3、浸泡4個小時以上,最好是浸泡過夜;4、用電飯煲正常煮米飯,只是水要比平時煮米飯少點,這是煮好的米飯;5、把蠶豆米剝成豆瓣;6、買回的廣式香腸先切成薄片;
7、炒鍋加入適量自己熬製的豬油;8、再把香腸片放入炒至變色,加點料酒;9、接著把豆瓣放入鍋中炒勻,加點鹽調味;10、再稍微加點清水煮一下煮至湯汁收幹後;11、把煮好的烏米飯放入鍋中;12、翻炒均勻後加點雞粉即可;
【豆沙烏米飯】
主料:南燭樹葉汁400克、圓糯米300克、豆沙餡適量;
輔料:豬油、砂糖、幹桂花;
做法:
1、網上購買的用南燭樹葉榨出來的汁,用來煮烏米飯;2、圓糯米洗淨後放入電飯煲內膽中,加入適量的南燭樹葉汁;3-4、浸泡4個小時以上,最好是浸泡過夜;5、用電飯煲正常煮米飯,只是水要比平時煮米飯少點,這是煮好的米飯,烏黑烏黑的;6、趁熱加入一勺豬油和適量白砂糖翻拌均勻;7、取一個小碗先刷點豬肉,接著加入適量烏米飯,中間填入適量豆沙餡;8、接著再把適量的烏米飯蓋在豆沙餡上面,用飯勺壓壓緊實;9、最後倒扣出來即可,可以加點葡萄乾、松子仁裝飾一下,我撒了點幹桂花;
【蛋黃豆沙烏米粽】
主料:糯米600克、烏米汁1瓶、新鮮粽葉;
輔料:砂糖、豆沙、自製鹹蛋黃餡;
做法:
1、糯米洗淨後放入盆中;2、加入適量的烏米汁,把糯米浸沒;3、浸泡起碼4小時以上,我是浸泡過夜的;4、這就是浸泡後的灰色糯米,倒去多餘的汁水,加點砂糖拌勻後稍微晾一下;5、菜場買回了新鮮粽葉用水衝洗一下,再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即可,稍微滴幾滴食用油在水裡;6、準備好的豆沙餡和冷凍的自製鹹蛋黃餡,這種餡必須在冷凍狀態才好操作;7、取適量豆沙壓扁,再包上適量的鹹蛋黃餡;8、慢慢收口搓圓,備用;9、取2-3張新鮮粽葉,剪去尾部硬的部分,折成一個小漏鬥;
10、先舀入少許烏米;11、再放入提前做好的豆沙鹹蛋黃餡;12、再蓋好適量烏米,然後包起來,再用棉線紮緊;13、這是包好的一部分;14、把粽子放入電壓力鍋的內膽中,加入適量清水要浸沒粽子;15、加壓30分鐘左右,時間到可以再燜一會才開蓋;
【油條烏米飯糰】
主料;糯米、油條;
輔料:糖、熟白芝麻、肉鬆;
做法:
1、糯米洗淨後放入盆中;2、加入適量的烏米汁,把糯米浸沒;3、浸泡起碼4小時以上,我是浸泡過夜的;4、把浸泡後糯米裝入容器中,其實最好是墊上紗布直接在竹蒸籠裡蒸;5、我的米基本沒加水,只是浸泡過夜,這是蒸了20分鐘後的烏米飯;6、趁熱加入適量砂糖或者綿白糖拌勻;
7、準備一塊乾淨的厚布或者壽司竹簾,鋪上一張保鮮膜;8、把烏米飯均勻地平鋪在保鮮膜上,再撒入少許綿白糖或者糖粉;9、我還撒了點熟的白芝麻;10、加入半根油條,飯量大的可以加一整條;11、再撒入適量肉鬆;12、然後慢慢拿起厚布,捲起來,邊卷邊用外層的布收緊;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如果你有什麼美食建議可以給我留言。我是麥子老媽,一個上班族老媽,喜歡美食、喜歡旅遊的我,每天都會更新至少一篇美食內容,喜歡的請關注我吧!歡迎多多的點讚、分享哦!你的支持是我在自媒體創作路上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