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2020年新入職大學生培訓儀式上的講話
張雲飛
新學員入職就如新媳婦進家門,必須要有一個儀式。你們剛剛走出校門,可塑性很強,所以每年的新學員入職培訓顯得很重要,我也會儘量抽時間參加,和大家見面,說點寄託的話,希望的話,祝福的話,共同探討的話。
我們在中國鐵建的序列是中鐵二十局五公司。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個神奇的數字,很厲害。有五字的成語我們可以一口氣說出很多:五彩繽紛、五穀豐登、三山五嶽、學富五車、四書五經、三皇五帝、三綱五常、五子登科、九五之尊等。炸金花中最厲害的是二三五吃豹子,北方人划拳魁不贏人,因為魁五很厲害嘛。1995年,考古隊員在新疆「尼雅遺址」發現一千多年前漢代蜀錦上繡著那句著名的話:「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被譽為東方經典預言。我們的國旗是五星紅旗,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劈波斬浪。《易經》乾卦中的第五爻更厲害,第五爻的爻辭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一爻處於整個乾卦最重要的階段和位置,這可不得了。可能有人會問,跟我們交流,怎麼講起易經來了呢?我要告訴大家:任何有收穫的談話,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形散而神不散。為什麼說乾卦的第五爻厲害呢?厲害在哪裡?
乾卦的第一爻,初九,這一爻的爻辭說:潛龍,勿用。這段卦辭非常符合大家現在的狀態。具體到事理上,它是一個事情發展變化的邏輯演化過程。具體到人理上,是人的發展、人的心理、人的行為的必然推演過程。什麼叫潛龍?龍在水裡,冒不出頭。就像現在的新學員一樣,在學校都是佼佼者,但社會很複雜,剛剛入職,不光要懂學理,還要有事理、人理,人理比任何理都複雜。所以乾卦第一爻告訴我們,潛龍勿用,到了單位以後,少表態,少發言,少做主,多思考。有人又要問了,剛才說我們風華正茂,現在又讓我們少幹事兒。這裡我是要告訴大家,多觀察,觀察是幹事的前提,多體悟,因為你這條龍還沒長起來,是很小的一條龍,要用就會有折損的風險。因為你們在職場上缺乏經驗,在專業儲備上和實踐上不交流,不接通,所以這個時候很容易犯錯,容易犯錯的時候,就是需要加強學習的時候,要少說話,少表態、多思考,加強學習,加深體會,這個要慎重。
乾卦的第二爻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人有個成長過程,有些道理體會明白了,不能不幹事。見龍在田,在田野上,你這條龍可以低空飛行了。低空飛行達到的效果是什麼?利見大人,「大人」指的是什麼?指的是你的上級、你的伯樂,你可以做點工作了,做點對集體有用、對企業有用的工作,這是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乾卦的第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剛剛學會幹事的時候,第三爻就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君子終日乾乾,每天都要自省、自問、自查、自糾,我今天有沒有犯錯?或者說我有沒有犯錯的可能性?這個可能性存不存在?把這些反省到位了以後,爻辭告訴你「無咎」,你就不會犯錯。
第四爻:或躍在淵,無咎。下面是一口深潭,你這條龍在飛行,飛行的時候你是什麼?孔子的解釋:「自是也」。自己是自己,我是個幹啥的?我能幹啥?或躍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淵,要根據形勢的需要而進退,自己要正確評估自己,這樣才不會犯錯。
到第五爻就不一樣了,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你自己試了評估了以後,判斷我有這個能力,那我就要一飛沖天,讓我的上級,讓我的企業,或者說讓我們的國家看到我。五爻以後第六爻馬上就要小心了,叫亢龍有悔。發展到一定階段,你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往,然後你就進入一種亢奮狀態,進入一種妄自尊大的狀態。這個時候會怎麼樣?肯定要出事,所以一二三四做準備,第五一飛沖天,一飛沖天以後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不控制——亢龍有悔,有悔恨的事情即將到來。
下面轉入今天的正題。
一、要求大家懂些政治
在人類社會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不懂政治不行,不懂政治就走不遠,就幹不大。對政治的解讀有各式各樣,其中最有名的解讀就是毛主席的解讀:什麼是政治?「要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這就是政治。書面對政治的解釋是,政治是政府政黨治理國家的行為,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體現,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開展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總和。要求大家懂政治,首先要回答清楚我是誰。如果大家對此引起重視,我相信對你們以後的成長會有很大幫助。世界哲學史的發展一路走來,各種各樣的思潮,各種各樣的思辨,各種各樣的核心價值觀,通過神權的形式來體現,但只有一條要記住,哲學的終極之問——我從哪裡來我向哪裡去,這個終極之問的前提是:我是誰?一定要問清楚,問正確。其次:要回答清楚為了誰。我們為了自身的成長,為了父母的期盼,為了社會的責任,我們只幹好事不幹壞事。為了誰?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個話只能在競爭的態勢下講,在合作的環境下這個話絕對是錯誤的,正確的回答一定是:我為人人,人認為我,這不是我說的,這是佛祖說的。毛主席講為人民服務,你這麼回答就對了。我是誰、為了誰,在一個小的範圍內為了自己,競爭的態勢下我為了自己,但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合作的社會,競爭有沒有?有!我們這個企業性質就是「全競爭」。但全競爭的格局不是為了競爭而競爭,是為了合作而競爭。基於合作條件下的競爭,有這個前提,競爭就是正當的,脫離了這個前提,競爭就走入了非正常競爭的狀態。所以,為了誰這個問題回答清楚很重要。有可能你們兩個人被分在一個項目,你要為他著想,他要為你著想,這多好。為了誰?我們為了周圍的人,我們為了自己至親至愛的人,我們為了項目的正常發展,我們為了企業的壯大,我們為了社會的繁榮,我們為了國家的進步,這是一個邏輯遞進關係。為了誰一定要回答清楚。
講政治的第二條,毛主席說:「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搞不清楚也不行。有人會問,項目上這麼多人誰是我們的敵人?項目上的敵人多了。只要他們老是通過自己手中的權力達到自己的目的,損害我們項目的利益,侵吞國家的利益。這是不是我們的敵人?肯定是!有些不正當的外包隊伍是我們的敵人,拉攏我們的同志,腐蝕我們的幹部,達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內部為了自己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通過吃、拿、卡、要等不正當的手段,非法的手段,損害大家的利益,損害集體的利益,損害企業的利益,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是不是我們的敵人;工地上的各種不文明野蠻現象和製造這些現象的人,是一種落後的人,是不是我們的敵人;這些都是我們的敵人,甚至用一點哲學思辨,有時我們自己也是自己的敵人。《射鵰英雄傳》裡的周伯通很厲害,他練就了一種本領,用自己的左手打自己的右手,看誰能打過誰,小說其實是在告訴我們,這是一種自我的鬥爭,人自身與自身的鬥爭。很多時候內心有兩個人在打架,一個正確的自己,一個錯誤的自己,或者一個明晰的自己,一個模糊的自己在那吵架在那打架,一個正確的思想,一個錯誤的思想在那裡鬥爭。所以說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個問題很重要,一定要問清楚,問不清楚就有可能犯錯誤,就有可能站錯隊。
我們經常遇到講大話講大道理的人,大話一般錯不了。你應該把它當真理來聽。我們要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這個話大不大?大,不僅這個話大,這個事也很大,它錯了嗎?沒錯!所以當你聽別人說大話的時候不要煩,要想他為什麼說大話。說大話的有兩種人,第一種人,他說不了屬於自己的話,他沒有自己的思考,說不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只有說大話,因為說大話不犯錯;第二種人就是他的心中一定有大理想的人,他才能給你說大話,所以你把它當真理來聽,就很有意義,很有意思。
講政治的第三條,一定要關注我們自身和周圍同志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我告訴你,這三條不講不得了,這牽扯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前途、命運和進步,牽扯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榮譽和成敗。你有什麼樣的立場?你代表誰在說話?代表誰在幹事,得把這個問題看清楚問清楚。為什麼這麼講?中國共產黨是全球最大的政治集團,讓勞苦大眾翻身得解放,永遠站在大多數人的一面,理論聯繫實際,緊接著就是群眾路線。她的立場非常鮮明,永遠站在大多數人的一面,你有這樣的立場,緊接著才能產生你的觀點,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所以同志們到現場以後,只要站在公司一個正常員工的立場,你所做的所想的是為公司的發展服務的,這個立場就是站在了全公司正確的立場,然後才可能產生正確的觀點。比如說你們兩個人打架了,總要評判是非,我說你錯了,他對了,也有可能說你對了,他錯了,也可能說你們兩個都錯了。立場不一樣,觀點就不一樣。你是我的親兄弟,我肯定就說他錯了,如果倒過來,觀念就完全不一樣。如果以領導或長兄的身份出面,為了維護團結,你倆都錯了。所以說立場不一樣,觀點不一樣,最後處理事情的方法就不一樣。這都是根本性的問題。立場、觀點和方法,這是我們講政治的三個必備條件裡邊一個最重要的條件,一定要講清楚。把大話當成真理聽,總能悟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大不大?道理大不大?很大!經典不經典?很經典!如果真正悟透了,會覺得它非常偉大,非常值得一聽,它一定能指導我們的工作、學習和實踐。所以這就是要求大家懂政治的出發點。總之,政治學習讓人明白。你要做個明白人,一定要學政治,不然的話整天牢騷抱怨,負面情緒就困擾著你,政治學習就能夠讓你明白。我們國家的民主主義革命,經歷了舊民主革命階段,新民主革命階段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這三個階段是有代表性的。舊民主革命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五四運動這一階段,有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以孫中山為代表,推翻了封建帝制,新民主革命階段是以共產黨人為代表的,推翻了三座大山,什麼是三座大山?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官僚資本主義,他掌握著國家資本,形成官僚資本。在社會主義革命的時候,還要改造民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認為自己是合法經營積累的資產,自己是對的,但是把它放到更大的環境下去考量他就錯了,建國後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是什麼?要變私有制為公有制,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和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革命,這是政治考量,你再對都是錯的。想不明白這個政治,會痛苦幾代人,所以說不懂政治可怕不可怕。共產黨是個政治集團,政治集團就要代表一定的階級階層的利益,我們代表最廣大群眾的利益。在一場波瀾壯闊的鬥爭面前,你要真正懂得政治,很多的煩惱和痛苦就沒有了。從今天開始,希望大家要真正理解什麼叫政治。這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最根本性的問題,能影響我們的心情,影響我們成長。
同時,如果把政策搞不明白,也會影響幾代人,痛苦幾代人。計劃生育是一項國家的政策,政策說一對夫婦只能生一個,農村人也知道,這是政策不是法律,可以偷著超生。國家為了這個政策的執行,寧可家破,不叫國亡,超生遊擊隊應運而生,企業裡誰超生一個馬上開除。大家說了,生育權力是人的基本生存權力之一,這個話沒錯,人權有很多種,但生育權是人權的基本內容,憑什麼不讓生?是政策不讓你生。舉這個例子的原因,在以後的工作當中,尤其我們這樣的企業,會碰到很多的新問題新情況,在政策面前一定要選擇服從,因為政策帶有它的強制性,不執行不行。
另外,政策有它的代表性,也有它的權變性。什麼叫權變性?政策只管一段時間,法律可以管到很長時間,政策有它的窗口期,過了窗口期可能會變。現在計劃生育政策基本廢除了,環境變了嘛!你腎虛去看中醫,醫生給你吃六味地黃丸,本來你補十天就差不多了,你一下補了二十天,你成了腎陽亢了,壞事了。政策就像藥方,只管一段時間,我們一定要掌握政策的窗口期,學會權變。前幾年國家搞PPP項目,當時公司班子成員裡面很多同志溝通時,說我們要趕快學習,趕快培訓,不然就跟不上發展了。但同時我們也判斷PPP項目的窗口期就兩年時間,為什麼判斷它是兩年時間?凡是項目設計名詞帶英文名稱的,一般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都有它的窗口期,它是從國外泊來的。國外泊來的東西,要麼不適應我們的國情,不適應我們的文化心理,短暫存在一段時間就有變化。要麼就讓我們聰明的中國人把它改造了,變為我們的一部分。PPP的設計原理是什麼?政府、企業和社會,在我們國家這樣體制下,勢必要產生很多的矛盾,有些矛盾無法調和,無法克服。要麼權變,要麼淡出我們的視野。斯洛克是英文名詞,是英國的一項很高貴的運動,可是到了中國幾年後就把它改造了,什麼高貴,到了中國就是人民所有,鄉村的街道上到處都是。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得有把握政策窗口期和權變期的能力。同時,政策還有它的階級性,階級性是什麼?政策一出來,它可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要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必然要影響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這就是政策的鬥爭性。環保政策一出,我們有個出名的閻機項目,守著一條涇河卻沒沙子可用,要從河南、漢中往工地拉沙子,同志們抱怨,這是什麼政策?我講,你要服從。雲南的三清高速項目,明知道這個項目要落地,明知道這條線路要開通,明知道紅線已經劃出來了,明知道基本農田有部分要佔用,但是現在沒有任何人敢辦這個手續,為什麼?跟政策是衝突的,要辦這個事就會抓人,我就告訴我們的項目經理,不要辦這個傻事。我跟大家交流的這些,都是你們在現場要學習和掌握的基本出發點,把這些掌握了可能少犯錯誤。
今天大家完成了一個身份轉變,原來叫同學,現在叫同志,同學是一個充滿人情味和書香味的、充滿了友情意味的稱謂。我們是同學,同學是多麼美好的一個詞。毛主席說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但是今天我們轉變角色了,我們是同志comrade,很長時間以來,開會不叫各位同志,都叫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跟西方學,這怎麼行啊!同志是多麼高貴的一個稱呼,但是被一些無良的知識分子、垃圾把這個詞搞變味了,他們把同性戀叫同志,搞得我們這些真實的同志就不敢叫同志了。說我們是同志,旁邊的年輕人就會笑,你倆咋會是同志呢?這些人故意破壞我們這個溫暖而互相支持的稱謂,讓我們不要再稱同志。這幫人很壞,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在破壞我們的事業。同志是充滿著鬥爭精神的一個詞語,我們的志向是相同的。現在我們又開始叫同志了,很好!
第三點,大家還要講點策略,什麼叫策略?按照古老的解釋,策略就是計策和謀略。中國人最講計策,我們有36計,圍魏救趙,圍點打援。計策是計劃和策略。為什麼要講策略?策略的誕生一般是弱者行為的決定,強者是不講策略的。美國人拿飛彈直接把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少將斬首。他認為他是強者,根本不講策略。講策略的往往是弱小的情況下,智者的行為。新中國原來很弱,但中國共產黨人很智慧,也講策略。弱國與強國鬥,肯定要講策略,不講策略就幹不過強國。策略帶有隱蔽性,帶有非直接性,讓你不知不覺就把事辦了。欲擒故縱。我們這個企業是社會產品下遊的企業,必須講策略,不講不行。
二、要求大家要懂些歷史
學點中國歷史,懂些世界歷史。要真正的懂歷史,懂歷史才能真正有正確的歷史觀,才能懂得處於支配地位的到底是什麼?這就需要有正確的歷史觀。馬克思說:世界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掌握的。用陝西寶雞話說:地球是動彈的,動彈是有哈數的,陝西人和馬克思說的是一個意思的話。你要真正懂得處於歷史支配地位的規律到底是什麼,不能上別人的當,別人胡說你也跟著胡說,別人說我們國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也跟著說,如果這樣你就錯了,不能盲從,不能人云亦云。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深夜如果有一隻狗先叫,全村的狗都會跟著叫,也許第一隻狗知道為什麼叫,後面的狗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叫,反正就跟著叫,其勢也雄壯的很。歷史讓人清醒,所以一定要懂點世界歷史,學點中國歷史,要知道中國歷史的周期變化,要知道它的更迭規律,要知道中國歷史是一部求變史,一部現實史。誰敢說他把中國的事搞懂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是要知己,要了解自己,對中國的歷史一定要了解。中國的歷史很有價值!把歷史讀一讀,很多事就明白了。為什麼我們國家法治的氛圍欠缺一些,人情社會的味道濃一些。中國從來就講禮治,禮治是以人為本,以德治國,以禮立序,以樂致和,這是個很大的傳統。這是誰搞的?周公搞的。把這些歷史讀一讀,就知道我們單位的管理氛圍,我們現在的管理手段,他還在受這些傳統一定的影響,你所反對的你所痛苦的其實它是正常的,你不讀歷史怎麼能認識到它是正常呢。不讀歷史,判斷事情的標準就發生變化,凡是對我好的我就說他好,凡是對我差的我就說他不行,很多人都是這個簡單判斷是非的標準,這是要不得的。所以我們評判事情的標準,得有歷史的支點作支撐,不然搞不好。
三、要求大家學習文化
政治、歷史、文化都是根本性的東西。不學文化,你的文化心理各方面的儲備,對社會的認知,對周圍人的認知,對自然的認知,會發生錯亂,錯亂以後就會犯錯。第一個是要懂文明。什麼叫文明?大的方面說,世界文明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有的按地域分,有的按民族分。有一個學者把世界的文明分為三類,一是中華文明,二是伊斯蘭文化,三是西方的現代文明。西方的現代文明他認為是強勢的文明,是文明中的文明,伊斯蘭的文明他認為是一神教的文明,他認為我們中華文明是一種比較低級的文明,是文明的初級,是第一階段的文明。猛然一聽,你可能會盲從,可能覺得他說得對,但是仔細一想,就會覺得他在放屁。為什麼?通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可以看到,中華文明的核心,在我們這個國家民族遭受災難的時候,它一定會發揮很大的我們想像不到的作用。我認為,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以及其他一切文明的根本區別在於,中華文明是「家天下」,「家天下」的核心是家國一體,講親情、講血緣、講泛血緣,所以西方的文明也罷,伊斯蘭的文明也罷,他們講個體講自由。所以他們不戴口罩,講自由。我們講什麼?我們講集體主義,講愛國主義,這是中華文明叫人內心感動震動的核心。我們的總書記大年初一開過常委會,大年初二全國封國,這就是集體主義響應的速度,這是什麼在起作用,文明的核心在起作用,舉國的體制在起作用,社會主義制度在起作用,共產黨的領導在起作用。湖北有個人叫方方,自稱作家學者,連名字都不會起。別的女同志起名都用草頭的方,她卻偏偏要叫方圓的方,方字有囚犯被剔發披枷流放邊疆之意,方通枋,那是棺材。日本人給我們的抗疫物資上寫了一句話就把我們中國人感動得夠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是出自《詩經·秦風·無衣》的詩句,是我們的中華文明關於親情、關於兄弟手足情的真實反映。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寫得多好啊!怎麼能說沒有衣服,我的衣服就是你的衣服,怎麼說沒有戰袍呢,我的戰袍就是你的戰袍。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有幾個有錢沒文化的朋友告訴我,說陝西人可憐,冬天端一碗麵條靠著牆吃得有滋有味,連個菜都沒有。從文化角度講,秦人尚簡。他們的簡單簡樸從哪裡來的?從戰爭環境下來,從生存環境下來。戰爭環境是個什麼環境?秦滅六國是虎狼之師,秦國當時的部隊建制是什麼建制?亦兵亦民,打完仗,馬往門口一栓鋤頭一扛,你就是農民得下地種地,哨子一吹,你馬上拿上自己家的兵器出發作戰,在這種作戰環境下,陝西人吃飯他連凳子都不要,他蹲著,哨子一吹,碗一推,屁股不沾土,跨馬提槍就出去了。有人說陝西人不講衛生,一圈人用一個酒盅喝酒。我說這是信任的體現。《詩經》裡講了,與子同澤啊,我相信你是兄弟,我們是手足同胞的兄弟,命都互相給了,共用一個酒杯,還怕不乾淨嗎?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沒這個信任他怎麼會成為虎狼之師,這是它的文化根本。所以毛主席講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就是這個道理。抗美援朝戰爭以後,好多世界級的軍事家歷史學家都在研究,中國人為什麼能把美國人打敗?沒有後勤補給,武器都是五花八門的。拿日本繳獲的三八大蓋,拿卡賓槍,有些拿漢陽造,好不容易供上了一箱子彈,還是毛瑟槍的,三個人都用不上。就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把美國的飛機給打下來了。他們研究來研究去發現一個特點,中國部隊不得了,要麼一個連,它是一個鄉來的,要麼一個班它是一個村來的,要麼一個戰壕裡面不是他的表弟,就是他的兄弟。中國人血緣和泛血緣關係力量太強大了,你想,你跟他兩個是表兄弟,美國鬼子把他打倒了,你那血性肯定馬上就上來,要報仇,衝上去就把他幹翻了。他們研究來研究去中國軍隊敢於作戰、敢於犧牲就是原因之一。
第四要求大家懂點宗教。西方人跟你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契約面前人人平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其中契約、上帝和真理都跟宗教有關係,法律也跟宗教有關係。所以西方人倡導的四個平等,根源都在於宗教。他們是一神論者,上帝創造了世界,世界原來就沒有,誰創造的?上帝創造的,上帝安排的。上帝下面還有很多「副總經理」。你是管火的,你是管水的,我沒火你去盜火,他沒水你就去搶水,這是強盜邏輯。中國人沒火好辦,我們鑽木取火。所以說西方人倡導的四個平等,都跟宗教有關係。宗教是什麼?它是借神的嘴來說人的話,所謂西方倡導的核心價值通過神的形式給你說出來,要自由要平等要博愛。我們中國人沒宗教,很多人說道教是我們中國的宗教,道教嚴格意義上不叫宗教,他就是一部哲學,認識世界本源的一部哲學、研究事物變化規律的一部哲學、智慧的處理人和事的一部哲學。所以道德經五千言讀完以後,突然發現把它讀完以後你還不知道啥叫道,老子也沒搞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啥叫道?小到無核,大到無形,渺渺乎於天地間,吾不知其名故強之曰道,不知道支配世界運行的規律是啥,我把它叫道,而且產生了很多流派。所以我們要懂得宗教是幹什麼的,宗教一定是支配人類的。說中國人沒信仰,那我們信啥呢?信實用。中國人這個邏輯很簡單,人們一會信鬼,一會信神,一會信仙,一會還信佛,一會還信風水。想考所好大學就去拜文昌星,結婚幾年沒孩子就去拜送子娘娘,有病看不好就去拜藥王,非常講求實際。所以說任何宗教的誕生都有一定的社會基礎,我們很多普通人沒有能力改變它,我們還希望它變好,所以我們就信。中國共產黨懂中國人民的根本需求,中國人民其實需要一個幸福的生活,所以中國共產黨能把事情幹大,先是救亡圖存,因為我們都快沒命了,沒國家了。宗教是以信仰為基礎的,建立一套體系,一套價值規律,一套行為準則,所以要懂點文明懂點宗教,在信仰問題上有所認識,有點文化。有點文化並不是你認得幾個字,不是你能背幾首唐詩宋詞就是有文化。農村很多不認字的老頭老太太才是真正的有文化。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有知識沒文化,你可能知道這個橋墩怎麼測量,隧道怎麼施工,測量怎麼放線,但你沒智慧,也沒有文化。領導今天把你批評了,你馬上垂頭喪氣,今天出了一個問題,你馬上抱怨。所以我們中國的老太太們就說了:娃呀,福裡面有禍,禍裡面有福呢。老子也講了: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中國人講陰陽,獨陰不生,孤陽不長,萬物負陰而抱陽。毛主席講矛盾的規律,一分為二,合二為一,矛盾既有對立性又有統一性,同時還有鬥爭性,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要懂得中國文化的獨特性。
網上很多人讓人看不懂,和他們聊天會發現他們很麻煩。他們說:美國人搞我們,包括菲律賓小國家也搞我們,為什麼搞我們?很多人說是因為我們中國人素質低。這種說法完全是自己毀自己。總書記很英明,他說了,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戰就是階級鬥爭,所以現在強調鬥爭精神。美國也有普通群眾,他們忽悠我們:你們別研究,我們有大飛機,你們把你們的礦山,你們廉價勞動力變成我們的生活必用品,你給我拉過來7億件襯衣,我給你個波音飛機。我們的經濟依附於人家,這是造成問題的根本。但是現在很多人批評,你跟美國人搞什麼呀?好好的。問題是好不了嘛。人家還想繼續用我們廉價的勞動力,還想繼續搞經濟殖民。我們很多人的父母,他們背井離鄉去打工,外國人把我們的資源和廉價勞動力一結合,廉價的產品把我們國內的環境一汙染,讓他們去享受有假期的生活。他們帶薪休假,我們中國人勤奮加班,為什麼?他們的休假建立在我們勞動的基礎之上,你說這不是階級那是什麼。貿易戰美國為什麼卡我們?因為我們想搞製造2025,2035,我們也想獨立自主,走高端,拋棄和他的依附關係。我們獨立自主了,他晚上睡覺想換個睡衣,沒有了,他還想讓我們給他造,對吧?所以他就不想讓我們搞晶片,還想讓我們繼續造睡衣,不造我就搞你,不造我就和你打貿易戰。
四、要求大家懂點辯證法
辯證法一是要懂得樸素的辯證法,就是基本的做人做事的方法,要想明白它,親與疏,愛與恨,大與小,正確與錯誤,這都是相輔相成、互相轉化的。同志們懂點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這都是根本性東西,這個你們在學校都學過了,在今後的生活當中一定要多去體會。
五、要求大家要懂點人生
什麼叫人生?這個課題、這個話題很大,大得讓世界上好多人文學者,好多的哲學家歷史學家不斷的在探討什麼叫人生,我講不用探討了,你就記住一個樸素的辯證法,什麼辯證法?什麼叫人生?年齡是個真的。這句話你把它記住,年齡是真的,這就是人生。所以孔子說,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年齡是個真的!每個年齡段得幹每個年齡段的事,不要超越你的年齡段去幹事,網上說佛系青年,我看見這個詞就覺得可笑,青年人你怎麼可能是佛系呢? 你要給自己取這個名字,顯得自己超然於世界之外,那都是80歲以上的人幹的事。你這個年齡段是幹事的年齡。人一是不能超越自己的年齡;二是不要返回以前的年齡,本來已經參加工作了,你還在做一些幼稚的行為,看著跟小學生一樣,人家看見會認為你是傻子,再退回幼兒園人家會說你是瘋子。大家這個年齡段的任務第一個就是成長,重要的是心智,心智成熟了沒有?所以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兩大任務,一個是成長一個是發展,成長的目的是為了發展。
六、要求大家懂點企業的歷史
我們這個隊伍誕生於炮火之中,我們是共和國長子,我們身上流傳著紅色基因,我們的文化精髓之一是鐵道兵文化,鐵道兵文化最核心最感人的東西就是講感情,艱苦奮鬥是另外一個內容。我認為鐵道兵文化就是講感情,因為現代人不怎麼講感情了,但是鐵道兵在講感情。我們永遠是集體生活,人跟人之間很講感情。所以我們要懂得企業的文化,企業的演變,要懂得這個企業為什麼是目前這種狀態。
七、要求大家懂些思考
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敢人云亦云,要訓練自己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和水平,有些人在你面前三言兩語一個微小的動作你都要洞悉他想幹什麼?不止我們的同志,我們打交道的對象是很複雜的。我原來給地方上一個領導匯報工作,他說他發現我這個人能力還挺強,我說你才發現啊?我說我們企業像我這樣的人有一大片。他說那是什麼原因你說說。我說:第一,我們這個企業是當兵的;第二,後面補充上來的全是有文化的大學生;第三,我們幹的行業是艱苦的行業;第四,我們打交道的對象貫穿了中國社會的始終。我說我這一雙手省長也握過,縣長也握過,村長也握過,三教九流的人都握過,我們的經歷貫穿社會矛盾的始終,洞悉每一個環節的人,這是我們企業的特點造成的。所以大家要懂些思考,懂些思考以後,你會發現我們這些人其實是很強大的。我們面臨的環境,我們要改造自然,還有比這更難的事嗎?我們在矛盾中成長,我們的認知貫穿社會的很多環節。
八、要求大家培養點愛好
愛好有健康的愛好,不健康的愛好。什麼叫健康的愛好?對自己有好處的愛好就是健康的愛好,什麼叫不健康的愛好?對自己沒好處還影響別人的愛好就是不健康的愛好。評判事情的標準很簡單,你愛好喝酒,愛好打牌,愛好打電子遊戲都沒問題,你愛好打籃球,愛好畫畫,愛好書法,這都沒問題,但一定要培養一個健康向上對身心有益的愛好。這個愛好可以調整我們枯燥的生活,枯燥的工作,在這個愛好當中,我們窺一斑而知世界,我們懂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粒沙子就是一個宇宙,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陽的光輝,我們要在自己的愛好中去參透人生。
九、大家要懂點自己成長的路徑
每個人個體不一樣,有差異。儘管現在是一個合作的社會,同時也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所以說你要懂得些成長的路徑,什麼是成長的路徑,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認識問題,不要在我們該奮鬥的年齡段,讓一些錯誤的思想把我們影響了。包括剛才我舉的例子,我們現在這個年齡段就是成長和發展兩大任務,要成長要發展,自己要跟自己做鬥爭,要跟自然環境做鬥爭。如果這個時候你說你是個佛系青年,那就不適時宜。孔子周遊列國傳播自己治天下的思想的時候,從齊國一直到魯國,最後到宋國,他的思想沒有人用,他每到一處都是高接遠送,但就是沒人用他的思想,窮困潦倒一生。孔子的思想沒人用,反而是商鞅變法圖強的法家思想大行其道,為什麼?因為戰國時候是一個全面競爭的社會,你跟人談秩序,談尊卑,人家怎麼接受?每個人都希望在周天子的名義下把別人幹翻,自己取而代之一統天下,你的思想跟人家要幹的事是相衝相悖的。所以孔子的思想沒有人接受。但是到漢武帝的時候就把它繼承下來了,為什麼?天下平穩了,需要大家有尊卑秩序,下級聽上級的,大臣聽皇帝的。競爭的社會千萬別談佛系,談佛系就糟糕了。佛也得吃飯,佛也有競爭。金剛經裡講佛在舍衛國,有些人問他,你是佛,傳經怎麼還收金子呢?佛說我這個經就值這些金子,我如果讓他拿兩鬥麥子給我換,顯得我這個經不值錢,他不會重視的。再者我的勞動是有價值的。《西遊記》裡孫悟空去西天取經,佛祖都答應了,兩個管圖書的傢伙給孫悟空的卻是無字經,孫悟空第二次返回去準備鬧事,人家說你別鬧了,你給他送點錢嘛。孫悟空說我哪有錢啊!人家說,你師傅不是還有個金罐罐嘛,孫悟空就把金罐罐送去了,果然就把真經傳給了他。任何事情都是等價的,都是交換的原理。世間萬事萬物都是交換原理,你不付出就想得到,那不可能。所以說同志們要懂得成長的路徑,成長路徑第一個要解決思想問題,第二個要認定方向,我這一輩子就想幹啥。以前說一輩子很長,其實一輩子很長也很短,一輩子幹不了幾件事。所以你認定這個方向以後,如果發現方向錯了趕快改。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個行就是一個方向問題。我看你們的專業大多和工程有關,這個大方向裡面又有很多小方向,要把方向認準,不要做為難自己的事。你是個優秀的業務人員,是個優秀的工程師,卻非要想做個優秀的書記、項目經理,你就是在為難自己。所以把方向搞準,然後把階段規劃清楚。比如說把你們分到三清項目,它裡面有隧道有橋,我是主攻橋梁呢還是主攻隧道呢?或者一年時間,我經歷一些技術人員的崗位,第二年經歷一些經濟人員的崗位,然後再經歷一些管理人員的崗位,總之,人成長的路徑一定得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科學,這個話翻譯到我們的現場,就是先把我們的業務搞懂,然後再學習體會我們的管理。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科學,這是正常的成長線路,管理其實就是人文,什麼叫人文?人的文化,人的文化心理。在一切因素當中,人是生產力當中最寶貴的資源財富。要懂人文,得懂人文工作的對象是什麼,我們在打隧道,我們在建橋梁,我們在修高鐵,我們在搞地鐵,我們的研究對象如何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科學?先把我們的技術掌握了,再到我們的管理,如果說你有這個志向的話,就可能得到提升。成長的過程當中要多一些方法,第一個方法——上位思考的方法,如果你是一個技術員,你一定要去琢磨工程師的事,如果你是個工程師,你一定要琢磨總工程師的事,不斷的印證自己。很多人原來就是這麼幹的:八五鐵路大會戰的時候,有個畢業生去了寧夏寶中鐵路,去了以後是個技術員,但是當時社會矛盾也很突出,每天都有一些管理上的問題,社會環境問題,每當出現問題,他就會默默的籌劃:如果我是隊長,這個事我怎麼處理。他在心中做方案,然後再看隊長是怎麼處理的,處理的效果怎麼樣,最後他說突然發現他心中念叨的方案比隊長的方案還高明,這個時候他覺得他能當隊長了,他就去找段長,段長說:哎呀我發現你還真能當隊長!所以要把自己手上的事搞清楚是基礎,但是一定要上位思考,用你上一級領導要做的事來考驗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印證自己,通過實踐默默印證自己提高自己。多一些方法,一是上位的方法,二是營造氛圍的方法,營造一個氛圍,讓周圍的人都對你友好,不要輕易跟人搞矛盾,搞對立,多一些團結。情緒對立,工作對立,這都是有害的。
十、要求大家不要忘了自己還是個讀書人
要懂得「讀書人」三個字的概念。什麼是讀書人?首先,讀書人肯定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其次,讀書人肯定是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有擔當的人;第三,讀書人肯定是立功、立言、立德之人。我原來向公司總部員工推薦了十篇文章,大家沒事把這十篇文章好好讀一讀,好好去體會每一篇文章的重點。第一篇文章《過秦論》,秦朝滅亡的原因,這是讀書人的總結。包括《嶽陽樓記》,我把它納入我們讀書人最有名、最能體現中國社會從古到今,讀書人發揮的巨大的歷史作用,社會作用和現實作用,都在這十篇文章裡面得到了美好的體現和傳承。《嶽陽樓記》,我相信大家都學過,嶽陽樓記就是給讀書人立魂的一篇文章,讀書人幹啥呢?你讀這麼多書幹啥呢?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都是文章的字眼、核心,要學會一條,你這個人都不得了了。諸葛亮的《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對天下所有的臣子,就是現在的幹部給出的工作標準,幹工作怎麼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些文章都給我們立了一個標杆。我們都是念過書的,是經過大學教育,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千萬不要到了工地以後把自己等同於一個普通的勞動者,一定要做一個有追求的人,有思想追求,有高尚的靈魂追求。所以得明白什麼叫讀書人,不要把自己放得太低!中國人講讀書人幹什麼呢?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真正的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脊梁,真正的英雄是人民群眾,讀書人永遠在引導方向。浮躁,虛名,不幹實事,那不是我們的追求。我們是讀書人就要多去思考,一定要明白讀書人這個概念。
就講這麼多,算是個交流,不成熟的認識。總的來說,我們現在是「與子同袍」「與子同澤」,我們一起把五公司的事做好,相信大家在以後的工作當中,一定會有出形象、出精彩的機會。
張雲飛推薦影響中國歷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1.賈誼《過秦論》
【思考】賈誼的《過秦論》探討一個政權為什麼會滅亡。為政者必須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後來提到農民起義時常用的「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一詞,即出自本篇。
2.司馬遷《報任安書》
【思考】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探討生命的價值,提出一個讀書人的生命標準:「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成語「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即出自本篇。沒有價值的生命是沒有存在的必要的。
3.諸葛亮《出師表》
【思考】諸葛亮的《出師表》提出忠心耿耿的為臣之道和勤懇不怠的敬業精神。名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親賢臣,遠小人」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等廣為流傳。給天下「臣子」給出了「為臣」標準。
4.陶淵明《桃花源記》
【思考】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以文學的手法描繪出一個理想社會的藍圖,從中可以看出老莊哲學與空想社會主義的影子。西方的政治名著《烏託邦》《太陽城》與其相類。「桃花源中人」 「只知秦漢,不識晉魏」,已成後人常用的成語。而「桃花源」已經是理想社會和優美風景的代名詞,也是中國讀書人心靈歸宿的理想社會。
5.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思考】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探討一個政權怎樣才能鞏固,並且塑造了一個較理想的君臣關係樣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這就是1945年黃炎培與毛澤東在延安談的政權周期律。後人常說的「居安思危」、「善始善終」 「水可載舟覆舟」,主要出於此。
6.範仲淹《嶽陽樓記》
【思考】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為人、為政理念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天下情懷。這句名言幾乎成了範之後所有進步政治家的信條,做到了形美、情美、理美,是用文學來詮譯政治的典範。她是中國讀書人「士子」立魂之言。
7.文天祥《正氣歌序》
【思考】文天祥的《正氣歌序》提出的為人要有正氣的氣節觀,鼓舞了歷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國人的氣節標準。「正氣」成了戰勝一切邪惡、腐敗勢力的旗幟。
8.梁啓超《少年中國說》
【思考】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反對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拋棄老朽的中國,創造一個少年中國,振興中華。幾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
9.林覺民《與妻書》
【思考】林覺民的《與妻書》呼喚共和,敲響了數千年封建王朝的喪鐘。再次響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犧牲個人,報效祖國。
10.毛澤東《為人民服務》
【思考】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提出的為人民服務思想成了共產黨人立黨立國的宗旨,並已成為檢驗一個政權成敗、好壞的標準。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就是一座高山,任何政治集團都繞不過去,跨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