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米,每個人都不陌生,但我們對它的了解卻少得可憐。
我們不知道吃到的大米究竟產自哪裡,不知道它是不是摻了別的品種或是摻了去年的陳米。畢竟,瓜果的腐爛很明顯,不新鮮的大米卻不容易看出來。
而這些問題,又非常容易出現在五常大米身上。因為,中國好大米在東北,東北最好的大米在黑龍江,而黑龍江最好的大米,則在五常。
五常大米產量稀少,價格較高
五常大米從清朝 1835 年開始種植,自清幹隆年間以來,一直是皇室獨享的御貢米。和它齊名的是自 1953 年開始種植的日本越光米,以及自 1945 年開始種植的泰國茉莉香米。
我們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在網上買米了,而網上的米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小編自己買的吃過的是上面向大家推薦的一個是飯大師一個是沒想稻,是真的,當然網上也有很多大的品牌肯定也是真的只是相對大企業我還是喜歡創業的品牌潛意識覺得他們更在意品牌和品質。
其他的那些當然不全都是假的,但對於本身不是很懂的消費者,所謂「五常大米」,很難用絕對的真或假來定義
廣義上,或者叫流氓一點的說法,凡是 在五常市生產加工的大米(即生產商是在五常當地合法註冊的米業),都可以叫五常米。這個定義在語言邏輯上完全說得通——我把水稻加工成大米,我的工廠在五常,那麼我的產品憑啥不能叫五常大米?
於是在這種文字歧義下,五常米的定義就很寬泛了,比如我可以從蘇北運幾車水稻到五常加工,打著五常米的旗號再賣出去,價格能翻好幾倍——事實上這也是很多生產商最基礎的一種造假手段。而對於類似的商品,不必糾結其真假,因為這顯然不是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正宗的五常米。
所以在正式做出判斷前,必須先明確「五常大米」的嚴格定義。
首先,出產大米所用的水稻,必須要在五常當地政府認定的種植區域內種植,從育種到收割,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脫離五常認定的產區範圍。
其次,種植所用的水稻種子,必須是五優稻系列——五優稻是水稻品種名,比如蘋果中的紅富士,我們常說的稻花香就是五優稻的其中一個品種(五優稻4號,俗稱稻花香2號,一般人就叫稻花香。)
另外關於出產大米的執行標準,必須是GB/T 19266。這是國家規定的五常大米執行標準,其中詳細明確了五常大米的種植土壤、水源、空氣、品種、加工工序以及各項量化指標,所以只要標準不是GB/T 19266的統統都是假五常。
希望大家都能買到真正的五常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