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發回了最新照片,讓人近距離體驗這顆另類星球

2021-01-16 痴狂科學

朱諾號探測器是美國七年前發射的木星探測器,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後便開始圍繞木星收集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資料,此前人類從未如此近距離的觀察這顆太陽系的巨無霸,在12月2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朱諾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16次環繞飛行任務,並且發回了許多最近拍攝的木星表面照片,讓人清晰地看到這顆詭異卻又美麗的行星模樣。

朱諾號探測器自接近木星以來,它距離這顆星球5053公裡的地方以每小時20萬公裡的速度環繞飛行,遭遇到了其它探測衛星從未經歷過高強度宇宙射線,如此近距離的接觸木星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這顆行星,木星以其表面有顆類似木頭節眼結構的巨大紅色氣旋著稱,然而近此年不知什麼原因這個自發現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大紅斑在逐漸變小,甚至有消失的跡象,科學家期望朱諾號此行能解開大紅斑變弱之謎。

木星在古代神話中以宙斯的身份被人膜拜,在太陽系中也確實是木星的強力磁場保護了地球不被小行星撞擊,而且木星的組成元素與太陽十分接近,通過研究木星的情況可以分析出許多恆星的運行機制,此次探測器就發現木星表面的風速高達每秒100米,正是這種颶風形成了木星表面如今的氣旋紋理。

在木星的北極地區也能看到極光,由於南北兩極的引力場非常不均衡,不知道是否這就是南極的極光極其微弱的原因,此次朱諾號還發現在木星高速運行的氣旋下是個極端高壓的環境,如此強的磁場可能是因為有個固態核心,這讓曾研究氣態星球是否擁有固態核心的理論有了結果,而且在木星的表面竟然也發現了積雨雲,雖然非常微量但也是個全新的發現。

只是朱諾號探測器在2021年的時候將因為受到過多的強輻射而停止工作,到時它將向木星墜落而被摧毀,不過在此之前它將完成32次環繞木星的任務,發回的數據足以讓人們了解這顆巨行星的一切。此次探測還讓人們認識到了宇宙中另一種形態——氣體由於過於濃稠而形成一種類似液體的「氣態湯」,在自然界中人們認識的共有四種形態:氣態、固態、液態還有像太陽那樣的游離態,木星應該就是介於游離態和氣態之間的形態。

木星中可能有生命

人類曾向木星發射過八顆人造衛星,依然對這顆行星了解不多,而且最新的研究理論認為在木星高壓的環境下可能存在生命形式,這種生命懸浮在大氣中以氣壓中的閃電為能量來源,它們在濃稠的氣體中如同在水中遊泳一樣行動,但這種生命發展不出高等文明,屬於很低等的生命形式,如果朱諾號能證明這種猜測,那將是對生命存在方式的一種全新發現!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給您帶來一個全新的視角認識世界!

相關焦點

  • 朱諾號探測器揭開了木星的大氣謎團,得以一窺木星的深層大氣層
    在這張動畫動圖中,木星一氣旋外圍的雲層逆時針旋轉,而氣旋核心則是順時針旋轉。拍攝這一動畫的朱諾攝像機拍攝於距木星雲層頂部28,567公裡的高度。25年前,美國宇航局向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大氣層發射了歷史上的第一個探測器。但是,伽利略號探測器在降落到木星時傳回的信息卻令人撓頭,它所墜入的大氣層比科學家們預期的要密集得多,溫度也更高。來自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宇宙飛船的新數據表明,這些「熱點」比預期得更廣更深。
  • NASA「朱諾號」為木星的水之謎提供了新發現
    2017年9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號(Juno)木星探測器上的JunoCam成像儀捕捉到了這幅木星南部赤道地區的圖片。木星很可能是太陽系中形成的第一顆行星,它包含了許多沒有被太陽捕獲的氣體和塵埃。 關於木星形成的主要理論是基於其吸收的水量。水的豐度對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氣象(例如木星上的風如何流動)和內部結構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 NASA發布高清木星照片,網友驚了:這是梵谷的《星空》嗎?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一張超清晰的木星照片,顯示有漩渦狀薄霧漂浮在木星的表面,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那是如何形成的,但唯美的畫面讓眾多網友驚嘆不已。據報導,許多國外網友看到這張木星照片後紛紛表示,「實在是太漂亮了!想像一下你漂浮在上面。」
  • 外媒:NASA朱諾號探測器首次發現木星的「水之謎」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外媒CNET報導稱,近日,NASA(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Juno)航天探測器對於科學家一直未解開的木星「水之謎」提供了一些有力的發現。據了解,作為一顆巨型行星,木星可能與地球有一些本質上的差異,比如,科學家一直渴望更多地了解木星大氣中水的含量,也因此成為一個「未解之謎」。據歷史資料,NASA的伽利略探測器於1995年進入木星的大氣層,它返回的數據顯示,與太陽相比,木星可能非常乾燥,即不是基於液態水,而是基於其中存在的氧和氫成分。
  • NASA探測器在小行星上發現水跡象 或蘊藏地球生命起源線索
    在木星大氣層中飛行考察的75分鐘裡,它向運行在20萬公裡高的軌道器發回了探測數據,然後再由軌道器把數據發回地球。這是人類首次對木星大氣進行原位測量。從「先驅者10號」到「伽利略號」,人類對木星的探索一直都是浮光掠影。目前,我們對木星的了解,僅局限於這是一顆擁有厚度1萬千米,超過地球大氣層10倍的行星。木星大氣成分主要是氫和氦,還有氨、甲烷等。
  • 「情人眼裡出西施」:「朱諾」飛行器拍下木星圖片,美如水彩圖畫
    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木星上記錄了這扣人心弦的漩渦氣態星雲。這張圖是太空探測器拍攝的,但更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它攝於2020年2月17日,兩個月後,NASA公開了這張在「朱諾號任務」(2016年7月開始環繞木星)中拍攝的圖片。
  • 木星的風暴到底有多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自從人類走出地球以來,就一直不斷探索著外面的世界,迄今為止我們也獲得了不少關於其他星球的成就。太陽系中的各大行星一直都是我們關注的對象,近些年來,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就為我們傳回了一些關於木星的照片。
  • 朱諾號探測器第14次飛掠木星表面, 傳回驚人畫面!
    拋開「五行「之說,一棵屹立百年任它歲月流轉我自巍然不動的樹木,通常也給人以仁德、隱忍之感。在這種印象上,提起木星,讀者可能也會以為這是一顆帶著木質紋理的木頭球,漂亮而文靜,事實真的如此嗎?據Space.com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太空船第14次飛掠木星,在近距離捕捉下了木星高空的雲層。神秘、詭譎、壯闊,當我們拋開那個木楞楞的名字走進木星,才發現原來它一點不「木「,隨便一拍就是一張驚世油畫。
  • 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是什麼樣的星球?這裡有太陽系最驚豔的極光
    但是放眼整個太陽系,地球就顯得微不足道,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靠近太陽的4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屬於巖石行星,而另外4顆則是氣態巨行星。 這張圖片是先鋒10號由遠及近,再到遠離,拍攝的一系列木星照片。
  • 一組美圖,帶你一睹木星世界的芳容
    這張由NASA朱諾號拍攝的照片,捕捉到了木星北溫帶大氣中被旋渦狀圖案包圍的高空雲層。 這張木星南半球的照片是由NASA朱諾號近距離飛掠這顆氣態巨行星時拍攝的。
  • 木星超現實主義影像,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奇異
    導語:朱諾號探測器的首批科研成果表明,木星擁有複雜多變的雲層、強大的磁場和可能正在溶解的內核。這幅以木星南極為主題的影像是由民間科學家Gabriel Fiset創作的,後者引用了NASA朱諾號探測器的相關數據。需要說明的是,圖片的色調經過了加強。
  • 「JUICE」:開啟木星探測新紀元
    近日,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消息,NASA將與歐洲空間局(ESA)攜手探索木星及其衛星,這一合作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  據報導,歐空局的「木星冰月探測器(JUICE)」將於2022年左右發射,2029年到達木星,隨後花費4年時間,對這顆三百倍於地球質量的巨行星的磁層、湍流大氣及伽利略衛星進行深入探測。
  • 科學網—「JUICE」:開啟木星探測新紀元
    據報導,歐空局的「木星冰月探測器(JUICE)」將於2022年左右發射,2029年到達木星,隨後花費4年時間,對這顆三百倍於地球質量的巨行星的磁層、湍流大氣及伽利略衛星進行深入探測。NASA將為此次任務提供紫外線光譜儀、「冰月探測實驗雷達」子系統等。 從「伽利略號」到「朱諾號」再到今天進入實質性階段的「JUICE」,人類從沒有停止過對木星的探索。
  • 「JUICE」:開啟木星探測新紀元—新聞—科學網
    據報導,歐空局的「木星冰月探測器(JUICE)」將於2022年左右發射,2029年到達木星,隨後花費4年時間,對這顆三百倍於地球質量的巨行星的磁層、湍流大氣及伽利略衛星進行深入探測。NASA將為此次任務提供紫外線光譜儀、「冰月探測實驗雷達」子系統等。 從「伽利略號」到「朱諾號」再到今天進入實質性階段的「JUICE」,人類從沒有停止過對木星的探索。
  • 木星氣體行星的真相是什麼?核心瞬間破碎,45億年前發生了什麼?
    而在這一次猛烈的撞擊中,形成了現在木星這樣的稀釋核心,也導致了木星核心還充斥著大量的氫和氦。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運行了大量三維計算機模擬後得出了這個結論,他們說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環繞木星運行的朱諾號探測器所收集的一些令人困惑的測量數據。 而該小組利用朱諾號墜毀前執行任務傳來的數據。科學家們繪製出木星引力場的精確圖像,從而推斷出木星的組成和內部結構。
  • 木星有多恐怖?為什麼探測器飛不進木星?
    首先這個風暴在木星上已經持續被觀測了350年了,也就說明籠罩在這片風暴下的木星,350年來天天有人渡劫。可怕的是,這片風暴雲的長有25000千米,約是地球半徑的4倍,而且它的上下跨度也有12000千米,相當於地球的直徑了。這個風暴裡的風有多快呢?
  • 探測器在這顆衛星上的發現,讓科學家激動不已,這是為什麼?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除了地球這顆生命星球之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應該是火星。所以科學家近50年來,探索最多的星球也是火星,可是經過探測器的全方位探索,雖然在火星發現了遠古河床,發現了地下水存在的證據,發現了一些有機物,但是目前我們還沒有在火星上發現任何的生命。
  • NASA發布超清晰木星照 唯美縹緲似梵谷名畫《星空》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一張超清晰的木星照片,顯示有漩渦狀薄霧漂浮在木星的表面,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那是如何形成的,但唯美的畫面已經讓眾多網友驚嘆不已。
  •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這一次發射,獵鷹重型將一輛載著假人starman的紅色特斯拉超跑送上太空。然後,兩枚助推器返回地球,平穩著陸。這一刻,驚豔了全世界,讓無數人興奮不已。這是一種無關乎國界的,屬於人類命運共同體興奮。人啊,夢想還是要有的,人類也一樣!
  • NASA公布木星高清大圖:宛如梵谷世界名畫
    最近NASA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不少木星的高清大圖,這個神秘的行星拍出來的畫面卻很美,被網友讚嘆像是梵谷的世界名畫《星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木星是最大的一顆,但是距離遙遠,人類探測起來很難。美國的朱諾號探測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向人類發送了不少木星的探測資料。下面這張圖就是朱諾號在2020年2月17日拍攝的,當時飛船對木星進行了25次近距離觀察,拍攝時距離木星的高度約為2.5萬公裡,拍攝地點是木星的北部。這張圖片由公民科學家GeraldEich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