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NASA朱諾號探測器首次發現木星的「水之謎」

2020-12-22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外媒CNET報導稱,近日,NASA(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Juno)航天探測器對於科學家一直未解開的木星「水之謎」提供了一些有力的發現。

據了解,作為一顆巨型行星,木星可能與地球有一些本質上的差異,比如,科學家一直渴望更多地了解木星大氣中水的含量,也因此成為一個「未解之謎」。

據歷史資料,NASA的伽利略探測器於1995年進入木星的大氣層,它返回的數據顯示,與太陽相比,木星可能非常乾燥,即不是基於液態水,而是基於其中存在的氧和氫成分。值得一提的是,有關木星大氣中水量的信息對於確定風如何在木星表面及其內部結構上流動非常重要。

在周二的一份聲明中,NASA指出,朱諾任務提供了關於木星大氣中水量的第一個科學結果。朱諾的研究結果估計,在木星的赤道地區,水分子約佔木星大氣中分子的0.25%,木星大氣中0.25%的水分佔比幾乎是太陽的3倍。而這些發現代表了自1995年伽利略號任務以來,第一次對這顆氣態巨行星的豐富水資源進行研究。

相關研究員對此表示,NASA正在利用Juno來了解有關木星的起源和演化的更多信息,確定大氣水含量如何隨緯度和地區而變化等,從而幫助闡明我們所在的太陽系起源的故事。

資料顯示,朱諾項目於2011年啟動,其使命之一是在木星大部分地區獲得水的豐度讀數。朱諾探測器使用其微波輻射計從大氣上方觀察木星,該輻射計使用六個天線同時測量多個深度處的大氣溫度。據悉,該儀器充分利用了水吸收某些波長的微波輻射這一事實。

相關焦點

  • NASA「朱諾號」為木星的水之謎提供了新發現
    Gill) NASA的朱諾號任務提供了其關於木星大氣中水含量的首次測量結果。根據近期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的朱諾號探測器的測量結果估計,在木星的赤道地區,水分子佔大氣中分子的0.25%左右,幾乎是太陽的三倍。
  • NASA探測器在小行星上發現水跡象 或蘊藏地球生命起源線索
    英媒稱,有科學家10日表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奧西裡斯—REx」探測器在一顆距離地球較近的小行星上發現了水的組成元素。這個摩天大樓大小的天體或許蘊藏著關於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編譯/劉子彥)(原標題:NASA探測器在小行星上發現水跡象 有孕育生命潛力)延伸閱讀:科學家發現木星大紅斑深處蘊含水的科學特徵 或可知木星如何形成近日,美國科學家藉助望遠鏡等設施,對木星的標誌性風暴——大紅斑進行觀測,在大紅斑深處發現了水的化學特徵。
  •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發回了最新照片,讓人近距離體驗這顆另類星球
    朱諾號探測器是美國七年前發射的木星探測器,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後便開始圍繞木星收集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資料,此前人類從未如此近距離的觀察這顆太陽系的巨無霸,在12月2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朱諾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16次環繞飛行任務,並且發回了許多最近拍攝的木星表面照片,讓人清晰地看到這顆詭異卻又美麗的行星模樣
  • 朱諾號探測器揭開了木星的大氣謎團,得以一窺木星的深層大氣層
    25年前,美國宇航局向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大氣層發射了歷史上的第一個探測器。但是,伽利略號探測器在降落到木星時傳回的信息卻令人撓頭,它所墜入的大氣層比科學家們預期的要密集得多,溫度也更高。來自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宇宙飛船的新數據表明,這些「熱點」比預期得更廣更深。
  • 未解之謎,木星垂直運動的風暴如何產生,朱諾號也無力解答
    本文參加#百度APP遊戲年度票選活動#木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於2016年7月4日抵達木星,並於2016年8月27日首次近距離掠過木星。美國已經展示了「朱諾」號在雲層上方飛行的結果,包括木星極地地區的天氣圖像以及磁場和引力場的測量結果。「朱諾」號還利用微波探測木星的可見表面以下,發現木星從內部深處湧出氣體。
  • 朱諾號探測器第14次飛掠木星表面, 傳回驚人畫面!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古時以「五行」為命理推定的基礎,金木水火土之中,木主仁和健康,若五行缺木,則缺乏仁慈之心。拋開「五行「之說,一棵屹立百年任它歲月流轉我自巍然不動的樹木,通常也給人以仁德、隱忍之感。在這種印象上,提起木星,讀者可能也會以為這是一顆帶著木質紋理的木頭球,漂亮而文靜,事實真的如此嗎?
  • 木星上沒有水?科學家發現光木星大氣層中的水就是地球海洋的32倍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質量是地球的318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它是一顆氣態巨行星,有著厚達幾千公裡的大氣層,大氣層的下面是金屬氫的海洋,但那裡面並不是水,而是氫元素在壓力極大之下的狀態,一般認為木星上的水是比較少的,不過最近美國科學家在朱諾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上發現並非如此。
  • NASA發布超清晰木星照 唯美縹緲似梵谷名畫《星空》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一張超清晰的木星照片,顯示有漩渦狀薄霧漂浮在木星的表面,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那是如何形成的,但唯美的畫面已經讓眾多網友驚嘆不已。
  • NASA公布木星高清大圖:宛如梵谷世界名畫
    最近NASA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不少木星的高清大圖,這個神秘的行星拍出來的畫面卻很美,被網友讚嘆像是梵谷的世界名畫《星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木星是最大的一顆,但是距離遙遠,人類探測起來很難。美國的朱諾號探測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向人類發送了不少木星的探測資料。下面這張圖就是朱諾號在2020年2月17日拍攝的,當時飛船對木星進行了25次近距離觀察,拍攝時距離木星的高度約為2.5萬公裡,拍攝地點是木星的北部。這張圖片由公民科學家GeraldEichst?
  • NASA發布高清木星照片,網友驚了:這是梵谷的《星空》嗎?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一張超清晰的木星照片,顯示有漩渦狀薄霧漂浮在木星的表面,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那是如何形成的,但唯美的畫面讓眾多網友驚嘆不已。據報導,許多國外網友看到這張木星照片後紛紛表示,「實在是太漂亮了!想像一下你漂浮在上面。」
  • 木星超現實主義影像,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奇異
    導語:朱諾號探測器的首批科研成果表明,木星擁有複雜多變的雲層、強大的磁場和可能正在溶解的內核。這幅以木星南極為主題的影像是由民間科學家Gabriel Fiset創作的,後者引用了NASA朱諾號探測器的相關數據。需要說明的是,圖片的色調經過了加強。
  • 木星極光奇異特性被發現,與地球南轅北轍!專家無法解釋!
    作為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除了有比地球還要大的大紅斑,兩極還有著絢麗的極光。據《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木星兩極的極光存在一些不同於地球的變化,這讓他們一度陷入困惑。研究人員發現,木星南極和北極都存在著強烈的極光,但是木星北極和南極的極光卻是相對相互獨立的,這種行為與地球極光不同,地球的極光活動往往是鏡像的。同時,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還發現,在木星南極,高能X射線脈衝每11分鐘出現一次,但脈衝在北極非常不穩定,增加和減少都難以預料。理論上說,都是同樣來源的太陽風,為什麼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獨立模式?
  • 「情人眼裡出西施」:「朱諾」飛行器拍下木星圖片,美如水彩圖畫
    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木星上記錄了這扣人心弦的漩渦氣態星雲。這張圖是太空探測器拍攝的,但更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它攝於2020年2月17日,兩個月後,NASA公開了這張在「朱諾號任務」(2016年7月開始環繞木星)中拍攝的圖片。
  • 真奇怪,木星的南北極光是彼此獨立的
    例如,由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最近將「朱諾」號探測器的數據與x射線觀測相結合,以發現有關木星南北極光的一些有趣現象
  • 出現在木星南極的神秘五邊形氣旋,是為何物,又為何出現?
    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傳回的最新圖片顯示,在木星南極,一股新的氣旋正在向木星內部移動。這幅紅外圖像顯示了木星南極的五邊形氣旋,它們早在「朱諾」號執行任務時就被發現了,並一直跟蹤至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 西南研究所 / 噴氣推進實驗室 / 亞洲統計研究所 / 國家天體物理研究院 / 國際情緒圖片系統當科學家們第一次在木星的南極發現一個令人驚訝的對稱五邊形氣旋時,他們不知道它是什麼。為什麼圍繞著更大的中心點的五個漩渦沒有合併成一個超級風暴?
  • 外媒:科學家發現新宇宙之謎「巨嬰行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外媒CNET報導稱,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名為2MASS 1155-7919 b的「巨嬰行星」。之所以稱其為「巨嬰行星」,是因為其質量是太陽系著名的氣態巨行星——木星的十倍。
  • 木星美得像件藝術品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木星無疑是最大的反派,它要把地球吸過去,然後表演手撕地球的絕技。實際上,在現實中木星非但不是大反派,反而是地球的保護神。木星的直徑相當於地球的11倍,質量是其他七大行星之和的2.5倍,龐大的身軀和強大的引力為地球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環境。除了保護神的高大形象,木星還顏值爆表,美得就像一件懸浮於太陽系中的藝術品。看看這張木星南極俯瞰圖吧,簡直美到內傷。
  • 木星有多恐怖?為什麼探測器飛不進木星?
    高溫高壓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因此它和我們的地球不同,在木星裡,是沒有「立足之地」的。木星的大氣中有90%以上的成分都是由氫構成的,又由於木星內部的溫度極高和壓強極高,科學家認為在木星的大氣下可能存在的是一片「氫」的海洋。
  • 由於交流電的特殊作用,木星才會產生極光!
    由於電流的影響,木星才會產生極光!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成功地測量了木星極光的當前系統。利用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宇宙飛船向地球傳輸的數據表明,直流電比預期的要弱得多,因此交流電必須發揮特殊作用。另一方面,在地球上,直流電系統產生極光。木星電流系統是通過巨大的離心力維持運轉,離心力將氣態巨星木衛一的離子化二氧化硫氣體拋入磁層。
  • 木星的風暴到底有多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太陽系中的各大行星一直都是我們關注的對象,近些年來,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就為我們傳回了一些關於木星的照片。從照片上,我們看到的木星就如同一幅幅油畫般,有的甚至可以跟梵谷的名作《星空》一決高下。但是我們在感嘆木星照片美麗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隱藏在這些色彩斑斕的條帶之下的,都是太陽系內最嚴重的恐怖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