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奇怪,木星的南北極光是彼此獨立的

2020-12-22 騰訊網

另外,作為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行星,木星也是太陽系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這一點在木星強大的極光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它在某些方面與地球上的極光相似。近年來,天文學家試圖研究木星大氣和磁氣圈的模式,以解釋木星上的極光活動是如何運作的。

例如,由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最近將「朱諾」號探測器的數據與x射線觀測相結合,以發現有關木星南北極光的一些有趣現象。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自然》上——木星強烈的x射線極光相互獨立地脈動。

這項名為「木星南北x射線極光的獨立脈動」的研究是由穆拉德空間科學實驗室和倫敦大學學院行星科學中心的物理學家威廉·理察·鄧恩領導的。該團隊還包括來自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CfA)、西南研究所(SwRI)、美國宇航局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噴氣推進實驗室和多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

木星有壯觀的極光,就像這張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景象。資料來源:NASA、ESA和J. Nichols(萊斯特大學)

如前所述,木星的極光與地球的有點相似,因為它們也是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的原因。(又叫「太陽風」)與木星磁場相互作用。由於木星和地球磁場的結構,這些粒子被引導到北極和南極地區,在那裡它們在大氣中被電離。這就形成了在太空都可以看到的美麗的極光。

過去,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曾在木星的兩極周圍發現過極光。研究這一現象及其背後的機制也是「朱諾號」任務的目標之一。「朱諾號」目前處於研究木星兩極的理想位置。探測器每運行一圈,就會從木星的一個極點移動到另一個極點——這一操作被稱為「天幕行動」。

為了他們的研究,鄧恩博士和他的團隊被迫查閱歐洲航天局的xmm -牛頓和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數據。這是因為,儘管「朱諾」號探測器已經獲得了木星大氣的壯麗圖像和數據,但它並沒有攜帶x射線儀器。當他們檢查了x射線數據後,鄧恩博士和他的團隊注意到了木星南北極光的不同。

北極的x射線輻射是不穩定的,亮度有增有減,南極的x射線輻射每11分鐘持續脈衝一次。基本上,極光的出現是相互獨立的,這與地球上極光的活動不同,換言之,極光的活動是相互反映的。鄧恩博士在倫敦大學學院最近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解釋道:

「我們沒想到會看到木星的x射線熱點獨立地脈動,因為我們認為它們的活動將通過木星的磁場來協調。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以啟發出關於木星如何產生x射線極光的想法,而NASA的朱諾號任務對這一點非常重要。」

x射線觀測時間為2016年5 - 6月至2017年3月。利用這些,研究小組製作了木星x射線輻射的地圖,並確定了每個極點的熱點。熱點覆蓋的面積比地球的表面積還大。通過對它們的研究,鄧恩博士和他的同事能夠識別出表明它們行為不同的行為模式。

自然而然的,團隊想知道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情況。他們提出的一種可能性是,木星的磁力線振動,產生的波攜帶帶電粒子走向兩極。這些粒子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導致它們最終與木星的大氣層相撞,並產生x射線脈衝。

蘭開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和論文的合著者Licia Ray博士解釋道:

「木星的x射線熱點的行為提出了重要的問題,什麼過程產生這些極光。我們知道太陽風離子、氧離子和硫離子的組合,最初是由木星的衛星木衛一的火山爆發引起的。然而,它們在產生x射線輻射方面的相對重要性還不清楚。」

正如倫敦大學學院空間與氣候物理系的教授、該研究的另一位合著者Graziella branduardii - raymont所指出的,這項研究的存在歸功於他的多重任務。然而,自2016年7月5日以來一直在木星周圍運行的「朱諾」號任務的完美時間特性使得這項研究成為可能。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合成圖像顯示了木星上的高能x射線極光。左圖是日冕物質拋射到達木星時的極光,右圖是日冕物質拋射到達木星時的極光。極光是由太陽的日冕物質拋射觸發的,該拋射於2011年到達地球。

來自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合成圖像顯示了木星高能X射線極光。圖片來源:X射線:NASA/CXC/UCL/STScI/W.Dunn et al.

他說:「我發現這些觀測特別吸引人的地方,特別是在朱諾號進行實地測量的時候,是我們能夠同時看到木星的兩個極點,這是一個極為罕見的機會,而上一次出現是在10年前。」「通過比較兩極的行為,我們可以了解更多地球環境中複雜的磁場相互作用。」

展望未來,鄧恩博士和他的團隊希望將XMM-Newton和錢德拉的x射線數據與朱諾收集的數據結合起來,以便更好地了解x射線極光是如何產生的。該團隊還希望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利用x射線數據和「朱諾號」一起跟蹤木星兩極的活動。最後,他們希望看看這些極光是常見的還是不尋常的現象。

「如果我們能夠開始將x射線信號與產生它們的物理過程聯繫起來,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信號來了解宇宙中的其他天體,比如褐矮星、系外行星,甚至是中子星,」鄧恩博士說。「對於理解宇宙中的x射線來說,這是非常強大和重要的一步。只有當朱諾號與錢德拉和XMM-Newton同時進行測量時,我們才會有這一步。」

在未來的十年裡,歐洲航天局提出的木星冰衛星探測器(JUICE)也有望提供木星大氣層和磁層的有價值的信息。一旦它在2029年到達木星系統,它也將觀察木星的極光,主要是為了研究這些極光對伽利略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的影響。

作者: universetoday

FY: 紅泥小火爐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木星極光奇異特性被發現,與地球南轅北轍!專家無法解釋!
    作為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除了有比地球還要大的大紅斑,兩極還有著絢麗的極光。據《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木星兩極的極光存在一些不同於地球的變化,這讓他們一度陷入困惑。研究人員發現,木星南極和北極都存在著強烈的極光,但是木星北極和南極的極光卻是相對相互獨立的,這種行為與地球極光不同,地球的極光活動往往是鏡像的。同時,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還發現,在木星南極,高能X射線脈衝每11分鐘出現一次,但脈衝在北極非常不穩定,增加和減少都難以預料。理論上說,都是同樣來源的太陽風,為什麼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獨立模式?
  •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了木星的極光?
    許多人都對極光有所了解,它們被認為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神秘、最迷人的事物。極光通常出現在北極和南極附近的高緯度地區,相應的名稱分別為北極光和南極光。 然而,直到2016年我們才第一次看到太陽系中另一顆行星的極光——木星極光。圖解:木星的極光。
  • 由於交流電的特殊作用,木星才會產生極光!
    由於電流的影響,木星才會產生極光!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成功地測量了木星極光的當前系統。利用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宇宙飛船向地球傳輸的數據表明,直流電比預期的要弱得多,因此交流電必須發揮特殊作用。另一方面,在地球上,直流電系統產生極光。木星電流系統是通過巨大的離心力維持運轉,離心力將氣態巨星木衛一的離子化二氧化硫氣體拋入磁層。
  • 南北兩極的極光為何不對稱?科學家找到了原因,但與他們設想的完全...
    南北兩極的極光為何不對稱?但更奇怪的是,極光不對稱產生的原因與科學家們所預料的正好相反。挪威卑爾根大學的博士Anders Ohma,也是這項新研究的第一作者,他在報紙上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道:「這一發現令人激動的原因是我們之前認為系統中的不對稱通過一種叫做磁尾重新連接的機制進入磁層。而這篇論文表明,事實可能恰恰相反。」這一切都歸結於地球的磁尾。地球磁尾是由地球和太陽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
  • 什麼是奇怪的氙?為什麼在太陽風和木星上氙的同位素比例不相同?
    「什麼是奇怪的氙氣,為什麼在太陽風和木星上Xe136/134的比例不相同,這是有什麼象徵意義嗎?」氙有9種穩定性同位素和20种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是在其原子核中,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在地球上,氙的大量不同的同位素具有特定的比例。
  • 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是什麼樣的星球?這裡有太陽系最驚豔的極光
    1973年12月,先鋒10號飛越過木星,這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到達木星,距離最近在13萬公裡處拍下木星的照片。 雖然很模糊,但這比望遠鏡好多了,這算是我們第一次和木星親密接觸,相互有個了解。
  • 除了地球上能看到「極光」之外,太陽系還有哪些行星上能夠看到?
    我們知道地球的周圍包裹著磁場,當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時,就會被地球的磁場俘獲,在地球磁力線的牽引下,大量帶電粒子往地球的南北兩極上空集聚,並在高緯度地區與地球大氣層發生激烈摩擦,從而使大氣電離,從而產生極光。
  •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發回了最新照片,讓人近距離體驗這顆另類星球
    朱諾號探測器是美國七年前發射的木星探測器,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後便開始圍繞木星收集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資料,此前人類從未如此近距離的觀察這顆太陽系的巨無霸,在12月2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朱諾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16次環繞飛行任務,並且發回了許多最近拍攝的木星表面照片,讓人清晰地看到這顆詭異卻又美麗的行星模樣
  • 神秘天使——極光
    極光是天空中一種特殊的光,是人們能用肉眼看得見的唯一的高空大氣現象,它常常出現在南北半球的高緯地區,主要是在南極區和北極區。這種光的美麗顯示,是由高空大氣中的放電輻射造成的。出現在北半球的叫做北極光,出現在南半球的叫做南極光;南北極光泛稱極光。在我國所能見到的當然是北極光。
  • 木星體積,大於地球多少?
    木星是距太陽第五位遠的行星,同時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到底比地球大多少呢?就這麼打個比方吧,太陽系中剩餘所有的行星加起來再乘以2.5也不比木星的重量。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1.2倍。用其他話來說就是,你可以把11.2個地球手拉手式地排列起來去比較木星的直徑。
  • 木星其實不是氣態行星,它有一層液態金屬氫海洋覆蓋
    木星是太陽系從太陽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並且是最大的行星。古代的天文學家就已經知道這顆行星 ,羅馬人以他們的神稱這顆行星為朱庇特。古代中國則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漢時期,《史記 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呈青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木星。木星是顆巨行星,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太陽系的行星中,木星和土星是氣體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冰巨星)。
  • 「JUICE」:開啟木星探測新紀元—新聞—科學網
    以探索木星衛星為目標 如今,已為地球發回數張木星清晰圖片的「朱諾號」,不僅對木星重力場、磁場和極地磁層進行了測量,還為人類搜索了關於木星形成的各種線索,包括木星巖心、深層空氣存水量以及每小時可達618公裡速度的颶風。
  • 雅思聽力背景材料:極光
    ,下面新東方網雅思頻道就與大家分享一篇雅思聽力的背景材料:極光,這篇雅思聽力背景材料的主要內容是介紹關於極光的相關知識。從前愛斯基摩人以為是鬼神引導死者靈魂上天堂的火炬,許多民族也有他們不同的極光傳說。長期以來,極光的成因一直未能得到滿意的解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一直認為極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種原因形成的。一種看法認為,極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為北極區臨近地球的邊緣,所以能看到這種大火。另一種看法認為,極光是夕日西沉以後,透射反照出來的輝光。
  • 你造嗎 絢麗多彩的極光是如何形成的
    極光是南北極(高緯)地區特有的一種大氣發光現象。極光在東西方的神話傳說中都留下了美麗的身影,現代科學的發展,使人類能夠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極光,對它作出科學的解釋。  長期以來,極光的成因機理未能得到滿意的解釋。
  • 宇宙鏡像:天文望遠鏡下的木星,是美麗還是恐怖?
    二、作為「木星事件」的親歷者 當然我們現在還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未來遲早會,這就是未來親臨木星去感受一些木星的巨大!這才是我們所有恐懼的真正原因,但人類的天性是獵奇與探險,因為未來的「木星救援」事件會和現在的驢友涉險報警一樣多,那麼我們來看看木星有多恐怖?
  • 出現在木星南極的神秘五邊形氣旋,是為何物,又為何出現?
    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傳回的最新圖片顯示,在木星南極,一股新的氣旋正在向木星內部移動。這幅紅外圖像顯示了木星南極的五邊形氣旋,它們早在「朱諾」號執行任務時就被發現了,並一直跟蹤至今。朱諾號上的紅外成像儀捕捉到一個新的氣旋的出現,它已經加入了木星南極的氣旋專屬俱樂部。
  • 朱諾號探測器揭開了木星的大氣謎團,得以一窺木星的深層大氣層
    在這張動畫動圖中,木星一氣旋外圍的雲層逆時針旋轉,而氣旋核心則是順時針旋轉。拍攝這一動畫的朱諾攝像機拍攝於距木星雲層頂部28,567公裡的高度。關於木星熱點的發現,以及木星極地氣旋的最新進展,於12月11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的一場媒體簡報會上公布。「木星的大氣層很深,沒有像地球那樣的固體或液體基底,」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所朱諾號的首席研究員斯科特·博爾頓說。「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星球深處正在發生的事情,你需要觀察雲層下面。「朱諾」號最近完成了對木星的第29次近距離科學探測,正是這樣做的。
  • 木星最大衛星含水量超過地球 或孕育生命—新聞—科學網
    參考消息網報導 「木衛三」是木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根據哈勃望遠鏡的觀測,這顆衛星蘊藏著一個巨大的地下海洋,液態水含量超過地球。美國宇航局1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了這一結論。   西班牙《世界報》3月12日報導稱,根據測算,這片地下海洋深度約為10萬千米,相當於地球上最深海洋的10倍多。它存在於150千米厚、主要由冰層組成的地表下。
  • 「朱諾」號最新成果:木星洶湧澎湃的大氣約佔木星總質量1%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的最新關鍵成果。雖然人們對木星表面(具有明顯的黑暗「帶」和明亮「區」)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對其內部深層仍然所知不多。2016年,「朱諾」號正式「拜謁」木星,是人類首次有機會以極近距離觀察這顆行星之王。 此次,義大利羅馬大學研究團隊利用「朱諾」號的都卜勒跟蹤測量數據深入研究木星重力場。
  • 極光是怎麼形成的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著一種現象叫「極光」#極光#,極光(Aurora、Aurora Borealis、Polar light或Northern light)出現於星球的高磁緯地區上空,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