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最大衛星含水量超過地球 或孕育生命—新聞—科學網

2020-12-25 科學網

  美國宇航局科學部門主管之一格倫斯菲爾德認為,木衛三的冰層下存在深海「打開了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奇妙可能」。

  參考消息網報導 「木衛三」是木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根據哈勃望遠鏡的觀測,這顆衛星蘊藏著一個巨大的地下海洋,液態水含量超過地球。美國宇航局1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了這一結論。

  西班牙《世界報》3月12日報導稱,根據測算,這片地下海洋深度約為10萬千米,相當於地球上最深海洋的10倍多。它存在於150千米厚、主要由冰層組成的地表下。

  木衛三是由伽利略在1610年首次觀測到的,體積與水星相當,是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擁有磁圈的衛星。與地球不同的是,木衛三的大氣層非常稀薄,哈勃望遠鏡觀測到其中含氧。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從理論模型得出推論認為木衛三可能蘊含一個大洋。美國宇航局發射的「伽利略號」探測器在2002年對其磁圈進行了測量,進一步確定了這一推測。如今又出現了新的證據。

  哈勃望遠鏡被用來觀測木星在木衛三引力下產生的極光。由於天文望遠鏡並不能直接觀察到行星、衛星或任何天體內部的情況,研究磁圈就成為一種間接的手段。除了擁有自己的磁圈外,木衛三還受到木星更為龐大的磁場的影響。

  科學家通過對極光狀態的研究確定在木衛三地面下存在大面積鹹水,影響著其磁圈。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德國科隆大學專家約阿希姆·紹爾在召開電話記者會時表 示:「我總是在想我們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將太空望遠鏡利用起來。是否有可能將它用在觀測星體內部上?然後我就想到了極光,因為它是由磁場控制的。如果能以一 種合適的方式觀測極光,就能得到有關磁場的信息,從而了解這個星體的內部情況。」

  西班牙天體生物學中心行星地質學家奧爾加·普列託向《世界報》表示:「新數據與此前所知的非常匹配。這一結果相當重要,因為進一步確認了這顆衛星上存在海洋的結論。」

  「這一發現是一大突破,表明了哈勃望遠鏡的能力。」美國宇航局科學部門主管之一約翰·格倫斯菲爾德說。他認為,木衛三的冰層下存在深海「打開了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奇妙可能」。

  美國宇航局也認為這一發現對於尋找地球以外適合居住的星球以及生命的發現都是「關鍵性的」。

  不過普列託卻表示探測到流動水僅僅意味著達到了適宜居住環境的一個標準,但並不能就此推斷生命的存在,「適宜居住和存在生命是兩回事」,她指出。(編譯/韓超)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JUICE」:開啟木星探測新紀元—新聞—科學網
    適合生命生長的類地環境 「考慮到木星及其衛星就像一個迷你的太陽系,對其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系統及其一眾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宗秋剛強調,Europa是太陽系儲水量最大的衛星,Ganymede的地形特徵表明其很有可能發生過類似地球的板塊活動。
  • 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 木星的衛星為什麼那麼多?
    來源:新浪科技圖中顯示了圍繞木星運行的眾多衛星中的4顆,這顆行星為什麼有這麼多衛星呢?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7日消息,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但有幾十顆天然衛星圍繞著木星旋轉。作為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一向以衛星數量眾多著稱,並且不斷有新成員被發現。
  • 科學網—「JUICE」:開啟木星探測新紀元
    據報導,歐空局的「木星冰月探測器(JUICE)」將於2022年左右發射,2029年到達木星,隨後花費4年時間,對這顆三百倍於地球質量的巨行星的磁層、湍流大氣及伽利略衛星進行深入探測。NASA將為此次任務提供紫外線光譜儀、「冰月探測實驗雷達」子系統等。 從「伽利略號」到「朱諾號」再到今天進入實質性階段的「JUICE」,人類從沒有停止過對木星的探索。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太陽系還有比地球水資源更多的星球嗎?
    但是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之外,還有大量的小行星,它們中的一部分圍繞行星運行,成為衛星。 這些衛星中有些也有大量的水資源,那麼它們與地球的水資源相比如何呢?下面介紹一些簡單的家譜。說到富水行星,除了地球,我們還需要重點關注木星和土星的幾顆衛星。 眾所周知,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行星的長子和次子。
  • 為什麼地球生命的進化發展要感謝木星?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地球能夠誕生人類,除了地球本身有不錯的生態環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外部環境,首先地球處在宜居帶內,有合適的溫度和陽光,其次地球生命的進化發展還要感謝木星,可能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地球生命的進化發展還要感謝木星?聽完科學家的解釋你就明白了。
  • 木衛三,太陽系已知最大的衛星,潛在的生命家園
    木衛三是木星周圍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木衛三大約有三千英裡寬,比水星還要大。如果木衛三圍繞太陽運行,它可以被當作是一顆行星,它大到足以被自身重力拉成一個球體。
  • 木星系統的四大天王——伽利略衛星
    木衛一是太陽系中排名第四體積最大的衛星。它表面有400多座活火山。木衛一也是太陽系中表面火山活動最活躍的星體,它表面火山噴發高達300多公裡。從木衛一上觀察木星木衛一的火山噴發和熔巖流動,在其表面形成一層黃,紅,白,黑,綠混合的硫化物。
  • 在木星的衛星上看木星是什麼感覺?看完後我有木星恐懼症了
    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是哪一顆嗎?相信大家都能一口說出來,是木星。沒錯,木星是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目前已經發現了79顆衛星。相比地球和唯一的夥伴月球來說,木星大家族可就熱鬧多了。那在木星不同的衛星上看木星什麼感覺呢?
  • 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有海洋有大氣,不是木衛二!
    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非常地多,但是唯一具備孕育生命的星球卻只有地球。畢竟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不過,也不代表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就絲毫沒有生命孕育存在的跡象。只不過人類的能力有限罷了。
  • 木星體積,大於地球多少?
    木星是距太陽第五位遠的行星,同時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到底比地球大多少呢?就這麼打個比方吧,太陽系中剩餘所有的行星加起來再乘以2.5也不比木星的重量。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1.2倍。用其他話來說就是,你可以把11.2個地球手拉手式地排列起來去比較木星的直徑。
  • 「JUICE」:開啟木星探測新紀元
    近日,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消息,NASA將與歐洲空間局(ESA)攜手探索木星及其衛星,這一合作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  據報導,歐空局的「木星冰月探測器(JUICE)」將於2022年左右發射,2029年到達木星,隨後花費4年時間,對這顆三百倍於地球質量的巨行星的磁層、湍流大氣及伽利略衛星進行深入探測。
  • 為什麼木星對地球那麼重要?它是地球的守護神,保護著人類的安全
    地球的外圍還有火星,木星和土星,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對地球來說非常重要的行星-木星。正是有了木星的存在,才能夠讓地球有了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才能夠讓生命一直延續發展下去,並最終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可以說,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那麼木星為什麼對地球如此的重要?原來它為地球阻擋了來自太陽系外無數次的天體撞擊。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跟其它星球相比,水資源如何?
    可是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之外,還有大量的小行星,有的小行星圍繞行星運行,成為了衛星。在這些衛星當中,有一部分同樣有著大量的水資源,那麼它們跟地球的水資源相比如何?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些簡單的科普介紹。說起水資源豐富的星球,除了地球之外,我們需要將重點目光放在木星和土星的幾個衛星上。
  • 地球被木星「盯」上?大紅斑內出現黑色眼睛,木星怎麼了?
    然而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有關木星的科普也十分值得人們關注,木星在太陽系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據哈勃望遠鏡傳回的相關照片,木星表面擁有巨大的紅斑,看起來十分顯眼。科學家們藉助於相關理論分析,由於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所以它的大氣狀態也十分特殊,大紅斑很有可能是木星大氣中的氣旋風暴,特殊的條件導致它在幾百年間沒有消失,並且隨著木星的不斷運動而改變位置和大小。最近,有科學家發現,大紅斑的相關照片顯示其內部出現黑色圓圈,像一隻眼睛在遠遠地盯著地球。
  • 木星上沒有水?科學家發現光木星大氣層中的水就是地球海洋的32倍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質量是地球的318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它是一顆氣態巨行星,有著厚達幾千公裡的大氣層,大氣層的下面是金屬氫的海洋,但那裡面並不是水,而是氫元素在壓力極大之下的狀態,一般認為木星上的水是比較少的,不過最近美國科學家在朱諾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上發現並非如此。
  • 土星新添二十顆新衛星,超越木星成為太陽系中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
    太陽系中的行星有八顆,我們稱為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此外還有許多矮行星和小行星。衛星是指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隨著人類宇宙探索的深入,太陽系的衛星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和金星是沒有衛星的,我們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擁有兩顆個頭比較小的衛星。
  • 如果沒有木星的存在,地球或許已經毀滅,人類移居木星會怎麼樣?
    整個太陽系內,木星是體積最大的行星,如果以地球的體積為參數,那麼木星足足有1321個地球大小,因為木星的半徑是地球半徑的11倍,和太陽相比,也僅為其的十分之一,就算整個太陽系的所有行星質量加起來,也僅為木星的四分之一。但又由於它是一個氣態巨行星,導致它的密度很低,質量也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巨大,根據數據顯示,木星的質量僅為地球的318倍,為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
  • 人類發現的最大行星有多大?會不會比太陽還要大?
    比方說木星,就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最大的一顆行星,此前就有科學家表示,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木星如果再大一點,它就有可能成為一顆褐矮星,甚至變成一顆恆星,當然,如果真的如此,太陽系的格局也會因此而徹底改變,地球甚至可能都不會誕生生命。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目前,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總數量超過175顆,但是這些衛星並不是八大行星均勻分布的,他們彼此擁有衛星的數目差異極大。火星和它的衛星太陽系中另外兩顆固態行星,地球和火星,都擁有衛星。地球擁有1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而且月球是被地球「潮汐鎖定」的衛星,也就是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
  • 如果地球被木星引力捕獲,真的能夠點燃木星,從而推走地球嗎?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太陽系有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而其餘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倍還比不上木星的質量,所以木星是太陽系中當之無愧的行星老大哥。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擁有極高的質量和引力。我們為什麼要將地球運到木星身邊去呢?太陽作為一顆恆星,生命有有限的,大約在30至50億年之後,太陽便會因燃料耗盡而發生氦閃,繼而膨脹吞沒地球軌道,所以數十億年後的人類遲早要面臨漫長的宇宙遷徙,而要將地球上數十億人口全部轉移,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然後把地球本身作為太空飛行器,開著地球進行星際遷徙。帶著地球去流浪,為什麼就一定要經過木星身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