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解八種常見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2021-02-19 質化研究

 

完成一項科學研究,必須要藉助合適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使用得當,事半功倍,往往可以順利達到預計的科研目標,取得預計的科研成果。研究方法使用不恰當,可以想像得到,必然是研究路坎坷!

 

研究方法千千萬,社科研究方法更是多種多樣。這麼多研究方法其實本質上並無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所做研究,或者適不適合當下的社會環境。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你必須要搞清楚,你究竟是在學方法,還是分析技術,還是方法論。

 

李連江老師在《告別方法談》中提到,我們在談方法時有三種層次:

 

第一種,分析技術。如統計分析等,老師可以教,學生能學會;

 

第二種,方法論。一般是方法論專家在講,學生可以聽,可以去領悟思想;

 

第三種,方法。方法是屬於個人的,把專家們所講述的方法論自行消化後變為適合自己研究的方法。

 

很多人學不好方法,不會用研究方法,很有可能是把方法論和具體的研究方法混為一談,或是把具體的信息或數據搜集方法等同於研究方法。

 

如李老師所說,學會方法就是把天才創造的方法變為適合自己的方法,有一個內化的過程。那麼我們聽了那麼多專家的講述,為什麼還學不會方法?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聽專家講、看方法論的書、聽經驗分享等。

 

專家學者的方法談聽過不少,聽時無比熱血沸騰、慷慨激昂,覺得這就是我心中的完美方法啊!聽完後實踐才發現,跟專家講得不一樣呀,為什麼專家在做這一步時輕鬆化解,我這裡卻漏洞百出?

 

其實很簡單,專家們的方法談,談的是成功的故事,至於失敗的事,適當迴避了吧。

 

經驗分享也聽過不少,聽時仿佛「他鄉遇故知」般的親切,離自己很近,自己也能根據別人的經驗分享複製成功案例。實踐時才發現,別人的經驗裡這一步明明可行,怎麼我實踐時就不行了?

 

這也許不是你的問題,不妨在聽類似經驗分享時多問問:你是怎麼做到的?你能舉個例子嗎?

 

每次在開設研究方法相關課程的時候,都有學生告訴學長:

能不能請老師舉一下例子?

能不能讓老師講講他是怎麼做研究的?

 

每次也會有很多人在課程中問老師:

老師,我現在正在做xx的研究,用哪種方法比較合適?

老師,xx方法合適我做的研究嗎?

老師,可以推薦關於xx方法的文章嗎?

 

這可能是很多人在學方法時遇到的困惑,想要有人講方法+案例怎麼這麼難?

 

不難,學長幫你找到了!

 

2017年時,學術中國推出了一門統計學大課,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李連江老師的《讓每一個文科生都成為統計高手》,上線一年,已有近5000人訂閱學習。

 

李老師講統計學和科班出身的專家們不同,李老師哲學出身,更多喜歡問為什麼,所以,李老師的課也會把許多人學統計時的為什麼都明明白白講出來,讓剛剛接觸統計的萌新們有疑問就能得到解答。後來,李老師也特地補錄了SPSS操作部分,讓更多人學完理論就能和實際的應用結合。

掃碼立即聽李老師的統計學課

 ▼

這次,李老師帶著新課《例解八種常見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來了!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很多,沒有辦法把所有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都講到,這次視頻中只講到社會科學研究中常用到的八種方法。

 

宏觀的方法論在很多專家的演講中聽過,微觀的分析技術在高校課堂中已經學習很多,不如,來聽一下李老師的中觀方法談。

第一講  引言

第二講  案例研究

第三講  類型分析

第四講  制度分析

第五講  自然實驗

第六講  話語分析

第七講  比較方法

第八講  概念分析

第九講  結語

1、告別枯燥方法談,像聽故事一樣學習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學習就是為了方便做研究,聽聽李老師在做研究時研究方法的應用場景。課程中對每種方法應用時的「回顧與反思」,清楚告訴你方法好在哪裡,坑在哪裡。

2、簡短有力,脈絡清晰。每節視頻10~20分鐘左右,每講包含對研究方法的解析,以具體案例做分析,對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的回顧與反思。


3、側重思辨。李老師循循善誘,引導大家對方法進行思考,對方法的應用過程進行思考。

 

九節視頻課程

八個常用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每個方法一個案例講解

訂閱後長期觀看學習

僅需9.9

訂閱後即可開通

不包郵


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學習!

 ▼

課程正在更新,每周至少兩更。手機端請在微信公眾號「學術志」訂閱課程裡觀看,電腦端請在「知深」官網'訂閱課程'裡觀看。

 

如果中途不想學了能退款嗎?

抱歉,本課程為付費視頻課程,一旦課程開始,無法提供退款。

 

特別說明

視頻版權歸講師和學術志共同所有,不支持下載,不限時在線觀看。

 

如何將課程送給別人?


自己購買學習,點擊下方的「訂閱專欄」,如果是為他人購買,則點擊右上角的「送好友」。

查看更多課程可掃碼關注學術志



相關焦點

  • 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六種常見錯誤
    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六種常見錯誤 2019年01月16日 09:3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蔣逸民 字號 關鍵詞:流動人口;分析;證據;謬誤;觀察;群體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導論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我們認識各種社會現象及事物的途徑,是我們獲取社會知識的重要方式。目前社會科學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體系,從總體上來說,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可以區分為方法論、研究方式和具體的方法三個層次。這些具體的方法和技術與所選擇的研究方式密切相關。二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社會科學研究有三種方法論取向:實證主義、人文主義和批判主義。
  • 關於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問題
    因此,探討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首先要了解以下幾個問題:(一)關於科學分類問題科學分類是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與技術不斷發展而變化的,科學分類有很多種方法。中國傳統的科學分類,是按「經、史、子、集」來分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四部之學」。
  • [政學大綱速遞]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胡鵬(復旦國務學院政治學系)
  • 關於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探索
    所以,在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之中就會遇到這一場景:因為關注的時間周期不同,導致了人們彼此不同的觀點。「蒙太奇」在法語裡是剪接的意思,是現代影視製作必不可少的技術,通過對同一影視片段,進行不同的剪接,可以讓人們產生不同的理解。2017年,颱風天鴿過境澳門,街道積水,人們看到一個人在街道上練習蝶泳,於是有網友將這段視頻放到了網絡上,人們紛紛嘲笑這位蝶泳哥。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大梳理
    其中,在檢驗研究假設結束之後,需要與現有的文獻對話,再次發現新問題,開始新一輪的研究過程。在這個環節之中,資料分析作為重要一環,對於社會科學的研究極為重要。一般情況下,按照認識論基礎,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大梳理!
    其中,在檢驗研究假設結束之後,需要與現有的文獻對話,再次發現新問題,開始新一輪的研究過程。在這個環節之中,資料分析作為重要一環,對於社會科學的研究極為重要。教育研究包含多樣化的研究方法及分類。一般情況下,按照認識論基礎,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
  • 社會科學實證研究中的統計分析方法應用
    ,在社會科學實證研究中幾乎是無處不在。然而由於統計分析方法本身並不像加減乘除那樣簡單,而一些統計分析軟體已經發展到幾乎是人人都可使用的程度,如果使用者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下操作並得到結果,可能出現對統計分析方法誤用或濫用的現象。本文僅對一些統計分析中比較常見的問題進行討論,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視。
  • 技巧|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大梳理
    其中,在檢驗研究假設結束之後,需要與現有的文獻對話,再次發現新問題,開始新一輪的研究過程。在這個環節之中,資料分析作為重要一環,對於社會科學的研究極為重要。教育研究包含多樣化的研究方法及分類。一般情況下,按照認識論基礎,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
  • 多元主義視角下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再思考
    內容提要:量化研究範式和質性研究範式之間分歧的根源,在於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複雜性。相對於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社會本體更為複雜,依靠單一方法無法完全揭示社會的奧秘。因此,在研究方法的選擇上,研究者秉持一種多元主義的態度可能更加有用。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複雜議題融合報導中的應用
    《衛報》網站針對2011年英國騷亂策劃的「解讀騷亂」研究,成功地利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解讀了這一複雜議題,並藉助多媒體手段深入淺出地表達和報導了研究的結果。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融合報導中的巧應用,一要注意數據的準確和研究結果的可靠,二要採用合適的表現形式避免報導方式的單一和枯燥。這樣才能使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對融合報導發揮最大的助力。
  • 計算實驗:社會科學研究的新方法-光明日報-光明網
    社會科學研究最重要的任務是認識、揭示社會現象的複雜性,而研究方法的發展正是為了提高我們認識、揭示這一複雜性的能力。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自身均在不斷地與時俱進。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一種新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計算實驗方法正在形成和發展。
  • 廣西革命紀念館開展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課程培訓
    為紮實推進廣西革命紀念館科研工作,提升廣大幹部職工關於科學研究方法論方面的業務能力,2020年9月7日,廣西革命紀念館舉辦課程培訓班,邀請了南寧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員黃桂秋老師,重點圍繞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式、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社會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主要類別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專門培訓
  • 如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提問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理論思維的起點決定著理論創新的結果。理論創新只能從問題開始。從某種意義上說,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良好的問題意識是科學研究的前提,也是創新性學習的起點。提問能力的欠缺,一方面反映了學術想像力的匱乏,另一方面也制約了中國社會科學的整體水平。
  • 高中語文文言虛詞能力考點例解
    (《勸學》)[例解] 用作連詞。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例解] 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3.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例解] 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4.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 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性」
    筵葉涯劍人類的科學研究發展到今天,大體可以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大類。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有差別「社會趨勢研究」委員會成員間的研究取向和方法論之爭蘊含著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社會科學研究的作用是什麼。社會科學的研究實踐並不像人們習慣性認為的那樣,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可以很方便地相互融合。從兩者的關係來說,基礎研究發現的原理是應用研究的知識基礎,而應用研究則探尋如何把抽象的原理轉化為具體的社會效益。
  • 北京大學2008年「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暑期課程班」結業
    7月17日上午,2008年北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暑期課程班」結業式順利舉行。結業典禮由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所長陳功副教授和喬曉春教授主持,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主任賈愛英到會祝賀並介紹了研究生院開辦暑期課程的目標和設想,喬曉春教授進行了課程總結並安排明年暑期班課程,典禮上師生互動,氣氛熱烈。
  • 23 種定量研究方法,你會幾種?
    ∆研究方法的三個層次下面給出23種具體定量研究方法的名稱:01. 社會科學應用統計學原理02. 社會測量方法03. 實驗設計方法04. 抽樣調查方法05. 應用線性回歸模型06. 分類數據分析07.學完這門課以後,有人喜歡繼續學習定量研究方法,也有人可能會喜歡學習定性研究方法,那麼就可以開始學習第二個層次的課程。目前,國內社會科學領域均把定性研究方法作為獨立的一門課。儘管這屬於一類方法,其中還有很多具體的研究方法,但目前還很少有學校把每一種具體方法設置為一門課。學習定性研究方法,通常不需要任何前修課,但最好能夠有過一些研究的經歷,並掌握一定的社會科學理論。
  • 優秀作業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導論優秀作業二則
    本文是本學期的核心通識課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導論」的優秀課程作業,作者分別是社會學系2019級本科生申彤和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級本科生張涵抒。在申彤的《跨文化歷史研究何以可能?——馬克斯·韋伯宗教研究中的反實驗思維方法》一文中就韋伯在跨文化研究中構建「理想型」的方法的運用與其優劣之處進行分析。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社會科學研究
    3月18日印發《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評估方案》及開展重點研究基地評估等有關工作的通知,對評估的標準、原則、內容、方法和程序等作了詳細規定。按照上述評估方案,2003年9月,教育部社政司組織專家對第一批15個重點研究基地進行了實地評估。第一批15個基地中評估為優秀4個,合格8個,不合格2個,掛黃牌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