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09-23 法智律師網


法定繼承的相關法律規定都有哪些?

那麼,針對這個的問題,許昕律師收集整理的相關信息,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大家的閱讀!

法定繼承的相關法律規定

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將遺產轉移給繼承人的一種遺產繼承方式。在法定繼承中,可參加繼承的繼承人、繼承人參加繼承的順序、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因而法定繼承並不直接體現被繼承人的意志,僅是法律依推定的被繼承人的意思將其遺產由其親近親屬繼承。

  1、被收養人對養父母盡了贍養義務,同時又對生父母撫養較多的,除可依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繼承養父母的遺產外,還可依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分得生父母的適當的遺產。

  2、在舊社會形成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子女與生母以外的父親的其他配偶之間形成扶養關係的,互有繼承權。

  3、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4、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

  5、收養他人為養孫子女,視為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係的,可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6、養子女與生子女之間、養子女與養子女之間,系養兄弟姐妹,可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7、被收養人與其親兄弟姐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因收養關係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8、繼兄弟姐妹之間的繼承權,因繼兄弟姐妹之間的扶養關係而發生。沒有扶養關係的,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9、繼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繼承了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親兄弟姐妹的遺產。

  10、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的限制。

  11、被繼承人的養子女、已形成扶養關係的繼子女的生子女可代位繼承;被繼承人親生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被繼承人養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與被繼承人已形成扶養關係的繼子女的養子女也可以代位繼承。

  12、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者對被繼承人盡過主要贍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13、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如該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對被繼承人盡贍養義務較多的,可適當分給遺產。

  14、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嶽父、嶽母,無論其是否再婚,依繼承法第十二條規定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時,不影響其子女代位繼承。

  15、對被繼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經濟來源,或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的,應當認定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或主要扶養義務。

  16、依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分給他們遺產時,按具體情況可多於或少於繼承人。

  17、依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在其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受到侵犯時,本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的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在二年以內起訴的,應予受理。

  18、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願意盡扶養義務,但被繼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勞動能力,明確表示不要求扶養養的,分配遺產時,一般不應因此而影響其繼承份額。

  19、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雖然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對需要撫養的被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分配遺產時,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許昕律師小結:

以上就是許昕律師對相關問題的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文中律師。

相關焦點

  • 關於遺產的繼承順序與繼承時間,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引起糾紛的原因一般包括遺產繼承的順序糾紛、以及遺產的分配比例等問題。那麼對於這些問題法律一般都是如何規定的呢?小編認為,為了避免此類糾紛的頻繁發生,我們都有必要對該些規定進行解,不妨一起往下看吧!首先是遺產繼承順序的問題,在一般情形下,遺產都會按照法定法定繼承順序進行,但當事人通過遺囑進行其他規定的除外。
  • 什麼是法定繼承,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麼?
    當老人去世之後,就會產生遺產繼承問題。那麼,什麼是法定繼承,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麼?網友諮詢:什麼是法定繼承,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麼?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範虹霞律師解答:法定繼承是指在被繼承人沒有對其遺產的處理立有遺囑的情況下,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範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的一種繼承形式。
  • 關於法定繼承的順序
    在人死亡之後所遺留下來的遺產,被繼承人沒有對其進行立遺囑的時候,繼承人可以按照法定繼承的相關法律規定依法取得相應的遺產。法定繼承的順序是什麼呢?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大家介紹關於法定繼承的順序。一、法定繼承的順序第一順序繼承人1、配偶。
  • 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辦理流程的區別在哪裡
    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辦理流程的區別在哪裡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遺囑繼承是指按被繼承人生前所立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繼承其遺產所進行的繼承。法定繼承是按法律規定的範圍、順序來進行的;而遺囑繼承則是按財產所有人生前的意思來繼承的。2、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根據所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和贍養扶養情況來確定的;遺囑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財產所有人在遺囑中確定的;3、遺囑繼承人必須是屬於法定繼承人範圍內的人,而法定繼承人不一定都是遺囑繼承人。
  • 遺產法定繼承順序及比例是多少?
    首批次排位:法定的夫妻關係中的另一方、當事人的孩子、當事人的父母。次批次排位:當事人的親生兄弟姐妹、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2、法定的繼承流程開啟以後,首先由首批次繼承人繼承,次批次繼承人不能參與。若並無首批次繼承人的,才可以由次批次繼承人參與。
  • 新郎婚禮當日墜亡,新娘繼承183萬,符合法律規定
    新郎婚禮當天墜亡,剛領證半個月的新娘訴求繼承183萬元引熱議。新郎父母起訴稱存款系二老以兒子名義存入,自己有存單原件和密碼。法院一二審均認定新郎父母供證不足,不能證明存款系其名下所有,新娘勝訴,繼承183萬元。
  • 子女怎樣按遺囑繼承房產,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
    遺囑繼承——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遺囑。法律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撫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根據繼承人繼承財產的方式,繼承可分為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法定繼承是指繼承人不是按照被繼承人的遺囑而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方式。
  • 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子女怎樣按遺囑繼承房產
    遺囑繼承——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遺囑。法律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撫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因此,遺囑繼承和遺贈協議優於法定繼承。從效力上說,遺囑繼承優於法定繼承。
  •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同時存在時,如何適用?
    法律知識要點:從實務判例來看,在遺產繼承中,有可能同時存在遺贈撫養協議、遺囑和法定繼承等多種繼承,當多種繼承同時存在時,應當優先適用哪一種?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明白各種繼承的法律概念。法定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生前未立有遺囑,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範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遺囑繼承,是根據被繼承人在生前所立遺囑,指定全部或部分遺產,由法定繼承人範圍的特定人員繼承。
  • 擴大法定繼承人範圍調整繼承順序
    對此,常委會委員們認為,這些規定有利於保護自然人的繼承權,對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促進家庭和睦,推進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與此同時,委員們認為,民法典繼承編的修改應當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建立與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匹配的、更加細緻完備的民事法律制度,為相關民事主體提供更全面的繼承法律保障。    審議中,法定繼承人的範圍成為熱議焦點。
  •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同時存在,哪種繼承方式優先?
    導讀:從實務判例來看,在遺產繼承中,有可能同時存在遺贈撫養協議、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等多種繼承,當多種繼承方式同時存在時,應當優先適用哪一種?下面筆者就通過一則相關的實務案例進行分析解讀。
  • 法定繼承詳細解讀
    微法官,你身邊的法律專家,這裡聚集了一批專業的法律人,為你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精準專業免費的解答,更能為你打官司提供全程的指導
  • 什麼是法定繼承,順序如何確定?
    在我國,繼承分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兩種。遺囑繼承就是根據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遺囑來處理他所遺留的財產。而法定繼承則是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人的範圍和分配辦法對遺產進行繼承,這種繼承是按照法律規定的先後順序來進行的。那法定繼承的順序是什麼呢?
  • 杭州殺妻碎屍案:《民法典》關於法定繼承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我們一起來學習《民法典》關於繼承權的規定:法定繼承(又稱無遺囑繼承)是在被繼承人沒有對其遺產的處理立有遺囑的情況下,繼承人的範圍、繼承順序等均按照法律規定確定的繼承方式。一、法定繼承的特徵我國法定繼承具有以下特徵:1.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的補充和限制遺囑繼承的效力優先於法定繼承,法定繼承是對遺囑繼承的補充;法律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 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嗎?有遺囑,依然適用法定繼承的幾種情形
    我們知道,繼承開始後,如果被繼承人留下遺囑的,在一般情況下,遺囑繼承是要優先於法定繼承的,但是在特定情況下,即便有遺囑,還是要按照法定繼承來執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第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
  • 委員建議:擴大法定繼承人範圍調整繼承順序
    與此同時,委員們認為,民法典繼承編的修改應當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建立與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匹配的、更加細緻完備的民事法律制度,為相關民事主體提供更全面的繼承法律保障。審議中,法定繼承人的範圍成為熱議焦點。
  • 遺產的法定繼承順序是多少?
    遺產是親人離世後留給後人的最後的禮物,但是遺產繼承問題如果不解決好,往往又會導致親人產生遺產糾紛,反目成仇,因此,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了解一下誰有資格繼承和遺產的法定繼承順序是十分有必要的。法定繼承順序是按照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來確定的,主要按照親密至疏遠的順序排列。
  • 「不是法定繼承人也能繼承」是個好判例
    由於馬不是張某的法定繼承人,馬某無法將這3套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根據繼承法的規定,該3套房屋只能作無主房處理,應歸公家所有。馬某為完成過戶,將街道告上法庭。最後,法院判決這3套房屋由馬某繼承。(9月6日《現代快報》)根據《繼承法》相關規定,繼承人只能是「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表弟確實不在繼承的範圍之內。
  • 2021年遺產繼承有什麼新規定?
    從2021年1月1日開始,《民法典》正式生效,根據法律的效力原則,新法優於舊法,在《民法典》生效之後,相關的民事法律就會失去效力,包括《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等,因此當事人需要了解未來的法律規定會發生哪些變化。
  • 涉外繼承相關法律問題
    問題:A的丈夫B在美國去世,得到一筆賠償金,B在中國的父親C要求繼承該筆賠償金。 該筆賠償金應如何分配?涉外繼承的管轄問題在我國,對於涉外繼承案件實行專屬管轄。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3款的規定,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