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同時存在,哪種繼承方式優先?

2021-01-08 網易

  導讀:從實務判例來看,在遺產繼承中,有可能同時存在遺贈撫養協議、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等多種繼承,當多種繼承方式同時存在時,應當優先適用哪一種?下面筆者就通過一則相關的實務案例進行分析解讀。

  案情摘要

  原告劉某桂訴稱:原告與四被告系同胞兄弟姐妹,父親劉某德、母親張某燕有一套房產(面積66.8平方米)。2003年3月12日父母在公證處進行了遺囑公證,要求該房屋由原告一人繼承。2008年2月18日,母親因病去世,後父親與原告共同生活五年,由原告照顧其生活,直至父親去世。

  因房產繼承問題,原告與各被告協商,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無法公證過戶。另外父親去世後留有存款等11萬元,也應當一併繼承分割。

  現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按照遺囑由原告繼承位於某地的房產(面積66.8平方米),現值約16.7萬元。依法繼承、分割父親存款約11萬元。

  被告劉某喜辯稱:同意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繼承,房產(面積66.8平方米)是其父親的房產,產權證上是父親的名字,其父母與原告辦理房產公證時其與其它三被告均不知情,過了好幾年才知道。其父親住院時兄弟姐妹都出錢了。父親的存款40000元和撫恤金75959.14元由其保管,其與被告劉某成年紀大,參加工作早,對家庭付出多,分割遺產時應當多分。

  其他被告未答辯。

  判決要點

  法院審理認為: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民法典1123條)的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

  訴爭的坐落於某地的房產系劉某德與張某燕的夫妻共同財產。2003年3月12日劉某德與張某燕各留有公證遺囑一份,將該房屋留給原告劉某桂繼承,該房應歸原告劉某桂所有。

  劉某德與張某燕留下的存款43433.14元,因劉某德與張某燕未留下遺囑,則應按照法定繼承的順序進行繼承。劉某成、劉某喜、劉某歡、劉某梅、劉某桂作為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均享有繼承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劉某喜和劉某桂對二位老人照顧較多,綜合全案考慮,在法定繼承部分適當給原告劉某桂、被告劉某喜多分,故劉某喜、劉某桂對劉某德和張某燕的存款各佔23%的份額即9989.63元。劉某成、侯某歡、侯某梅對劉某德和張某燕的遺產各佔18%的份額即7817.96元。

  撫恤金72526元,是死者所在單位給予死者近親屬的物質幫助和精神安慰,是發生於死者死亡後,屬於死者近親屬共同共有,而不屬於遺產繼承的範圍,但可比照遺產進行處理。在具體的分配方面,參照上述比例。

  判決結果

  綜上,法院判決:位於某地的房產歸原告劉某桂所有;原告劉某桂和被告侯寶喜各分得繼承款9989.63元、撫恤金16680.98元,被告劉某成、侯某歡、侯某梅各分得繼承款7817.96撫恤金13054.68元。

  案例評析

  該案中,即有遺囑繼承,又有法定繼承。父親劉某德、母親張某燕的夫妻共有房產,二人於2003年3月12日辦理了遺囑公證,指定該房產由原告劉某桂繼承,因此遺囑繼承優先,該房產應當歸原告劉某桂一人所有,其他繼承人無權繼承。對於被繼承人劉某德與張某燕留下的存款43433.14元,由於未留有遺囑,適用法定繼承,原、被告均有繼承權。

  法條連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民法典1123條)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

  法定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生前未立有遺囑,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範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

  遺囑繼承,是根據被繼承人在生前所立遺囑,指定全部或部分遺產,由法定繼承人範圍的特定人員繼承。遺囑繼承能充分體現被繼承人的意願,

  遺贈扶養協議,是遺贈人和扶養人之間關於扶養人承擔遺贈人的生養死葬的義務,遺贈人的財產在其死後轉歸扶養人所有的協議,扶養人是繼承人範圍以外的人。

  從上述的法律條款的內容分析,當多種繼承發生衝突時,應當優先適用的順序為:

  一、遺贈扶養協議優先於遺囑和法定繼承,因為遺贈撫養協議是平等主體之間的合同行為,尊重契約是法治之本,並且扶養人是繼承人以外的人,更能體現遺贈人的個人意願。

  二、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被繼承人生前留有遺囑的,按遺囑規定的內容執行,如果被繼承人沒有遺囑的才按法定繼承辦理。

  因此,遺贈撫養協議、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發生衝突時,遺贈撫養協議優先於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又優先於法定繼承。當然,多種繼承發生衝突的本質是被繼承人生前對遺產處分上的衝突,如果不是遺產處分上的衝突,各種繼承可以在同一繼承關係中同時共存。

  若喜歡,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同時存在時,如何適用?
    法律知識要點:從實務判例來看,在遺產繼承中,有可能同時存在遺贈撫養協議、遺囑和法定繼承等多種繼承,當多種繼承同時存在時,應當優先適用哪一種?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明白各種繼承的法律概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
  • 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嗎?有遺囑,依然適用法定繼承的幾種情形
    我們知道,繼承開始後,如果被繼承人留下遺囑的,在一般情況下,遺囑繼承是要優先於法定繼承的,但是在特定情況下,即便有遺囑,還是要按照法定繼承來執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第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
  • 子女怎樣按遺囑繼承房產,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
    因此,遺囑繼承和遺贈協議優於法定繼承。 從效力上說,遺囑繼承優於法定繼承。《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辦理。就整體而言,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自古代社會就一直存在,不過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國家對遺囑自由的限制程度不同,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的主次地位不同。從產生的歷史上看,法定繼承先於遺囑繼承,但從適用上看,遺囑繼承優於法定繼承。所以,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
  • 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子女怎樣按遺囑繼承房產
    遺囑繼承——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遺囑。法律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撫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因此,遺囑繼承和遺贈協議優於法定繼承。從效力上說,遺囑繼承優於法定繼承。
  • 什麼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遺贈是公民以遺囑方式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而於其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立遺囑的公民為遺贈人,接受遺贈的人為受遺贈人。遺贈與遺囑繼承都是通過遺囑方式處分財產,這兩種方式在形式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區別是明顯的。那麼,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什麼是遺贈?
  • 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繼承的效力
    庭審中,被告張某拿出了與王某籤訂的那份遺贈扶養協議,辯稱張某按協議約定履行了照顧王某的義務,王某也應按約將20萬元和樓房給她。故本案訴爭房產的所有權應歸被告,原告無權分割。對於王案的存款及其他動產按照遺囑分割,被告張某沒有異議,但對於該份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是否優先於本案中王某所立的遺囑,則雙方當事人有了爭議。
  • 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之區別
    許多人在去世之前,將自己的財產及一切事務作一些處理和安排,這種單方行為就是遺囑。關於遺囑的形式有以下五種:①公證遺囑。代書的意思就是遺囑人口述內容,他人代為書寫製作。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其中一個人代寫,註明年、月、日,代寫的人和其他見證人及遺囑人都應籤名。注意的是,遺囑人不會書寫自己名字,可捺手印。但見證人不能只按手印,應當自行籤名。④錄音遺囑。錄音遺囑是指用錄音方式錄製下來的遺囑人的口述的內容。現在社會科技變化很快,錄像、視頻形式也應歸入到該類遺囑形式。
  • 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辦理流程的區別在哪裡
    遺囑繼承是指按被繼承人生前所立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繼承其遺產所進行的繼承。法定繼承是按法律規定的範圍、順序來進行的;而遺囑繼承則是按財產所有人生前的意思來繼承的。2、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根據所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和贍養扶養情況來確定的;遺囑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財產所有人在遺囑中確定的;3、遺囑繼承人必須是屬於法定繼承人範圍內的人,而法定繼承人不一定都是遺囑繼承人。
  • 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遺贈具有哪些法律特徵
    當受遺贈人先於遺贈人死亡,其受遺贈權便自然消失。當受遺贈人不願接受遺贈,他也不能將該遺贈財產轉給他人。但是,當繼承開始後,受遺贈人表示接受遺贈,並於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遺贈的權利轉移給他的繼承人。六、清償遺贈人的債務優先於執行遺贈。我國《繼承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 淺談繼承與遺贈的不同
    繼承有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法定繼承不但規定的繼承人的範圍,也規定了順序,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和第二順序繼承人之分。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包括盡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嶽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 遺囑繼承公證手續,辦理房產的遺囑繼承公證需要多少費用
    繼承法對自書、代書遺囑形式做出具體、明確的規定,是以說明自書、代書和其他遺囑形式與公證遺囑形式一樣,都是繼承法規定的法定形式。同時也說明任何一種遺囑形式,只要符合法律規定,遺囑人均可自由選擇,公證遺囑形式和自書、代書及其他遺囑形式都是公民表達自己意願的形式,無論哪種形式都應受法律的保護。
  • 什麼是法定繼承,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麼?
    當老人去世之後,就會產生遺產繼承問題。那麼,什麼是法定繼承,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麼?網友諮詢:什麼是法定繼承,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麼?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範虹霞律師解答:法定繼承是指在被繼承人沒有對其遺產的處理立有遺囑的情況下,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範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的一種繼承形式。
  • 最新出臺的民法典 第六編繼承 第三章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三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 民法典關於遺囑繼承和遺產的新規
    家庭是我們社會最重要的基本單元,有家庭就涉及親子關係和遺產繼承。自從業以來,筆者辦理了很多的遺產繼承案件,感觸很深。因為繼承問題,為了利益和權利,多少家庭成員沒有了親情,即使是通過訴訟方式也無法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再加上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文化傳統,很多老人不喜歡在生前立有遺囑,但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家庭單元無法像以前維繫血親關係,這也是遺產繼承糾紛層出不窮,難以和睦解決的根本原因。
  • 關於法定繼承的順序
    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形成扶養關係的繼父母。3、子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形成扶養關係的繼子女。4、進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不關有沒有再婚,只要盡了主要的贍養義務,都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5、名為養孫子女的養子女。6、代位繼承人。代替自己的父母參加繼承,是第一順序繼承人。7、胎兒。
  • 侄子可繼承叔伯遺產,不再收歸國有,遺贈扶養協議>遺囑>法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規定增加了有效繼承人的範圍,包括侄子、侄女、侄女和侄女,他們都可以依法繼承財產。在無遺囑繼承的情況下,第一個繼承人(父母、子女、配偶)和第二個繼承人(祖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全部死亡,侄女和侄子將繼承遺產。在此之前,他們都是收歸國有的。
  • 規避繼承風險,遺贈扶養協議和遺囑有什麼不同?
    遺贈扶養協議必須是遺贈人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個人或組織,並且在籤訂協議後遺贈人與其子女,扶養人與其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不解除。遺贈人的子女不因此協議而免除贍養扶助義務,並且遺贈人子女仍享有其遺贈以外的財產繼承權。撫養人在與遺贈人訂立遺贈扶養協議後,因不發生收養的法律效益,故扶養人對自己的父母仍然有贍養扶助義務及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 幫傳承特輯‖遺囑繼承二三事
    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那麼謝先生不屬於奶奶的法定繼承人,只有當謝先生的父親先於奶奶去世,他才可以代位繼承。也就是說,謝先生可以繼承原本由父親繼承的那部分份額。經常看《幫傳承》節目的朋友應該有所了解,除了法定繼承之外還有遺囑繼承的方式,並且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 今天說說一個遺囑繼承案件
    遺囑繼承又稱「指定繼承」,是按照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而承受其遺產的繼承方式。遺囑繼承是由設立遺囑和遺囑人死亡兩個法律事實所構成,它分別具有設立效力和執行效力。《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繼承。遺囑繼承的有效條件如下:(1)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2)遺囑人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
  • 法定繼承詳細解讀
    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沒有留下遺囑,其個人合法財產的繼承由法律規定的繼承人範圍、順序和分配原則進行遺產繼承的一種繼承方式。注意:前提是死亡1、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立下遺囑或遺贈。2、被繼承人生前沒有與第三人訂立遺贈扶養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