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推進快速通道建設 布局一批標誌性大工程

2020-12-18 重慶頻道

原標題:

巴南 拉開交通骨架 激活發展動能

輕軌駛過龍洲灣 攝/馮亞宏

建設中的龍洲灣2號隧道 攝/馮亞宏

巴南區崇仁路

發展是硬道理,交通是硬支撐。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行業,交通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充當先行者,其中城市路網建設更是堪比經濟發展的動脈與骨架。

近年來,隨著交通區位的歷史性變革、多重機遇的戰略疊加,巴南區的項目建設、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迎來一個新的黃金窗口期,「經濟發展交通先行」的現實意義再一次被凸顯。巴南區著力推進快速通道建設,加快境內快速路網的對外銜接,一批標誌性大工程相繼建成或開工,轄區內越來越多原本交通不便的地方因路而起、因路而興、因路而富。

聚焦:鋪開「一張大局圖」

鋪開巴南地圖,先來第一問:「魚洞到解放碑需要多久?」走巴濱路開車只要30餘分鐘!

再來第二問:「進出巴南堵不堵?」市民有親身經歷:不堵!

最後第三問:「停車方便不?」巴南區現有停車位超過10萬個,數量還在不斷遞增,未來巴南區汽車保有量與停車泊位數比將達1:1.2。

這三問,問出了巴南的順暢。

縱向來看,已經建成並投用的渝南大道(含渝南大道D段北段)、渝南分流道、巴濱路、東城大道、魚洞長江大橋及其南引伸線、李家沱長江大橋及兩橋(馬桑溪長江大橋、李家沱長江大橋)連接道,讓巴南區與主城其他區域聯繫更加緊密。

橫向來看,先後建成的巴南大道、紅光大道、渝南大道C段等,讓城市內部交通轉換更加便捷。另外,還有軌道交通2、3號線聯網運行,居民出行也更加便捷。現在的巴南,已經徹底跳出以往僅依靠老川黔路通達主城的格局,加快了融入主城的步伐。以東城大道為例,通車後南彭與茶園的距離縮短到18分鐘。

築路架橋強骨架,八方通達奔小康!

細心的市民發現,巴南好像變「小」了,以往動輒花上一個多小時的行程,如今只需半個小時便到;也有市民反駁,不對,巴南好像變「大」了,特別是一座座大橋橫亙江面之上,讓隔江遠親變成了咫尺近鄰。

還沒從這一幕幕變化中回過神來,巴南又準備了更大的驚喜給大家,一幅美好藍圖已在規劃:響應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主城區解決交通擁堵3年行動,巴南區委、區政府積極謀劃「四橫六縱一節點四軌道」項目,「四橫」為茶惠大道、主城區快速路四橫線分流道(黃桷坪長江大橋、鹿角隧道)、渝黔複線入城通道(渝黔複線內外環連接道、新燕尾山隧道、白居寺長江大橋)、佛南路(龍洲灣隧道、雲篆山隧道);「六縱」為花溪大道、教育大道南段、渝南大道D段南段、公平大道、南泉大道、南湖大道;「一節點」為南環立交改造;「四軌道」為軌道交通5號線、軌道交通8號線、軌道交通12號線、軌道交通18號線以及都市快軌二縱線。

以交通促經濟,這一張藍圖體現了「功能互補、區域聯動、軸向集聚、節點支撐」的布局思路,肩負著百姓的期待:讓空間距離更近,時間花費更短,軌道交通更暢。

布局:下好「一盤活力棋」

近年來,遷居巴南的外地人越來越多,很多人覺得換了個地方居住更是換了種活法!「沒那麼多彎彎繞,來巴南就圖四個字:安居樂業。」一位新巴南人的話,雖然直白,卻道出了大家對城市生活的樸素期待。

相比主城其他區,巴南有著新城崛起的光環,卻沒有城市生活的愁煩,1小時交通圈、半小時生活圈、零距離換乘……這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出行便利,巴南都說到做到了。

巴南,折射出城市路網該有的健康模樣,當加則加,當減則減,執兩用中,恰到好處。

如今,新的藍圖已經繪好,思路更顯開闊,氣度更顯從容,接下來該怎麼走,巴南基於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布好了「一盤棋」——聚焦路網建設、斷頭路及堵點治理、人行設施建設、停車場建設和軌道線網布局5個方面,健骨架、暢銜接,既要擴大有效供給、提升供給效率,更要優化供給品質。

接下來的日子,巴南會變得更忙。

具體到城市路網建設方面,加快拓展區骨幹路網建設,大力推動穿山隧道、跨江橋梁建設,解決穿山、跨江瓶頸問題,加強巴南區與主城其他各區,及巴南區內部各組團之間的交通聯繫;完善區內路網,著力構建區內城市骨架路網,同時加密次支道路,完善巴南區內路網結構,增強路網連通性;打通斷頭路、升級改造擁堵節點,針對現狀斷頭路和關鍵擁堵節點,加快推進打通斷頭路及區域節點擁堵治理工作,拓寬瓶頸路,渠化交叉口,疏通微循環。

另外,還要給公共停車場「加量」,給人行過街設施建設「補妝」,給軌道線網「增肥」……巴南計劃從2017年起,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把全區建設成為四通八達且舒暢快捷的交通暢通城區,交通運行效率明顯提高,「行車難」、「停車難」有效緩解,交通秩序顯著改善,交通安全持續可控,解決交通擁堵狀況「一年有緩解、兩年有變化、三年見成效」。

一個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四橫六縱一節點四軌道」綜合交通大通道新格局已呼之欲出。屆時,巴南經濟的血脈也將更加暢通!

影響:收穫「一樹暢通果」

「魚洞魚洞,屁股被坐痛!」這是多年前,曾調侃巴南交通不便的一句順口溜。也許老一輩的人都還記得,從前的巴南路程遠、路況差,是大家眼裡的「巴難」,進去難,出去也難。

閉塞,曾讓這塊處處烙印著輝煌和驕傲的土地,沒有煥發應有的生機。但巴南人的脊梁並沒被當時的現狀壓彎,隨著近年來交通建設的大幅改善,「條條大路通巴南」已經成為現實:建成的高速路裡程總數居主城第一,集公交、長途、軌道交通三位一體的交通網日益完善,一些相繼建成的大項目更是讓巴南經濟如虎添翼,也對整個重慶主城南部區域產生重大影響。

比如龍洲灣隧道工程讓南彭物流基地與佛耳巖碼頭、東港、果園港直至航空物流基地相接,成為水、陸、空、鐵多式聯運的物流高地。隨著巴南區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進出口物資需要就近下水,龍洲灣隧道建成後將有效降低貨物的進出成本,帶動適應水運物流、內外貿物流、公鐵水空聯運服務的產業發展和市場。

而位於南彭物流基地的重慶華南城、京東商城、鐵公雞商貿城等項目的貨物,可通過佛耳巖港實現水路運輸,同時對南彭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發揮重慶內陸開放高地作用具有極大的促進意義。

不僅如此,龍洲灣隧道建成還能彌補銅鑼山兩翼路網密度不夠,道路標準不高等客觀問題,又能加強銅鑼山兩側的龍洲灣濱江片區與「鹿、界、南」片區的聯繫,連接渝湘高速、渝黔高速、繞城高速、渝南大道、S106,促進重慶南部片區經濟融合發展。

數一數,除了龍洲灣隧道,巴南的交通建設成果可謂次第開花、好戲連臺,重大舉措穩步向前推進,宏偉藍圖加速變為現實,「城市的骨架拉開了!」這是很多人由衷的讚嘆。

賀娜 圖片除署名外由巴南區城鄉建委提供

相關焦點

  • 巴南龍洲灣隧道今日正式建成通車
    通過龍洲灣隧道及其東西延伸線,一方面將實現內環、外環快速連接,加速巴南區「二環時代」來臨的發展步伐;另一方面,將連接起渝湘高速、渝黔高速、繞城高速、渝南大道、S106等主要通道,向西聯繫江津、九龍坡等,向東聯繫渝東片區,向北聯繫南岸茶園片區,成為聯繫南岸茶園新區、巴南經濟園區、公路物流基地與江津工業園區、高新區西區的重要快速連接道,實現各經濟園區優勢互補,促進重慶西南片區經濟融合發展
  • 浙江推進大通道建設 2018年重點打造十大標誌性項目
    根據《行動計劃》,今後五年(2018-2022年)重點推進大通道建設重點項目70項,估算總投資約1萬億元,五年計劃完成投資約7500億元,2018年重點推進重大項目44個,重點打造滬嘉甬鐵路、杭溫鐵路、杭紹臺鐵路、金甬舟鐵路、杭衢鐵路、鐵路杭州西站綜合交通樞紐、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龍麗溫高速公路、京杭運河浙江段航道整治工程等大通道10大標誌性項目。
  • 重慶巴南惠南公路開工建設 預計明年下半年竣工
    重慶巴南惠南公路開工建設。新華網 葛琦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17日電(葛琦)12月17日,重慶巴南惠民至南彭公路(以下簡稱「惠南公路」)工程開建,該項目是重慶市建設「八射九縱七橫五十聯」普通國省道公路網裡國道公路中的一段,預計於明年下半年竣工。  據了解,惠南公路起於巴南區惠民街道場鎮,經過忠興場鎮,止於南彭繞鎮公路。
  • 巴南城市將迎來發展新格局: 渝南大道D段南段二期工程開工建設
    8月31日,渝南大道D段南段二期工程正式開工。渝南大道D段南段工程又稱快速路五縱線南段工程,為重慶市級重點工程,是重慶快速路網的重要節點工程。據巴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渝南大道D段南段一期工程周邊為巴南區重點打造的重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城規劃區域,該區域以建設「西部新技能人才培育高地、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基地、重慶綠色書香城」為目標,已入駐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重慶五一技師學院、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
  • 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
    著力打造南昌——九江國際性門戶樞紐,著力構建贛州、上饒、贛西組團全國性綜合樞紐,加快推進一批區域性以及縣級綜合樞紐建設,形成「一核三極多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布局。按照「一體銜接、零距離換乘」要求,加快推進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和南昌東高鐵站2個特大型、贛州西等14個大型及一批中小型綜合客運樞紐建設,推動高鐵、城市軌道、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等接入,全面提升樞紐服務水平和輻射能力。
  • 承東啟西建設「大江北」城際通道
    作為長江經濟帶與長三角城市群兩大國家戰略交匯點,江北新區肩負著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重要使命。隨著新區樞紐城市地位的提升,與周邊地區的交通聯繫需求愈發旺盛,新區正以更大格局、更高視野謀劃「大江北」協同發展,以城際通道建設作為重要突破口,強化新區對周邊城市的輻射能力,充分發揮江北新區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承東啟西的重要作用。對外交通設施加快布局。
  • 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設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眼下,從伶仃洋上到黃河岸邊,從長三角城市群到成渝雙城經濟圈,一系列重大工程正在加快建設。
  • 巴南:渝南大道D段南段二期工程今日開工建設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31日19時40分訊(記者 趙鐵琥 通訊員 李雪飛)今(31)日上午,重慶市巴南區渝南大道D段南段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起於渝南大道D段現狀末端,止於繞城高速,按城市主幹道標準設計,道路全長7590米,標準路幅設計寬度54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60公裡/小時,又稱快速路五縱線南段工程,為重慶市級重點工程,是重慶快速路網的重要節點工程。渝南大道D段南段工程總投資39.5億元,分一、二期實施。一期工程已於2019年9月正式開工,計劃2021年10月建成通車。
  • 武漢理工大學推進輪機工程軟體工程一流專業建設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2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魏韜)武漢理工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與我國高等教育質量意識、質量文化和質量革命的改革發展同步伐,牢固樹立本科教育中心地位,厚植卓越教育理念,立足行業特色和優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一流本科教育「五大計劃·八大行動」,積澱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
  • 重慶加快推進一批重點交通項目建設
    6月16日,來自市地產集團消息稱,我市正全力推動金家灣立交改造、渝武高速拓寬改造、渝黔複線高速連接道等一批在建市級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落地見效,確保今年開工、完工一批項目,全力助推主城都市區互聯互通。   「這些項目對打造主城都市區『一日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加快推進主城都市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市地產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標誌性工程提速建設 綠心森林公園9月開園迎客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標誌性工程提速建設 綠心森林公園9月開園迎客 2020-12-16 09:30:30 來源:新華網 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環球主題公園、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
  • 武漢開發區將實施紗帽—沌口快速通道建設,打造20分鐘交通圈
    2020年,武漢開發區將實施紗帽—沌口快速通道建設,打造20分鐘交通圈。完成軍紗大道、檀軍公路等道路建設,推進金河北路、漢洪高速下穿通道建設,啟動左岸大道、龍靈山周邊配套道路等建設。江城大道,車都建發公司副總經理於輝的桌上,堆著一大疊文件,作為開發區項目代建平臺,多個項目的統籌工作,在這裡同時推進。「春節過後,我們就將啟動紗帽—沌口快速通道建設。」於輝介紹。
  • 到2025年,建設出川大通道達55條!加快建設交通強省,四川這麼幹
    推進區際出行快速化,拓展國際航線網絡覆蓋面,加密國內幹支航線網絡和高鐵開行頻次。推進城際出行便捷化,推動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建設城市候機樓和高鐵無軌站,實現出行即服務。推廣定製客運等個性化服務,探索發展通勤航空。推進城市出行智能化,引導市民綠色出行。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全面實施鄉村客運「金通工程」,保障城鄉居民行有所乘。 (十二)發展綠色高效現代物流。
  • 四川加快建設交通強省:2020年建成出川大通道38條
    二、完善立體互聯的交通基礎設施布局(三)建設內聯外暢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聚焦「內聯」構建3個「1小時交通網」,聚焦「外暢」構建「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運輸通道格局。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主通道。
  • 面向「十四五」謀篇布局統籌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經濟社會發展對新型基礎設施的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作出部署,強調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8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 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納入新型基礎設施範疇。
  • 南陽至鴨河快速通道開工 貫通兩水一山
    中國網6月24日訊6月23日上午,S234南陽至鴨河快速通道建設工程開工儀式在臥龍區舉行。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宣布項目開工,南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霍好勝致辭。南陽市領導曾垂瑞、劉朝瑞、黃鍅、宋蕙,臥龍區領導高賢信、杜勇等參加。
  • 廣東廣州快速通道建設工程,主線全長2.5公裡,採用高架橋+隧道
    目前,隨著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片區的建設,新塘鎮全面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樞紐型交通體系。據了解,新塘鎮目前在交通建設上已經啟動了荔新公路廣本路口下沉隧道、臨江大道、西寧路、茅山大道與香山大道連接線(一、二、三期)等道路項目建設。現在,新塘鎮又啟動一下重大交通建設工程——東華大道快速通道。
  • 2017年合肥大建設「菜單」出爐 地鐵1號線開建三期工程
    開工建設軌道交通1號線三期工程;完成「米」字型高鐵網;推進裕溪路、阜陽北路高架延長線建設;提升步行街升級改造,擴大植物園……4月19日,合肥市大建辦、城鄉建委召開新聞座談會,2017年合肥大建設「菜單」出爐。》》》
  • 城之精銳,為國製造——長沙市製造業標誌性項目建設紀實
    長沙近年來聚焦重點產業,以22條產業鏈為抓手,大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全市項目建設燦若繁星,製造業項目尤為出眾。 今年,長沙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強力推進位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建設的通知》,明確中聯智慧產業城(挖掘機械智能製造園)項目、三一智能裝備製造項目、天際汽車長沙新能源項目、鯤鵬生態軟硬體建設項目等20個項目為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
  • 達宣城際快速通道開建
    達宣城際快速通道開建     建成後,達州至宣漢只需20分鐘左右    本報訊(陳國嶽 漆楚良 記者萬瑤)達州城區一體化發展加快。12月18日,達州至宣漢城際快速通道工程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