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草和德陽安醫生之死:從輿論到真相的距離有多遠?

2021-02-22 為你辯護網

「法律就是秩序,

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全文5486字 | 推薦閱讀32分鐘

口感:38度濃香微醺

//////////

今天是2019年10月17日,距離李心草死亡(9月9日)已經過去了38日,距離德陽安醫生自殺(2018年8月25日)已經過去了418日。

李心草事件已經變成羅生門,由於警方未及時發布官方情況通報,而多家媒體已經跟進,中間還鬧出假新聞事件,連「人民日報」「新京報」等媒體都紛紛中槍。一時間,對該事件的陰謀論甚囂塵上。

9月16日

李心草表姐到鼓樓派出所報警稱,李心草在落水前遭猥褻,鼓樓派出所受案調查。

10月12日凌晨

網友@swordsman11發布微博稱,雲南一19歲女生「盤龍江醉酒自殺」另有隱情,並附上長文。文章在微博引發熱議。

10月12日中午12時35分

@李心草媽媽發布微博稱,自己是李心草的媽媽,該帳號附上了《一個母親的血淚控訴,誰能告訴我一個真相》的文章,同時還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畫面顯示,事發時間為2019年9月9日凌晨1點44分,事發地疑為一酒吧。

視頻中,出現了疑似李心草的女子被男子壓在長椅、起身後被扇耳光等畫面,此時旁邊還有一女生,後來證實是李心草的朋友任某。此後東方網、新京報等媒體開始介入報導,輿情熱度逐步升溫。

10月12日下午2時54分

昆明市盤龍公安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發現網民在新浪微博反映關於李心草在盤龍區桃源街落水身亡的帖子後,盤龍公安高度重視,正在對此情況展開核實,將及時對外公布核查結果。」

10月12日晚

人民日報也在微博發布微評:呵護一株「小草」的尊嚴,呼籲敬畏生命,還社會一個真相。該微博轉發逾4萬、評論4萬+、點讚87萬+。輿情熱度開始進入高潮階段。

10月13日

@新浪新聞官方微博發聲爆料,李心草生前所住宿舍房門緊閉,學生已全部搬離。

10月13日

有媒體報導,昆明盤龍區檢察院在回復網友提問時透露,該院在國慶假期前已介入此案,「現在仍在持續跟進中」。在警方成立工作組核查、檢察機關強力介入的情況下,公眾想要的真相應該就在眼前。

10月14日早上

多家媒體發布了當地警方的通報稱,李某草為意外落水事件,尚不構成刑事案件。後多家媒體刪除相關報導文章。

10月14日8時9分

@李心草媽媽發聲表示,警方尚未通知自己已有結論。

10月14日下午

有媒體報導,昆明市公安局負責對外宣傳的工作人員以及現場刑事勘查民警均表示,部分媒體報導非警方官方口徑,目前案件正在調查中,屍檢報告尚未得出結論。

10月14日下午16時14分

新京報報導,李心草家屬否認花錢買熱搜:微信頭像沒換過,不是本人。

10月14日21時56分

昆明警方通報李某草案,表示對盤龍分局前期工作開展調查。

截至目前,最新的官方消息是:10月14日昆明警方發布的《情況通報》,然而這遠遠不能滿足輿論。李心草「自殺」事件仍疑雲密布,公眾對於真相的期盼也愈加強烈。

自殺還是他殺?

相約跳江說法的來源是什麼?

警方為何要跳躍著看關鍵證據視頻?

警方為什麼不及時屍檢?

當地警方為何不及時立案?

李心草的室友任某在該案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然而真相仍然雲裡霧裡,根據昆明警方發布,13日,昆明市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接收其母親的委託,對李心草屍體進行解剖;雲南公安司法鑑定中心何昆明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對檢材分別進行檢驗鑑定。

一般的屍檢時間為二十日左右,如果情況複雜,需要做病理切片,時間可能延長為一個月。雖然因為該案高度的社會關注度,屍檢可能會加快進行,但目前也只能等待。

在這等待的空擋中,我們將視線回溯過去,在2018年無數新聞熱點中,德陽安醫生因網絡暴力自殺一案,當時也是物議沸騰。

(輿論反轉前的新聞)

 

(輿論反轉後的新聞截圖)

雖然案情完全不一致——安醫生案的案情十分清晰,安醫生確實為自殺身亡。但兩個案件的相似之處在於,均在微博這一媒介中爆開,迅速引起了全國網友的討論。

安醫生因在遊泳池中與常女士之子(14歲)發生摩擦,安醫生丈夫喬某(公務員)因此打了常女士之子,常女士趕到後,和同行的姐妹與安醫生發生了肢體衝突,後在派出所協商解決。

但常女士認為孩子受了委屈,於是,聯合姐妹第二天到安醫生工作的醫院,找安醫生丈夫單位鬧事,並將此事爆料給「一手video「」華西都市報「等多家媒體,還公布了安醫生和丈夫的姓名、單位等信息,由此該事件迅速在網絡炸開。

由於公務員、醫生毆打未成年人這個話題帶來的天然高話題度,當時輿論幾乎一邊倒的指責安醫生方,隨後在事發後5天,安醫生不堪壓力自殺身亡。

事件迎來了反轉,安醫生自殺的新聞一出,常女士家迅速成為眾矢之的,成為網絡攻擊的對象。

常女士的形象從柔弱母親轉變為惡毒的不依不饒的市井潑婦,其子更被指責其在遊泳池中摸了安醫生屁股才導致這一切,這個未成年的初中生照片被做成了各種侮辱性的表情包,打上「強姦犯「的文字在微博傳閱,常女士親朋好友的全部信息被添油加醋的放到網上,還被做成了合集。

安醫生丈夫喬某報案後,該案件迅速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目前已經進入了審判階段。

雖然李心草案目前還未真相大白,但在這兩個同樣由微博爆開的案件中,我們觀察到了同樣的現象,那就是輿論的想像力可能是漫無邊際,且很容易被操縱的,或許有時候,我們可以將其稱為「陰謀論「

先說李心草案目前網絡上對其的各類猜測和真真假假的爆料:

1、涉案兩男一女在當地非常有背景,其中女子任某的父親為警察。

2、李心草媽媽花4.9萬元買熱搜、搞輿論。(後被李心草媽媽親自在微博闢謠。)

3、李心草作為一個女生去酒吧,不是好人。(作為一個21世紀的人,對這一點都不想回應。)

4、李心草的室友任某,居心叵測,是「毒閨蜜「。

5、雲南昆明警方就是一個腐敗共同體。

再說德陽安醫生案件目前在網絡上仍存在的大量的陰謀論:

1、常女士方在當地非常有實力,全家在當地政商勢力盤根錯節。

(後來證實該案件雙方均是普通百姓。)

2、常女士妹夫是政法系統的人,一手遮天。

(其妹夫曾做過法官助理,後成為律師,但其實因為該案發案迅速,其妹夫事發前完全不知情。但之後受到牽連,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電話被惡意電話打爆,可以說是非常無辜了。)

3、常女士兒子在泳池猥褻了安醫生。

(據安醫生同事說,安醫生提過是因為常女士兒子在泳池摸了下她的屁股,但事實有待考證。一方面安醫生是否說過這話未可知,另一方面夏天泳池人本就多,雙方在同一泳道內不小心發生肢體接觸也未可知,完全不能據此推斷這個小孩一定故意猥褻安醫生,不能在莫須有的情況下,對未成年人報以如此惡意的揣測。)

4、常女士方控制了德陽媒體,一手video收錢了。

(常女士和媒體的關係不過是:一方想搞個大新聞,一方恰好需要流量而已。)

5、至今沒有任何官方情況通報是因為當地將這件事情壓下來了。

(事實該案件已經進入了審判階段,為避嫌甚至不由當地法院審理,且該案由法院院長主審,足可證明官方對該案的重視程度,而公眾關注熱點的興趣本身就會很快消退。)

不難看出,上述兩個案件的陰謀論中,其內核有兩點:

一是將案件中許多細緻末節的細節儘量誇大;

二是案件的發生必然有政府黑幕。

先說第一點。李心草案中,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中,李心草是與室友任某一起出來吃飯玩的,8號19時40分開始,一行人先後去了三家酒吧,累計點了36瓶啤酒和一支42度的調製白酒。

22時38分,他們從第二家酒吧出來的時候,李心草和任某燊本來是打算坐地鐵回學校的,但到地鐵站之後發現地鐵已經停運,於是他們去了第三家酒吧。

在此期間,李心草曾發微信給同學,表示第二天會直接到教室上課,讓同學幫忙把課本帶到教室去(這個信息很重要)。

23時04分,四個人來到第三家酒吧(也就是李心草母親公布的監控視頻顯示的那一家),並一直待到9號凌晨2點左右。

23時53分,李心草呈現醉意,出現哭鬧、自言自語、摔東西等行為,曾用啤酒瓶蓋及隨身攜帶梳子割腕,並將酒吧內桌子上物品打翻等,此時,這位室友任某還在李心草身邊。

然而在凌晨2時左右李心草離開酒吧,2時4分許,「盤龍分局110指揮室接到市局110指令:一名群眾報警稱有人跳入盤龍江」後,任某沒有再出現。

群眾的眼光迅速聚焦到這位室友身上,揣測這位室友與本案有分不清的關係。該室友隨後在班級群裡發布如下內容,表示希望大家理性,相信法律的公正。

然而此時已經晚了,雖然案件幾乎沒有一處關鍵信息是明了的,但輿論的大棒已經開始對準一個19歲的學生。吸引眼球的媒體抓住這一細枝末節開始大搞文章,一篇10萬+爆款迅速誕生。

文章的風格可見下文:

(文章內容截圖)

文章準確抓住了「年輕女孩子深夜莫名遇害,遇害前閨蜜就在身邊「這莫須有一點,結合江歌案中閨蜜劉鑫將江歌關在門外任前男友將其殺死,黑龍江孕婦捕獵少女供丈夫洩慾致死等案件,迅速將焦點引向了善良女孩子自我保護的話題。

大量情緒化的形容詞,和較多的引起共情的宣洩式語言,仿佛作者本人親臨現場般如泣如訴的娓娓道來。

而李心草案的真相是什麼?任某真的實施了導致李心草死亡的行為嗎?沒有人知道,這也不是這篇文章想要質疑或者說探討的,他只是想要流量。

同樣的,在德陽安醫生案件中,也是一篇爆款10萬+文章,抓住一個莫須有的、無法求證的案件細節,僅因為安醫生已經「自殺以證清白「,而將發洩的口子朝向實際上與案件並無太大關係的14歲未成年人身上。

(文章內容截圖)

文章風格如出一轍,甚至文筆算不得多好,但是如親臨現場般的上帝視角、情緒化的誇張形容詞、明顯的情緒導向的敘述,迅速引起共鳴,賺取大把群眾的眼淚。

當然,事實上,拋開該文章的立意根據——男孩是否真的摸了安醫生屁股這一點不談,這篇文章連安醫生的丈夫的姓名都搞錯了,丈夫名字應該是三個字(為避免引起二次傷害,在此隱去)。

因為常女士方當初在微博上曝光了安醫生方的真實身份,其實該文章誕生之初,網絡上應該隨處可以看到雙方當事人的真實姓名。然而這篇文章卻連最基本的故事男主角的名字都搞錯了,不禁使人嗤笑。

不一樣的悲劇,一樣的輿論炮製手法。當圍觀了安醫生事件的始末之後,真切體會到一個新聞熱點事件中,輿論的揣測和真相之間的差距,更會對如今李心草案中沸騰的輿論抱有更謹慎的態度。現在案情未明,說什麼都過早。

但將這一切不理性的輿論責任全部推給營銷號真的妥當嗎?以如今的李心草案為例,昆明警方官方發布遲遲不到位,任憑各類謠言揣測滿天飛,甚至警方系統內部都沒有管好自己的嘴,未確定的案件細節就透露給了媒體,致使各大媒體集體翻車。

而且,這案件還發生在雲南昆明,公眾對新聞熱點的關注點雖然會退卻,但不會遺忘。魔幻的孫小果案還歷歷在目,雲南警方的公信力尚未修復,公眾如何不能對雲南政府的生態產生最惡意的揣測。

微信公眾號「夢馬向」的評論文章《李心草一案的背後:在一片無主之地上,毒草叢生》這樣寫道:

「具體到孫小果一案和李心草一案,二者暴露出的共同問題在於:區域性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原因,導致地方逐漸滋生出地方性山頭主義,甚至形成了一個腐敗共同體。

這個腐敗共同體往往黑白通吃,官匪不分,已經嚴重威脅到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當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對孫小果案稍微有一點了解的人,怎能不對昆明警方的任何行為開始陰謀論?」

此刻,可能我們難以在這裡談論政府公信力的建設,或者說討伐帶節奏的無良媒體。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輿論到真相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取決於兼聽的耳朵、理性的大腦和謹慎的嘴巴。

我們害怕青春少女莫名死亡、害怕無辜醫生被逼自殺,同樣,我們也害怕無法休止的輿論大棒,下一次將要落在我們之中誰的頭上。

回到目前仍然案情未明的李心草案中,至少我們可以這樣總結:

第一、無論案情真相如何,警方都應該體恤一個失去獨生女兒可憐母親的心,情緒化的語言和行為是可以理解的。

無論當時警方是基於什麼證據而得出的結論,但都應該認真對待母親的各種訴求,減輕母親的痛苦。

第二、物議沸騰至此,昆明警方也應該檢視自己。我指的不是本案中調查程序出了什麼問題,而是為何民眾會對昆明警方抱有如此大的敵對情緒。信任的建立很難,但崩塌就是一瞬間。

第三、無論民眾如何質疑昆明警方,但這件事情上,昆明警方仍是最權威官方的發言人,他們掌握最全面的資料。

他們直擊犯罪現場,直接接觸被害人家屬和嫌疑人,比我們僅僅通過媒體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全面的多。

第四、單親家庭、丈夫早逝、與之相依為命的獨女現在也陰陽兩隔,這樣一位正在遭受巨大打擊的母親,卻必須堅強地逼迫自己成為「福爾摩斯」,尋找女兒「自殺」的真相。

對李心草和其母親的同情,加上公眾對於社會安全的擔憂,強烈的代入感與社會安全焦慮,雙重疊加激發出我們的同理心,從而引發全民關注討論。

但作為理性的思考者,我們對待任何新聞熱點,都應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被碎片化的、情緒化的媒體裹挾走,徒為無良媒體增加流量。

最後,期待昆明警方早日破案,令這世上少一縷無法皈依的亡魂,少一個無法停止流淚的母親,和一個無法安心的社會良心!

作者 | 楊璇  律師助理

庭立方·四川卓安律師事務所

//////////

相關焦點

  • 德陽安醫生的死迎來判決,這些人的手上沾滿了鮮血
    人們常說「他人即地獄」,這句話放在如今的「語言暴力」和「輿論殺人」上一點也不為過。近日,德陽安醫生自殺案迎來開庭宣判日期,此案近兩年來,再次引爆輿論的高度關注安醫生的死,該誰負責?當活著比死去更痛苦的時候,才會絕望地選擇輕生。「對不起,是我做錯了,我對整件事負責,一條命頂一個心理創傷應該夠了嗎?」這是安醫生在自殺前,發給調解他們案子的民警的簡訊。
  • 羅冠軍強姦、體罰哮喘女、德陽安醫生:這些年輿情反轉的那些事兒
    雖然調查結果最後能證明清白,但事件始末經受過謾罵、侮辱、攻擊、處罰,當事人心理所受的傷害是無可彌補的,甚至會失去生命,比如前兩年轟動一時的「四川德陽安醫生事件」。 2018年8月20日,四川德陽的安醫生和丈夫去遊泳,泳池裡兩個13歲男生「可能冒犯了」安醫生。
  • 德陽安醫生被逼到自殺,如今起訴當事人!網絡暴力何時休!
    德陽安醫生被逼到自殺,如今起訴當事人!網絡暴力何時休!18年的夏天,一位醫生離開了我們,以自殺的方式。因為一段視頻帶來的網絡暴力讓她不堪忍受壓力,在車中服藥自殺。而在她死後,事情的真相才被還原,是男孩在遊泳池刻意挑釁,安醫生的丈夫才動手,然而視頻卻被剪成了成年男子遊泳池毆打小孩子的情景,網友們更是義憤填膺,人肉安醫生家庭,給她帶去了嚴重的心理傷害。而男孩的家人更是得寸進尺,將事情鬧到安醫生就職的醫院,致使安醫生被開除。這一系列的事情擊潰了安醫生的心理防線,在絕望之中自殺。
  • 德陽安醫生自殺案開庭,網絡暴力下的傷害沒有分界線
    綿竹市人民法院定於2020年8月5日至6日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3點至18點在科技法庭公開審理綿竹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一案,也就是2018年轟動全網的德陽安醫生自殺案。消息一出便受到了廣泛關注,兩年前的案件細節也再次被展露出來。
  • 女醫生被輿論活活「罵死」,語言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來梳理一下事情的起因經過:8月20日,安醫生和丈夫去遊泳。泳池內兩個男孩觸摸安醫生臀部,安醫生讓他道歉,但男生拒絕道歉,並朝其吐口水,做鬼臉。看到妻子被侮辱,衝動之下的安醫生丈夫將其中一個男孩(13歲)摁入水中並扇了一耳光。之後,男孩家長叫人在洗手間攻擊了安醫生。最後雙方報警,在派出所安醫生丈夫道歉並錄口供。
  • 700天,德陽安醫生自殺案今日開庭,一場鍵盤引發的命案
    文 | 健識局 紀佳文編 | 健識局 嚴冬雪本文來源於《財經天下》周刊合作夥伴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700天,德陽安醫生自殺案今日開庭,一場鍵盤引發的命案8月5日,四川德陽安醫生自殺案開庭,安醫生丈夫訴被告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 德陽安醫生案開庭:丈夫教訓男孩反全家被人肉,吞藥身亡
    派出所將雙方分開調解,也籤和解協議,喬偉覺得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然而事發第二天,常女士和她表妹等幾人,先後去了喬偉和安醫生的單位。喬偉說,對方在他們單位大吵大鬧,要求單位開除他們黨籍和公職,並辱罵安醫生,"這樣的人怎麼配當兒科醫生?"
  • 德陽安醫生自殺案今日開庭,被告3人能否受罰?網友痛罵小孩不解恨
    四川德陽安醫生自殺案8月5日開庭,安醫生丈夫訴被告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2018年8月,在四川省德陽市,安醫生夫婦與13歲初中生劉嘉(化名)在泳池裡發生衝突後,調解無果,兩家矛盾升級,孩子家長把泳池內男子將男孩頭按進水裡並打了一巴掌的視頻提供給媒體,安醫生夫婦的信息隨即被人肉,陷入了輿論漩渦。然而,據媒體報導,男孩之前摸男子妻子的屁股並拒絕道歉,還朝她吐口水,妻子安醫生隨後在更衣室被男孩家人毆打。
  • 700多天過去了,德陽安醫生自殺案開庭,事情始末又如何
    當天離開遊泳館後,安醫生夫婦和李某某家長一起到了德陽市公安局廬山路派出所。安醫生的丈夫在派出所中向李某某道歉。安醫生丈夫對於動手打了小孩此事感到十分的後悔,「當時沒有控制住自己的原因,是覺得孩子侮辱了我妻子」。
  • 大二女生「李心草溺亡」,落水前在酒吧被打!正義為何總是遲到?
    這二天,雲南一位女大學生「李心草溺亡事件」在網上發酵,人們又開始討論「公平正義」這個話題了。事件經過是這樣的:一個多月前,昆明理工大學大二女生李心草「落水身亡」,雲南盤龍公安認為是「醉酒自殺」。單親母親「李心草媽媽」自已找回遺體,並拷到酒吧監控視頻!視頻顯示,有兩渣男在酒吧控制了李心草,並抽耳光,趴在她身上。而這個酒吧距離李心草跳河的地方只有10多米。
  • 「德陽安醫生」自殺事件兩年後:被網絡暴力傷害的兩個家庭
    在喬明方面的代理律師趙啟太看來,安醫生事件是一起典型的網絡暴力事件,值得廣大網民警醒和反思。「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還網絡一片淨土,是這個事件的血的教訓。」2020年8月25日是安寧去世兩周年的日子。兩年間,丈夫喬明再沒去過事發的遊泳池。
  • 「德陽安醫生自殺事件」信息洩露人被公訴,一審開庭超過12小時
    8月5日,在「德陽安醫生自殺事件」中洩露安醫生個人信息的常珊、常某、孫某某,在四川德陽綿竹市人民法院開庭受審。常珊等3人被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由綿竹市檢察院提起公訴。本案被害人為德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女醫生安寧。
  • 德陽安醫生事件,為什麼我不再關心後續了?
    我去年寫過兩篇文章,關於德陽安醫生的,本來一直說要寫後續,遲遲沒有落筆,直到最近還有讀者在問,後續怎麼樣了。我統一回復一下。
  • 李心草事件再有新進展!
    曾引發廣泛關注的「李心草事件」,最近有了最新進展:8月12日,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羅秉乾涉嫌過失致人死亡案向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9月11日,滇池東碼頭發現一具女屍,經調查,系李心草(女,18歲,曲靖師宗人,大二學生)遺體。9月16日,李心草表姐陳某到公安機關反映稱,李心草在落水前遭猥褻,鼓樓派出所受案調查。
  • 「德陽醫生自殺事件」:網暴之下沒有完卵
    近日,新京報對此做了「『德陽安醫生自殺事件』兩年後:被網絡暴力傷害的兩個家庭」的報導。我前後讀了三遍,唏噓不已。這個故事的前前後後,就是一本反思網絡暴力、領悟網絡言行規範的教材——網暴之下,沒有完卵。捲入此事的兩家人,都被推入了「網暴黑洞」,悲劇帶給他們的陰影遠未抹去。
  • 李心草墜江死亡案真相調查:從醉酒到墜江發生了什麼?
    錯過了最後一班地鐵之後,李心草等四人決定找個酒吧繼續喝酒。當晚23點03分,他們走進盤龍江邊的熱度酒吧,坐在了緊挨著門口的座位上,這裡距離盤龍江只有十幾米的距離。任某燊:李心草就開始坐地上哭,我就過去蹲下去抱她,我和羅秉乾把她扶到欄杆邊,她就先安靜了一會,然後把她從地上抱起來,拉起來,她就開始腳要往欄杆上面伸,好像兩隻腿都搭上去了,搭到膝蓋這個位置,然後我和羅秉乾就把她從欄杆上拉了下來。
  • 李心草墜江死亡案真相調查:從醉酒到墜江,發生了什麼?
    一個正值花季年齡的女大學生墜江死亡,讓人痛惜,而網上流傳的李心草死亡前被人扇耳光、摟抱等視頻,更是一度讓這起案件疑雲重重。四個青年人的一次聚會飲酒最終怎麼會變成了一場溺亡悲劇?庭審過程中出示的大量證據完整還原了事件的真相,總臺記者也對相關親歷者進行了獨家採訪。從醉酒到墜江 發生了什麼?
  • 李心草墜江死亡案真相調查:從醉酒到墜江 發生了什麼?
    一個正值花季年齡的女大學生墜江死亡,讓人痛惜,而網上流傳的李心草死亡前被人扇耳光、摟抱等視頻,更是一度讓這起案件疑雲重重。四個青年人的一次聚會飲酒最終怎麼會變成了一場溺亡悲劇?庭審過程中出示的大量證據完整還原了事件的真相,總臺記者也對相關親歷者進行了獨家採訪。從醉酒到墜江 發生了什麼?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我們與惡的距離離這裡有多遠?這次我喜歡選角,劇中飾演法律援助律師的吳慷仁就是我一直認為非常樂觀的男演員,當他玩《下一站,幸福》時,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只是個男性。似乎《我們與惡的距離》(TheWorldBetweenUs)是基於濫殺濫殺,他似乎想討論這樣的社會問題,包括廢除死刑,這在臺灣中仍然有爭議,然而經過仔細考證,他其實是一種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愛」而不是「惡」。在故事的結尾,我看到王律師和林醫生行走在一起的背面,我希望這是我們良好社會的方向。
  • 德陽安醫生事件重溯:一場被網絡發酵的雪崩,誰要付出代價?
    德陽安醫生事件重溯:一場被網絡發酵的雪崩,誰要付出代價?無數熱點衝進視線的當下,你還記得兩年前發生的德陽安醫生事件嗎?2018年8月下旬,一段「男子將男孩按進泳池暴打」的視頻流傳網絡。四川德陽的安醫生和丈夫在遊泳時和13歲男生發生肢體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