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總統下令撤軍,一場暴風雨正加速到來,打了菅義偉一個措手不及

2020-12-22 全方位武器

美國歷史上也發生過敗選後耍賴的情況,但從未有人像川普一樣任性,即便最終結果已經註定,但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使絆子,更是傳出消息,4年後川普或將重返白宮。我們設想過很多可能,就新冠疫情發難,還有「假選票」事件,或者打擊伊朗核設施,但川普一舉動驚呆眾人,打了菅義偉、文在寅一個措手不及。

白宮幡然醒悟,決定撤軍?

雖然一直有消息傳出,稱川普正在考慮打擊伊朗核設施的可能性,但其首要幹的事情就是任命心腹米勒為國防長,然後下令所有美軍撤回本土,這一消息讓華爾街財閥瞠目結舌,川普一改常態,沒有找伊朗麻煩,也沒有在太平洋惹事,反而要撤軍,注意,五角大樓說的是「所有」,很有可能包括駐紮在日韓等國的駐軍。

米勒說道,911事件後,美國一直深處戰爭泥潭,持續到現在,稱即便美軍現在正處於擊敗恐怖分子的邊緣,即便沒有戰鬥到底,但也沒必要再深陷下去了,必須及時回頭,避免有可能出現的戰略失誤。最後強調,美軍已經全力以赴,現在該結束了,是時候回家了,也是時候從主導者變為支持者,顧名思義,美軍之後或將不再親力親為,更想發動代理人戰爭。

一場暴風雨正在加速到來

美軍此舉看似撤出紛爭,但一場暴風雨正在加速到來,就拿如今的中東局勢來說,伊朗、以色列官員接連被殺,與大國之間的矛盾激化,即便沒有組織、國家站出來認領,但雙方似乎已經認定是對方動的手,已經在緊鑼密鼓地部署兵力,只要一點點火星,就能瞬間引爆。

如果美國真的全面撤軍,包括歐洲、日本等,普京、文在寅、菅義偉就有的忙了,沒有美國在中間壓制,他們將直面威脅。再回想白宮曾宣布不再充當世界警察,有分析人士表示,美國或將重新調整戰略布局,讓日韓印澳充當「馬前卒」,與印度不同,日本似乎並不想趟這趟渾水。

但不管怎樣,各國都需提高警惕,美國不可能打無準備的仗,尤其還有這樣不按套路出牌的總統,在這樣複雜的國際局勢下,小心一點總是沒錯的,美國壓縮兵力可能只是一個開始,至於下一步做什麼,想必很快就會有答案。

相關焦點

  • 美國決意加速從伊拉克撤軍,才省下幾千兵力有啥用?
    現在美國的戰略收縮之勢已成,即便到了2020年底,川普在即將離任前,依然下令將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為何非撤不可?按一般的解說,這是給下任挖陷阱,可惜仔細研究一下,這只是沿繼以前的戰略,只是計劃中的事情,對於美國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的事情,美國國內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即便川普不做,下任也必須繼續。
  • 川普為何下令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
    川普的總統任期已接近尾聲,在他對五角大樓來了場「大換血」之後,美國國防部拋出了一項「重磅承諾」:美國將繼續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進一步縮減駐軍規模。當前,美國在阿富汗共駐紮有約4500名士兵、在伊拉克有3000多名士兵。
  • 川普下令將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北約罕見發警告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川普的總統任期已接近尾聲,在他對五角大樓來了場「大換血」之後,美國國防部拋出了一項「重磅承諾」:美國將繼續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進一步縮減駐軍規模。報導指出,由於本次撤軍距離下一任總統就任僅間隔5天,這意味著川普最終還是未能徹底兌現「撤出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承諾。 但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稱,川普此舉已經履行了「停止美國無休止的戰爭」這一承諾,剩下的駐軍將主要用於「保衛使館」及「協助盟國」。
  • 親美的摩爾多瓦美女總統要求俄撤軍,克裡米亞悲劇又要重演嗎?
    同年 11 月 19 日,摩爾多瓦總統沃羅寧訪俄,與俄羅斯籤署了《俄摩友好合作條約》,確立了兩國新世紀戰略夥伴關係的基本目標和原則。但是,摩爾多瓦國內政治舞臺的多個反對力量,打著「走向西方」的旗號,攻擊摩共的親俄政策和立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也揚言要把摩爾多瓦列為下一個「民主改造」對象,加強對摩政府施壓。
  • 任期將盡,川普為何忙著撤軍?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美國國防部日前表示,總統川普已下令在2021年年初撤出駐索馬利亞的大部分美軍人員和設施。這是繼五角大樓11月宣布縮減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美軍人數後,川普政府發布的又一海外「撤軍令」。
  • 大軍捷報頻傳,司令員為何下令馬上撤軍?事實證明此舉很高明!
    就在我各路大軍都在勝利進軍、到處捷報頻傳的時候,陳(賡)卻做了一個令部下都大吃一驚的決定:要求第四兵團各部隊馬上撤軍。 當陳(賡)斬釘截鐵地說出「把部隊撤回來!」這句話,副司令員郭天員驚訝不已:「什麼,撤回來?」
  • 川普再次宣布從索馬利亞撤軍,為拜登挖下一個大坑!
    12月4日,美國國防部宣布,總統川普下令,在明年年初撤出駐紮在索馬利亞的"大部分"人員和裝備。在給美國防部來了一次"大換血"後,川普在餘下任期裡開始兌現了對海外進行撤軍的承諾。在先前縮減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駐軍人員後,現在發布了第三次撤軍命令,這次即將讓大部分美軍撤出索馬利亞。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防部的聲明中稱,部分駐索馬利亞美軍將調離東非,部署到索馬利亞的鄰國。但聲明中也強調了,美國並不會就此脫離非洲,也不會改變相關政策。
  • 撤軍敘利亞?美國舉棋不定 將重新考慮如何撤軍
    美國國會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2018年12月30日說,總統唐納德⋅川普承諾擊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後再從敘利亞撤軍。他在白宮外告訴媒體記者,以確保擊敗「伊斯蘭國」、美國在敘盟友庫德武裝得到保護以及伊朗不會成為美國撤軍的「大贏家」為前提,川普「長時間、努力」思考敘利亞問題以及如何撤軍。格雷厄姆說,川普承諾,完全擊敗「伊斯蘭國」以後,美軍再撤離敘利亞。「他告訴我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讓我對美國在敘利亞的前進方向安心多了。」川普當天的說辭與先前不同。
  • 川普「瞄準」伊朗 想當「戰時總統」?美中東戰略收縮「虛實」解碼
    宋曉軍觀點:除非先遭受攻擊 美總統才能行使戰時權利 宋曉軍:我覺得現在美國總統不能完成所有的戰時這個狀況,戰時是有條件的,就是除非伊朗先打了美國,這個是必然。
  • 美從德國撤軍、環太軍演打「臺灣牌」,有內在關係!
    1 美國為何要從德國撤軍?無疑是德國與美國存在分歧。存在哪些分歧?有不少評論認為,主要在於德國不願意增加駐德美軍軍費。在海叔看來,這只是表象。美國從德國撤軍的深層次原因在於——美、德對於歐洲發展前途存在意見分歧,這導致了兩國關係漸行漸遠!
  • 美國為何從德國撤軍
    據新華社6月6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下令美國國防部9月前從德國撤出9500名美軍人員,縮減規模約為三分之一。無論出於何種動機,美軍突然決定從德國部分撤軍,凸顯了與德國等傳統盟友之間的分歧,也將進一步損害美國的軍事同盟體系。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撤軍是「逃避」還是「挖坑」?
    來源:央視網美國國防部12月4日宣布,總統川普已下令,明年年初撤出駐紮在索馬利亞的「大部分」人員和裝備。而就在上個月,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宣布,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駐軍將在2021年1月中旬前分別減少到各2500人。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從多國撤軍是「逃避」還是...
    美國國防部12月4日宣布,總統川普已下令,明年年初撤出駐紮在索馬利亞的「大部分」人員和裝備。而就在上個月,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宣布,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駐軍將在2021年1月中旬前分別減少到各2500人。
  • 撤軍日開戰時?暴行暗殺均難脫干係 美在中東要被「算總帳」
    「撤軍季」澳大利亞曝阿富汗濫殺醜聞伊朗啟動復仇模式美國均難逃干係?聯軍苦戰多年卻發現敵人都在用自家武器美在中東到底「損掉」了多少盟友?5、美以試圖引誘伊朗進入戰爭04專家分析川普的任期已經所剩無幾,他能夠在剩下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完成撤軍嗎?
  • 美總統倒行逆施,德美外交關係破裂,已無法修復
    針對德國、韓國、日本這樣的盟友,川普的態度只有一個——必須給錢,不給錢就撤軍。根據德國媒體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因為德國拒絕提高軍費下令縮減駐德美軍的規模之後,德國總理默克爾警告美國,如果美國不願意承擔一個全球性大國的責任,德國將從根本上思考與美國的關係。
  • 美國從敘撤軍 土耳其準備接手曼比季安全事務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20日與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通電話,雙方同意繼續協商敘利亞東北部地區安全局勢。  埃爾多安向在敘遇襲身亡的美國人致哀,聲明土耳其已準備好接手敘利亞北部重鎮曼比季安全事務。而按土美先前達成的共識,雙方應聯合「管理」曼比季。
  • 川普抓緊時間撤軍,臨走前還給拜登挖下大坑
    據新華社12月7日報導,美國國防部最近表示:總統川普已經下令將在2021年年初撤出駐索馬利亞的大部分美國士兵和軍事設施。這並不是川普發布的第一次「撤軍令」,此前五角大樓就曾宣布削減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軍人數。 要知道川普任期即將結束,那為什麼他還要抓緊時間撤軍?
  • 鳳凰知道:美國總統想打誰就打誰?
    在美國歷史上發生的大小數10場戰爭中,正式由國會宣戰的有5次:1812年美英戰爭,1846年美墨戰爭,1898年美西戰爭,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這5次中美墨戰爭和美西戰爭還是先戰後宣的。故有「國會擁有宣戰權而總統擁有開戰權」之言。
  • 菅義偉的人脈
    日本自民黨新總裁 菅義偉(9月14日,東京,REUTERS)                   據稱,菅義偉還是一名年輕議員時,被其尊稱為「政治恩師」的已故政治家梶山靜六就教導他說「官僚都是能說會道的天才,你很快就會上當」。菅義偉從梶山那裡繼承了政界、官僚和商界的人脈。
  • 菅義偉上任後第一個國際電話,沒打給美國
    估計很多讀者和筆者的想法一樣,首先想到的都是美國總統川普。因為日本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實在是太密切了。不管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層面,日本和美國說是一個國家都不為過,他們之間的同盟關係相當深厚,因此新的日本領導人上任後自然應該第一個就打給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