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美的摩爾多瓦美女總統要求俄撤軍,克裡米亞悲劇又要重演嗎?

2020-12-20 笑語千年

摩爾多瓦是位於東南歐的一個內陸小國,東、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隔普魯特河與羅馬尼亞毗鄰,面積約3.38萬平方千米,人口355萬,原為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12月宣布獨立。

蘇聯解體後,不少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紛紛倒向北約和歐盟懷抱,摩爾多瓦成為俄羅斯對抗北約的前線。隨著03年俄羅斯周邊多國出現「顏色革命」,烏克蘭、喬治亞等國紛紛變色,無疑讓俄羅斯更加重視周邊地區的穩定。

2000年普京登上俄總統寶座後,開始對俄羅斯的內政、外交戰略和政策進行一系列深刻調整,推行靈活、理性、務實的大國外交戰略,,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進行全球性外交布局,把發展與獨立國協國家關係作為俄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2000 年 6 月普京訪問摩爾多瓦,把摩視為維護俄在巴爾幹影響的重要國家之一,稱摩為俄可靠和善良的朋友,承在能源、債務問題上向摩讓利。

同年 11 月 19 日,摩爾多瓦總統沃羅寧訪俄,與俄羅斯籤署了《俄摩友好合作條約》,確立了兩國新世紀戰略夥伴關係的基本目標和原則。

但是,摩爾多瓦國內政治舞臺的多個反對力量,打著「走向西方」的旗號,攻擊摩共的親俄政策和立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也揚言要把摩爾多瓦列為下一個「民主改造」對象,加強對摩政府施壓。夾在歐美與俄羅斯之間的摩爾多瓦,在2002 年 2 月宣布把與歐盟一體化作為國家對外戰略的優先方向,外交政策開始發生變化。

摩爾多瓦的變化,引起俄羅斯強烈不滿。為了報復摩爾多瓦的親西方政策,俄羅斯放棄了從外德撤軍的承諾,暫緩撤軍進程。

俄摩關係是一種特殊的雙邊關係。俄希望把摩拉入自己的懷抱,構建對抗歐美的陣營;摩則希冀融入與歐洲的一體化進程,這是兩國的戰略分歧。但是,摩出於地緣政治、經濟的考慮,又離不開俄羅斯;俄從其地區和全球戰略角度出發,也需要摩爾多瓦。因此雙方仍保持密切合作與聯繫。

摩爾多瓦對俄羅斯有著強烈的依賴。俄羅斯是摩爾多瓦第一大貿易夥伴 ,對俄出口佔摩爾多瓦出口總額的22.%。在國外務工的35萬摩爾多瓦人中,有 10萬在俄羅斯工作。

俄羅斯駐軍的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位於摩爾多瓦與烏克蘭之間,面積 為4163 平方公 裡,人口53 萬,其中摩爾多瓦族佔 31. 9% 、俄羅斯族佔 30. 3% 、烏克蘭族佔28. 8%,該地區於1792 年 併入俄羅斯帝國,1924 年在此基礎上建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20 世紀90 年代初,以摩爾多瓦人民陣線為首的親羅馬尼亞政黨希望摩獨立後併入羅馬尼亞,引起摩爾多瓦反對派的不滿。1990年9 月,摩爾多瓦的俄語民族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與摩爾多瓦政府衝突不斷。1992 年 3 月雙方衝突升級,外德請求俄羅斯援助,俄羅斯派第十四集團軍進駐德左地區。

2006 年,德左地區舉行全民公投。支持外德地區併入俄聯邦的人佔97. 1% ,不過,顧及與西方關係的俄羅斯並沒有就此將德左地區併入俄羅斯。

從摩爾多瓦獨立以來,它與俄羅斯的關係既有過冷淡,也有過親密。雙方現在仍有兩個分歧: 一是在德左地區問題上俄支持地區勢力,且俄駐軍遲遲不願從該地撤離;二是摩親西方戰略與俄希望保持在摩爾多瓦的傳統影響力的衝突。如何在西方和俄羅斯兩大勢力間左右逢源,最大限度地實現本國利益,是擺在摩爾多瓦人面前的難題。

上個月,摩爾多瓦中央選舉委員會確認馬婭·桑杜贏得總統選舉,摩將迎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桑杜在競選時承諾推動該國「在歐洲一體化的道路上前進」,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阻止大規模的勞動力外流。

前總統多東在接受摩爾多瓦電視臺採訪時表達了對桑杜勝選的擔憂。他擔心桑杜上臺會扭轉與俄羅斯的良好關係,因為此前摩政府在實施反俄政策後幾乎失掉了所有的市場。多東認為,桑杜勝選後,摩爾多瓦「整體政策將朝著反俄方向改變,甚至會像烏克蘭那樣劇烈和慘痛。

多東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今年10月,俄聯邦對外情報局局長便表示,美國已介入摩本次大選。隨著美國建制派代表拜登在美大選中獲勝,美國未來加大對俄羅斯的壓制已成必然。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摩爾多瓦親美總統上臺,摩國內必定會出現一股反俄風潮,但這種風潮究竟會形成什麼結果,很難定論。

12月1日,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回應了桑杜要求俄羅斯維和部隊撤軍的聲明,稱她的要求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俄羅斯不可能接受。

拉夫羅夫重申,任何針對"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的侵略行動都會以悲慘的結局收場。雖然德左地區像克裡米亞那樣進行獨立的全民公投,然後併入俄羅斯的可能性不大;但拉夫羅夫警告摩爾多瓦,如果他們認為能夠通過武力手段收回德左地區,那麼他們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樣做無異於與俄羅斯開戰,畢竟"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至少有22萬居民擁有俄羅斯聯邦公民身份。

其實早在2018年6月22日,摩爾多瓦就在聯合國呼籲完全無條件撤離包括德涅斯特河沿岸的摩爾多瓦共和國領土的外國軍事力量,其主要目標就是指向俄羅斯。但是聯合國大會對摩爾多瓦這個提議的最終的投票結果是64票贊成、83票棄權和15票反對,其中美國投贊成票,中國棄權,俄羅斯則投了反對票,德左仍在維持著現狀。從投票結果上看,支持摩爾多瓦的國家並不佔大多數,更何況其中還有兩個重量級大國。

俄羅斯著名政治評論員楊庫捷夫認為,桑杜剛一上臺,就想改變德左地區現狀,很可能會加速將這一地區推向俄羅斯的懷抱。桑杜很有可能會像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一樣打開潘多拉盒子,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像亞美尼亞丟失納卡地區一樣,把德左地區這個名義上的國土也給弄丟了。

相關焦點

  • 反俄女總統上臺:要求俄羅斯撤軍,北約接管
    而從蘇聯聯邦中分離出來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卻遇到了分裂危機,且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鉗制,讓問題的解決變得更為棘手。當地時間11月30日,摩爾多瓦新總統桑杜第一次以總統身份公開亮相,一上來就放出「反俄」豪言,宣稱會拿回對德涅斯特河地區的主權,要求俄羅斯撤軍,北約接管。外界解讀,這位女總統是想要當烏克蘭第二!
  • 歐洲小國選出一位美女總統,一上臺就給普京下馬威
    根據媒體報導,摩爾多瓦新當選女總統馬婭·桑杜在日前主持了自己的第一場大型新聞發布會,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再次強調要求俄羅斯撤軍,她認為摩爾多瓦已經不存在內戰風險,俄羅斯軍隊也沒有任何理由繼續在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部署了。
  • 又一個烏克蘭,反俄女總統上臺:俄羅斯撤出駐軍,北約接管
    因為克裡米亞問題,烏克蘭和俄羅斯拔刀相向,而結果則是,俄羅斯將黑海明珠合併,而且為了給克裡米亞建立一個戰略緩和地帶,在俄羅斯大力支持下,烏東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號稱獨立建國,脫離烏克蘭統治,甚至要求合併加入俄羅斯。現在的這一幕,也在摩爾多瓦重演。
  • 歐洲小國選出一位美女總統,一上臺就要把俄軍趕走
    4年後,也就2020年11月份,親西方的前總理馬婭·桑杜贏得總統大選,她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驅逐俄軍,要俄軍從本國撤軍。△摩爾多瓦曾與親俄城市爆發內戰由此可見,和烏克蘭一樣,在摩爾多瓦境內存在著親俄派與親西方派系的激烈鬥爭,除了驅逐俄軍之外,桑杜總統還將矛頭對準了親俄派控制,並事實上受到俄羅斯支持的東部城市
  • 摩爾多瓦,擺在普京面前的又一個鬧心事
    11月30日,摩爾多瓦當選總統桑杜首次亮相新聞發布會。作為這個東歐國家歷史上的首位女總統,桑杜在11月15日舉行的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獲勝,擊敗現任總統多東。桑杜將在摩爾多瓦憲法法院確認選舉結果後宣誓就職。  在第一場記者會上,桑杜再次要求俄羅斯撤軍。
  • 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俄羅斯從克裡米亞撤軍,這是為什麼?
    也就是說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對於下屬成員國來說具有一定的約束力,而這是要求俄羅斯從克裡米亞撤軍的是聯合國大會決議,這個決議沒有任何的約束力。 烏克蘭在聯合國安理會無法形成對自己有利的決議,於是轉戰聯合國大會,毛球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要求俄羅斯撤軍的決議。
  • 澤連斯基:烏克蘭是又一個阿富汗,俄羅斯重複前蘇聯悲劇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聲稱,烏克蘭軍隊計劃,圍繞克裡米亞,建立一個巨大的攔水壩,斷絕克裡米亞水源,除非克裡米亞歸回故土。為了阻擋烏克蘭,俄羅斯大軍很可能以克裡米亞為基點,攻擊烏克蘭。如果俄羅斯大軍敢發動戰爭,烏克蘭男女老少,全民皆兵,同仇敵愾,共同抗擊俄羅斯侵略。
  • 聯合國要求俄撤離克裡米亞,烏克蘭決心不服就開戰
    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它深刻地反映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就比如曾經的烏克蘭與俄羅斯都是蘇聯時期的「兄弟」,如今卻因為克裡米亞半島翻臉,近期聯合國通過了一項要求俄羅斯撤離克裡米亞半島的決議,這一決議的通過更是將烏俄關係推向新的階段,同時也讓克裡米亞半島問題陷入新的危機
  • BBC刪減烏前總統採訪英文版中論及克裡米亞的言論
    原標題:BBC刪減烏前總統採訪英文版中論及克裡米亞的言論  中國網6月24日訊 據俄羅斯媒體6月24日報導,採訪烏克蘭前總統的英文版稿件中有關90%的克裡米亞人投票支持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的內容被刪除。   英國廣播公司(BBC)剪掉了採訪維克多亞努科維奇的稿件英文版中關於2014年3月全民投票中90%的克裡米亞人贊成脫離烏克蘭的政治言論。   而俄語採訪稿中存在關於投票人數的信息。   亞努科維奇在英文版採訪中將其在任時克裡米亞脫離烏克蘭的事件稱為「悲劇」。   他在英文版採訪中說:「發生的這些事是非常糟糕的。
  • 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烏克蘭當時為何沒有對俄羅斯宣戰?總統缺位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2日報導,普京當天接受「俄羅斯1」電視臺採訪時表示,烏克蘭首先發生了國家政變,並奪取了政權(指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2014年2月22日罷免了親俄的亞努克維奇的總統職務),俄羅斯便與烏克蘭領導層在觀點和路線上產生了徹底的矛盾,從此刻起,俄羅斯與烏克蘭分道揚鑣,此後,克裡米亞回歸俄羅斯。
  • 對收回克裡米亞持悲觀態度,發表俄語講話,澤連斯基被指親俄懦夫
    就目前的環境,能夠在烏克蘭政治舞臺上立足的,必須是反俄派,任何具有親俄傾向的政治家都被視為烏奸,甚至遭到人身威脅。在首輪大選後,季莫申科被淘汰,現任總統波羅申科和喜劇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將參與最後的決賽,兩人都接受了酒精和毒品測試,將通過辯論和接受提問的方式,向烏克蘭民眾展示自己的政治方針和未來政策。
  • 克裡米亞美女檢察官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被烏克蘭通緝 這是要與全...
    娜塔莉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的政治立場是親俄羅斯的,主張克裡米亞回歸俄羅斯,並批評烏克蘭是「灰燼中誕生的魔鬼」。  今天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烏克蘭國家安全部門將這位克裡米亞新任美女檢察長列入通緝名單,指控其採取暴力手段推翻憲法秩序並奪取政權。
  • 克裡米亞風波還未平息,一碗紅菜湯讓俄烏再上風口浪尖
    俄羅斯和烏克蘭從2013年基輔發生親美示威活動後,兩國關係徹底鬧僵。後期,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在2014年批准克裡米亞入俄後,烏克蘭更是提出了反對,直到今日,烏克蘭一直都在施壓俄羅斯,要求其退出克裡米亞事件。如今克裡米亞風波還未平息,兩國又吵架了,還是因為一碗紅菜湯讓俄烏再上風口浪尖。
  • 美國大選季,通俄門是否重演?普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通俄門捲土重來通俄門捲土重來?據早前消息,美情報人員稱俄羅斯將再次於2020年大選中幫助川普。《紐約時報》援引5名消息人士稱,美情報屆相關人士在眾議院介紹會上表示,俄羅斯似乎正在幹預2020年總統大選,以實現總統川普連任。
  • 聯合國大會高票通過決議,要求俄撤出佔領地
    6年前克裡米亞地區的民眾就是否加入俄羅斯一事進行了「公投」,而此次公投的結果則是多數贊成加入俄羅斯,所以,克裡米亞便從此脫離了烏克蘭,隸屬為俄羅斯的管轄範圍。儘管如此,但是,關於該地區實際歸屬權問題,仍然存在爭議。
  • 俄烏總統會晤「雞同鴨講」 俄稱士兵不小心越界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6日報導,俄烏兩國總統26日共同出席了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的雙邊會議,這也是6月以來兩國領導人首次會晤。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和歐盟的幾位高官也出席了會議。
  • 東歐性價比高的國家,絕非只有美女
    烏克蘭的人均GDP一度被公認的「歐洲最慘」的摩爾多瓦超過了。嚴重的經濟問題,牢牢綁在了遺留的歷史和複雜國內的局勢當中。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第一任總統克拉夫丘克照搬了俄羅斯的「休克療法」,大量印發貨幣,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 東歐性價比最高的國家,絕非只有美女
    烏克蘭的人均GDP一度被公認的「歐洲最慘」的摩爾多瓦超過了。嚴重的經濟問題,牢牢綁在了遺留的歷史和複雜國內的局勢當中。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第一任總統克拉夫丘克照搬了俄羅斯的「休克療法」,大量印發貨幣,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 同屬東斯拉夫民族,同起源於基輔,烏克蘭為什麼要反對俄羅斯?
    為了爭取西方國家的援助,烏克蘭政府實行」親西疏俄「的政策,優先發展與北約、歐盟的關係,與俄羅斯關係較為緊張。雖然兩國在黑海艦隊等問題上達成了協議,但在加入北約問題上有著重大分歧。 2004年,烏克蘭爆發了「橙色革命」,親西方的尤先科成為新總統,從此烏克蘭走上了全面西傾的道路,與俄羅斯總體上處於對抗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