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天使 你我攜手」早產兒寶寶重溫「臨時媽媽」的懷抱

2020-11-19 十三科普

西安高新醫院有這樣一群特殊的「臨時媽媽」:她們是早產兒小天使的「守護神」——在孩子們脆弱啼哭時,她們用母性的光輝傳遞溫柔;在孩子們被病痛折磨時,她們用堅強的臂膀撫平傷痕……

她們是生命之初美好的見證者,也是「第一份脆弱」的保護神。他們就是西安高新醫院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

早產兒是指胎齡<37周(259天)活產新生兒,又稱為未成熟兒。絕大部分早產兒體重小於2500g,身長小於45cm(糖尿病母親所生早產兒體格超標,屬例外),其身體各器官構建和生理功能呈不同程度的不成熟。該病主要通過防治各類病情進行改善,早產兒出生越早,體重越輕,預後越差。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大眾更多關注早產問題:全世界每1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是早產兒,每年約有1500萬的早產寶寶出生,約佔總出生人口的10%。早產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早產兒大國,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高齡產婦增多,早產兒出生率預計還會上升。

在早產兒救治的路上,西安高新醫院新生兒科從未停止過自己的腳步:

800g

720g

490g

(西北地區出生體重最低早產兒

如今已矯正年齡1歲8個月啦!)

……

上面這組數字,是近年來西安高新醫院新生兒科收治超低體重早產兒的記錄,一遍遍刷新記錄的奇蹟,溫暖不曾遠去……

長年累月,一次次的救治,類似這樣的突破,讓更多困難變成了可能;讓更多可能,變成了溫暖;讓更多溫暖,變成了突破;讓更多的突破,變成了奇蹟。而每一次的奇蹟,都讓生命更顯珍貴,讓愛更有價值!

奇蹟之外,還有愛的延伸。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日」,每年到了這一個特殊的節日,西安高新醫院的「臨時媽媽」們都會組織曾經救治的小天使家庭來院重聚,為孩子們過一個溫暖的節日。這樣的早產寶寶回家活動,已經堅持了三年。

今年又是第四年:

受疫情的影響加之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期,為了減少交叉接觸,西安高新醫院新生兒科醫護小組決定,今年的早產寶寶回家活動僅針對在院小天使及寶媽們,暫停過往來院治療早產兒家庭線下「重聚」。但寶寶的關愛不能停——

2020年11月13日下午,於西安高新醫院國際部產科宣教室舉辦【守望天使 你我攜手】第四屆早產寶寶回家活動。為在院寶寶提前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伴隨著李維玲副院長的親切致辭,活動在歡聲笑語中開始了。

李維玲副院長致辭

活動現場資深兒科專家為早產寶寶的家庭帶來獨家育兒知識講座,還有多項親子互動遊戲,每一個家庭都能參與其中,感受「愛」的美好!

新生兒科周衛萍主任講話

周衛萍主任說道:「現在,對於25周以上的早產兒,我們科的搶救成功率是95.8%。我們作為醫護人員,不光是把孩子搶救過來,更重要的是關注這個孩子長期高質量的生存。這麼多年來,經過大量早產兒出院後的隨訪,大多數早產兒現在都非常健康。我們感到非常欣慰,感謝各位家長的信任把新生命賦予我們,正是源於信任和重託,去年我們成功救治了出生體重僅僅490克的小黃豆,現在矯正年齡已經1歲8個月了,目前仍然在追趕康復中」。

護士長劉美妮歡迎各位寶爸寶媽的到來

由醫生護士帶來詩朗誦-初見守望回家

早產家長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並向新生兒科的各位「媽媽」們表達感謝。

早產家長分享心得

柴濤醫生為家長們講解了出院後的營養支持方法,王曉護士也為他們講解了出院後的護理辦法。爸爸媽媽們認真傾聽、詳細記錄,大家共同守護著脆弱的小天使們。

柴濤醫生講出院後的營養支持

王曉護士講回家後的護理

遊戲環節,以遊戲宣傳護理

在大家欣慰的笑臉中,活動圓滿結束。感謝小天使爸爸媽媽們的堅持與配合,感謝新生兒科「臨時媽媽」們精心的照料與呵護。

看著每個在院寶寶身體機能逐漸好轉的趨勢,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欣慰、興奮,他們深受感動和鼓舞,即使前方困難重重,也將步履不停!

在世界早產日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祝福經歷艱難生存考驗的寶寶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一起祝福經歷痛苦的家庭能夠完滿幸福!我們明年再見!

相關焦點

  • 全球每年有1500萬早產兒 「臨時媽媽」在這用愛呵護「早到天使」
    作為這些早產兒的「臨時媽媽」,數位醫護人員不時穿梭於保溫箱間查看、忙碌,她們代替家長悉心呵護著稚嫩又脆弱的「天使」們。11月17日,省兒童醫院新生兒三科病房,「臨時媽媽」正在護理早產寶寶。用心呵護,每一次離別欣喜又不舍早產寶寶們躺在保溫箱內熟睡著,幾位護理人員可一刻也沒閒著,查看保溫箱上方儀器上顯示的寶寶生命體徵數據,抽血檢查……「呀,你老看著我,是又想吃東西了對不對?」
  • 幫寶適為愛加倍 助力早產兒早日回到媽媽懷抱
    這款紙尿褲比普通幫寶適小40%,選用了更柔軟的材料,能為早產兒嬌弱的肌膚提供全方位呵護。 中國的早產兒約佔全球的10%,是早產兒數量第二高的國家。也就是說,平均每1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早產兒。2016年開始,幫寶適將早產兒紙尿褲帶到中國各地的醫院。迄今為止,幫寶適已在中國捐贈超過40萬片早產兒專用紙尿褲,呵護了1000多個早產寶寶,陪伴他們儘早回到媽媽的懷抱,健康快樂成長。
  • 早產兒營養:寶寶來早了,只吃母乳營養夠嗎?
    每一名早產寶寶,都是想提前感受媽媽懷抱的小天使。為著這份提前,早產寶媽們難免多了一份緊張和焦慮:讓普通寶媽們迫不及待的母乳餵養,你可能總要思前想後、再三考慮;量體重時比生長曲線輕了一丁點,也能讓你緊張不已,甚至心生愧疚,那句「都是我不好」又忍不住地冒了出來……放輕鬆,不要自責,寶寶的早產跟任何人無關。寶媽們最需要的,是放鬆心態,根據醫生們的建議,給寶寶補充生長所需的各種關鍵營養。
  • 臨時媽媽用愛呵護早到的「天使」,每一次離別欣喜又不舍
    在新生兒三科的病房裡,40位提前來世界「報到」的「小天使」躺在柔軟舒適的保溫箱裡。作為這些早產兒的「臨時媽媽」,數位醫護人員不時穿梭於保溫箱間查看、忙碌,她們代替家長悉心呵護著稚嫩又脆弱的「天使」們。…… 「呀,你老看著我,是又想吃東西了對不對?」
  • 世界早產日:「早產兒」與「足月兒」有何不同?主要表現在6方面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日,那就來說說關於早產兒的話題。上一篇提到了關於早產兒的呵護和孕期造成的原因與預防方法。
  • 幫寶適攜手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支持早產兒救助
    她叫「小蘭」,體重只有其他嬰兒的四分之一,她是一個早產兒。保溫箱裡的早產兒  世衛組織的報告顯示,像小蘭這樣的早產兒,在全世界每年約有1500萬個。因為器官發育不成熟,他們容易出現出生窒息、肺部感染、腦癱等併發症,一出生就要被送進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搶救。這些脆弱的小生命還沒感受到媽媽溫暖的懷抱,就已經開始獨自面對命運的挑戰。
  • 你想過嗎?為什麼「羊水」不叫「牛水」「人水」?
    「羊水」這個詞我們聽得多了,但真要寫出來時,可有不少準媽媽會寫錯別字——「氧水」。胎寶寶是被包裹在羊水中長大的,這麼一想,「氧水」似乎更「名正言順」一些,但為何偏偏要叫「羊水」?嬰兒出生時包裹著的一層薄膜看上去像羊腸,因而被古代醫生稱之為「羊膜」,包裹在羊膜裡的液體就被稱為「羊水」。
  • 世界早產兒日|加油,早到的天使
    「世界很大,我很小,像爸爸媽媽的手掌一樣大,大家親切地稱我為『巴掌寶寶』。請不要因為我小,丟下我,我想堅持下來……」如果早產兒會說話,這大概便是他們的心聲。寶寶的出生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件很愉快的事情,然而對於早產兒的家庭來說卻讓人揪心。早產不是簡單的出生「早一點」,要面對的,可能是想像不到的難題和挑戰。
  • 白衣天使當起臨時媽媽,用愛的懷抱溫暖新生寶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互動編輯 王雪飛12月4日晚,壹粉「QLET木子」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則暖心情報,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兒童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裡,有一名小可愛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他正在一名白衣天使的懷裡安靜的睡著,感受媽媽般的溫暖懷抱
  • 大王攜手杭州初禮、愛德基金會啟動「手掌寶寶」早產兒公益項目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在昆明市兒童醫院的故事:一位雲南當地的高齡媽媽來到醫院,想要救助自己早產的孩子,之前她的十幾個孩子都沒能保住,但當面臨幾千塊錢的治療費用時她卻猶豫了。「我讓她留下來,把自己穿過的衣服收拾了一大包給她,還有奶粉、紙尿褲公司捐贈的也送給她,另外我們醫院科室也籌錢捐助」,在大家的幫助下,這個早產兒最終健康地活了下來。
  • 張棋惠攜手慢飛天使 做「愛心喜餅」募集服務經費!
    張棋惠1日出席公益記者會,擔任伊甸基金會公益大使,籌募弱勢兒童服務經費,發起「愛幸福.伊甸慢飛天使圓夢計劃」,她也特別與孩子們一起製作心型米香餅,場面溫馨,該活動也和喜餅品牌合作,攜手捐款做公益。伊甸基金會表示,在臺灣每年有10萬名慢飛天使需要接受早期療育,卻有半數的慢飛天使,錯過最佳療育期,讓照顧者心力交瘁。成長需求不易被察覺「遲緩隱形」的幼兒,因語言、認知、情緒發展落後,而容易受到忽略,提醒民眾多多關心兒童發展,提高發展遲緩兒的通報率。
  • 全港新上愛樂維「準爸爸配方」,夫妻攜手迎接新生命,讓寶寶「營...
    >全港新上愛樂維「準爸爸配方」,夫妻攜手迎接新生命,讓寶寶「營」在起跑線2019-04-26 19:34:3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在香港推出「孕哺三部曲」的概念,專為備孕至懷孕首12周的媽媽而設「愛樂維?準媽媽配方」;在香港首地推出專為懷孕13周或以上孕婦而設的「愛樂維?DHA配方」;為授乳及產後的媽媽而設「愛樂維?母乳媽媽配方」。這次發布會上,愛樂維?推出全新的「1+1孕育」概念,並推出專為男士提供備孕所需營養的「愛樂維?Menevit?準爸爸配方」。
  • 爸爸含淚記錄|我的寶寶是早產兒,出生直接進ICU,不會呼吸
    爸爸、媽媽跟你的二個哥哥都在等你回家團圓,爸爸目前雖然沒辦法為你做些什麼,但希望借著這個文章,記錄著你成長的點點滴滴,讓你長大後,可以藉由這些文字,了解你自己的成長過程,所以你要趕快健康平安長大,好讓爸媽趕快帶你回家哦!!寶寶,要加油哦!!
  • 寶寶感冒讓媽媽吃藥,「過奶餵藥」真的可以麼?
    雖然媽媽們對寶寶呵護有加,可有時候稍不留神,小寶寶還是會生病。看著受苦的寶寶,媽媽心疼不已,恨不得能自己代為生病。這顯然不現實,於是有些媽媽找到了替代的方法——替寶寶吃藥,然後通過母乳「過藥」給孩子。不少媽媽認為,自己吃藥,然後再用母乳過藥給寶寶,寶寶吃到的藥量就會大大減少,藥物對孩子的傷害也會相應減少。真的是這樣的嗎?
  •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舉辦 2020 年「世界早產兒日」活動
    11 月 17 日是「世界早產兒日」,這個宣傳日的設立旨在呼籲世人更多關注早產問題,加強相關研究,提高醫療水平,從而提升早產兒的生命質量,改善早產兒家庭撫育水平,減少早產導致的健康問題和死亡。
  • 用愛點亮「新希望」 走進綿陽市中心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再有幾天,你們就可以健康回家了,」新生兒監護室副主任陳佳笑著對保暖箱裡的寶寶說,「這是一對雙胞胎寶寶,媽媽因為妊娠期高血壓,宮頸機能不全,因為慢性宮內窘破,這對雙胞胎在 28 周+5 天的時候早產了,小雙生下來 1.2 公斤,大雙生下來只有 920 克。」
  • 巴掌大的超早產兒被救活
    ▲在省婦幼保健院「臨時媽媽」們的精心呵護下,141天大的超早產兒亮仔已能自主吮吸進食,體重也由出生時的530克升至3千克。「早產兒出生後的1小時是搶救的黃金時期,一旦錯過最佳介入時期,寶寶就活不了了。」從醫十餘年的周錦龍始終相信生命奇蹟,「以往胎齡在28周以下的都被定義為『流產兒』,是沒有救治希望的,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我省超早產兒的醫療保障水平正在打破常規定義。」
  • 母乳很好但並不魔幻,過度神話是要「逼死」媽媽們麼?
    母乳既能防病又能治病,悄無聲息的就可以幫助了寶寶,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親餵而已,真的很神奇吧?……在每天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其成分都是有很大不同的:餵給不同性別寶寶的母乳,其激素含量也大不相同……正如文章標題所說,內容還真的是「魔幻」。對於文中提到的一些「母乳科普」,丁香媽媽真心從沒有見過。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經過一番掙扎努力,未滿31周的寶寶降生了,可是由於體重才將近3斤,我都沒來得及細細看一眼寶寶,他就被送去了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當時在產床上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掉,轉回到病房也在哭,由於NICU是不能進去的,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見到自己的孩子。婆婆、媽媽都勸我不要哭,月子裡哭對眼睛不好,但是我的眼淚就是不爭氣地往下掉。
  • 寶爸記錄早產兒|ICU第八天,寶寶睜眼了,一定要活下來
    寶寶體重:798g探視人員:我、老婆、嶽母攜帶物品:母奶21包寶寶出生已經第8天了,原本老爸今天要和我們一起來探視小阿弟,不過又臨時有工作,所以無法來了,只剩我、老婆、及嶽母大人一同前往。一樣在早上10點左右,我們又來到幼兒醫院,從家裡到醫院,開車往返就要二個小時,說真的,有時還真有點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