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很好但並不魔幻,過度神話是要「逼死」媽媽們麼?

2020-12-23 丁香媽媽

昨天,丁香媽媽在微信群收到一個媽媽讀者的留言,諮詢一篇關於母乳爆文的科學性。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微信群

丁香媽媽一直都說,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做科普了這麼多年,對母乳對好處不說倒背如流,至少也能說得十有八九。

知道這篇文章是說母乳好,但在點進文章後,還是被驚呆。

母乳既能防病又能治病,悄無聲息的就可以幫助了寶寶,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親餵而已,真的很神奇吧?

……在每天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其成分都是有很大不同的:餵給不同性別寶寶的母乳,其激素含量也大不相同……

正如文章標題所說,內容還真的是「魔幻」。對於文中提到的一些「母乳科普」,丁香媽媽真心從沒有見過。

再看看文章評論,堅持親餵的媽媽紛紛自,而已經選擇斷奶的媽媽的感言,顯得格外扎心……

圖片來源:網絡

甚至,還有媽媽斷定,孩子生病就是因為斷奶了(母乳保平安)……

秉著嚴謹科普的態度,丁香媽媽趕緊聯繫營養師李靚莉老師,來幫我們分析這篇文章中「母乳的魔幻功效」到底是不是真的。

李靚莉老師看到文章後,第一反應和丁香媽媽一樣:「太誇張,不靠譜。」

我熬夜把公眾號提供的國外內容來源都核實了一遍,發現都不怎麼靠譜,這四個內容來源,既不是可信專業的科學平臺,也不是國外機構的論文研究。

信息來源一:facebook 的 po 文

圖片來源:http://thestir.cafemom.com/baby/196114/viral_photo_of_breast_milk%EF%BC%9Futm_medium=sm&utm_source=feedly&utm_content=baby_rssfeed

信息來源二:某助產師博客的博文

圖片來源:

http://anthrodoula.blogspot.ca/2010/05/how-breast-milk-changes.html

信息來源三:某美食作家的文章

圖片來源:

http://www.thestranger.com/features/feature/2015/08/26/22755273/the-more-i-learn-about-breast-milk-the-more-amazed-i-am

信息來源四:「國際牛奶組學會」的一篇論文

http://milkgenomics.org/article/breastmilk-composition-dynamic-infant-feeds-mother-responds/

上面這四個來源,只有一個是「組織」的論文,內容和現在的母乳研究的觀點也差不多。 其他三個都是純個人經驗的抒發和記錄,沒什麼可信度,也實在談不上有多少科學依據。

退一萬步,不去探究信源是否靠譜,文章裡「母乳的魔幻功效」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我們一個個的看。

母乳是最好的藥品?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文章列舉的 facebook 上的 po 文說: 「只要寶寶一生病,媽媽的母乳就能自動變成初乳模式,幫助寶寶抵抗病魔」。

如果感冒就能使成熟乳回到初乳模式,那為了給寶寶更好的營養,是不是每個媽媽都可以選擇讓自己持續感冒?

初乳是指在分娩後5~7天內所分泌的乳汁,持續 5~10 天后,在接下來的 4 周內分泌的乳汁逐漸轉變為成熟乳,這個過程並不會因為生病等狀態而逆轉。

po 主所謂的「變黃更有營養的初乳」,更大的可能是因為感冒發燒水分攝入減少後乳汁濃縮顏色變深了。這就類似於斷奶後有時會擠出深黃色粘液狀乳汁是一個道理。

母乳比起其他的母乳替代品,確實更適合新生兒以及嬰兒:

母乳的成分組合不僅能夠完美貼合嬰兒生長發育所需,還不給嬰兒的身體代謝增加額外負擔,母乳中的免疫成分還能增進寶寶的抗感染能力,母乳餵養的寶寶發生中耳炎、胃腸感染、溼疹、食物過敏、呼吸系統疾病肥胖症等疾病的風險也更低。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2013 年的報告中顯示,如果堅持純母乳餵養 4 個月以上,就可使 1 歲以內嬰兒發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風險降低 72%。

但「降低風險」不等是「能治病」,孩子一歲後的營養主要來自於食物,母乳再神也只是輔助,有就繼續喂,指望母乳「治病」是不可能的。

而且,並不是所有母乳的寶寶就不會生病,奶粉餵養的寶寶,也不一定就真的愛生病。

孩子愛不愛生病,和先天體質、以及後天的環境、護理都息息相關。

母乳可根據需求「智能」調整?

猛一看確實沒錯,母乳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中,會根據寶寶不同時期的營養需求會有所調整,但細看文章的列舉的觀點,就有點瞎扯了:

1. 母乳會根據不同季節、每一天,甚至一天中不同時間段進行變化。

母乳可以這樣,但是血液,尿液也可以這樣啊……

2. 母乳會「辨識寶寶是不是真的餓了」,從而提供「解渴」或「充飢」的不同版本。

母乳分為前乳和後乳,前乳水分多,後乳脂肪多。寶寶吃到哪種,喝吸吮時間相關,和乳汁「智能」沒啥關係……如果寶寶餓了但是厭奶,吃幾口就不吃了,那吃的也是前乳,還是餓。

3. 同一個媽媽為男寶寶生產的母乳,和為女寶寶生產的母乳,成分也是大不相同,激素含量也大不相同。

如果一個媽媽生了一對龍鳳胎,同時為男女寶寶哺乳,那乳汁中,到底是雌性激素較多,還是雄性激素較多?

4. 早產寶寶的乳汁,更加適合早產寶寶。

早產兒來多半伴有低出生體重,很多情況下,母乳不能完全滿足其營養需求。早產兒在追趕生長發育期間,如果母乳餵養則應遵醫囑配合母乳強化劑或直接使用早產兒特殊配方奶粉。

母乳是「活的」?

圖片來源:網絡

母乳中確實含有很多免疫活性物質和生長因子,而配方奶雖然經過嚴格的設計和加工,但無法模擬母乳中的免疫活性成分。

不過,人身體中任何體液都含有細胞,都是活的,並不只是母乳而已,口水、汗液,都是「活的」。

而且,母乳再怎麼「活」,吃到寶寶胃裡,也會被胃酸「殺死」。

母乳比任何益生菌都要強?

對健康寶寶來說,母乳確實是最好的益生菌和益生元來源。

正常情況下,順產的寶寶在分娩過程中,會從媽媽的產道中獲得益生菌;另外,母乳也含有活性乳桿菌和雙歧桿菌,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出生後第一個月內腸道定植細菌主要為雙歧桿菌。

對於順產及母乳餵養的孩子來說,健康狀態下確實不需要額外補充益生菌。

但對於特殊的疾病情況,正確使用益生菌可以縮短病程,幫助恢復,並不是所有的口服益生菌都是作者所謂的「杯水車薪」。

母乳對於健康寶寶來說確實是最好的食物。我們一直建議 6 個月以內純母乳餵養,也建議媽媽儘可能母乳到 2 歲。

母乳很好,卻不是萬能的,孩子生病時候該看醫生看醫生,該用藥要用藥。 過分誇張母乳的功效和作用,斷章取義一味神話母乳,這種輿論導向是不負責的。

這種輿論,不僅是對已斷奶的媽媽們的「道德指責」,更會給到準備斷奶的媽媽「強行幹擾」和「變相綁架」。

當然,走過艱辛餵母乳之路的媽媽們很偉大,但不是只有餵母乳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相關焦點

  • 寶寶感冒讓媽媽吃藥,「過奶餵藥」真的可以麼?
    雖然媽媽們對寶寶呵護有加,可有時候稍不留神,小寶寶還是會生病。看著受苦的寶寶,媽媽心疼不已,恨不得能自己代為生病。這顯然不現實,於是有些媽媽找到了替代的方法——替寶寶吃藥,然後通過母乳「過藥」給孩子。不少媽媽認為,自己吃藥,然後再用母乳過藥給寶寶,寶寶吃到的藥量就會大大減少,藥物對孩子的傷害也會相應減少。真的是這樣的嗎?
  • 乳腺炎、乳頭皸裂,問題這麼多,媽媽們要如何堅持母乳餵養?
    平日裡,普外我經常收到生完娃之後的朋友們的吐槽,總結起來就是:「普外啊,有了娃之後我終於明白了啥叫崩潰!」有句話說得好,新手媽媽不是處於崩潰的邊緣,就是在崩潰的路上。寶寶剛生下來,媽媽們就會在是否要進行母乳餵養的問題上猶豫許久, 雖然母乳餵養有各種好處(點擊這裡複習),但是媽媽們在下定決心,選擇母乳餵養之後,發現哺乳這件事兒看起來簡單,但操作起來困難重重。尤其是頻頻出現的乳頭問題,可能是許多新手媽媽遭遇的第一隻「攔路虎」!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哺乳期乳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式。
  • 寶寶為什麼出現母乳性腹瀉?媽媽們要如何分辨?
    一些媽媽會向醫務人員求助。可如今母乳的環境糟糕得不得了,很多醫務人員已經不認識母乳寶寶的大便了!上來就說是孩子腹瀉!可把媽媽們嚇壞了。 那麼,這些又「火」又「毒」的大便,真的是母乳給餵壞的嗎?媽媽的奶水,真就那麼不好嗎?且聽我給你分析分析。 1、什麼是母乳性腹瀉醫學上的確有個名詞——「母乳性腹瀉」。
  • 母乳餵養時的6個困難,第一個就讓大多數媽媽束手無策
    3個月大的二胎寶寶來體檢時,表情凝重地表達了自己「是否要繼續母乳餵養」的糾結。但寶寶才3個月,沒有添加輔食,總是要吃奶,自己無法保證充足的休息,變得筋疲力盡。仔仔已數不清,這是遇到的第幾個因為不能堅持母乳餵養而自責的媽媽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但今天我們想客觀地聊聊「母乳餵養」這事兒。
  • 「背奶媽媽」上熱搜:熱依扎們,對不起!
    :「老婆年薪百萬,要不要當全職爸爸?」他談到了一個詞「背奶媽媽」,很多沒有生育的人感到陌生,是第一次聽說。背奶媽媽,就是指生育後不能在家當全職媽媽的職業女性,她們利用工作間隙儲存母乳,晚上背回家給寶寶當第二天的食物。
  • 活在「曼哈屯—順義」的媽媽們
    看似眼花繚亂的培訓選項,順義媽媽們的標準只有一個——「爬藤剛需」。這些特長和常春藤大學要求緊緊掛鈎。「一定要比賽,一定要有一個成績,拿成績去申請學校。」坐在一間咖啡館裡,順著鮑睿茹的手指看到外面一棟樓房,芭蕾、武術和各色英語培訓班密密麻麻綴在其中。媽媽們打的算盤是,藝術、運動要有一項,單人、團體要各有一項,這是素質類的。
  • 過度關注孩子的吃喝拉撒,你的育兒方向是不是偏了?
    家長們用各種方法管教自家的孩子,沒有想過還要去諮詢其他人如何處理這種「瑣事」。為什麼母乳餵養帶來的「聯結」如此重要,要用一些新的科技幫助寶寶「吸吮」沒有奶的乳頭?為什麼有那麼多針對嬰幼兒的培訓課程?並且,根據這個理念,「恰當的育兒方法是應該以『兒童為中心』的,有『專家指導』的,必須有大量人力,感情和經費投入的。」她同時提到,雖然並不是每位媽媽都是按照這個理念來養育孩子,但是,這種理念或隱或顯地被大部分媽媽們視為「恰當」的方法。
  • 母乳親餵容易過量餵養?權威育兒機構表示:媽媽想多啦!
    經過我17個月的母乳經驗,加上跟加拿大的哺乳諮詢師、家庭醫生和兒科醫生充分討論,和大家分享我得到的專業醫學建議:過度親餵不是不可能,但是就像舉鐵倆月想變魔鬼筋肉人一樣,可能性極低。事實上,醫生更建議「母乳過量」的媽媽注意避免過度餵養。
  • 蘋果「逼死」第三方應用
    實際上,這並不是蘋果第一次「逼死」開發者。前不久 9to5Mac報導的「將 iPad 作為外接顯示器」功能,也被認為會導致一部分第三方應用消失。這些行為被國外媒體稱為「Sherlock」,指的是蘋果做自己的應用,讓第三方應用「無路可走」。
  • 【阿佳講堂】母乳餵養需要補充其他營養素嗎?母乳,給寶寶近乎完美...
    寶媽們是否經常聽到醫生強調母乳是小寶寶的最佳食品,也常常在各大微信公眾號看到推廣母乳餵養的消息,那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一說母乳:母乳是對寶寶健康有著獨特優勢的奇妙的液體營養物質,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蛋白質」可以促進營養素的吸收,刺激腸道建立正常菌群,
  • 哺乳媽媽不能吃什麼?真正要「忌口」的,是這2種
    從你備孕開始,「忌口」這個詞就如影隨形,好不容易生了娃,熬過了月子期,你還是被「忌口」——因為要餵奶!!!特別是網傳的「回奶食物」更是不能碰,什麼韭菜山楂大麥豆漿……一旦被打上了「回奶」標籤,你舉起的筷子也只能無奈地拿開。但事實上,很多哺乳期「忌口」其實不必要,有些食慾你根本不需忍!
  • 要新鮮or便捷? 你家娃母乳喝對了麼
    對於背奶媽媽來說,除了要保證每天母乳的產量,這新吸出的母乳如何更好地保存更是頭等大事。筆者了解到,母乳儲存通常使用冰箱冷藏室保存。保存時間一般是:0-4℃冷藏可保存8天,如果是冰箱冷藏室裡邊帶有的小冷凍盒,保存期為兩周,如果是和冷藏室分開的冷凍室,但是經常開關門拿取物品,保存期為3-4個月;如果是深度冷凍室,溫度保持在0℃以下,並不經常開門,則保存期長達6個月以上。 儲存過的母乳會分解,看上去有點發藍、發黃或者發棕色,這都是正常現象。
  •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葉豔: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你超級棒的!
    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她完成第一個目標後索性辭職,在家繼續完成母乳餵養的目標,一直堅持到孩子2周歲的時候才離乳。  成為全職媽媽之前,葉豔是一名中藥師。母乳親餵經歷,讓葉豔深刻體會到母子之間骨肉相連的深厚感情。於是她開始活躍在貼吧、論壇中,與媽媽們分享母乳餵養心得。由於當時關於母乳餵養的資訊比較少,她經常要為媽媽們解答一些專業問題,她專業的醫學背景更加容易被媽媽們和其他家庭成員接受。
  • 哺乳媽媽要保證母乳質量,這些食物要提防
    哺乳期的媽媽或多或少會吃一些幫助催奶和下奶的食物,但是也有的媽媽會不小心吃到回奶食物,導致奶水變少。此外,一些降低母乳質量的食物,也會讓寶寶獲取的營養大打折扣,嚴重的情況可能還會「坑娃」。在這裡必須特別說明的一個誤區是:月子期媽媽們常被鼓勵多喝的老母雞湯也要小心!常見食物如:韭菜、大料、螃蟹、石榴、大麥茶、炒麥芽熬湯等都可能導致回奶,媽媽在哺乳期要小心對待。
  • 母乳餵養是很好,堅持下去卻很難,第一關就擊敗多數媽媽!
    現在不少媽媽都是母乳餵養的擁護者,我也是,但從餵奶開始,新手媽媽就會遇到各種問題,想要堅持母乳餵養,要過的關卡可不少,今天整理了一份母乳餵養全攻略,希望對新手媽媽有所幫助。母乳餵養的好處當媽不易,純母乳親餵的媽媽會更累一些,還要起夜奶,很多媽媽直接就敗在了起夜這一關,尤其是年輕媽媽,大家都喜歡睡懶覺,白天照顧寶寶已經夠累了,晚上還要不斷起夜餵奶,確實非常折磨人。不過習慣了之後,大多數媽媽還是很享受和寶寶在一起的親密時光呢。
  • 認為自己「奶少」?你的評判標準可能從一開始就錯了
    調查顯示,有約 40% 的媽媽在產後頭三天就懷疑自己奶水不足,其中大部因此給寶寶添加了奶粉。有的媽媽一開始對自己滿懷信心,也架不住周圍的人你一句,他一句地質疑「孩子是不是沒吃飽」。量變導致質變,不出幾天開始自我懷疑,甚至因此不情願的提早終止母乳餵養。
  • 《神魔之塔》魔幻寶石系列21日登場 魔王「斑點」降臨
    《神魔之塔》營運團隊宣布,全新 18.1 版本將於 10 月 21 日(一) 登場,一眾「魔幻寶石」角色將加入神魔世界,引領召喚師步向妖精崛起的時代。在此之前「獄輪拷問 斑點」將建立「疾風魔影」地獄級關卡,而「曠野弓手 謝森沃」亦為召喚師準備了新一輪的戰慄級試煉。
  • 如果再生二胎,你還會餵母乳嗎?90%的媽媽答案都一樣
    然而,還是會時不時的問自己:要嗎?確定嗎?大寶有請產假自己帶,二寶是產假完就要回去上班,自己真的做得到嗎?因此,她想問問媽媽們:「如果再一次機會,還會選擇餵母奶嗎?」這個問題很有趣,事實上從網友的回覆看來,九成媽媽都選擇繼續哺乳,但是原因各不相同!集結網友5大原因,再選一次還是要喂!
  • 補鈣前要先躲開這些「坑」
    都說,「春天是補鈣黃金期」,每年3月,「寶寶補鈣」話題必然穩坐母嬰圈的熱搜Top榜,應寶媽們的需求,咱們就來好好說說這方面的知識吧!由於寶爸寶媽過分擔心,孩子就「被缺鈣」了。所以,咱們先來闢一波謠~謠言1:嬰兒長個快,最容易缺鈣嬰兒期是寶寶長最快的階段,小衣服眨眼就不合身了。這階段,寶寶對鈣的需要量很大,但並不代表他就容易缺鈣。奶和奶製品都是鈣的良好食物來源,含鈣量較高。
  • 95後新手爸爸媽媽們,你發現母乳餵養的10大好處了麼?
    新手的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剛出生的寶寶吃什麼最好麼?沒錯,就是母乳餵養。,爸爸媽媽們焦頭爛額。六、預防小兒肥胖研究發現,寶寶吃母乳3個月,就可有效降低兒童期肥胖的概率。七減少產後出血產後立即母乳餵養,寶寶用小嘴吸吮媽媽的乳頭,可促進媽媽的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子宮出血發生的概率,促進子宮更快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