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頭像關注六層樓醫生,學習更多女性健康知識和兩性交往知識哦~
圖片: Dribbble | 設計: Justė Žiliūtė | 責任編輯: 會玩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導言
前幾天一位媽媽帶著3個月大的二胎寶寶來體檢時,表情凝重地表達了自己「是否要繼續母乳餵養」的糾結。
因為二胎,她的身體大不如前,再加上產後激素作祟,奶量遠遠不如當年哺乳老大時充足。但寶寶才3個月,沒有添加輔食,總是要吃奶,自己無法保證充足的休息,變得筋疲力盡。
仔仔已數不清,這是遇到的第幾個因為不能堅持母乳餵養而自責的媽媽了。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但今天我們想客觀地聊聊「母乳餵養」這事兒。
為什麼提倡母乳餵養?首先必須承認的是,不管對寶寶還是媽媽來說,母乳都有優勢。
01
母乳餵養的好處
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是媽媽在生寶寶之前,身體與各種病毒、細菌鬥爭過程中產生的「寶藏」。寶寶降生後,媽媽再通過母乳把「寶藏」傳給了寶寶。
這個過程就像一個武功深厚的師父,把自己多年修得的內功傳輸給弟子一樣,讓寶寶在生命脆弱的早期,有一個「金鐘罩」護體。
▲圖片來源:Unsplash
另外,在某些疾病上,母乳餵養的寶寶發病率要低於配方奶餵養的寶寶,比如中耳炎、過敏、肺炎、哮喘、腦膜炎、糖尿病、肥胖症等。
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裡面的菌群是否健康密切關係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如果說陰道分娩給了孩子「第一口菌」,那作為有菌餵養的母乳餵養就是「第二口菌」。
孩子吃奶時會接觸到媽媽的乳頭皮膚,乳頭前端導管裡的菌,就會被孩子攝入,幫助孩子建立完善的腸道菌群,這是「奶瓶餵養」做不到的。
母乳裡含有各種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脂肪,雖然含量不是最高的,但是它是最佳配比、最易吸收、最全面的,也是最適合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的搭配。
大多數媽媽生完孩子,不僅身材會胖一圈,子宮也會被撐得很大。而寶寶吃奶的時候,每吸一口,媽媽的子宮都會跟著收縮,這樣就能促進子宮的恢復。
同時,母乳裡的脂肪、蛋白質都是由媽媽身體裡的營養素轉化而來,所以,哺乳期的媽媽只要稍微控制一下飲食,體重就能明顯下降,因為每天餵奶都可以消耗500卡熱量,這可相當於跳整整1個小時的進階版燃脂操。
有研究表明,媽媽每增加一年哺乳時間,乳腺癌的發生概率就下降4.3%。
寶寶們依偎在媽媽身邊,媽媽就成了ta們世界裡的唯一,那種肌膚相親的時光,會讓雙方感到愉快,不僅讓媽媽們母愛泛濫,覺得自己要永遠保護這個小娃娃,還能讓孩子得到身心上的滿足。
▲圖片來源:Unsplash
對媽媽們來說,母乳餵養帶來的好處不僅限於健康和親子關係方面。選擇母乳餵養,不僅可以免去購買奶粉的高額支出,也減少了衝泡奶粉前後的一系列繁雜工作,省錢又省力。
雖然母乳餵養自帶光環,但是咱們也不能忽略母乳餵養過程中的困難:
02
母乳餵養過程中的困難
把乳頭塞進嘴裡,保證順利地吸吮,是母親(特別是第一胎,以及乳頭凹陷的媽媽們)、父親、護士、護工、寶寶這個團隊需要合作的第一件事。
哺乳第一周是乳頭「渡劫」的日子,「吸-裂-疼-吸-裂-疼」,如此循環歷練,順利的話,一天經歷七八次,一共七天時間,就能練就出「頑強乳頭」了!
如果餵奶時持續疼痛,要注意是否是寶寶含乳不正確的關係,或者是寶寶存在舌系帶過短的問題。
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是哺乳期高發的一種疾病,表現為乳房有個硬結,症狀像流感一樣,會導致發熱。
上班背奶和斷奶期間,也是乳腺炎高發階段,往往令媽媽們苦不堪言。
(哺乳期乳頭變化多端的狀態令人崩潰,處理和預防不適的出現是一門學問,後續我們將科普相關內容,敬請期待~)
▲圖片來源:Unsplash
這是一個比較令人頭痛的問題,很多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媽媽去上班後,拒絕奶瓶,拒絕奶粉,在媽媽和寶寶鬥智鬥勇的過程中,往往兩敗俱傷。
解決方法
這時可以考慮在寶寶過了乳頭混淆期後,也就是母乳餵養3~4周後,一天中有一到兩頓,把母乳吸出來,用奶瓶喂,讓寶寶逐漸適應奶瓶餵養。
如果純母乳餵養,那麼在哺乳期,媽媽就別想離開孩子了,出差、遊玩之類的只能忍痛割愛!
在哺乳期,媽媽們要擔心的太多了:不敢喝咖啡,怕喝了寶寶也不睡覺;不敢吃辣椒,怕吃了寶寶會被辣著;如果再遇到個過敏寶寶,那能吃的就更少了……
還記得開頭那個糾結是否繼續母乳餵養的媽媽嗎?仔仔想說,即使母乳餵養有諸多好處,但別被「綁架」了。
母乳餵養被賦予了過多的意義,讓很多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們感到痛苦:
「餵奶期間我已經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奶還是不夠。」
「身體不好,夜間失眠,已經進入神經衰弱狀態……」
「必須得上班,在值夜班的日子裡,孩子和自己都極其煎熬!」
「反覆乳腺炎,我還要堅持麼?」
也讓許多想母乳餵養但無法做到的媽媽們自責:
「我不堅持母乳餵養,是不是就不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了?」
並不!當人們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時候,就容易失去理智,從當初宣傳配方奶有營養,到現在極力推崇母乳餵養,我們又掉進了一個道德綁架的漩渦中。
給配方奶怎麼了?每一次衝泡、每一次試溫、每一次刷奶瓶,裡面何嘗沒有媽媽們的滿滿愛意呢?媽媽們也可以用「輔助哺乳器」完成哺乳,同樣能增加和孩子的接觸,增進親子關係。
完
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我們要明白:一個合格的母親,不能單純用「是否進行母乳餵養」來衡量,我們給予孩子的愛,也不是只有通過乳汁才能實現。
母愛滲透在日常的方方面面:看護、陪伴、養育……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也是平凡的母親,能給的是平凡的愛,但平凡的才是真實的,真實的才最動人。
點個轉發,為每一個辛苦餵養孩子的媽媽點讚。
點擊頭像關注六層樓醫生,學習更多女性健康知識和兩性交往知識哦~
參考文獻
[1] 謝爾弗.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M]. 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