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談到的內容是有關小寶寶的母乳性腹瀉的話題。 有媽媽提問:「我是不是奶不好呀?孩子 2 個多月了,總睡不好,他的大便有時黃,有時綠,裡面有奶瓣和水,一天拉好多次。腸子總是咕嚕嚕地,放屁又響又臭,經常一個屁就把屎帶出老遠,小孩拉的時候還會哭。腸胃不好特別影響睡眠。怎麼治療?」 一些媽媽會向醫務人員求助。可如今母乳的環境糟糕得不得了,很多醫務人員已經不認識母乳寶寶的大便了!上來就說是孩子腹瀉!可把媽媽們嚇壞了。 那麼,這些又「火」又「毒」的大便,真的是母乳給餵壞的嗎?媽媽的奶水,真就那麼不好嗎?且聽我給你分析分析。
1、什麼是母乳性腹瀉
醫學上的確有個名詞——「母乳性腹瀉」。不過,這不是指孩子真的拉肚子了,而是描述的一種生理現象,母乳寶寶的大便,就像拉肚子一樣。這很容易誤導一些學藝不精的醫務人員,更容易誤導孩子的家長。 坊間甚至有個說法,叫做「母乳寶寶不問大便」,就是這大便太難看了,而且變化多端,甚至一天之內都得變幾次樣子,次數也時有變化。但是只要孩子精神狀態良好,能吃能喝能拉能睡,生長曲線正常,就沒問題。 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母乳性腹瀉有什麼症狀。
2、粑粑水分多
大便含水多,甚至水便分離。這是因為母乳中的寡糖成分有輕瀉作用,會加速奶水排出。這不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反而對腸胃存在保護作用。 孩子吃得勤,拉得多,加之母乳很好消化,相比奶粉寶寶睡得淺一些,這也是正常生理現象。 其實大人腸子也有黏液,只是大便是固體,看不出來而已。腸道上皮有杯狀細胞,跟鼻子一樣,會分泌像鼻涕一樣的東西。這是幫助保護胃腸黏膜的。孩子的大便稀,所以黏液看上去明顯些。當然,如果孩子真的拉肚子了,也會像感冒流鼻涕一樣,黏液會增加。
3、粑粑成瓣成瓣的
大便有奶瓣。其實就是沒消化完的蛋白質團塊,母乳寶寶奶粉寶寶都有,奶粉寶寶的大便中,奶瓣還會更大、更明顯。如果母乳媽媽哪天蛋白質吃太多,寶寶的大便奶瓣也會明顯些,聞起來也會比較臭。 除了奶瓣,有時候大便也會有泡沫。一般而言,寶寶大便中泡沫很少。泡沫是糖分沒代謝充分造成的。如果孩子前奶吃多了,後奶吃少了,大便就容易起泡。如果母乳媽媽吃糖多了,或直接給孩子餵糖,泡沫也會多一些。
4、粑粑不是正常顏色
大便顏色發綠。母乳寶寶大便黃的、棕地、綠的,都是正常的。綠色主要是腸蠕動速度太快,連膽汁也給拉出來了,就是這麼個顏色。另外,如果大便中寡糖及其代謝不全的產物偏多,也容易偏綠,還是亮綠色,這是這些碳水化合物影響到大便 PH 值的緣故。當然,真拉肚子了,綠便會多些。
總結
7個小月齡孩子拉大便的動作,往往非常誇張。他們憋紅了臉,或是哇哇哭泣,等到大便噗噗出來,寶寶往往又收了聲,一臉疑惑。這只是因為他的胃腸定向蠕動功能還不是很完善,他對自己排便的感受又不那麼熟悉的緣故。一般孩子 3~4 個月以後,這現象就慢慢好轉了。
所以,讓我們憂慮的母乳大便,就該是這樣的呀!其實母乳寶寶相對奶粉寶寶,生病和過敏的機率要少很多,即使有,他的症狀也挺輕微,好起來也很快。這都得益於母乳的抗體等免疫活性物質。大家大可不必過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