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日,那就來說說關於早產兒的話題。上一篇提到了關於早產兒的呵護和孕期造成的原因與預防方法。這一篇講的是「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區別,主要表現在6方面。
早產兒是在懷孕28到37周出生,懷孕38周及之後出生的寶寶都是足月兒。那早產兒和足月兒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主要表現在下面6個方面。
1、胎齡
早產兒妊娠時間小於37周,不滿28周為極早產,寶寶很難成活。足月兒滿38周,寶寶越接近足月越容易成活,而且越健康。
有的孕媽媽月經不規律可能造成妊娠時間判斷錯誤,可以通過了解胎兒的成熟度來確定胎齡。
2、體重
足月的寶寶體重一般大於3000克,早產兒小於37周,體重小於2500克,體重小於1500克,為極低體重早產兒,體重小於1000克,為超低體重早產兒。早產寶寶出生後要給予充足的營養,以保證他們的生長發育能迅速趕上。
3、寶寶體質
足月兒身體器官發育相對成熟,出生後就可以適應外面的世界存活,而早產兒沒有發育成熟,出生後還需要在保溫箱內待著等著能夠靠自身來生活才算健康。足月兒一般生病少,抵抗力強,而早產兒這方面就差一些,一般得2歲後才慢慢地趕上足月兒。
4、行為
早產兒自發性活動較少,也很少做單肢運動,往往只有全身運動,足月兒可以單肢運動,動作快速,姿態各異,伴有肢體轉動。早產寶寶肌張力低,肢體柔軟,不像足月兒那樣能保持一種屈曲狀態,可將足底接觸到耳垂。早產寶寶哭聲細小無力,持續時間長,幾乎是全天處於睡眠狀態。
5、反射
當父母將手指放在寶寶的嘴唇上時,足月兒可以出現吃奶動作,這就是吸吮反射。如果將手指或筆放在寶寶的手心,寶寶可以出現握持動作,而當父母拿開手指或筆時會感到寶寶有較強的握持力,這就是握持反射。早產寶寶通常沒有吸吮和握持能力。
6、覺醒狀態
胎齡小於28周的早產寶寶在生後幾周內很少清醒,稱為持續僵睡狀態,胎齡28-30周的早產兒,在受到刺激時可以有短暫的清醒時間,胎齡大於30周的早產兒,清醒的時間就長一些,可以保持睜眼狀態,胎齡大於32周的早產兒,睡眠時不給予任何刺激,可以自行醒來,胎齡大於35周的早產兒,就可以表現出與足月寶寶相似的睡眠和清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