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產日:「早產兒」與「足月兒」有何不同?主要表現在6方面

2020-12-23 淺淺媽媽育兒經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日,那就來說說關於早產兒的話題。上一篇提到了關於早產兒的呵護和孕期造成的原因與預防方法。這一篇講的是「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區別,主要表現在6方面。

早產兒是在懷孕28到37周出生,懷孕38周及之後出生的寶寶都是足月兒。那早產兒和足月兒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主要表現在下面6個方面。

1、胎齡

早產兒妊娠時間小於37周,不滿28周為極早產,寶寶很難成活。足月兒滿38周,寶寶越接近足月越容易成活,而且越健康。

有的孕媽媽月經不規律可能造成妊娠時間判斷錯誤,可以通過了解胎兒的成熟度來確定胎齡。

2、體重

足月的寶寶體重一般大於3000克,早產兒小於37周,體重小於2500克,體重小於1500克,為極低體重早產兒,體重小於1000克,為超低體重早產兒。早產寶寶出生後要給予充足的營養,以保證他們的生長發育能迅速趕上。

3、寶寶體質

足月兒身體器官發育相對成熟,出生後就可以適應外面的世界存活,而早產兒沒有發育成熟,出生後還需要在保溫箱內待著等著能夠靠自身來生活才算健康。足月兒一般生病少,抵抗力強,而早產兒這方面就差一些,一般得2歲後才慢慢地趕上足月兒。

4、行為

早產兒自發性活動較少,也很少做單肢運動,往往只有全身運動,足月兒可以單肢運動,動作快速,姿態各異,伴有肢體轉動。早產寶寶肌張力低,肢體柔軟,不像足月兒那樣能保持一種屈曲狀態,可將足底接觸到耳垂。早產寶寶哭聲細小無力,持續時間長,幾乎是全天處於睡眠狀態。

5、反射

當父母將手指放在寶寶的嘴唇上時,足月兒可以出現吃奶動作,這就是吸吮反射。如果將手指或筆放在寶寶的手心,寶寶可以出現握持動作,而當父母拿開手指或筆時會感到寶寶有較強的握持力,這就是握持反射。早產寶寶通常沒有吸吮和握持能力。

6、覺醒狀態

胎齡小於28周的早產寶寶在生後幾周內很少清醒,稱為持續僵睡狀態,胎齡28-30周的早產兒,在受到刺激時可以有短暫的清醒時間,胎齡大於30周的早產兒,清醒的時間就長一些,可以保持睜眼狀態,胎齡大於32周的早產兒,睡眠時不給予任何刺激,可以自行醒來,胎齡大於35周的早產兒,就可以表現出與足月寶寶相似的睡眠和清醒狀態。

相關焦點

  •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舉辦 2020 年「世界早產兒日」活動
    11 月 17 日是「世界早產兒日」,這個宣傳日的設立旨在呼籲世人更多關注早產問題,加強相關研究,提高醫療水平,從而提升早產兒的生命質量,改善早產兒家庭撫育水平,減少早產導致的健康問題和死亡。
  • 早產兒與足月兒有何不同
    孩子早產後,要想護理好孩子,家長首先要了解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區別。早產兒與足月兒的不同,首先表現在胎兒年齡(妊娠時間)上。早產兒一般是指妊娠時間小於37周的新生兒。其次是體重的不同。足月產嬰兒的出生體重一般大於3000克;而早產兒一般小於2500克。但早產兒的體重增長倍數大。
  • 早產兒常見併發症有哪些?爸媽掌握四重點,照護脆弱的早產寶寶
    早產兒的存活率與出生時的體重與周數有高度相關,根據統計,臺灣近3年來,體重小於1,500克的早產兒,存活率大致有8到9成,若依周數來看,出生周數達30周的寶寶,大概有9成5以上的存活率,而24周則大約只有5成,其中無法存活的案例,許多都來自於併發症。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差異為何,為什麼容易引發諸多疾病?
  • 都表示思考的意思,「思う」和「考える」有何不同?
    「思う」和「考える」都是用於表示思考的動詞,但兩者的「思考」有著不同。
  • 日語中的「何」讀「なん」還是「なに」?
    一定語境下,「なに」還可以表示感到驚訝或不解。日語中「何」的訓讀有兩種發音,除了以上提到的「なに」之外還有「なん」。那麼你知道「何」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に」,又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ん」嗎?首先給大家看一看三個帶有「何」的例句,大家可以猜一猜每句中「何」的發音。
  • 用愛點亮「新希望」 走進綿陽市中心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再有幾天,你們就可以健康回家了,」新生兒監護室副主任陳佳笑著對保暖箱裡的寶寶說,「這是一對雙胞胎寶寶,媽媽因為妊娠期高血壓,宮頸機能不全,因為慢性宮內窘破,這對雙胞胎在 28 周+5 天的時候早產了,小雙生下來 1.2 公斤,大雙生下來只有 920 克。」
  • 早產兒和足月兒比有三方面不足,餵養、護理方面家人需要多費心!
    孕期一些個別因素會導致孕媽媽早產,作為早產兒的家人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安撫新媽媽,不要一味的責備她,也不要覺得生個早產兒是她的錯,作為媽媽比你更希望孩子健康。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安撫好新媽媽的情緒,家人多費心,精心餵養和護理新生兒,讓他更健康成長。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醫生頻道如同醫生之家,當您有喜悅,有成就,亦或有苦水、困惑時,請到健康報醫生頻道來。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我國每年早產兒約110萬。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動,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我國每年早產兒約110萬。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動,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
  • 早產兒和足月兒的區別?
    寶寶早產出生到底和人家足月的新生兒有哪些區別呢?1、早產兒皮膚絳紅、水腫和毳毛多;而足月兒皮膚紅潤、皮下脂肪豐滿和毳毛少。2、早產兒頭更大,佔全身比例1/3;而足月兒頭佔全身比例1/4。3、早產兒頭髮細而亂;而足月兒頭髮分條清楚。4、早產兒耳殼軟、缺乏軟骨、耳舟不清楚;而足月兒耳殼軟骨發育好、耳舟成形直挺。5、早產兒乳腺沒有結節或結節小於4毫米;而足月兒乳腺的結節大於4毫米。
  • 這個早產兒,該繼續搶救還是放棄?
    早產兒是否能夠存活,以及存活後是否會發生後遺症,主要取決於出生時的孕周和出生時的體重。不過,即使是孕周和出生體重相同,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早產兒的存活率和後遺症的發生率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對於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特別是 VLBWI 和 ELBWI 的處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會有不同的方案。
  • 母乳很好但並不魔幻,過度神話是要「逼死」媽媽們麼?
    ……在每天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其成分都是有很大不同的:餵給不同性別寶寶的母乳,其激素含量也大不相同……正如文章標題所說,內容還真的是「魔幻」。對於文中提到的一些「母乳科普」,丁香媽媽真心從沒有見過。
  • 關於早產兒,這5個問題的答案媽媽一定要知道
    早產兒出院後強化營養可以應用至校正月齡3個月到校正年齡1歲,但臨床醫生也可以根據早產兒出院後定期隨訪中營養狀況及其體格發育監測指標包括體重、身長、頭圍的生長曲線是否正常等進行判斷,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因此,由於每個早產兒的情況都不一樣,應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以及醫生的建議來決定轉用足月兒常規配方奶粉的時機。
  • 世界肥胖日:停止「體重歧視」
    10 月 11 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聯合會(World Obesity Federation,簡稱 WOF)提出「End Weight Stigma」的主題,旨在提高對「體重恥辱感」的流行程度
  • 日語裡「何」的念法
    1、讀「なに」的情況  A做主語,主要放在が、も之前。
  • 動畫「只有神知道的世界」新作「天理篇」製作決定
    「只有神知道的世界」單行本第17、18卷同捆並附贈畫集的刊物套組   近日,在將於7月18日發售的「只有神知道的世界」單行本第17、18卷同捆並附贈畫集的刊物套組中的第   原作「只有神知道的世界」是若木民喜在「周刊少年 Sunday」上2008年19號開始進行連載的愛情喜劇漫畫作品。故事主要講述了就讀於舞島學園高中的主人公桂木桂馬十分喜歡Galgame,憑藉著高超的技術被廣大機友尊稱為「攻略之神」。某日,一位少女從天而降,那位少女的名字叫作艾魯西,從遙遠的地獄到來,拜託桂馬幫忙捕獲「驅魂」。
  • 「蒼藍鋼鐵的琶音」劇場版上映日確定 與「戰艦世界」聯動
    「蒼藍鋼鐵的琶音」劇場版上映日確定 與「戰艦世界」聯動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小福說」34周早產兒—要重日常護理
    雖然34周以後出生的早產兒叫「近足月兒」,他們和真正的足月兒之間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若在配方奶的選擇、餵養頻率和體格生長監測方面都參照足月兒的標準,就有可能導致生長發育的遲緩或落後。34周早產兒—要的四個方面:
  • 日語中「何(なん)」和「何(なに)」傻傻分不清楚?
    #日語#同學們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何」這個疑問詞,有意思的是它有時候會讀作「なに」,有時候卻又讀作「なん」,這讓不少同學犯了難,到底什麼時候讀「なに」,什麼時候讀「なん」呢?不要慌,這其實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 早產兒的護理與餵養,教你如何讓早產兒奮起直追足月兒
    早產了6個月頑強存活的小baby因為早產Ward 出生時不到0.7公斤媽媽抱著寶寶依然強顏微笑但是還是忍不住留下了淚水寶寶全身插滿管子艱難的度過每一分每一秒媽媽一直不離不棄慢慢的寶寶可以睜開眼了管子也減少了伴隨著母愛慢慢成長看到嬰兒的第一次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