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還能往外地賣口罩?微商:靠關係拿貨出來高價賣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武漢口罩外售他省惹爭議背後

莊夢蕾

幾經周折,終於拿到了通過微商「團購」的那幾盒口罩之後,廣西南寧的連鈺(化名)反而睡不著覺了。她忍不住疑惑,「河南廠家」生產的口罩,為何從武漢發貨?為何口罩外包裝的箱子上,會寫著「救援物資」?

2月14日,連鈺委託一起通過微商「團購」口罩的朋友,在微博上提出了這些問題之後,引起了關注。輿論直指或有人倒賣救援物資。次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聞中心官方微博「認領」了這一事件的解釋權,發聲明稱,經過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調查核實,這批口罩為武漢某防護用品公司生產,並非社會捐助的救援物資。

對於為何在包裝寫上「救援物資」,並且能夠毫無障礙地通過物流管制,將貨物運出武漢,該官微聲明並未作具體解釋。

武漢來的「救援物資」

2月2日,包括連鈺在內的幾十位南寧市民一起「團購」的一次性口罩,終於進入物流流程了。疫情暴發後,跟全國各地一樣,南寧醫療防護用品緊俏,許多市民面臨「一罩難求」的困境。

連鈺所在的一個團購群裡,有人聯繫到了一位自稱能夠代購口罩的王姓微商。團購群的朋友一共向王某購買了100盒口罩,每盒有40個。

這4000個口罩一共12800元,還包郵。平均一個口罩3.2元,大家都覺得,價格還能接受。

快遞大多停運,不時有人在團購群催問,口罩到哪兒了?而大家的疑惑,也正是從看到物流信息之後開始的。2月3日,物流顯示「快件在武漢漢南區漢南營業點已裝車」。也就是說,這批口罩是從武漢發貨的。

對此,微商的解釋是,「口罩總廠基本都是湖北」。

作為此次疫情最大重災區,此前武漢各醫院多次傳出醫療防護物資告急甚至告罄,民間的口罩缺口也存在多日,每天都有外省市捐贈的口罩運往武漢。並且當時,口罩已經作為「戰時物資」,在湖北省內被統一調配,多數口罩生產廠家被政府部門徵用,以便第一時間將醫用口罩送往一線醫護人員手中。

這樣的情況下,為何還有口罩能從武漢發出,並且發往疫情輕微的外省市?口罩發貨前,那位王姓微商曾清清楚楚告訴購買者,這批口罩是河南工廠出口日本的產品。而本應河南發貨的口罩,卻在武漢出發,廠家也變成了武漢本地廠家。

一周後,這批從武漢發貨的口罩到達南寧。還沒等快遞員配送,公安部門先聯繫上了買家。理由很簡單,疫區過來的口罩,出於安全起見,需要查問清楚。

幾位買家在警方工作人員陪同下前去驗貨,這時,他們第一次看到裝著口罩的外包裝箱子上,用黑色水筆寫著「救援物資」四個字。這四個字徹底激發了買家們的不安。

買家查看包裹情況,發現箱子上寫有「救援物資」四個字。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大家讓負責採買的小葉繼續聯繫微商,問清口罩來源。同時,有人通過快遞公司了解到,自從武漢封城以後,的確有物流管制。個人從武漢發往外地的快遞,原則上是三公斤及以內。

「這批口罩有兩千個共計兩箱,發貨單顯示重量是22公斤,為什麼這批口罩可以在這個時期發出來?」這是多數買家最疑惑的問題。

「都是靠關係拿的貨」

口罩暫時被南寧警方扣押的時候,小葉負責跟微商以及口罩廠家聯絡,隨後在團購群內公示。這批口罩的生產廠家——武漢華世達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的聯絡人何雄告訴她:這批貨沒有問題,公安這裡已經出示了證明。不過,小葉至今不清楚這句話的含義。

2月11日,這批武漢口罩的質檢有了結果,產品合格,質檢部門將這批口罩還給團購的買家們。

領回口罩之後,大家疑慮未消。連鈺和朋友在微博上發文質疑之後,網友敏感地懷疑到,會不會是有人將外地捐贈的救援物資拿來倒賣了?

網絡上的輿論驚動了口罩生產廠家。2月15日,何雄給小葉來電,表示「現在網上沸沸揚揚,我們很被動」,並稱自己這兩天多次被電話騷擾。

小葉對於微博的事並不知情,她對何雄說,如果你被騷擾了,可以報警。「報案有什麼用呢?我們武漢是重災區,現在我們把口罩寄到別的地方去,本來就是眾矢之的。」何雄對她說。

「網友揪著救援物資幾個字不放,那幾個字肯定是別人寫上去的,有人想通過這個來害我們廠。」何雄否認口罩外包裝箱子上「救援物資」四個字是自己或者廠方所寫。

但負責收寄這批口罩的快遞員與何雄有著不同說法。一周前,這批口罩還在武漢市漢南區。負責那一片區的快遞小哥回憶道,那天,寫著「救援物資」的大箱子大概有七八十箱。「一起寄的,字是他們自己寫的。」該快遞員說。

王姓微商則表示,就在這批口罩運出武漢的次日,該廠的口罩就「完全發不出來了」,因為「政府的人在那邊監管,一出貨就運往災區」。

此外,該微商還透露,現在他們拿口罩,已經是「一手過一手」,「我不知道我是第幾手了,我只知道這是朋友那邊出來的貨,他也是找的別人拿的。直接找廠家,根本不會給你貨。人家都是靠關係拿的貨,出來再高價賣。」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從重災區大量賣口罩到外省市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這違反疫情防控時期,物資集中調配、優先供應重災區和一線的原則。「此前大理截胡重慶口罩時為什麼讓人憤怒,也是因為違反這個原則。」

另一方面,他建議武漢乃至湖北儘快摸清口罩的真實供需狀況,「究竟整個武漢、湖北需要多少口罩?本地自己能夠生產多少口罩?國內外人士捐了多少口罩?如果本地產能足夠,那麼外地是不是可以不用捐了?」

廠家生產之困

2月15日,輿論發酵的第二天,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聞中心官方微博發聲明稱:「經查,何雄在網上出售的口罩來源於武漢華世達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生產出口口罩等防護用品……網友質疑的口罩是武漢華世達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生產,不是社會捐助的救援物資,該公司已向區公安分局出具了關於何雄於2月1日從該公司提取口罩的情況說明。」

但是這樣的聲明被網友認為是避重就輕,不僅沒有說明為何箱子上寫著「救援物資」,也未解釋外售口罩的正當性,質疑聲隨之而來——「目前口罩生產管控嚴格,需地方委託授權,而在物資奇缺的湖北省內卻有工廠可以開工做微商」「全世界都知道武漢缺口罩,武漢還能往外賣口罩」「如果本地產能充足,為什麼還要外地誌願者千裡迢迢買同樣口罩往湖北寄」……

而此次輿論漩渦中心的口罩廠家——武漢華世達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此前曾被當做「抗疫」中的先進企業被多家官媒報導。「只要黨和政府號召,我們承諾無限期復工生產防護品。」該公司總經理何振華接受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採訪時均表示,考慮到當前武漢急需醫療防護產品,公司及全體員工同意延遲休假,開足馬力投入生產,直至疫情緩解。

據此前媒體報導,該公司每天可生產普通醫用口罩60萬支、N95口罩5000支、高級別防護服2000件。而此前,武漢華世達是一家專門做出口防護產品的企業,在國內尚未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疫情暴發之後,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向該公司緊急核發二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準許該企業在國內生產醫療防護品。

有行業內知情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出於疫情發展的醫療需要,許多製造企業在節假日召回員工需要一定成本,「這時候都是虧本在生產,除了生產成本、員工工資支出,很多生產醫療相關用品、配件的企業都是成本價給到一線,即便這樣,這個錢也不知道什麼能收回,資金壓力很大。」該知情人士對某些廠家被徵用後、自尋銷路的做法表示理解。

這樣的說法,在何雄與買家的溝通中得到相互佐證。他曾表示,企業如果全部供應政府,沒有一點外銷的話,就會每天處於虧本狀態。就此,中國新聞周刊向何雄求證,但未收到回復。

此前,已有多家媒體報導過口罩口罩、隔離服等生產企業虧本生產,甚至「生產一個虧一個」。由此,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補貼政策。為鼓勵企業增產增供應對疫情緊缺物資,2月9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通知,疫情防控期間,N95口罩等十類醫療防護產品將由政府兜底採購收儲,國家相關部門應幫助企業解決資金、資質、生產場地、設備購置和原材料採購等實際困難。

至截稿前,武漢華世達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未對外售口罩的原因作出回應。但此次事件值得思考之處,或許不僅是那4000個口罩的出處和去處。「希望通過這個事情,一是督促有關部門能夠做好統籌,二是真正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劉俊海說。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微信號

相關焦點

  • 賣假口罩的微商們,我求你別再害人了
    直到今天,口罩依然是緊俏貨,電商平臺上偶有補貨,也是秒售罄。能有一堆 N95 口罩,那絕對比你開蘭博基尼回老家更拉風。這次疫情恰好發生在春節前,工人都返鄉,導致口罩供不應求,很多人都沒買到。So,這時候見得風就要浪的微商,就出來碰瓷了。
  • 新手微商如何靠朋友圈文案0起步賣貨?
    你好,我是小指哥,每周陪你一起練文案漲粉變現今天下午,通過1位朋友和路小凡同學結緣認識,我們互相自我介紹,備註標籤後,她問我「宣布做微商的短文案怎麼寫」。我做微商是2年前的事情了,後來轉型做知識付費領域,但主要做創業者和微商行業的文案營銷培訓和策劃,不敢說有行業江湖地位,也是小有成就,別人都稱我一聲「老師」。當然自詡是名副其實,也有這個自信,配得上老師的稱號,現在把壓箱底的私貨心得分享給你,上面這句話的潛臺詞,我要做微商開始賣貨了,請圈友們關注和捧場。
  • 微商賣貨怎麼讓客戶主動來加我們?新手需掌握微商賣貨6大技巧
      微商客源賣貨技巧二:  保持真誠,價格要統一。微商客源賣貨技巧之一就是要保持價格的統一,不能破壞市場,要真誠的和客戶溝通與交流。統一的價格還可以留下專業靠譜的印象,促進更多的成單。
  • 在微商上賣智能硬體,真的靠譜嗎?
    新玩法和老套路大多數傳統的微商賣貨都需要代理商囤貨。以面膜為例,一級代理商繳納一定的代理費之後,從總公司買入x萬元的面膜,這批貨物是沒有辦法退回的,所以只能想辦法發展下線,然後把這批貨物分銷給二級代理商,靠從中加價盈利,以此層層類推,這就導致了用戶手中買到的200塊一盒的面膜,出廠價可能只有20塊。智能硬體的微商形態則有很大的不同。
  • 微商怎麼推廣之微商朋友圈文案寫法和賣貨禁忌
    我更不信認真執行後,你還賣不出去貨!二、賣貨中的一些禁忌1、自已不了解的產品,沒有用過的產品不要賣。前面也說過的你沒有發言權也沒有說服力。2、假貨不要賣。當然你要賣的是A貨,你就直接告訴別人。不要為了一點利益當真貨去賣。賺錢固然重要,顧客對你的信任更是價值千金。
  • 2014年最火的是什麼,朋友圈裡的微商賣面膜!
    但化妝品行業並非沒有亮點,眾多新創面膜品牌依靠微商渠道爆發出驚人的銷售力,年銷售過億的品牌比比皆是。那麼2015年,微商賣面膜還能掙錢嗎?一、2014年,面膜為何火爆微商微商,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地定義,按多數人的理解,就是在微信、微博、QQ等移動社交平臺上銷售商品的小商家。
  • 為什麼藥店口罩買不到,微商卻一大堆口罩,這是怎麼回事?
    目前,疫情當前,口罩成了每個人的必需品,國內各大口罩生產廠家也加大了口罩的生常量,但是現在,買口罩依舊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雖然現在由政府調配口罩,每人每日限量買,但是也需要搶,而搶到的機率是極小的,所以,口罩依舊是有錢難買到的存在。
  • 最近,朋友圈裡微商賣貨的信息鋪天蓋地,你會屏蔽他們嗎?
    文:加勒比大泡泡圖:來自網絡經濟形勢的改變,往往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知你是否和我有一樣的感同身受,最近打開朋友圈,感覺微商賣貨的信息一下子多了起來,甚至有鋪天蓋地的感覺在很多人的眼中,微商賣產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負面、刷屏、缺乏安全感」的代名詞,我自己也很少在微商那裡買東西。誠然,微商是市場經濟的一種形式,所謂存在即合理,微商本身沒有錯,為什麼微商令人反感,是因為微商沒有準入機制、沒有行業規範、沒有監督手段,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最後水越來越深。
  • 微信群裡能否高價賣朋友代購的口罩?滬警方:涉違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微信群裡能否高價賣朋友代購的口罩?滬警方:如此獲利涉違法警方查獲的假口罩 本文圖片均由虹口警方供圖一次性購買低於100個,口罩30塊一個;一次性購買超過100個,口罩25元一個。這樣的微商你碰到過嗎?
  • 為何口罩藥店買不到,朋友圈和小區群有人賣,原因是這樣……
    比如,普通一次性口罩,朋友圈竟然賣到了4元、5元一個,要買口罩還得2000個、5000個起步;N95的口罩更不用說了,10幾塊、20幾塊一個也不在話下,很多網友質疑:朋友圈和小區群裡的人都是從哪裡拿到的口罩?更可惡的是,在朋友圈、小區群裡買口罩,運氣不好的時候會遇到錢付了,口罩沒了,微信還被拉黑了的情況。
  • 連黃牛、微商和代購都拿不到的口罩,到底流向了哪裡?
    喬亞所在的微商集團其創始人找到了為日本MK品牌生產出口口罩的安徽加工廠,該創始人表示緊急期間只計劃給她部門的員工提供必要口罩,不單獨售賣。聽到鄭曉迪的需求,趙陽表示會盡力從供貨給藥店的貨裡分一些出來單獨售賣給需要的人,但不能保證配送時間,「要分開一箱一箱運送,不然容易被快遞扣下來」。次日,鄭曉迪卻收到了來自趙陽的退款,理由是「工廠的貨沒有發出來,藥店也沒供貨了」。
  • 微商已沒落?用「流量循環三步法」簡單操作,讓賣貨更輕鬆!
    雖然我大多數時候是不認可微商的那一些套路玩法,但不管他們如何地「轟炸」,我卻從來沒有因此而去刪除已加的好友,這是真事。微商的本質是什麼?其實微商能從崛起到泡沫化,再到歸於平靜正規化,我覺得是因為網際網路經濟的重大變革才帶來了這樣的機會。第一次以淘寶載體為首的網際網路經濟我稱之為平臺經濟。
  • 微商戲精進階版:袁弘捐贈的物資被他們喜提?
    阿拉威說,自己也是被利用的,根本沒想過優X白會拿這事來營銷。他保證:優X白手上一個口罩都沒有,他也沒有賣或送口罩給這位微商總裁。沒想到,臉被打腫之後,優總裁又發聲了。所以兩口子對於某些微商為了營銷不擇手段的行為,早就很不滿了。這次國難當前,他們低調做著公益,結果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微商頭子卻偷圖給自己發通稿,想必張歆藝是被氣得夠嗆。那麼,這位「買產品送口罩」的微商,賣的到底是什麼產品?我們也仔細扒了一下。
  • 《電商法》來了 微商改用英文賣貨?
    小劉是一名義大利留學生,她在學習之餘通過「代購」為自己賺取生活費,每月收入穩定在萬元左右,靠的就是一些奢侈品國內外的定價差及稅率優惠。  有人發現,為了躲避監管,一些代購甚至用英文在朋友圈發送商品信息。「不會英文都別想做代購和微商了!可是用英文寫就可以不受監管了?」有網友質疑。
  • @微商們,朋友圈不是你想賣,想賣就能賣~
    無需實體比價格無需商場等打折無需淘寶挑花眼朋友圈裡就有你最佳的選擇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微商TA們簡直是哆啦A夢般的存在>大牌新品緊俏包包疫情期間珍貴口罩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在此警察叔叔鄭重提醒一句朋友圈,不是你想賣啥就賣啥案例近日,浙江寧波餘姚網警接網民舉報,
  • 連新冠疫苗都敢賣的微商,膽子未免太大了|新京報快評
    ▲資料圖,來自新京報網文 |與歸還有什麼是微商不敢賣的嗎?最近,有些人的朋友圈裡的微商,竟然已經開始賣新冠疫苗了。據媒體報導,被曝光的微商文案主要有兩條,一條寫著「需要新冠疫苗的聯繫我,可做出口,產量低需排隊,9月2日正式上市」。配圖是一個橙色包裝盒;另一條則稱,「498元一支,總共打3支,已經出來了。醫護人員和出國人員可以先用。差不多年底就能普及了」。配圖是一張白底黑字有藍綠邊的疫苗盒。
  • 一個微商靠不靠譜,就看這3件小事
    「一個靠譜的微商靠的是信任,而不是欺騙;一個靠譜的微商賣的是物美價廉,而不是發財機會;一個靠譜的微商是幫朋友省錢,而不是為商家賺錢。,以前我們都鄙視微商,現在都要求著微商(口罩),甚至成了微商。一個靠譜的微商靠的是信任,而不是欺騙;一個靠譜的微商賣的是物美價廉,而不是發財機會;一個靠譜的微商是幫朋友省錢,而不是為商家賺錢。
  • 為啥你買不到口罩,朋友圈卻有那麼多賣高價口罩的?
    其中一部分通過關係從生產廠家倒出,另一部分從國外進口後高價出售。前述洛陽銷售商了解到,俄羅斯進口的一批熔噴布,報價每噸35萬元。「這個價算是相對便宜的了,但是我們不打算買,還是覺得貴」。鄭州市一家熔噴布銷售商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其託關係從杭州獲得一噸BFE99型號熔噴布,現在他轉手出售價格為40萬元。「現貨都是這個價格,老廠都被政府託管了,不是貴,而是不容易。
  • 現在的微商都在怎樣賣東西?
    相信提起微商,大家對於這個詞已經很熟悉了,因為就在前幾年,朋友圈突然鋪天蓋地多出來一些賣東西的朋友,每天不斷的更新朋友圈,發自己的產品,呼籲大家去買自己產品,確實是給大家造成了一些困擾。這就是大家最開始接觸到的微商。那麼到底什麼是微商呢?
  • 打擊「微商賣假藥」需用「重典」
    可見,微商朋友圈裡在賣的「讓人一天瘦一斤」的古方減肥藥「燃脂減肥膠囊」,不僅是一種「假藥」,更是一種「禁藥」。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肥胖者越來越多,許多肥胖者想通過服用減肥藥、減肥茶等「捷徑」達到減肥功效和目的,於是催生了買賣減肥藥、減肥茶等微商的應運而生。由於微商準入門檻低,加之相關部門審批把關不嚴,因而微商入市買賣各種產品的現象十分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