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晶片概念 基因晶片概念解析

2021-01-09 同花順財經

  基因晶片概念解析

  基因晶片(又稱DNA晶片、生物晶片)的原型是80年代中期提出的。基因晶片的測序原理是雜交測序方法,即通過與一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針雜交進行核酸序列測定的方法,在一塊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靶核苷酸的探針。當溶液中帶有螢光標記的核酸序列TATGCAATCTAG,與基因晶片上對應位置的核酸探針產生互補匹配時,通過確定螢光強度最強的探針位置,獲得一組序列完全互補的探針序列。據此可重組出靶核酸的序列。

  基因晶片概念相關個股一覽

  千山藥機(300216)、迪安診斷(300244)  

  紫鑫藥業(002118)、空港股份(600463)  

  中新藥業(600329)、達安基因(002030)  

  中源協和(600645)、榮之聯(002642)

  星湖科技(600866)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dll

相關焦點

  • 基因晶片原理
    導讀:基因晶片又叫DNA晶片,之所以叫基因晶片是因為該晶片是負責檢測和分析基因的,本文將講述基因晶片的工作原理以及應用。  基因晶片(gene chip)的原型是80年代中期提出的。基因晶片的測序原理是雜交測序方法,即通過與一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針雜交進行核酸序列測定的方法。
  • 基因晶片的工作原理及組成_基因晶片可以查哪些病
    目前,我國尚未有較成型的基因晶片問世,但據悉已有幾家單位組織人力物力從事該技術的研製工作,並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進展。這是一件好事,標誌著我國相關學科與技術正在走向成熟。基因晶片技術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方向,我們國家的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乃至精密機械科學的工作者們應該也可以在該領域內佔有一席之地。
  • 基因晶片技術未來大有可為
    嘉賓核心觀點一、基因晶片市場份額受到高通量測序侵蝕,專業的基因晶片公司出現被併購的浪潮。二、晶片技術具有獨特性,還無法被完全取代。三、微流控晶片技術在近十年的發展中,依然沒有為基因晶片的商業化發展帶來突破。四、晶片技術的未來是晶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
  • 基因晶片小知識(一)
    基因晶片分析就是為了通過生物信息學方法從這些晶片數據中發現可能對生物效應起作用的關鍵基因,從中尋找特定模式並對每個基因給予注釋,從而挖掘出隱含的生物學過程並抽提出生物學的或功能層面上的意義。根據晶片的使用目的,一張晶片可能包含數十、數百甚至數十萬的不同序列。被排列成矩陣的DNA片段通常稱為探針,而樣本RNA則被成為靶標。
  • 基因晶片:三大難題待解
    那麼,基因晶片就好比是一根有成千上萬個魚鉤的釣杆,可同時捕捉許多不同的魚,從而實現對千萬個基因的同步檢測和鑑定。它具有高效率、高通量、快速簡便等特點。趙智賢說,耳聾晶片可以提供從孕前、產前到出生的基因檢測,「只需要從母親的羊水中提取一滴樣品,或者一滴血就可以完成整個檢測。」它可幫助生育父母及時獲知新生命的遺傳信息並採取措施,降低新生兒患遺傳性疾病。
  • 基因晶片技術未來發展簡介
    基因晶片主要技術流程包括:晶片的設計與製備;靶基因的標記;晶片雜交與雜交信號檢測。高密度晶片的分析一般採用螢光素標記靶基因,通過適當內參的設置及對螢光信號強度的標化可對細胞內mRNA的表達進行定量檢測。近年來運用的多色螢光標記技術可更直觀地比較不同來源樣品的基因表達差異,即把不同來源的靶基因用不同激發波長的螢光素標記,並使它們同時與基因晶片雜交,通過比較晶片上不同波長螢光的分布圖獲得不同樣品間差異表達基因的圖譜,常用的雙色螢光試劑有Cy3- dNTP和Cy5- dNTP。
  • 基因晶片了解一下
    圖1:基因晶片應用領域目前,基因晶片主要應用於醫療領域的基因表達分析、疾病診斷與治療、藥物研究等。圖2:基因晶片產業鏈基因晶片產業鏈分為上遊原材料行業、中遊製造行業、下遊應用市場,上遊原材料包括晶片基片、點樣樣品、探針製備等,目前原位晶片、列印晶片晶片的技術均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
  • 用晶片分析生命?生物晶片的妙用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他們一直是一個充滿野心的國家,當早前他們剛通過計算機來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之後便大張旗鼓的想要用晶片來影響或是操控整個人類生命體。當然,他們的想法是對的,該生物晶片的研究已經展開,所有未知的生命奧秘就如雨後春筍般襲來,它們一時間顛覆了人們對生命的認知,從那之後,生命的意義不再只限於肉體和靈魂,而開始有了更新的概念,那就是數據。
  • 馬明星:讓基因晶片檢測走向大眾
    本報記者 張雁群    談起自己熟悉的基因晶片領域,「80後」科技男馬明星神採飛揚。    1981年出生的馬明星年紀不大,身上卻已有不少「光環」:美國聖路易斯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昆明市醫學會委員。
  • 基因晶片技術在檢測腸道致病菌方面的應用
    基因晶片技術在檢測腸道致病菌方面的應用摘要:當前,基因晶片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各種研究領域,如基因突變及多態性分析、細菌基因鑑定、致病分子機理、表達譜分析、DNA測序等多個方面。文中通過毒力因子的檢測、通用引物結合基因晶片來檢測腸道致病菌。
  • 基因晶片技術在非症候群性耳聾快速基因診斷中的應用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種高通量、高效率的基因突變檢測方法,以實現臨床快速檢測或大規模人群篩查。而伴隨基因組計劃出現和發展的基因晶片技術,以其固有的高效平行檢測特點,與耳聾基因高遺傳異質性的特點相契合,是一種極具潛力的耳聾基因檢測工具。
  • 中國晶片突破3:神奇晶片避免8萬人耳聾,還將造白人耳聾基因晶片
    成功研製出世界第1款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晶片,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由清華大學、解放軍總醫院和北京博奧生物共同開發的「遺傳性耳聾基因診斷晶片」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發明了多重等位基因特異性擴增及通用晶片技術和世界第1款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晶片,能夠檢測先天性耳聾、藥物性耳聾、大前庭導水管症候群相關的耳聾基因位點,且研製出全套適合大規模篩查的配套儀器及整體解決方案。並獲得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6項,海外專利20項。
  • 【產前解惑】羊水穿刺 之 基因晶片介紹
    在「要做羊水穿刺的準媽媽看過來」一文中給大家介紹了羊水穿刺是什麼樣的檢查,能檢查些什麼,適應症及術前術後注意事項等這些內容。在我院有羊水穿刺適應症的準媽媽在做羊水穿刺之前,會聽到穿刺醫生介紹一種新型的檢查項目:基因晶片。基因晶片到底是什麼樣的檢查,能檢查些什麼,基因晶片和羊水染色體檢查有什麼區別,哪些人做羊水染色體檢查時需要加做基因晶片?
  • 羊水基因晶片到底要不要做?
    1、基因晶片檢查無法檢測平衡易位和倒位,因此需要同時做羊水染色體檢查,二者互補可以最大限度的對胎兒進行正確及時的產前診斷。2、羊水染色體檢查約需要15ml羊水,加做基因晶片檢查只需多抽取7-10ml羊水,一次抽取羊水總量約在30ml,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 我國研製出新型基因晶片 可檢測性病
    日前從生物晶片研製領域傳來喜訊,兩種檢測性傳播疾病和轉基因植物的基因晶片由百奧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製成功。專家們認為,該項成果將廣泛應用於醫藥、農業等領域,對推動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化具有重大意義。  近幾年,隨著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迅速增加,其安全性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有權知曉購買的食品是否為轉基因食品。
  • 中關村研製成功全球首張檢測致聾基因晶片
    經過一項名為「致聾基因篩查」的新技術檢測,確認他們兩人的耳聾致病基因不一樣,這讓他們對生育健康的寶寶充滿了希望。  「致聾基因篩查」的過程很簡單,取幾滴血液滴在指甲大小的生物晶片上,6小時後就能找出致聾基因。這張用於檢測遺傳性耳聾的基因晶片,由中關村企業博奧生物有限公司研發,是全球第一張用於臨床的致聾基因檢測晶片。
  • 蘇州市立醫院:基因晶片革新試管嬰兒技術
    記者昨天從蘇州市立醫院本部獲悉,該院專家已掌握國際先進的基因晶片技術。在胚胎植入母體前,對23對染色體進行基因檢查,優選出健康的胚胎細胞再植入。與之前的植入前診斷技術相比,即便是一些未知、非特定的遺傳隱患,也可通過基因晶片技術篩查出來,提高懷孕概率和試管寶寶的健康比,同時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 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多亞型流感病毒檢測基因晶片面世
    5月6日,研究人員正在演示通過晶片掃描儀進行結果分析。近日,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研製出一種新型基因晶片——多亞型流感病毒分型檢測基因晶片,藉助這種晶片能在5小時內獲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檢測結果。使用這種基因晶片能夠用來檢測1-16種亞型甲型流感病毒,並可以對當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進行特異性檢測,還可以對H1、H3、H5、H7、H9亞型流感病毒進行分型檢測。與試劑盒檢測相比,基因晶片具有用時短、一次性檢測樣品多等優點。
  • 中國晶片有救了?華裔科學家攜全球第三家高密度基因晶片公司回國
    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高密度基因晶片的生產和研發。目前全球僅3家公司具備這樣的能力,除了生捷科技,其餘兩家分別是大名鼎鼎的賽默飛和Illumina。「有幸參與一代晶片開發與產業化,生產線也是我們團隊配置的。」周巍表示。生捷的管理團隊卻都算得上是業內的「老江湖」,其主要成員大部分都來自昂飛晶片(2016年被賽默飛收購)。
  • 36氪首發|自主研發高密度基因晶片,「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
    A+輪融資主要用於公司在蘇州基因晶片GMP車間的工業化量產,以及其他產品的研發。自研高密度基因晶片,毛利率可達70%相較於美國,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發展仍處於發展期。據艾瑞諮詢數據,2019年美國用戶消費基因滲透率達到8.1%,而中國市場的滲透率目前仍然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