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30項試點經驗被複製推廣 政策好種子,種出豐產試驗田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10月23日,在第十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開幕式上,江蘇省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伊比利亞(蘇州)創新中心、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納米應用技術研究院、蘇州納微先進微球材料應用技術研究所同時揭牌,蘇州工業園區再添四大納米技術創新平臺。

這是蘇州工業園區加速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的一個生動細節,也是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題中之義。2015年10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在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這是繼1994年批覆開發建設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之後,國務院第二次專門為園區發文。這一極為關鍵的「第二份文件」,也被認為是指引園區第二個「20年」發展的行動綱領。

如何利用這一優良政策「種子」耕耘出一方產量高、質量好的試驗田?蘇州工業園區以行動答題,再擔探路先鋒。4年累計細化實施172項重點改革任務,30項試點經驗在省級以上層面複製推廣——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取得顯著成效,成為「園區經驗」新的組成部分。

鎖定改革靶點,

30項試點經驗被複製推廣

「蘇州工業園要突出開放創新特色,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引領開放型經濟加速轉型。」在日前舉辦的新蘇專業服務業——跨境投資合作論壇上,與會專家達成共識。探索更高質量「引進來」、更高水平「走出去」,蘇州工業園區早有布局。

2015年12月,獲批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不到兩個月,蘇州工業園區就啟動建設全國首個國家級境外投資服務示範平臺。截至去年底,園區共有309家企業在53個國家及地區境外投資476個項目,新批中方協議投資額累計達104億美元。省商務廳去年底發文在全省推廣這一經驗。

「發展倒逼改革,改革促進發展。」蘇州工業園區既發力「人無我有」,更注重「人有我優」。今年4月,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在園區揭牌,打造園區境外投資服務「升級版」,未來將打造成為長三角企業布局海外的「中樞平臺」,為長三角乃至全國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提供雙向服務。

「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總體方案,要求園區鎖定改革靶點,不等不靠,主動作為。」蘇州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4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全區上下周密部署、盡銳出戰,不斷推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持續走向深入。截至目前,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累計細化實施172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多規合一」管理平臺、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等30項改革成果在國家和省級層面複製推廣。今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堅持邊申報、邊推進,63項年度重點改革任務進展迅速。其中,組建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等10項任務提前完成。

搶抓政策紅利,加速匯聚全球創新資源

10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發布促進外商投資新政,圍繞放寬外資準入、吸引外商投資、優化外商服務、保護外商合法權益提出20條意見。這份紅頭文件還貼心地附上英語、日語、韓語等多個外文版本。

「細微處的用心最能打動人。」儒拉瑪特自動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董事兼執行總經理白世泰感慨。儒拉瑪特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專注自動化生產的跨國公司,蘇州子公司紮根蘇州工業園區21年,已發展成為集團最大的子公司,也是亞洲區域總部。10月23日,公司新廠房在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商務區開工奠基,以實際行動回應園區的「用心」。

科技企業、科研院所青睞蘇州工業園區並非新鮮事。加速匯聚全球創新資源成為「必經之路」。截至目前,蘇州工業園區引進「國字號」科研院所十餘家,哈佛大學韋茨創新中心等合作創新平臺20多家,微軟、華為等企業研發機構約500家……一個前瞻布局的「政產學研資介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加速形成,推動園區創新鏈、產業鏈邁向中高端。去年5月,這一生態系統被商務部選作「最佳實驗案例」在全國推廣。

一系列重要成果,豐富「園區經驗」的內涵,有力推動園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在全國經開區綜合考評中,蘇州工業園區連續三年位居第一,躋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入選江蘇改革開放40周年先進集體,並成為江蘇省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區域。

發揮疊加優勢,系統性思維謀劃整體提升

「蘇州自貿片區建設,既要借鑑其他自貿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又要立足蘇州工業園區以及蘇州的發展實際。」作為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具體實施地,蘇州工業園區再次承擔起國家戰略使命賦予的新任務。蘇州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祝歡介紹,蘇州自貿片區掛牌一個多月以來,對外發布9項創新舉措,到年底前還將陸續推動約30項創新舉措落地。

圍繞「一區四高地」功能定位,蘇州自貿片區致力於在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和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六大任務的框架下,著力在貿易便利化、產業創新發展、跨境投資、聚集國際化人才等方面開展特色化突破性的制度創新。

「事實上,蘇州自貿片區正在或將要進行的這些探索,與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要義不謀而合。」業內人士認為,蘇州工業園區應充分發揮國家級開發區、開放創新綜合試驗、自主創新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疊加聯動優勢,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各項改革,努力創造更多創新性、探索性、引領性的發展經驗。

優化營商環境是共同目標。以正在火熱推進的「放管服」改革為例:2015年,蘇州工業園區組建行政審批局,開展相對集中許可權改革。2017年,園區進一步精簡材料、減少環節、壓縮層級,實現「2333」行政審批速度。今年,園區自加壓力推出「1220」,即開辦企業1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2個工作日、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20個工作日。這樣的速度不僅在省內、國內領先,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在全球也處於前列。 記者 孟 旭

相關焦點

  • 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南京7月16日電 題: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陳剛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自拉開建設序幕24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匯聚全球創新資源,成為改革開放活力最強、發展質量效益最高的區域之一
  • 蘇州工業園區:21年的「變」與「不變」
    蘇州工業園區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蘇州的範圍、工業的範圍、園區的範圍。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借鑑新加坡經驗」。有了課題,蘇州人把老師請了進來———1994年,中新兩國「訂製」的蘇州工業園區成立。    21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以佔蘇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創造了15%的經濟總量。
  • 從新加坡引入的「種子」在多國開枝散葉 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
    蘇州工業園區成為中新「深層次合作試驗場」——既是中國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啟發中國的「種子」。這顆「種子」,已是參天大樹。從蘇州古城沿金雞湖湖濱大道一路向東,古樸的宅院、園林被拋在身後,城市的天際線陡然增高,小橋流水的古典江南風情,變成車水馬龍的現代城市風貌,恍若轉眼千年。
  • 「複製」蘇州工業園:讓企業能在「全球做生意」
    作為全國第一個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區域,蘇州工業園區背負著中國開發區升級版、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提升國際化開放合作水平,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排頭兵,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供經驗等一系列使命。「國家的要求很高。」
  • 蘇州觀察:聚焦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鄰裡中心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葛文炎說。隨著園區「走出去」戰略的穩步實施,「鄰裡中心」這種社區商業模式也開始邁出園區。10月18日,經過一年多籌備的蘇相合作區首個鄰裡中心項目——漕湖鄰裡中心正式在相城區開業亮相。「這也是『園區經驗』複製到其他區域結出的一枚碩果。」葛文炎說。
  • 遼寧自貿試驗區四十六項改革創新經驗全省推廣
    「試驗田」產生。近日,省政府發布《關於借鑑推廣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改革創新經驗的通知》,遼寧自貿試驗區在政府職能轉變、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國資國企改革、擴大開放等五大工作領域形成的46項制度創新經驗做法面向全省或自貿試驗區及協同區推廣。此前,遼寧自貿試驗區形成的88項改革創新經驗已面向全省推廣。
  • 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
    7月30日用無人機拍攝的蘇州工業園區夜景(李博 攝)  時間為經,伍子胥建闔閭大城,歲月流轉千年;空間作緯,長江奔騰而過,大運河縱貫其間。時空坐標鎖定有著「中國最強地級市」之稱的蘇州。蘇州工業園區成為中新「深層次合作試驗場」——既是中國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啟發中國的「種子」。  這顆「種子」,已是參天大樹。  從蘇州古城沿金雞湖湖濱大道一路向東,古樸的宅院、園林被拋在身後,城市的天際線陡然增高,小橋流水的古典江南風情,變成車水馬龍的現代城市風貌,恍若轉眼千年。
  • 設立一周年,蘇州自貿片區建設交出靚麗答卷
    片區設立以來,推出涉及各領域改革創新舉措有130餘項,其中可複製、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案例就有62項,省級以上「首創率」達60%,其中2項案例獲評國務院「最佳實踐案例」,7項案例上報商務部,7項試點經驗在全省複製推廣,7項「創新實踐案例」在全省示範借鑑。
  • 蘇州工業園區25年造就精彩樣板 「讀懂新加坡」實現後來居上
    園區人提出,要建設「三大目標、五個平臺」,並圍繞這一定位推進130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國家級先行先試任務24項,目前已有19項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如今,這一中新兩國的合作探索在更大範圍內被普遍認可,全球創新資源正向這片熱土加速集聚。4月1日,比利時魯汶大學教授巴特範拉姆斯特在牛津大學高等研究院(蘇州)開設講座,沒想到「曲高」卻不「和寡」,現場人氣爆棚。
  • 蘇州工業園區再度複製 18個項目落戶相城區
    本報訊 記者李佳霖報導:3月20日,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在京舉行「典型江南 非常新城」蘇州工業園區—相城區合作經濟開發區投資說明會,重點推介蘇相合作區投資環境及其發展潛力。
  • 基小律觀點 | 蘇州工業園區入局QFLP試點,QFLP試點版圖再擴容
    >2020年7月24日,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管理委員會發布了《蘇州工業園區外商股權投資企業試點辦法》(蘇園管規字[2020鑑於蘇州工業園區的區位優勢,可以預見,蘇州工業園區QFLP試點很可能成為繼上海、深圳後,又一QFLP基金管理人和QFLP基金設立的熱點地區。本文將對蘇州工業園區的QFLP試點政策進行簡要介紹。
  • 參考消息特稿|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
    【原標題】從新加坡引入的「種子」在多國開枝散葉 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文/本報駐南京記者劉亢 楊丁淼 何磊靜700多年前,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發現的「東方威尼斯」蘇州,如今成為國外遊客的打卡勝地。蘇州工業園區成為中新「深層次合作試驗場」——既是中國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啟發中國的「種子」。這顆「種子」,已是參天大樹。從蘇州古城沿金雞湖湖濱大道一路向東,古樸的宅院、園林被拋在身後,城市的天際線陡然增高,小橋流水的古典江南風情,變成車水馬龍的現代城市風貌,恍若轉眼千年。
  • 蘇州工業園區率先通過國家首個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驗收
    蘇州工業園區率先通過國家首個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驗收 來源:蘇州工業園區 作者: 編輯:湯琴 2013-09-13 08:39:53   9月1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省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等部門負責人和專家組成項目評估驗收組,對由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承擔的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進行評估驗收
  • 蘇州工業園區:高水平開放 助推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蘇州工業園區高水平開放 助推高質量發展粉牆黛瓦、金屬鋼索,兼具中國風和工業感的哈金森亞洲創新中心近日在蘇州工業園區揭開神秘面紗。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搶抓蘇州自貿片區建設機遇,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投資「回頭客」,也練就了邁步未來的強大「內功」。創新資源加速引進來多年前的蘇州城東,還是一片農田。如今,農田變成了新城。
  • 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續寫城市新輝煌
    據了解,為加快推進蘇相合作區開發建設,推動相城區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努力把蘇相合作區打造成為跨區合作新樣板、創新發展新引擎、城市建設新地標、生態提升新典範、社會治理新標杆,成為蘇州工業園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有機組成部分,蘇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特組織編制《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總體規劃(2020-2035)及城市設計》項目。
  • 從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看 重慶如何種好"試驗田"
    作為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以來,一直肩負「試驗田」的重任,為中國改革開放探索出創新制度。  比如,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最基礎、最重要的改革,它邁出了與國際通行投資規則接軌的重要一步。如今,負面清單從190條縮減至30餘條,成為吸引外商在上海投資的重要舉措。
  • 在鄭州高新區「試驗田」裡教育部將播下這些「種子」
    河南商報記者 劉慧麗 孫科 首席記者 訾利利  近年來,鄭州高新區在多方努力下,建成了一大批家門口的好學校,集聚了一批優質教育資源。就在昨天,這些家門口的好學校迎來了教育部的一個戰略合作協議——鄭州高新區獲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示範實驗區。
  • 蘇州工業園區榮獲「2015政府責任創新獎」
    蘇州工業園區榮獲「2015政府責任創新獎」。蘇州工業園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知評在獲獎感言中表示,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不僅是企業自主品牌塑造的戰略選擇,更是地方提升文明程度、創新社會治理的新生力量。國家賦予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歷史使命,園區將以圓融開放贏取發展主動,以社會責任建設提升區域治理水平,打造產業與城市相互融合的和諧新城。
  • 搶抓機遇深化蘇相合作區建設 互利共贏加快複製推廣園區經驗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藍紹敏主持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以高度的責任感、緊迫感推動蘇相合作區建設邁上新臺階,加快複製推廣「園區經驗」,努力為全市開發區轉型升級闖出一條新路,為蘇州高質量發展探索新經驗、作出新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出席會議並講話。
  • 蘇州工業園區回應:目前未得到消息
    隨後有媒體報導稱,長三角區域內新設的自貿區極有可能落地江蘇省,且主要將包括了蘇州工業園區等地方。對此消息,蘇州工業園區在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時表示,這是國家層面的事情,目前並沒有得到這方面的消息。10日午後股市開盤後,包括蘇州高新、萬林物流、法蘭泰克、保稅科技等在內的長三角自貿區概念股一字漲停。在上述通報會上,朱民同時表示,當前,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在積極主動對接新片區建設,加強對標國際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區,系統研究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積極配合制定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