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蘇州工業園:讓企業能在「全球做生意」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我的英文說得還不錯吧,因為每天都有外國人來買東西。」11月初,在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畔,一個小商店的店主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

「你買了兩包煙,應該再買一盒口香糖,國際友人們通常就是這樣做的。」顯然,店主的「熱情」讓人無法拒絕。「與外國人聊得多,就能賣出更多,他們很少會拒絕,但要恰到好處。」這位年近古稀的店主介紹起生意經頗為自豪。

不遠處的臨街咖啡館透明包廂內,幾位洋面孔正和國人圍著一臺投影儀熱烈討論著。國際化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在蘇州工業園區已經持續了二十四年。

今年前三季度,中西部經濟增速繼續領先東部地區,作為帶動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核心區和增長極,東部地區面臨經濟失速。同時,我們也看到東部地區在經濟轉型方面的突破。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在產業領域,經過20多年的大浪淘沙,園區已形成了電子信息、機械製造兩大主導產業和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納米技術應用等三大特色新興產業。

作為全國第一個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區域,蘇州工業園區背負著中國開發區升級版、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提升國際化開放合作水平,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排頭兵,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供經驗等一系列使命。

「國家的要求很高。」10月30日,有園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委員會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從發展產業來看,就是要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在新一輪全球中率先擺脫東部地區「國際代工」的角色,向產業高端邁進。

擺脫上述困境的辦法之一,是抓服務業。蘇州地區目前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收入水平,其製造業市場國際化,但是相應的生產性服務業環節卻游離於製造過程之外。

11月2日,為期一周的首屆金雞湖國際會展周落幕。「邀請各路人士過來就是重點探討發展服務業,下一步重點打造會展與產業融合高地、會展旅遊高地,整合會展資源推進會展經濟大跨步發展」,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經濟委員會服務貿易處處長宋雲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走向開放型經濟

1994年,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中新政府間第一個合作項目落地。二十四年,兩個輪迴,三大階段。這是一個國家級別的課題組在調研「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時,給予蘇州工業園區的描述。

所謂三大階段,是指園區在過去的24年中所經歷的學習階段、獨立發展階段和輸出經驗階段。關鍵在於,從每個階段的時間節點看,園區均在探索和實踐中保持了領先地位。

2017年,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50億元,同比增長7.2%;進出口總額858億美元,增長15.5%;實際利用外資9.3億美元、R&D投入佔GDP比重達3.48%。這些成績,在全國經開區綜合考評中位居第1,在全國百強產業園區排名第3,在全國高新區排名上升到第5,均實現歷史最好成績。

由於學習了新加坡的經驗,蘇州園區產業以外資主導的出口為主,9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了156個項目。江蘇外貿總量長期佔據全國第二位置,其中,蘇州工業園和崑山貢獻了江蘇約6成的進出口總額。如今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這也是當前東部地區所面臨的一致性問題。

以南京海關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提供的進出口資料分析發現,以蘇州地區為典型,東部地區的進出口呈現「消費品比重高、進口機器設備比重高」的異常「雙高」現象。

本質上,在過去的高速經濟成長中,東部地區的產業,執行的是「進口引致型出口」模式,即在跨國公司的全球調配下,依靠低成本的勞動優勢切入全球價值鏈低端的「國際代工」,其創造的價值始終無法提升。

反觀之,因為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設置的質量與技術壁壘、環境規制等措施,對中國製造業企業創新行為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在整體上,中國製造業的出口行為「被俘獲」於低成本、低價格的模式中,從而抑制了本土企業的創新強度,抑制了中國高級生產性服務業的市場發育。

10月30日,上述園區管委會人士在受訪時認為,近幾年來,園區根據國家要求,一直在想法突破因發達國家的「技術、市場」勢力,從而助推企業早日實現「功能和鏈」的升級。「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只有推動科技創新才能完成這個使命。」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園區方面提出了構建國家價值鏈,探索雙邊交易平臺載體的專業化市場和基於單邊交易平臺載體模式。

「一方面,政府要適度保護國內市場,因為國家價值鏈成長於國內多層次的本土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行業龍頭企業要通過策略性行為促進載體的自發對接。」上述管委會人士認為,這就顯示出政府必須要創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促進並規範專業化市場的形成。

這也是蘇州開發區要從外向型經濟轉向開放型經濟的必然。

從供需兩側看,因為過去長期由跨國公司主導,因此東部地區形成了「總需求向服務業集中、總供給向製造業傾斜」的結構性矛盾,形成了製造業全球化、服務業本地化的格局,帶來發展動力的嚴重不對稱性。最直接的表象是,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匹配。

「當前的一個重點是,像當年推進工業化一樣,積極努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的規模化發展和形成現代服務業空間聚集。」園區服務貿易處處長宋雲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服務業要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高端分工,掌握研發和高端營銷等高端環節。這需要積極擴大內需來發展現代服務業。

上述園區經濟發展委員會的人士表示,目前在審批方面,儘管園區已經做到了當前放管服改革制度安排下的極致,但對比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仍有本質上的差別,「所以已分別派出小組到世界上去汲取經驗,然後總結再根據實踐安排試點」。這是作為全國第一個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區必須承擔的國家使命。

輸出園區品牌

作為中國和新加坡政府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創建伊始就承擔著改革開放「窗口」和「試驗田」的功能。

目前,園區已累計實施130多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承擔的國家級先行先試任務24項,已有19項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部分經驗在省市不同層面推廣。最新的消息是,園區已在電子商務、城市治理(智慧園區試點)、體制改革、海關監管等改革事項試點得以在江蘇全省範圍內複製推廣。

在發展的同時,蘇州工業園區也面臨著「引進來、走出去」的雙重格局。要探索的是,開發區模式的下一步怎麼辦。

11月1日,當地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目前每年來參觀、考察和取經的全球各地人士平均超過3萬人次,因此,園區的酒店價格相對其他地方都要稍高出一截。

如果說園區前10年主要是吸收利用新加坡經驗的話,那麼,從2006年開始,則是進入到「園區經驗」的輸出階段。在江蘇南北掛鈎發展制度的安排下,位於宿遷的蘇宿工業園成為園區當年「走出去」第一站。

當時蘇州園區土地、成本、環境等進入瓶頸期,產業迫切需要新基地實現產業的梯度轉移。儘管帶有政府性質的共建、援建項目,但園區堅持以市場化為主,園區更多承擔開發運營等招商引資事宜,讓當地享受企業發展的成果。

隨之不久,由園區管委會主導,蘇通科技產業園、蘇滁現代產業園、蘇相合作經濟開發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區、中國阿聯產能合作示範區等跨區域、跨境合作不斷出現,成為目前國內「園區經驗」覆蓋最多的經開區。

這些合作共建園區,亦各有側重,蘇宿主打跨區域合作,蘇通科技產業園致力於園區域外商業性合作的新陣地,蘇滁現代產業園則是園區「城市綜合分銷商」角色的新嘗試,試圖打造成融產業、商貿、金融、居住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

也因此,蘇州工業園區在實踐中還多了一項新工作——「回收園地」,即上門動員一部分「不適合在成熟開發區發展的企業」異地發展,把原有的製造業用地轉換成高鐵、城鐵、地鐵用地或三產服務業用地,並展開了「無地招商」模式。值得關注的是,蘇州工業園區也是中新兩國在天津、重慶合作項目的深度參與者。

蘇州旭傑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傑則表示,藉助園區的經驗輸出和國際化,公司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已開始盈利,2017年企業在當地裝配式建築市場的佔有率順利進入前三。

11月2日,南京大學教授陳柳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蘇州工業園以前是學習借鑑新加坡經驗,現在要在「一帶一路」倡議和發展國內價值鏈的背景下,到國內和國際去建園區,特別是對外輸出先進的規劃開發理念和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制,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實踐了中國開發區的示範品牌。園區經驗一直是江蘇經濟的法寶之一。

事實上,從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採訪看,近幾年來,中新之間的政府合作也進入到一個新層面,隨著企業的壯大,兩國一起攜手帶領園區企業共同面對國際化,新加坡方面帶來了更多的國際資本,這促使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能在短期內適應國際化發展需求,按照國際化標準實現在「全球做生意」。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相關焦點

  • 她才是「最新加坡」的城市 蘇州工業園新打開方式
    地鐵從蘇州城的小橋流水一路向東,15分鐘後就「穿越」到了充滿國際範的蘇州工業園。  在全國大多數地方都還在唯GDP論、在需求側發力的時候,蘇州工業園就已主動開始了供給側的改革。  事實上,新加坡本就是一個政府主導式的企業型國家。在推進經濟發展時,將市場驅動與政府主導有機結合,並時刻考慮本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關係,以及自身經濟在未來經濟中的角色定位。
  • 新加坡總理稱讚蘇州工業園意義超越江蘇
    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12日文章,原題:重訪新中蘇州工業園區,李總理對投資環境不斷優化表欣慰   闊別六年,李顯龍總理11日再次到訪新中蘇州工業園區,他從車中望出去看到了區內樹木鬱鬱蔥蔥、街道平坦寬敞,對於優質的環境甚感高興。
  • 蘇州工業園綜保區11家企業試點一般納稅人資格 減成本增效能
    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首家參與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康普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書禹信心滿滿地說,「獲得了一般納稅人資格,享受到了增值稅全額抵扣,實現了區內區外的稅負公平,極大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劉書禹表示,試點政策較好滿足了企業的業務需求,不光對公司的利潤帶來直接影響,同時對於公司提高競爭力、開拓國內國際市場意義重大。
  • 蘇州工業園:33個工作日完成審批 高效率成就2350億生產總值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眼下很多城市的工業園區都苦於招商難,奔波在外出招商的路上,可有一個地方,卻正好相反,不但不愁招商,每天都有不少企業主動上門要求投資建廠,甚至還有企業排隊等著這裡有土地清出來建新廠,它就是蘇州工業園
  • 蘇州工業園區30項試點經驗被複製推廣 政策好種子,種出豐產試驗田
    4年累計細化實施172項重點改革任務,30項試點經驗在省級以上層面複製推廣——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取得顯著成效,成為「園區經驗」新的組成部分。鎖定改革靶點,30項試點經驗被複製推廣「蘇州工業園要突出開放創新特色,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引領開放型經濟加速轉型。」
  • @青島企業 市商務局創新模式 帶你去非洲做生意
    此外,淳于賢力表示,目前,青島市境外投資項目達1000多個,17個境外園區分布於全球100多個國家。在所有的境外投資建設中,青島境外園區布局較早,並取得了顯著成績。青島企業與上合國家做生意 貿易總額破54億美元2018年,在青島舉辦的上合峰會為青島的經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與機遇,淳于賢力介紹,中國一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落戶青島一年來,已經有4000多家青島企業與上合國家開展了經貿合作,主要集中在機電、農產品、食品、礦產等領域,貿易總額超54億美元。
  • 謀建龍門健康新城,蘇州工業園規劃公司走進惠州
    會議現場工業園是加速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和平臺。縱觀中外工業經濟取得大發展的地區,大都依託工業園區,也走過做大做強工業園區的歷程。如蘇州工業園區,經過26年的開發建設,成為改革開放活力最強、發展質量效益最高的區域之一。
  • 元旦暴走蘇州,打卡園林古城工業園,跨過2021
    漫步蘇州,寫意的園林,小橋流水的古鎮,時髦現代的工業園,可古典可現代,聽著柔軟玩轉的崑曲評彈,品嘗著微甜的蘇州美食,體驗著清風明月般的美宿酒店,告別2020,跨過2021,元旦去蘇州,靠譜!蘇州「大褲衩」威武蘇州·園林蘇州的園林最是風情萬種,宋代的滄浪亭、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園、清代的留園。
  • 聯合利華合肥工業園稅收居合肥企業首位
    中安在線訊 4月28日上午,聯合利華合肥工業園建園10周年暨新工廠投產慶典儀式在合肥舉行。十年間,聯合利華合肥工業園累計產值已超過520億元,稅收達60億元,銷售收入及稅收均居合肥各類企業首位。十年來取得的成果,充分顯示了外資企業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強勁動力。
  • 蘇州工業園形成汙水處理循環產業鏈
    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形成汙水處理循環產業鏈   由於我國大部分城市汙水重供水輕排汙,重地上輕地下,汙水前端收集和終端處理成為城市發展難題。《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了解到,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經過20年的建設,通過實施雨汙分流、供排一體化、廠網一體化,全區汙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汙泥日產日清,走出了一條政府負責供水、排水規劃監管,企業負責運作服務的公共事業管理新模式。
  • 蘇州工業園區再度複製 18個項目落戶相城區
    本報訊 記者李佳霖報導:3月20日,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在京舉行「典型江南 非常新城」蘇州工業園區—相城區合作經濟開發區投資說明會,重點推介蘇相合作區投資環境及其發展潛力。
  • 中國家電全球化再加速 印度海爾工業園投產
    印度當地時間11月16日11點,海爾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市的工業園舉行了投產儀式,工業園內建成的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彩電5大互聯工廠是繼中國後在海外互聯工廠複製的起點。印度工業園全部投產後,年產量將達到380萬臺,產品不僅能夠滿足印度本土用戶的需求,而且將出口至南亞、中東、非洲、澳洲、南美洲等地區。
  • 我市民營企業創新管理專題培訓班在蘇州舉辦
    7月20日至24日,郴州市民營企業創新管理專題培訓班在蘇州工業園舉辦。本次培訓班共吸引了我市民營企業代表、縣(市、區)工信主管部門負責人、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等70餘人參加,邀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院校的學者教授及蘇州工業園、上海張江園區專家進行授課,並赴蘇州科沃斯電器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進行現場教學,旨在著力提升我市民營企業在創新管理、應對當前經濟形勢、實現轉型發展、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 蘇州檢驗檢疫局助力轉型升級 從全球製造邁向全球服務
    「全球維修產業是一種新型業態,發展前景非常廣闊。」蘇州檢驗檢疫局朱建明局長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去年6月,江蘇「全球維修檢驗監管樣板點」在蘇州成功通過江蘇檢驗檢疫局驗收。目前,蘇州地區已集聚具備全球維修資質的企業20餘家,維修產品主要有電子行業成套設備、電子類產品等,來自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維修產品源源不斷到送到蘇州的工廠「回爐」。
  • 把總部從長三角搬到望城,這家全球領軍企業為何這麼幹?
    11今天上午,吳贛藥業項目在望城經開區銅官工業園投產。該項目一期全部竣工投產後,年銷售收入可望突破25億元、實現利稅2.5億元,並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磺胺類原料藥生產基地。同時,吳贛藥業已決定將總部從江蘇蘇州整體遷入園區,並成為首家從省外將集團總部整體遷入望城的醫藥企業。區委書記劉擁兵宣布湖南吳贛藥業項目投產。區委副書記、區長範焱斌,區領導喻金平、周剴、鄭以仁、周志輝、戴水文、聶榮及相關行業代表等出席投產儀式。
  • 深汕合作區:五年後將再創一個蘇州工業園的奇蹟
    這裡不得不追溯回深汕合作區的前身——深圳(汕尾)轉移工業園。在建設深汕合作區之前,深圳面臨著粵港澳一體化所帶來的焦慮,深圳想要在轄區範圍內搞產業,但沒地,經過計算,深圳的工業用地僅剩餘54.62平方公裡,本身已經所剩無幾,這時才會考慮到要把一部分產業給轉移出去。
  • 蘇州觀察:聚焦蘇州工業園區
    「按照『集群-中心-集群』的模式,國內外的企業集群可以通過我們這個『中心』建立聯繫,這種合作模式比企業自己去尋覓合作夥伴高效地多,」蘇州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張希軍說,納米技術就像一根金絲線,恰好能把園區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生態環保等諸多新興產業串聯起來,變成一條美麗的鑽石項鍊。
  • 蘇州新加坡工業園紅極一時左岸商業街動遷,承載很多人記憶
    蘇州新加坡工業園紅極一時左岸商業街動遷,承載很多人記憶 2017-12-13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州工業園,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神奇的存在
    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神奇的存在園區,一種中國常見的新城形態,見多不怪。作為個體,常年因為或者工作或者投資,走過全國不少園區。今天也不想聊很多數據,意義也不大,只是想用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個園區。我在這個地方生活了6個年頭,剛剛跨入第7個年頭。
  • 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
    700多年前,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發現的「東方威尼斯」蘇州,如今成為國外遊客的打卡勝地。不單美景讓人流連,蘇州還聚集了中國大陸近十分之一的外資企業,連續9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十大城市」。  開放的蘇州,是中國走向世界舞臺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