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類文本閱讀
一般是文化論文或社科論文,這些文章或者距離學生生活較遠,或者內容艱深,或者專業術語較多,不少同學在考試的壓力之下,沒有興趣也很難集中注意力認真讀懂文本,做題時以碰運氣為主,那么正答率自然會降低。
1、 第一遍快速瀏覽全文,了解文章大概內容,做以下工作:
A.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和論述思路(注意文章的題目,文末的出處。辨識文章各段的邏輯關係,如總分總、總分、分總等)
B.大概了解段落大意(標註段落序號,畫出各段的中心句)
C.圈畫出重點詞句(如下定義的句子、總結性的句子、關聯詞等,第一感覺認為重要的就都畫出來)
2、第二遍帶著問題找答案
論述類文本閱讀可以理解成文字版的「大家來找茬」:找到各題各選項涉及到的原文語句,對比後辨析異同。具體可以這樣做
A、 仔細審題,圈出題幹中的關鍵詞,例如「不正確」「原因」等詞語,確保不會出現審題不清的低級錯誤
B、 閱讀各選項詞句,找出一些辨識度較高的詞語,如長名詞、專業術語等,迅速定位選項出處,勾畫出來並標註題號及選項號,如1A2B,以便集中注意力答題,同時也為最後的檢查訂正節省查找時間。
C、 仔細對比原文與選項,圈畫出二者不同之處,仔細辨析不同或類似的詞語是否引起了語義的改變。
D、 牢記常見的陷阱詞和錯誤類型,如都、已經、這、因此等詞語,這些詞語一旦出現,必須要立即提高警惕。
通用技巧:圈點勾畫,集中注意力找不同
(二) 文學類文本閱讀
文學類文本閱讀往往以小小說閱讀為主,不少同學喜歡看,卻做不好。在選考題的時代,大部分老師採取迴避態度,今年改為必做題,閱讀分量加大,剛開始的時候學生表示做不完、做不好。其實本題也都是滿滿的套路,把握好了,得分率也會很高。小說、散文與詩歌的鑑賞思路,都是借事/景通過一定的技巧來表現主旨/情感,在本質上區別不大。所問問題也大概一致,離不開what,how,why 。答題依然要注意分點和字數。一般2-3點,1分15字左右。
1五選二的選擇題,從審清題幹,圈畫重點提示詞,到關注選項細節,與詩歌鑑賞題中的選擇題部分答題思路一致。這一題的每一個選項都需要認真去看去想,除了要完成本題的正確選擇外,對下兩題的主觀題答題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有一點與詩歌鑑賞的從細節上出錯不同,小說閱讀的陷阱項有時會對文章主題進行歪曲,一旦受誤導,會在答後兩題出現較大的偏差。
2主觀題,牢記人物、環境、情節、主題四要素即可以不變應萬變.
A、辨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根據所賦分值,一般3點。寫清小序號後用一兩個雙音節詞語對本點進行概括,從文中找到相關語句闡述說明。
B、分析環境作用。在以往課堂上,大多老師強調過各種情況下景物描寫的作用,具體大約有7到8點,根據具體情況結合文本內容寫出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實在記不清,可以從對環境、人物、情節和主旨四個方面作答,一般不會出錯。
C、分析情節。
關於情節通常會有兩種問法.一種是概括故事內容,記住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詞,分成四點答題即可。一種是問某情節在文中作用,依然是根據具體情況,從環境、人物、情節和主旨四個方面選擇合適的要點作答,得分率不會低。
E、 分析主旨
對主旨的理解一旦出現,就是分值最高的大題,同時也是學生們最不會答的題。
1最簡單的概括型只要把握住主人公「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即主人公的形象和思想性格往往折射出特定背景及典型環境中的時代特徵,而這時時代特徵正是作者要表現的小說主題。
2更常見的題型還有 分析小說的題目,為何要塑造主人公形象,品讀文中特定詞句,以及「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等,這些題目也都是通過具體問的問題,引出對主旨的理解。遵從問什麼答什麼、四要素有機統一、概括性的詞彙結合文本原句的原則去答題,基本可以確保得分。
F對於語言和寫作技巧的賞析
這兩種題型需要通過平時的訓練積累一些專業術語,甚至是可以套用在各種文章上的套話。只要能掌握專業術語,結合對原文的引用分析,就能完美答題。這是知識儲備的硬功夫,並不能投機取巧。
通用技巧:牢記四要素,分點答題,要點加原文